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张PPT)
、填空题。
1.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北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和角度不变。
2.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3.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在同一时刻,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2春分或秋分这一天,阳光会直射在赤道上。
3.地球上四季的出现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
4.阳光的照射角度不同,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5.夏至时,阳光会直射在北极。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我们家乡,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B)。
A.春分日
B.夏至日
C.冬至日
2在规划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在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距应依据那一天
的楼影计算?(A)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3.在不同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C)。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C.地轴是倾斜的,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并且绕太阳公转
4.在地球上的同一地点,夏至时太阳高度比冬至时(A)。
A.大
B.小
C.一样大
5.下列节日中,白昼最短的是(C)。
A.劳动节
B.教师节
C.国庆节
四、不同季节同一物体影子的长短是有变化的,在我国古代,人们通过正午看影子的长度来观
察四季,发现了这一规律。
古人的观察发现
1.如图,当影子适中时,是春季
不同季节正午。影子
影子适中
和秋季;当影子变长时
是季;当影子变短时,
春夏秋冬
影子最短
是夏季。
影子适中
影子最长
2.课堂上,我们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到上述现象,准备一个地球仪,按照下面的要求
进行实验。
(1)在地球仪的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分别立上标杆,观察标杆在地球公转的过
程中的影长变化。(在里面画“”)
公转地点
北半球标杆影长
南半球标杆影长
春分点
短
适中
适中
夏至点
短
适中
适中
秋分点
短适中
长长长长
短短短短
适中
长长长长
冬至点
短□适中区M
适中
(2)如果地轴不倾斜,地球上还会有四季现象吗?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南、北半球上的标
杆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的影长变化。(在里面画“V
公转地点
北半球标杆影长
南半球标杆影长
春分点
适中
适中
夏至点
秋分点
短短短短
适中
适中
适中
长长长长
短短短短
适中
长长长长
冬至点
适中
适中
(3)实验结论:如果地轴不倾斜,地球上不会有四季现象。(填“会”或“不会”)看来
地球四季现象的出现还和地抽倾斜有关。(共6张PPT)
填空题。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对地球和地球的运动,提出了“地心说”,他认为地球处
于宇宙的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不朽名
著《天体运行论》,他认为所有天体都是围绕太阳运动的。
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地球上昼夜交替的
现象。
二、判断题。(对的画Y”,错的画“×”
从古到今,人们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
(×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
(×
3.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不断否定错误认识,得出正确认识的过程。
4.探索地球形状和运动方式是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前提。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符合“地心说”理论的假说是(A)
A.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顺时针公转
B.太阳不动,地球逆时针自转
C.地球逆时针自转,太阳围绕地球顺时针公转
2.“地心说”认为(A)是宇宙的中心。
A.地球
B.太阳
C.月球
3.“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C)。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地球是球形
的
4.《天体运行论》是(B)的伟大著作。
A.伽利略
B.哥白尼
C.托勒密
5.“日心说”认为地球是运动的,并且每(B)自转一周。
A.12小时
B.24小时
C.一个月
6.下列不是“地心说”和“日心说”共同观点的是(B)。
A.运动的天体做圆周运动
B.地球在运动
C.地球是球体
7.下面哪一种现象不可以推断出大地是球形的?(A
A.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
B.在船桅杆上放个光源,船向任何方向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看到亮
光逐渐降低,直到消失
C.航海家一直往西航行,最终又回到出发地
8.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过程中,曾经出现了“日心说”和
地心说”两种学说,这两种学说(B)。
A.“日心说”出现较早
B.“地心说”出现较早
C.是同时出现的
四、分析粉笔在水平板上和球面上远去的现象。(如下图)
粉笔
粉笔
水平板
球面
1.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粉笔高度是怎样变化的?
答:基本不变。
2.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粉笔高度又是怎样变化的?
