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武术课教案
学校 教师 班级 四
教学内容 武术:三种手型 三种步型 时间 30分钟 人数
教 学
目
标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武术动作三种手型(拳、掌、勾)和三种步型(弓步、马步、并步)。
3、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难点 重点:三种手型拳掌勾
难点:三种步型弓、马、并步
时 间 课
序 教学内容 教师主导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教育渗透
? 8
? 调
动
情
绪
?
学习技术 一、?课堂常规
1、集合队伍
2、师生问好
3、检查服装、人数
4、宣布本课内容、目标及要求。
?
二、? 引出三种手型和三种步型
?
1、三种手型
拳
掌
勾
?
2、三种步型
弓步
马步
并步 一、组织:全班成圆形队伍站立。
?
要求:声音宏亮
精神饱满
?
二、教法与步骤:
?
1、讲解、示范武术的基本动作。
a、三种手型
b、三种步型
?
2、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区分左右方向的手型与步型练习,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一、组织队形:全班成圆形队伍站立。
?要求:静、齐、快
注意力集中
二、学练法与步骤:
1、? 认真听、仔细看教师的讲解与示范。
2、?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三种手型和三种步型的练习。
a、先模仿、学习
b、后听口令进行练习
3、? 相互观察,及时改正错误动作。 ?
?
教学目标
明确
?
?
?
心情欢快
舒畅
?
?
?
初步掌握三种手型(拳、掌、勾)和三种步型(弓步、马步、并步)。
?
? 使学生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
?
?
?
培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积极模仿的好习惯。
?
? ?
5
?
?
?
6 激
发
兴
趣
?
掌握
技
术 三、掌握、运用三种手型和三种步型
?
1、原地“创造动作”练习
方法:全体同学原地站立,老师喊三种手型和三种步型的一种,同学要马上做出相应的动作。
?
2、行进间“创造动作”练习
方法:全体同学绕着圆圈跑动,老师喊三种手型和三种步型的一种,同学要马上停止跑动,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
要求:(1)造型任意摆
(2)所做与所喊的动作一致 一、组织:全班成圆形队伍站立。
?三、? 教法与步骤:
?1、? 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及要求,并指挥学生进行练习。
A、原地“创造动作”练习。
B、行进间“创造动作”练习。
?2、? 巡回督促、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
要求:喊的动作丰富多彩,可手足并喊,增加难度。 一、组织队形:全班成圆形队伍站立(如图1)。
?
二、学练法与步骤:
1、听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规则及要求,
2、在教师的指挥下听口令进行练习。
a、先原地“创造动作”练习。
练习队形:如图1
b、后行进间“创造动作”练习。
练习队形:
?
????
(2)要求:积极动脑,充分发挥想象 情绪活跃
模仿生动
活动充分
?
进一步掌握简单的武术动作三种手型(拳、掌、勾)和三种步型(弓步、马步、并步),能够做到动作到位、伸展、大方。
?
练习气氛热烈,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锻炼的同时达到身
健体的目的 培养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
?
培养学生认真听解,积极动脑,敢于创新,勇于表现自我的好习惯。
?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 3
?
2
?
?
5
?
?
1 恢复
身
心
?
巩
固
技
术 四、巩固三种手型和三种步型
手段:“剪子、石头、布”游戏
方法:两位同学面对面站立,听教师口令,边喊“剪子、石头、布”边进行有节奏地上跳,当喊到“布”时,落地成三种姿势。
(1)拳当“石头”,掌当“布”,勾当“剪子”。
(2)弓步当“剪子”,马步当“布”,并步当“锤”。
(3)拳、并步当“石头”,掌、马步当“布”,勾、弓步当“剪子”。
规则:根据姿势判断胜负,石头胜剪子,剪子胜布,布胜石头。
五、小结,师生再见 一、组织:全班成圆形队伍站立。
?
二、教法与步骤:
1、?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
2、? 教师统一口令指挥学生集体进行练习。
3、? 教师与全体学生进行游戏。并及时评价,表扬鼓励。
4、? 巡视、督促、指导学生的分组练习。
5、? 教师小结。
6、? 同学生再见。 一、组织队形:全班成圆形队伍站立(如图1)
?
四、? 学练法与步骤:
?
1、? 认真听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并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
a、拳当“石头”,掌当“布”,勾当“剪子”。
b、弓步当“剪子”,马步当“布”,并步当“锤”
c、手足同时配合,拳、并步当“石头”,掌、马步当“布”,勾、弓步当“剪子”。
2、同教师再见。 通过游戏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学过的三种手型和三种步型。同时让学生享受到运动的乐趣,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熏陶美的情操
?
?
?
?
