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3单元时间的测量习题课件 (8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3单元时间的测量习题课件 (8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31 02:57:30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填空题。
1.在远古时代,人们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
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单位

2.古代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
变化。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人根据日影方向制成的计时器。
3.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其中夜晚12个小时,白昼12个小时。
我国古代则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古埃及人把天空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
2.古人用光影来计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光阴”就是“光影”,即太阳光的影子。(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4.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光影变化来计时的一种工具。
5.太阳移动到正南方向时,时间大约为中午12点。
(
6.利用太阳和星座的位置变化来计时是非常准确的。
(
7.太阳钟是利用日影的运动来指示时间,阴天或晚上就不起作用了。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天中物体的影子(B)最短。
A.早上
B.中午
C.晚上
2.古代每个时辰的时长与现代每小时的时长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古代的时长长
B.现代的时长长
C.古代与现代时长一样长
3.下列三种仪器中,利用光影来计时的是(A)。
A.日晷
B.指南针
C.浑天仪
4.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就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下列有关影子
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影子只有长短变化,方向不发生变化B.影子只有方向变化,长短不发生变化
C.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都发生变化
5.下列计时工具出现最早的是(C)。
A.原子钟
B.机械钟
C.太阳钟
6.一天中,太阳影子的变化规律是(C)。
A.东→西短→长→短B.东→西长→短→长C.西→东长→短→长
7.子夜是指(B)。
A.晚上9点到11点
B.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C.凌晨1点到2点
四、寻找一个照得到太阳又不会影响人们活动的地方,立一根竹竿。在上午9时、中午12时、
下午3时的时候,分别记下或画出竹竿影子的长度和位置。第二天,用这根竹竿来估测
时间
1.这根竹竿能根据影子的变化来估测时间,类似装置被称为(B)。
A.影子钟
B.太阳钟
C.时钟
2.这类装置不包括(C)。
A.日晷
B.圭表
C.指南针
3.对于这类装置的评价,错误的是(C)。
A.受时间、天气的限制B.是古代计量时间的主要工具
C.计时可以精确到秒(共7张PPT)
、填空题。
1.常用的计时仪器有钟表,常用的计时单位有小时、分钟和秒。
2.钟表以时、分、秒为单位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
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3.“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
时间间隔(即时长)。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我们无法找到时间留下的痕迹。
2.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玩的时候过的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过得慢。
××
3.白天的时间比夜间的时间过得慢。
(×)
4.我们可以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估计一分钟的时间。
5.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计时的精确度也越来越高。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确的情况时,最准确的校对方法是(A
A.听广播校对
B.与同学对表
C.看太阳估计时间
2.时间看不到也摸不到,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寻找时间的轨迹,比如可以从(A)追
寻时间的痕迹。
A.大树的年轮
B.大树的高度
C.大树的粗细
3.不看钟表,通过(B)我们无法估计现在大约是几点钟。
A.观察太阳的位置
B.测风向
C.查看现在是第几节课
4.老师让小明闭上眼睛估计1分钟的长度,小明可以用下面的(B)方法来比较准确地
进行估计。
A.缓慢地呼吸10次左右
B.数手腕上的脉搏75次左右
C.默默地背诵一篇20字的古诗
7.下列哪种现象是正确的?(C
A.时间的流逝是有快慢的,高兴时时间过得快点
B.时间的流逝是有快慢的,伤心时时间流逝得慢
C.时间流逝的快慢不会因为心情而改变
5.古人常用“一炷香”来表示一段时间,“一炷香”的时间大概是(B)。
A.1分钟
B.1小时
C.1天
6.下面有关时间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C)。
A.上午第一节课从八点开始
B.课间休息时间约为十分钟
C.一位同学跑完一千米所需时间是15秒
四、估计过去了多少时间。
1.请你估算一下,完成下列活动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洗脸刷牙约10分钟,吃早饭约20分钟。
2.观看2分钟我们感兴趣的动漫节目,看完后,估计一下这段动漫节目播放了多长时间
再与节目开始前,我们等待2分钟的时间相比较,有什么发现?
答:威觉等待的时间比看动画的时间长。
3.根据自身感觉来估量时间准确吗?怎样才能准确地计量时间呢?
