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4.4 用尺规作三角形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4.4 用尺规作三角形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31 21:1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用尺规作三角形
第四章 三角形
学习目标
1.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会作三角形;(重点,难点)
2.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会作三角形;(重点,难点)
3.已知三边会作三角形.(重点,难点) 
情境导入
小明在一个工程施工图上看到一个三角形,他想用
直尺和圆规画一个与这个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
应当怎样画?
1.尺规作图的工具是直尺和圆规.
2.我们已经会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
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复习巩固
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
O
B
A
C
D
O′
B′
A′
D′
C′

∠A′O′B′为所求作的角. 
作法与提示:
3.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思考:如何利用尺规作出一个三角形与已 知三角形全等?
A
B
C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a, c, .
求作:△ABC,使BC=a AB=c, ∠ABC= .
a
c
利用尺规作三角形
做一做
作法
示范
(1)作一条线段BC=a;
(2)以B为顶点,以BC为
一边作 ;
B
C
B
C
B
C
B
C
(3)在射线BD上截取线
段BA=c;
(4)连接AC.△ABC就是
所求作的三角形.
A
D
D
A
请按照给出的作法作出相应的图形.
将你所作的三角形与同伴作出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为什么?
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回顾刚才作三角形的顺序


夹角
夹角


还有没有其他的作法?
已知:线段a, c, ∠α ,求作:△ABC,使BC=a,AB= c, ∠ABC =∠α.
a
c
α
B
M
D
E
D′
E′
N
(1)作∠MBN= ∠α;
作法2
作法与示范
B
M
D′
E′
N
C
A
(2)在射线BM上截取BC=a,
在射线BN上截取BA=c;
作法2
作法与示范
a
c
B
M
D′
E′
N
C
A
(3)连接AC,则△ABC为所求
作的三角形.
作法2
作法与示范
a
b
求作:△ABC,使∠A= ,∠B= ,AB=c.
已知: , ,线段c.
c
例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典例精析
请按照给出的作法作出相应的图形.
作法
图形

(1)作 ;
A
F
(2)在射线AF上截取线段AB=c;
C
D
B
A
D
F
A
B
D
F
(3)以B为顶点,以BA为一边,
作 ,BE交AD于点C.
△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E
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 a,b,c.
求作:△ABC,使AB=c,AC=b,BC=a.
(1)作一条线段BC=a;
(2)分别以B,C为圆心,以c,b为
半径画弧,两弧交于A点;
(3)连接AB,AC,
a
b
c
B
C
A
作法:
当堂跟踪练习
△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如图,在△ABC中,BC=5厘米,AC=3厘米, AB=3.5厘米,∠B=36°,∠C=44°,请你选择适当数据,画与△ABC全等的三角形(用三种方法画图,不写作法,但要从所画的三角形中标出用到的数据).
C
A
B
3.5厘米
5厘米
3厘米
拓展:
B
M
C
(2)以C为圆心, 3厘米为半径画弧;
(3)以B为圆心,3.5厘米为半径画弧,
(4)连接AB,AC,
(1)作线段BC=5厘米;
A
作法:
则△ABC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两弧相交于点A;
经过前面的实践,我们如何来分析作图题.
1.假设所求作的图形已经作出,并在草稿纸上作
出草图;
2.在草图上标出已给的边、角的对应位置;
3.从草图中首先找出基本图形,由此确定作图的
起始步骤;
4.在3的基础上逐步向所求图形扩展.
课堂小结
(1)作∠......=∠...... ;
(2)在......上截取,使......= ...... ;
(3)以......为顶点,以......为一边,作∠...... =∠ ...... ;
(4)作一条线段...... = ...... ;
(5)连接...... ,或连接......交......于点...... ;
(6)分别以......, ......为圆心,以......, ......为半径画弧,
两弧交于......点;
......
你知道的常用作图语言有哪些呢?
1.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
2.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
3.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板书设计
本节课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作图,主要包括两种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图时,鼓励学生一边作图,一边用几何语言叙述作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