培养学生讲礼貌的好习惯。
武术教学教案|《武术》组合动作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课为苏教版《体育与健康》(程度三)五年级第一学期第2课《武术》组合动作(三)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体育项目
? ? ? ?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学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美育熏陶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
? ? ? ?该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武术兴趣放在方针的榜首
? ? ? ?为学习少年拳奠定基础
? ? ? ?初步建立武术套路的概念
? ? ? ?成长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
? ? ? ?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
? ? ? ?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
? ? ? ?激发民族自豪感
? ? ? ?养成经常运用套路熬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在提高所学动作质量的基础上
? ? ? ?学习和体验认识不同风格的武术套路动作
? ? ? ?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
? ? ? ?培养崇注重军事德的精神武德教育应从“抱拳礼”开始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
? ? ? ?以礼终”
? ? ? ?规范其行为方式 二、学情分析1、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 ? ? ?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2、五年级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喜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
? ? ? ?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怕羞的一面
? ? ? ?而男生则会无所顾忌地表现自我因此
? ? ? ?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
? ? ? ?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武术运动恰恰是一项刚、柔兼备的项目
? ? ? ?既能表现出男生的刚强
? ? ? ?又能体现出女生的柔美 三、教学方针及教学重点、难点1、认知方针:掌握组合动作(三)动作名称和挨次
? ? ? ?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 ? ? ?成长协调性、力量等素质
? ? ? ?培养崇注重军事德的精神2、技能方针:通过学生观察、模仿、彼此交流、尝试练习
? ? ? ?使学生体会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
? ? ? ?做到线路清楚
? ? ? ?手形、步形正确到位3、感情方针: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
? ? ?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谦善好学、连合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上步搂手马步击掌、弓步双摆掌教学难点:动作线路清晰
? ? ? ?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四、教学方法运用1、教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枯燥的特点
? ? ? ?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
? ? ? ?大胆运用创新教学
? ? ? ?一改以往先示范后讲解再练习的常规教学模式
? ? ? ?以学生自主探索追究学习为主线首先接纳情绪激励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
? ? ?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 ?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接纳示范法、镜面示范法
? ? ? ?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
? ? ? ?激发学生“我很想学”的感情
? ? ? ?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组合动作方法而打下基础2、学法本课
? ? ? ?学生主要接纳: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
? ? ? ?通过学生间彼此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方法
? ? ? ?理解含义最后通过集体表演、个人展示相结合
? ? ? ?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 ? ? ?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五、场地设计与社团如要借班上课
? ? ? ?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缺少了解
? ? ? ?配合不够配合完美
? ? ? ?所以在上课和练习队形上不会进行大的调解思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 ? ? ?以学生自由结合、散点为主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3′)1、师生彼此介绍(抱拳礼)问好(1′)2、小游戏:“模仿秀”猜猜是什么动物(3′)社团形式:(1)教师模仿动物的体态
? ? ? ?让学生猜(2)让学生上前模仿
? ? ? ?有其他学生竞猜(3)各人都来模仿
? ? ? ?你能模仿几种动物?设计意图:利用教师朴实厚道的表演