答:根据自己的威觉估计时间不准确。用有一定规律的事物来计时比较准确。
4.请你写出一分钟内能完成的事情。(至少三件
答:一分钟能写15个字;一分钟跳绳160次;一分钟能读一页书。(共8张PPT)
填空题。
1.做滴漏实验时,我们发现水的流速是不匀速的,容器中的水位越高流速快。
2.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们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
钟来计时。
3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
水钟。我国最早的水钟是泄水型的。
二、判断题。(对的画“V",错的画“×”)
1.流水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所以不能用来测量时间。

2.300毫升的滴漏实验,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的速度一样快。
3.水钟是根据滴水有规律的特点来计时的。
4.滴漏只能设计成泄水型的。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滴漏的滴水速度与(C)无关。
A.滴漏中的水位
B.滴水孔的大小
C.容器的颜色
2.要用流水来计时主要应解决(A)问题。
A.水流速度
B.水流量
C.水质的处理
3.往一次性塑料杯里装100毫升水,然后在杯底扎一个小孔,让水从小孔中缓慢流出。重
复几次试验后我们会发现(C)。
A.每次滴完水所用的时间都不相同
B.每次滴完水所用的时间都完全相同
C.每次滴完水所用的时间都几乎相同
4.下列关于泄水型滴漏和受水型滴漏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泄水型滴漏内的水位逐渐下降
B.受水型滴漏内的水位逐渐下降
C.泄水型滴漏和受水型滴漏内的水位都逐渐下降
四、某小组做滴漏实验,在自制的容器内装300毫升水,观察并记录漏出100毫升水需要的时
间,重复多次实验。
水量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100毫升
59秒
61秒
1.从实验记录中我们可以推测,第三次测量的时间可能为(B)。
A.50秒
B.60秒
C.70秒
2.该小组又观察并记录了从滴漏中漏出10毫升、50毫升的水分别需要的时间。
水量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10毫升
6秒
7秒
6秒
50毫升
31秒
29秒
30秒
(1)从300毫升水中漏出10毫升水的时间,相当于漏出100毫升水的。漏出50
10
毫升水的时间也差不多是100毫升水的一半
(2)利用滴漏(B)。
A.可以帮助我们精确计时B.可以帮助我们模糊计时C.无法帮助我们计时
3.实验发现:如果孔的大小不变,那么漏完同样多的水,用的时间几乎一样多
4.由此,小明推测这个滴漏漏完300毫升水所用的时间应该在180秒左右。你认为这个
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答:结论不正确。当容器中的水茲来茲少时,水漏出的速度茲来茲慢,最后甚至断断椟
椟戌滴状,所以时间会比180秒长。(共7张PPT)
、填空题。
1.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当垂体所受到的重力转动齿轮
时,摆锤与齿轮橾纵器会联合工作,控制转动的规律。
2.摆钟齿轮操纵器两端各有倒钩,可以卡在齿轮中间,以便控制齿轮的转动。
二、判断题。(对的画“V",错的画“×”)
1.摆锤每摆动一次,齿轮操纵器就可以控制一个齿。
2.齿轮转动的动力来自摆锤的摆动。
3.摆钟齿轮操纵器两端各有一个倒钩,它们是一样长的。
×
4.控制时针的齿轮和控制分针的齿轮的运转速度是一样的。
5.齿轮操纵器来回运动的动力来源于下垂物体的重力
6.垂体时钟的摆在摆动过程中,摆的幅度保持不变。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观察右侧的摆钟,它的指针的动力来自(B)。
A.摆锤的摆动
B.垂体下垂的拉力
C.齿轮的转动
2.人类计时器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A)。
A.日晷→水钟→摆钟
B.摆钟→日晷→水钟
C.水钟→摆钟→日晷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齿轮操纵器能使齿轮转动
B.垂体能使齿轮转动
C.齿轮操纵器与垂体对齿轮的作用是一样的
4.摆锤每摆动(C),操纵器就可以控制一个齿。
A.三次
B.两次
C.一次
5.摆钟的(C)来回摆动,牵动齿轮操纵器,带动指针转动。
A.垂体
B.齿轮
C.摆锤
6.调试我们做的简易“摆钟”时,发现摆动速度过慢,应该(C
A.将垂体位置上移
B.将垂体位置下移
C.将摆锤位置上移
7.一分钟计时器的摆钟一分钟摆动(B)。
A.30次
B.60次
C.15次
四、仔细观察垂体摆钟的内部构造,分析并回答问题。
认识垂体摆钟的内部构造,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齿轮操纵狠
长针」
短针
齿轮
「摆锤
垂体
2.观察摆钟运动时各部分的状态,完成练习。
(1)摆锤在最右边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卡住齿轮。
(2)摆锤在最左边时
①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松开。
2垂体的拉力会让齿轮往前转
个齿。
③短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随即卡住齿轮,不让它继续转动。
(3)当摆锤又摆回到最右边时,齿轮又前进
个齿,同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又
卡住齿轮
五、某同学要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请你提醒他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该计时器的准确性。在
里面画“√”。
长针和短针的长度
摆锤的重量
悬挂下垂物体的线的长度
钟面上计时的刻度不均匀
材料的硬度不够
齿轮的齿数
摆绳的长度(共7张PPT)
、填空题。
1.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摆的快慢与摆俋的长短有关。同一个
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2.在用摆做实验时,为了探究摆锤重量对摆动快慢的影响,我们要保持摆俋长
