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加热与冷却》单元回顾 (教学设计+任务单+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加热与冷却》单元回顾 (教学设计+任务单+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31 14:38:52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04KXRJ016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期

课题
《加热与冷却》(单元回顾)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
四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
5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回顾物体加热或冷却时体积发生变化的规律,巩固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知识。
【科学探究】
回顾从液体、固体、气体热胀冷缩变化提出探究问题的过程、制定简单探究计划的过程、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过程。
【科学态度】
回顾以事实为依据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分工协作完成活动、听取他人想法的过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回顾生活中与物体热胀冷缩有关的实例。
二、教学重点:回顾从液体、固体、气体热胀冷缩变化提出探究问题的过程、制定简单探究计划的过程、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回顾以事实为依据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分工协作完成活动、听取他人想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一、聚焦话题
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聂润秋老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回顾第三单元《加热与冷却》。
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记得在第一和第二单元的回顾课中,我们用过什么方法帮我们梳理知识吗?
男生:记得!我们都是用的概念图进行回顾的。
师:这种方法有没有什么特点呢?
男生:我觉得最大的特点就是概念图用一些词概括了我们学过的内容,一目了然。
女生:而且,概念图还能让我们很方便地看出知识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师:同学们说的没错。那么在这个单元,让我们同样用概念图一起进行回顾。
(二)回顾主要概念
师:学过这个单元之后,如果让你选择一个词来概括这个单元最主要的内容,你觉得是哪个词?
女生:是热胀冷缩!
男生:我也觉得是热胀冷缩!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这两位同学的想法吗?
师:我想,大多数同学都同意用“热胀冷缩”来概括这个单元最主要的内容。如果让我们把这句话像这样补充成“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同学们,你们同意吗?
女生:如果只看我们课上学过的,我同意。不过老师在课上提示过我们,可能有特殊的情况,可以课下自己查查资料。我还真的在课外书里看到,水在0-4℃
这个小小的温度范围里,温度较低时体积反而比较大。
师:没错,的确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况存在。遇到这样有极个别特例的情况,我们可以在语句前加上
“一般来说”这样的修饰语,这样来表达:
“一般来说,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可是,除去极个别情况,生活中的物体还是多种多样,数也数不清。面对这样的情况,同学们依然找到了其中的普遍规律。这可太了不起了!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男生:这个问题……一时有点回答不出来。不过,我们上课分析过液体、固体、气体受热遇冷的情况。
师:虽然这位同学没有直接回答刚刚的问题,不过,他的发言也给我们提供了思路。生活中的物体数不清。如果逐个去研究,即使花费很多精力,最终也只能研究其中的极少数。不过,如果我们把这些物体按照一定的根据,先分成有限的几个大类;然后,分别去研究每大类的变化规律;最后,再把这几个研究出的规律进行综合,归纳出最普遍的规律。大家想一想,这个单元,我们有没有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呢?是怎样解决的呢?
女生:噢!我想到了!这个单元我们分别学了固体、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其实,我们就是把生活中的物体先分成固体、液体、气体这三大类。因为它们中的每一种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把它们综合起来,自然就可以说,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了。
师:同学们,你们也想一想,我们是不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得出“一般来说,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呢?同学们生活中的物体,在某个温度下,一定是固、液、气三种状态中的一种。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先按照物体的状态分类,然后分别研究它们受热遇冷的变化规律,最后再归纳出物体受热遇冷的普遍规律。这样的研究思路,能不能通过概念图体现出来呢?我们把“加热与冷却”放在概念图的核心。接下来,请你来试着画一画!好了,相信同学们已经把自己的想法用概念图表示了出来。让我们看看这位同学的概念图。
男生:我把“加热与冷却”放在概念图的核心。因为我们是分别研究的,所以我写了“固体热胀冷缩”、“液体热胀冷缩”和“气体热胀冷缩”;它们有共同的性质,也就是“一般来说,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个性质是共有的,所以写一遍就可以了。还有一个特例,就是“水结冰时体积膨胀”。
师:这样的表达完整又准确!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回忆:我们怎样研究某一类物体的变化规律的呢?比如,我们是经过怎样的探究,得出固体热胀冷缩的结论的?
二、固体热胀冷缩的回顾
女生:老师先带着我们做了一个铜球的实验,然后做了一个铁棒的实验,最后做了一个铝棒的实验,这三个实验让我们看到了金属的热胀冷缩。
师:那么就让我们也跟随视频,回顾一下这三个实验的过程。
【视频1:铜球和铁棒】
师:为什么这些实验可以说明铜球或铁棒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能不能用“看到了怎样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
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男生:在铜球的实验中,观察到铜球受热前可以通过铁环,受热后不能通过,说明受热使得铜球的体积变大了,也就是膨胀了;又观察到较热的铜球不能通过铁环,遇冷后又能通过,这说明冷却使得铜球体积变小了,也就是收缩了。因此,能得出“铜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的结论。