? ? ? ?充实调节活跃课堂气氛
? ? ? ?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 ? ? ?在此安排“模仿秀” 目的主要是
? ? ? ?为课堂后半部分的教学打下基础教师实时鼓励猜中的学生
? ? ? ?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喜好通过各人都来模仿表演
? ? ? ?既可以达到愉悦学生的身心
? ? ? ?有可以起到做准备活动的效用3、热身运动(4×8)(3′)(1)肩部运动 (2)腰部运动 (3)踢腿运动(4)劈叉练习 (5)燕式平衡 设计意图:学习、演练武术
? ? ? ?对学生的柔韧性要求很高
? ? ? ?柔韧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完成动作的质量因此
? ? ? ?热身时
? ? ? ?重点做好腿、腰、肩的活动
? ? ? ?防止呈现韧带拉伤和扭伤4、欣赏短片(屠洪刚:中国功夫)(4′)设计意图:利用片中悦耳的歌声和英姿飒爽的武术动作表演来创设情境
? ? ? ?从而感染学生让学生体验认识中华武术的真正含义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兴致
? ? ? ?为后面更好的上好课打下扎实的基础5、语言导入(2′)同学们
? ? ? ?短片中的画面主要是以什么为主?画面中的精彩表演给你怎样的感受?想不想学武术?(宣布本课内容、出示动作图解)武术这项运动不仅能熬炼人的意志品质
? ? ? ?还能起到强体健身的效用(二)展开(24′) 1、教师示范表演(2′)(1)上步搂手马步击掌预备式:并步站立. 左脚向左侧上一步
? ? ? ?上体左转90度;左手向左搂手握拳
? ? ? ?拳背朝下上动不停
? ? ? ?右腿前上一步成马步;左拳收至腰间
? ? ? ?右掌向前推击的同时、上体向左拧转90度
? ? ? ?目视右掌(2)弓步双摆掌右腿伸直
? ? ? ?上体左转45度成左弓步
? ? ? ?右拳变掌向下经腹前向右摆
? ? ? ?当摆至与左掌同高时
? ? ? ?两臂同时向上、经头向左摆至与肩同高成立掌
? ? ? ?右掌贴附于左肘内侧
? ? ? ?目视左掌设计意图: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的示范应使学生为之一振
? ? ? ?激发起习武的兴趣和欲望以教师自身刚劲有力的示范动作来感染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我很想学”这些武术动作的欲望使学生的求学兴趣到达最高点 2、学生尝试(19′)(1)教师做镜面示范
? ? ? ?同时讲解动作名称和方法(3′)社团形式:学生边寓目边听讲解边模仿老师的动作设计意图:武术属于肢体语言
? ? ? ?每一招一势代表着学生的内心世界模仿教师的动作很重要先模仿上肢
? ? ? ?再模仿下肢
? ? ? ?最后整体模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随时用语言提示
? ? ? ?以强化学生的模仿更加逼真(2)学生自由组合
? ? ? ?体验认识动作(5′)社团形式:让学生(3—5人)自由结合组成学习小组
? ? ? ?选出小组长
? ? ? ?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所在设计意图:在学生慢速体会时
? ? ? ?学生之间可用口令控制练习
? ? ? ?用自己的规范纠正动作此时应发挥小组长的效用
? ? ?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 ? ? ?鼓励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这个环节可多次重复(3)自由体验认识(6′)社团形式:让学生自己在充裕的时间里进行练习
? ? ? ?教师到各处观察指导设计意图:课堂上应给学生1个较大的自由学习空间
? ? ? ?自己琢磨动作、看图解学习动作、寓目教学录像体会动作、与同伴互相学习、与教师商讨动作等重点提示学生在初步掌握动作的阶段一定要记住一点
? ? ? ?那就是不要改变方向练习
? ? ? ?始终朝着1个方向
? ? ? ?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集体练习
? ? ? ?汇报表演(5′)社团形式:(1)学生列队练习先分化再整体
? ? ? ?先慢后快 (2)教师巡回指导并且激励掌握动作速度慢的学生 (3)留一些时间
? ? ? ?让学生上前表演 (4)学生彼此观察、交流、评价设计意图:(1)根据学生个体差异
? ? ? ?重点辅导一般学生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
? ? ? ?使全班学生均衡成长从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连合协作
? ? ? ?谦善好学的学习习惯(2)充实发掘学生运动潜能
? ? ? ?通过教师评价
? ? ? ?学生间互评
? ? ? ?促进学生改进动作以完美的动作表演体现“我能行”使学生能在表演过程中体验认识成功 4、游戏活动:斗智(3′)场地准备:空地和垫上均可设计意图:调节学生身心
? ? ? ?培养机智
? ? ? ?成长腿部力量游戏方法:(1)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组
? ? ? ?面临面站好
? ? ? ?每对之间相隔一米(2)教师发出“预备”的口令后
? ? ? ?双方蹲成马步
? ? ? ?以直臂向前推掌、掌心相触为双方的距离(3)教师发出“开始”的口令
? ? ? ?双方根据自己的战术(以双脚不移动为原则)
? ? ? ?可用推、拉、拔、拧、闪等动作
? ? ? ?迫使或诱使对方失去重心法则:(1)匹敌时
? ? ? ?只许用掌、勾
? ? ? ?不许用拳打(2)不论什么一只脚移动
? ? ? ?就算失败(3)先移动重心者为失败匹敌中
? ? ? ?双方同时移动
? ? ? ?判双方失败最后胜的次数多者为胜(三)放松
? ? ? ?师生作别(3′)1、放松运动(配合演奏:萨克斯音乐)(2′30″)社团形式:学生微闭双眼
? ? ? ?在舒缓的音乐配合演奏下缓慢地反复舒展刚刚掌握的武术动作设计意图:既可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 ? ? ?又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
? ? ?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2、师生“抱拳礼”作别(30″)设计意图: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
? ? ? ?以礼终”
说课教案
一、指导思想:?????????????????????????????????????????????????????????