答:茲来茲短
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图乙相似,说明大洋面是球
形的,所以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五、瑞翔获得一组数据:地球上的一个昼夜为24小时;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5亿
千米;太阳绕地球一周和地球绕太阳一周均为942亿千米;地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每秒
2979千米;太阳运动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90万千米。请判断他能否根据这些数据及生
活常识证明下面的几个假设。
假设一:地球不动,太阳也不动。
解释:因为如果地球不动,太阳也不动,不会出现24小时一个昼夜的现象。
2.假设二: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动。
解释:太阳绕地球一周大于24小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提示:根据太阳
绕地球一周的距离和平均速度来估算)因此不可能出现24小时一个昼夜的现象。
3.假设三: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公转,但是地球不自转。
解释:地球绕太阳一周大于24小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提示:根据地球
绕太阳一周的距离和平均速度来估算)因此不可能出现24小时一个昼夜的现象
4.我的结论:上述假设都不戌立。(填“成立”或“不成立”)(共7张PPT)
、填空题。
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处
于白天,背着太阳的半个球面处于黑衣。
2.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一昼夜的时间是24小时。
3.太阳东升,白天来到,太阳西落,黑夜降临。第二天太阳又从东方升起,白昼又
来临了……昼和夜就这样不停地交替出现。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
2.昼夜交替时,每天昼和夜的时间各是12小时。
3.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实验器材来模拟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4.地球不动,太阳围绕着地球转,也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照射地球仪,被光照到的地方是(A
A.白天
B.黑夜
C.都有可能
2.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乒乓球代表(B)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3.在下列对地球上昼夜不断交替的几种解释中,符合事实的是(C)。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C.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在没有新证据之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各种假说暂时都是正确的
B.利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我们可以排除一些不合理的假说
C.昼夜交替现象只能有一种可能的解释
5小明在一个白色乒乓球上画一个黑点,然后用这个乒乓球当地
球
手电筒光当太阳光,来验证关于“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
替
现象”的各种猜想。这样的实验研究在科学上称为(A)。
A.模拟实验
B.对比实验
C.观察实验
6.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C)。
A.1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7下列表述不科学的是(B
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在不停地运动
B.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2小时
C.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在地球转,也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四、根据下图,设计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2气
1.实验假说:地球自转,太阳铙着地球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现泉
2.模拟材料: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用小球代替地球。
3运动形式:(在正确的里面画“”,下同)
太阳不动
地球不动
地球逆时针自转
地球逆转时针公转
地球顺时针自转
地球顺时针公转
太阳逆时针公转
太阳逆时针自转
太阳顺时针自转
4.实验结论
地球上(√能
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五、读图并回答问题。
1.请用阴影表示不能被照亮的部分。
B
2.A、B两点,一个代表纽约,一个代表北京,图中的时刻,北京是中午12时,纽约是晚上
2时,则B点代表北京,A点代表纽约。
3.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转动,在地球上的C点,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吗?
答:C点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共8张PPT)
填空题。
1.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东升西落,这其实正是地球与它们相对
运动的结果。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与它们运动的方向相反,是自西向东
运动的。
2.人们以地球径线为标准,将地区分为24个时区,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
地区之间的时差。
3.坐在向前行驶的车上,向窗外望去,看到两边的景物向后运动,坐在转椅上顺时针
旋转时,看到周围的景物是逆时针运动。天体东升西落是因为相对运动而发
生的现象
、判断题。(对的画“Y”,错的画“×”)
地球上同一纬线上的人们在同一时间迎接日出。
2.北京总是比乌鲁木齐先看到日出
3.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4.地图上的方向是左东右西。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B)。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没有固定方向
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作(C)。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3.下列城市中最早迎来黎明的是(B)。
A.中国的北京
B.日本的东京
C.美国的纽约
4.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存在时间的差异,其原因在于(A)。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公转运动
C.地球表面受热不同
5.通过(B)的经线被定为0度经线。
A.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B.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C.美国纽约的天文台
四、某小组做“模拟实验自转”的实验,见下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这个实验中,不同的材料或动作各代表什么,用线连起来
红色纸片
太阳
围成一圈的同学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
按某种方向转动
迎来黎明
先看到红色纸片
地球的自转
贴有地名各方位标志的同学
地球
2.要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首先要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
3.扮演地球的同学按逆时针(或自西向东)方向转,才能让北京先迎来黎明。
按顺时针(或自东向西)方向转,才能让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4.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假如北京的同学先看到太阳,说明地球是逆时针(或自西
向东)转动的。
5.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五、根据提示及时区表,计算并回答问题。(“-”代表西时区,“+”代表东时区)
0点
1点
2点
3点
4点5点6点7点8点
2
10
9
8
6
5
9点10点11点
2点13点14点
5点16点17点
3
0
+2
+3
4
5
18点19点20点21点22点23点24点
+6
+7
+8
+9
10
12
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2.北京在东八区,乌鲁木齐在东六区,两者相差2个时区,相差2小时。
3.北京在东八区,纽约在西五区,北京的日出时间比纽约早多长时间?