短、摆幅大小不变,改变摆锤的重量。
3.在制作摆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摆絕的长短来改变摆摆动的快慢。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摆锤越重,则摆摆动得越慢;反之,摆摆动得越快。
×
2.把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调整为30次,可以把摆绳缩短一些。
×)
3.秋千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摆。
4.摆锤的重量越大,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越多。
5.摆幅的大小对摆动的快慢没有什么影响。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影响单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绳长短,(C)证实了这一点。
A.牛顿
B.傅科
C.伽利略
2.下列摆中,在同样的时间内,摆动次数最多的是(A
A.摆绳长度为15厘米
B.摆绳长度为25厘米
C.摆绳长度为50厘米
3.根据单摆的(C)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计量误差更小。
A.准确性
B.易加工性
C.等时性
4.如果把一个摆的摆绳加长,其他的条件不变,这个摆的每次摆动的时间会(A)。
A.加长
B.缩短
C.不变
四、小芸对“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开展了研究,以下是她的研究过程。
实验一:摆自由摆动的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把摆绳固定在铁架上,下端挂一个摆锤
让摆小幅度地自由摆动,记录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保持摆绳的长度不变,增
加两倍和三倍摆锤的重量,记录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重量
两倍重量
三倍重量
第一次摆动次数(次)
3
13
13
第二次摆动次数(次)
13
13
13
实验二:摆自由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保持摆锤的重量不变,改变摆绳的长度,
使摆绳的长度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和三倍,观察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绳长
两倍绳长
三倍绳长
第一次摆动次数(次
3
0
第二次摆动次数(次)
13
10
对实验一的研究,小芸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摆锤的重量对摆的摆动怏慢没有影响。
(填“有”或“没有”)
2.请你预测一下实验二中记录表的“?”处的数据最有可能是7次
3.对实验二的研究,小芸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摆绳的长短对摆的摆动快慢有影响。(填
“有”或“没有”
4.实验时,小芸的摆原来摆动1次需要1.5秒,她想让摆摆动得快一些,可以采用下列哪种
做法?(②④⑥)(多选
①摆锤的重量不变,加长摆绳
②2摆锤的重量不变,缩短摆绳
③增加摆锤的重量,加长摆绳
4增加摆锤的重量,缩短摆绳
⑤减少摆锤的重量,加长摆绳
6减少摆锤的重量,缩短摆绳(共6张PPT)
、填空题。
1.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2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
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3.世界上第一只摆钟是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的,这一原理是意大利科学家
利略首先发现的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在观察摆钟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时,要让摆自由摆动。
2.我们自己做的摆,摆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3.机械摆钟不会像水钟、太阳钟那样受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
4.同一个摆钟,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并不相同。
(
5.机械摆钟是一种利用摆来计时的时钟。
6.在观察摆钟摆动次数是否相同时,需要对摆动次数进行多次测量。
7.钟摆从一边摆到另一边算摆动一次

8.下列计时工具中,能够长时间计时的工具是(C)。
A
B
9下列关于摆的研究,描述正确的是(C)。
A.科学家牛顿最早研究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
B.摆绳一样长的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
C.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不变的
10.同一只摆钟的“摆”,摆动的快慢(C)。
A.冬天快一些
B.夏天快一些
C.夏天、冬天一样快
四、观察摆钟和自制的摆,分析并回答问题。
1.某小组用秒表计时,测量摆钟里的摆在一分钟内的摆动次数。
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摆动次数
60
6O
6O
(1)请根据第一次的测量数值完善表格内的数据。
(2)实验发现: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2.A小组和B小组制作了不同的摆,用秒表计时,每隔10秒记录一次摆的摆动次数。
时间
0~10秒
10~20秒
20~30秒
30~40秒
A小组
30次
30

30次
30

B小组
35次
35次
35次
35次
(1)请根据0~10秒测量的数值完善表格内的数据。