? 本课采用了自主学习、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开发学生创造思维、学会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玩”中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在游戏中发挥主体作用,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
? 1、武术:新编少年拳?? 2、障碍跑
三、教材分析:
?(一)新编少年拳?:五年级学生,对于武术的理解还相当浅,尤其是“精、气、神”,因此我在课的前半部分安排新授教学内容,复习和教授新的武术动作,并配上武术音乐,使学生在听觉和心理上有所触动,这样结合动作,无论在气势还是在动作的感觉上,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后,发挥各组各人的想象空间,尝试创编新的组合动作,感受学习武术的乐趣。
? 重点:武术动作的连贯性
? 难点:体会武术的精气神
?(二)障碍跑:设置不同的难度,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自主练习,挑战自我,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的能力,并进行教学比赛,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建立对体育课的兴趣。
? 重点:障碍跑的技巧性。
? 难点:灵活运用跳、钻、翻、爬、绕的各种技能。
?四、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注意力相对高年级的同学更容易分散,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并结合音乐,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锻炼和思维开发。
?五、教学目标:
?? 1、身体发展目标: 复习学过的改编少年拳动作,学习新动作转身劈掌、砸拳侧踹,腾空踢腿,要求连贯动作
? 2、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勇敢者道路的组合练习,发展学生使用绕、跳、跨、钻、翻、走、爬等方法的能力。???
?3、心理发展目标: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发展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学习的能力。
?4、社会发展目标: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六、教法与学法:
? 本课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武术,教师传授新动作,学生自练,自学,配乐复习,并自编自创组合造型,发挥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障碍跑,让学生亲生体验,各种不同的技巧动作,体会不同的障碍用不同的方式,学会思考,怎样的方式最稳妥。
七、教学流程:
(一)开始部分3’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7’
1、配乐定向跑
2、套圈游戏
(三)基本部分(25’)
1、武术 改编少年拳13’
1.1、传授新动作
1.2、复习整套拳
1.3、造型创造
2、障碍跑12’
(四)结束部分(5’)
1、太极拳(3’)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2’)
课次 1 年级:三年级 ??? 人数??????????? 30 教师??:
? ?
教学 目标 1、能对武术感兴趣,并能积极的配合教师参与练习,培养认真学习的品质。
2发展学生协调、柔韧、灵活等素质,提高体能
3、通过学练,激励学生喜爱武术运动,启发学生进一步去了解中华瑰宝——武术。
教学 内容 (一)武术(基本步型)????? (二)游戏:猜拳
情境 程序 学习
内容 教法提示 学法提示
引 导 课
堂
常
规 1、整队,师生问好;
?
2、宣布本课学习任务;
?
?3、复习上次课学习的基本手型(拳、掌、勾手)
?
4、在慢跑中听老师的口令做出各种手型,动作自创。
?5、活动各个关节
? 1、整队,师生问好;
2、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基 本
部
分 基本步型
?
?
?
重点提示
?
? 1、导入: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的稳健和扎实事很重要的,那么在我们武术中我们脚下的步伐移动的快速和稳健也是最重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机种基本步型。
2、边讲解边示范弓步、马步和虚步的动作要领。
3、重点讲解弓步和马步。
4、组织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观察、互相纠正动作。
5、组织学生用学习的步伐配上冲拳和推掌进行练习。
6、自由组合练习,互相学习。
7、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表演,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评议。
8、鼓励学生要讲究武德,发扬武术精神,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持之以恒的精神 ?
学习队形:
????? 两列横队,成半圆型站立
?
?1、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让他们想着心中的偶像确立自己的练习目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生知道学习武术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同时也是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练武者也要敢于和坏人坏事做斗争。(德育教育)
3、边看教师的示范边模仿,同学间合作的时候要积极的帮组自己的伙伴,能认真观察,及时指正同伴的错误动作。
4、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要求能喊出自己的气势,同时力求动作的速度,能体现动作的力量(冲拳能力达拳面)
5、两人一组练习,一个人喊动作名称另一
个人练习动作,互相纠正.
6、学生组与组之间交流与点评。
?7、每组选出优秀的学生进行展示,教师组织学生点评。
?
游
戏:
(包、剪、
锤) 1、包、剪、锤(以马步、弓步、并步代替)
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学生尝试性练习游戏。
3、提示,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灵活运用。 1、认真听教师讲解,了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自由分组尝试游戏。
3、游戏中积极动脑,灵活处理实际出现的游戏的问题。
4、体验游戏的乐趣。
结 束
部
分 1、放松
引导学生调整气息,语言引导学生想象愉快的,美好的事物
2、总结
3、宣布下课。 1、学生散开,教师在前方。??学生跟在教师后模仿练习。(德育教育:热爱武术,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2、自我小节,认真听教师总结
3、学生有序回教室。
器材 ?
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40%—45%
平均心律: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 武术虽然我们的学生接触的少,但是在电视上看的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电视进行了夸张和神话,所以学生觉得它神秘,同时又充满了好奇,对电视和历史上的武林高手非常的崇拜,所以在本节课上,我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进行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表象和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纠正和引导,让学生自己观察对比得出正确的动作方法。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自己的个性也得到了展示和张扬,从而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