答:13小时(共8张PPT)
填空题。
1.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一周是年
2.人们在不同的夜晚,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
渐由东向西移动,这可以说明地球在自西向东公转。
3.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是星的周年视
差,也能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
4.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返镜
人造卫星等直接观察到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
、判断题。(对的画“Y”,错的画“×”)
1.在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中,“星星”的位置越远,看到的位置变化越明显。
(×
2.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3.时间单位“日”是以地球公转为基础的。
(×)
4.只有恒星周年视差,才能证明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B)。
A.静止不动
B.逐渐由东向西移动
C.逐渐由西向东移动
2.人们了解地球的公转是因为发现了(C)。
A.月球的东升西落
B.昼夜的交替
C.不同日子的同一时刻星星的位置逐渐向西移动
3.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是(B)。
A.地轴
B.太阳
C.北极星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B.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C.地球公转产生了一年四季变化
5.下列(B)不是地球公转的特点。
A.地球绕着太阳旋转
B.公转周期需要24小时
C.公转的轨道呈椭圆形
四、“地球的公转”模拟实验探究,如下图
4
A
B
1.在“地球的公转”模拟实验中,不同的材料或动作各代表什么?用线连起来。
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圆圈中心的红色圆纸片
太阳
远近不同的蓝色圆纸片
地球的公转轨道
我们在圆圈上转动一周
星座随季节变化逐渐西移
看到蓝色圆纸片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远近不同的星星
星星”慢慢岀现,慢慢消失
恒星周年视差
2.为什么要背对着红色圆纸片转动?
答:表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而且地球上的人处于黑夜之中才能观察星星。
3.人在沿着圆圈转动时,要按什么方向运动?
答:应该按逆时针方向(由西向东)运动
4.当我们从A点运动到B点时,两颗星有什么变化?
答:两颗星都会相对我们运动,并且与我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5.在A、B两点观察1号星相对于2号星的位置时,我们有什么发现?
答:两次观察都会发现1号星的视觉差,近时视差大,返时视差小(共7张PPT)
填空题。
1.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的公转
自转和地轴保持倾斜方向不变有关
2.只有地球既绕着太阳公转,又倾斜着自转,才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3.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极昼;只有黑夜而没有白
天的日子叫极夜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极昼期间,南极的气温会升至30℃以上,冰雪迅速融化。
2.北半球夏季,北极地区有几个月见不到太阳。
×
3.有时候,南极一天24小时都被太阳照射,这种现象称为极昼。
有时候,北极一天24小时都被黑夜笼罩,这种现象称为极夜。
5在北极圈或南极圈以外的地区也可能看到极昼或极夜现象。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D)。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北极点附近有半年时间处在黑夜中,指的是(D)季。
A.春
B.夏
C.秋
D.冬
3.造成极地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根本原因是(C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轴倾斜
地轴的倾斜角度约为(B
A.18度
B.23度
C.30度
5.北极中心地区的白天可以长达(C)。
A.半个月
B.一个月
C.半年
6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将要产生的现象是(A)。
A.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变大
B.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变小
C.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不变
7.当阳光直射点在(B)时,北极处于极昼。
A.北极
B.北回归线
C.南极
8.当北半球处于夏季时,南极地区(B)。
A.处于极昼
B.处于极夜
C.既不处于极昼,也不处于极夜
四、下面是两种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方法,分析并回答问题
1.方法一:准备一个地球仪和一支手电筒,转动地球仪,同时围着手电筒公转。
(1)当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时,我们会发现北极地区始终被太阳照射。
(2)当阳光直射在南半球时,我们会发现南极地区始终被太阳照射。
2方法二:准备一个地球仪、一张纸板(在纸板中间剪一个地球仪大小差不多的圆,在纸板
的一面涂上黄色,另一面涂上黑色)。把地球仪倾斜插进竖直放在桌面上的纸板中,让
北极圈处在黄色纸板一面
(1)涂有不同颜色的纸板代表阳光照射在地球上形成的明暗区域,黄色一面代表白
天,黑色一面代表黑夜。
(2)转动地球仪,你有什么发现?