(2)实验发现:同一个摆,在每个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3)实验发现:不同的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同的。
五、做一个单摆(如下图)摆动起来,观察摆动过程中哪些现象发生了?把序号填在下面的横
线上。
A.摆往返一次的时间不变B.摆线越来越长了
C.摆幅越摆越小
D.摆动的速度越来越慢
摆锤每次摆到左边和右边的高度基本相同
摆动的方向会慢慢偏转
A
C
F(共8张PPT)
、填空题。
1.我们可以控制流水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2.漏壶是用一个壶底或者靠近底部钻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小孔流水使壶的水位
变化来计算时间。
3在做滴漏实验时,如保持瓶盖上小孔大小不变,水流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逐滴往下滴,
这种现象说明水流速度的快慢与水位的高低有关。
二、判断题。(对的画“V",错的画“×
1.我们可以用保持出水容器的水面高度来控制漏水的速度。
2.我们制作的水钟,刻度都是均匀的。
(×)
3.我们可以用输液管来制作水钟。
4.我们制作的水钟需要不断地修改,这样才能使计时更准确。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体你认为最合适作为滴漏装置的是(A)。
CSt
2.水钟的滴水速度与(C)无关。
A.容器中水的压力
B.容器中水的多少
C.容器的透明程度
3在制作水钟时,盛水的容器中水滴下的速度(A)。
A.越来越慢
B.越来越快
C.始终不变
4.在用可乐瓶制作水钟时,关于刻度的划分正确的是(B)。
A.从瓶底开始
B.从瓶底以上形状规则处开始
C.从任意一个地方开始
5你认为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是(B)。
A.水太多
B.水滴滴速不匀
C.容器颜色太鲜艳
6.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滴漏的滴水速度和(C)无关的
A.滴漏中的水位
B.滴水孔的大小
C.容器的颜色
7.图中的水钟属于(C)水钟。
泄水部分
A.泄水型
B.刻度型

C.受水型
受水部分
8在古代,人们根据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这种水钟叫(B)水钟。
A.泄水型
B.受水型
C.滴水型
9在测量时,发现水滴速度快的时候,划分时间刻度的间距应该是(C)。
A.不变
B.减小
C.加大
四、做一个水钟。
1.如右图所示,将塑料饮料瓶底部剪去,在瓶盖上打一个小孔,使水按
照一定的速度往下流,在盛接水的塑料瓶上标出刻度,这样就做成
了一个简单的水钟
2.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3右图中我们设计的是受水型水钟。
4.如何划分1至10分钟的时间刻度?
答:先测量出每分钟滴漏的水的体积,在瓶上标出1-5分钟的刻度后,再分出6-10分钟
的刘度。
5小眀在容器的外壁上标出的刻度是均匀的,这说眀水流的速度是一样的,保证水按相同
的速度往下流的措施是什么?
答:保持出水容器的水位高度。(共8张PPT)
、填空题。
1.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锤重量
摆幅大小无关。
3.同—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二、判断题。(对的画“V”,错的画“×”
1.我们自己做的摆,摆动时的方向会发生偏转。
2.我们可以通过修改摆长的长短来改变摆摆动的次数。
3.做摆时,如果摆不精准,只能调整摆绳的长短。
4.摆绳长度不变,用木条做摆锤,改变木条长度,摆的快慢不变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李民计划做一个摆动20次/分钟的摆,可在实际测量时却发现摆动次数为15次/分钟,
那么李民现在应该(B)才能达到目的。
A.增加重物重量
B.把重物上移
C.把重物下移
2.关于摆长和摆动次数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摆长和一定时间内摆动次数无关
B.摆长越长,在一定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越多
C.摆长越短,在一定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越多
3.一个单摆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3秒,在下列情况下单摆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发
生变化的是(A)。
A.摆绳的长度减为原来的二分之
B.摆锤的重量减为原来的二分之
C.摆幅减为原来的二分之
4.一个摆钟一昼夜走快了1分钟,为了使它计时准确,下列方法有效的是(B)。
A.缩短摆的长度
B.加长摆的长度
C.增大摆锤重量
5.小军计划做一个一分钟摆动50次的摆,可在实际测量时却发现摆摆动次数为一分钟
55次,那么小军应该(B
A.把重物上移
B.把重物下移
C.增加重物重量
6.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最少的摆是(C
A.摆长为10厘米的摆B.摆长为20厘米的摆
C.摆长为30厘米的摆
四、将金属圆片固定在距离木条顶端10厘米、20厘米、30厘米处(如下图),然后分别观察并
记录它们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重复做3次。
图2
1.分析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呢?
15秒内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0厘米处
20厘米处
30厘米处
第一次
9
7
14
第二次
9
4
第三次
19
17
14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心有关,摆锤重心离摆的固定点茲近,
我的发现
摆动得茲快;摆锤的重心离摆的國定点茲返,摆动得玆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图1的摆动速度最快,图3的摆动速度比图2慢
B.图3的摆动速度最慢,图2的摆动速度比图1快
C.图2的摆动速度最快,图3的摆动速度比图1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