女生:在铁棒的实验中,铁棒受热前灯泡不亮,说明铁棒不相接,受热后灯泡亮了,说明铁棒相接了,这证明受热后铁棒膨胀了;冷却后灯泡不亮,说明铁棒又不相接了,证明铁遇冷收缩了。因此,铁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铝棒和铁棒在实验中的现象一致,说明铝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这些实验能归纳出什么结论呢?可以通过这三个实验说明“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男生:已经有三个例子,应该可以归纳了。不过,这三个例子都是金属材料的例子。其他固体材料的规律,不知道是不是也与金属材料的相同呢?
女生:
课下我也去查阅了资料,我看到其他的固体材料也有这样的规律。
师:同学们的思考很有道理:如果仅仅依靠三个金属材料的例子归纳所有固体材料,的确有些片面。不过,结合更多的证据,我们能够得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个结论。那么,我们又是怎样研究得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结论的呢?
三、液体热胀冷缩的回顾
男生:我们先研究了水的热胀冷缩。我们做了一个特殊的装置,它让我们“眼见为实”,看到了水热胀冷缩的现象。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的这个实验是怎样进行的吗?让我们通过视频来回忆一下。
【视频2:水的热胀冷缩】
师:请你结合视频说一说,我们观察到怎样的现象,证明水的热胀冷缩的?
女生:在实验前,先标出起始水位。烧瓶中的水受热后,我们看到细玻璃管中水位变高了;
放入冷水一段时间后,细玻璃管中的水位变低了,而且低于初始水位。因为在这个实验中,水位的高低可以代表体积的大小,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同学们,请你也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探究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再来想一想,证明了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之后,我们又通过什么进一步证实,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呢?
男生:我们又用同样的方法,观察了酒精、橙汁、酱油、油这几种液体。发现它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之后我们就总结出了,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没错。而且,你是否发现,这种思路与研究固体热胀冷缩的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处呢?研究时,先从这一类物体中的一个例子入手,发现了它的变化规律后,再来看同类物体是否具有同样的规律,然后,总结出这一类物体共有的变化规律。科学家在面对一大类物体时,通常也是这样去研究的。今后,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也可以这样去分析哦!那么,我们又是怎样得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呢?让我们跟随短片一起来回顾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它们的现象。
三、气体热胀冷缩的回顾
【视频3:气体热胀冷缩】
师:这些实验的现象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受热或遇冷之后,气体的体积都发生了膨胀或收缩。当然,这些实验要么容器壁比较软,要么是能移动的活塞或液面,使得气体体积的变化可以被观察到。在知道了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之后,我们用这个性质解释了一个自然界的现象。是什么呢?
女生:我们能解释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师:许多实验帮助我们验证了这个观点,让我们跟随短片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视频4:气体流动视频集锦】
师:让我们在概念图中把这个过程表示出来: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这部分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这样在水平方向上就形成了空气的流动,也就是风。好了,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完整地进行了回顾。你都学会了吗?
(三)回顾一般科学方法
师:最后,让我们再花一点时间,归纳一下这个单元这么多实验都具有的一些步骤。想一想,我们的每个实验,是否都有它的目的?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寻找合适的材料,制定研究计划;在实施计划时,我们注意观察和记录,尤其是在研究变化规律时,要先在实验开始时对初始状态加以记录;最后,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这样的研究流程非常严谨、有效,科学家们也是经常这样研究科学问题的。此外,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变化程度比较微小、不易观察的实验现象。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女生:研究液体热胀冷缩的时候,水是无色透明的,不易观察,我们加了红墨水;研究固体热胀冷缩的时候,固体体积的变化肉眼很难分辨,我们要么借助了固定大小的孔洞或缝隙,看实验前后它能否相接,要么把它们挨得很近,看实验前后它是否连通;研究气体的时候,气体也无色透明,我们就用烟来帮助我们看到,或是去看装他的袋子、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太棒了,你不但看到了实验怎样做,而且还看到了这样设计的原因和巧妙之处。把不易观察的事物进行巧妙的转化,这样间接的观察方法对于科学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慢慢领略它的作用。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04KXRJ016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期

课题
《空气的热胀冷缩》(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
四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
5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请你结合本单元所学,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画本单元的概念图。
加热与冷却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04KXRJ016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期

课题
《加热与冷却》(单元回顾)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
四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
5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回顾《加热与冷却》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
2.将学过的内容串联在概念图中。
课前学习任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梳理本单元学习内容,完成本单元概念框架图。
推荐的学习资源
1.观看有关热胀冷缩的科学纪录片。
2.阅读有关热胀冷缩的科普图书。
加热与冷却
(特例:水结冰时体积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