答:地球的兆极始终处在舐板黄色的一面,这说明北极此时是极昼。相反,在舐板黑
色一面的南极就始终见不到太阳日,说明南极此时是极衣。(共8张PPT)
填空题。
摆具有等时性,可以用来计时。法国科学家傅科根据实验发现,摆还具有保持方
向不变的特点。
2.傅科摆摆动后,地面刻度会与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证明地球在自转
3.太阳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自转形成的。地球自转方向
是自西向东(或逆时
的
二、判断题。(对的画“V",错的画“×”)
1.傅科摆有力地证明了“地心说”的正确性。
2.哥白尼提出地球在自转的观点后,人们立即接受了这个观点。
3.运动的物体,只要我们不给它施加外力,那么它永远不会发生偏转。
×××√
4.傅科摆与我们做实验用的摆有不同之处。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北半球从北向南运动的物体会(B)。
A.左偏
B.右偏
C.不变
2.我国(C)天文馆的大厅里有一个“傅科摆”。
A.武汉
B.深圳
C.北京
3.下列不是傅科摆特点的是(A
A.摆幅小
B.摆长长
C.摆锤重
4.下列能够证明地球自转的证据是(B)。
A.北极星不动的现象
B.傅科摆
C.极昼极夜现象
5.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地球绕两极点自西向东旋转
B.地球自转1周,恰好是24小时
C.地球赤道直径比两极直径要长
6.摆在摆动过程中不具有的特征是(A)。
A.摆动幅度保持不变
B.摆动方向保持不变
C.相同时间内摆动速度不变
7.随着时间的推移,傅科摆的摆动方向会(A)偏转。
A.顺时针
B.逆时针
C.朝任意方向
8.傅科摆是利用了摆的(B)的特点来证明地球自转的。
A.摆动平面会发生变化
B.摆动平面会保持不变
C.摆动幅度越来越小
(
四、自制一个带底盘的木架,挂上一个摆,将木架和摆一起放到标尺上。先让摆前后来回摆动
起来,再缓慢而平稳地转动摆的底盘,观察现象并完善实验记录。
1.摆的摆动方向的实验记录表。
底盘和摆架转动情况
摆摆动方向
未转动时
前后来回
缓慢而平稳地转动90度后
前后来回
缓慢而平稳地转动180度后
前后来回
缓慢而平稳地转动360度后
前后来回
2.实验结论: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五、昼夜交替现象的证据。
1.根据傅科摆的原理,昼夜交替现象的各种假设中可以保留的,在里打“v”。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地球自转。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2.说一说你这样取舍的理由。
答: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可以将所有的許释中有地球自转的一类保留下来。(共8张PPT)
、填空题。
1.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在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
生的现象。
2.地球仪倾斜是因为使兆极对着北极星,其实地球自转时始终围绕一个假想的
轴,我们把它称作地轴。
3.根据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二、判断题。(对的画“V",错的画“×”)
1.星座交替出现是由于星座绕地球转动形成的。
(×
2.不同的夜晚,我们看到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基本不变的。
3.在地球的任何地方,人们都能在头顶的正上方看到北极星。
(
4.地球仪都是做成倾斜的样子。
5.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6.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转椅,看到的景物也是顺时针转动的。
(×
7.地球自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也在随之发生变化。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B)。
A.北斗星
B.北极星
C.头顶正上方
2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B)。
A.地球
B.北极星
C.北斗星
3.在北部的星空中,有七颗星组成勺子的形状,这七颗星被称为(C)。
A.勺星
B.北极星
C.北斗星
4.下列关于北极星不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B.不同季节,北极星的位置是变化的
C.白天到来时,北极星位置就变了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地轴是存在的
B.北极星是相对“不动”的
C.人们在北极和南极都拍到了星星旋转的情况
6在自转的地球上,我们看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东升西落,这是因为(C
A.星星本身就是东升西落
B.长期形成的自然现象,与地球运动可能无关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现象
7下列对天体运动描述正确的是(B)。
A.天空中的星星会东升西落,但北斗七星的位置是不变的
B.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C.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一颗卫星
8.在北半球的人们观察北部天空的星座时,会发现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天空中的星座的
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B)移动。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四、分析下面几组“对北极星不动的解释”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在一个纸板上画出北极星和一些星星,然后将北极星用图钉固定下来。用另
个纸板代表地平线,挡住旋转纸板的下部分,再顺时针旋转纸板。
(1)发现的现象:纸板上北极星周围的星星旋转,离极星较近的星星转动过程中不
会沉到地平伐下,离北极星较远的星星在转动的过程中会沉到地平伐下。
(2)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解释(B)。
A.星星会因地球自转而旋转
B.北极星为何“不动”
C.离北极星较近的星星为何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