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随堂达标真题训练
——12.1杠杆
【知识点提炼】
1.杠杆
a概念:在
的作用下能绕着
转动的
棒就是杠杆。
b.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
;
②动力:使杠杆
;
③阻力:
;
④动力臂:从
的距离(l1);
⑤阻力臂:从
的距离(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
,则我们说杠杆平衡。
②杠杆平衡的条件:
,即:
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目的是为了使
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此时杠杆自重的力臂为0;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实验中要多次试验的目的是
。
3.杠杆的分类
①省力杠杆:
的杠杆,
。
②费力杠杆:
的杠杆,
。
③等臂杠杆:
的杠杆,既
。
【真题演练】
1.(2020百色,4)如图所示的工具,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核桃夹
B.
筷子
C.
瓶起子
D.
钳子
2.(2020齐齐哈尔,4)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杠杆在正常使用时能够省力的是( )
A.船桨B.托盘天平C.筷子D.撬棍
3.(2020绵阳,10)绵阳一号桥是斜拉桥,斜拉桥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大,我国已成为拥有斜拉桥最多的国家。如图是单塔双索斜拉大桥,索塔两侧对称的拉索承受了桥梁的重力,一辆载重汽车从桥梁左端按设计时速匀速驶向索塔的过程中,左侧拉索拉力大小
A.
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4.(2020咸宁,3)下列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可以省距离的是( )
A.食品夹
B.裁纸刀
C.钢丝钳
D.核桃夹
5.(2020益阳,11)如图所示是指甲剪的示意图,F是剪指甲时施加的一个力,则关于指甲剪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指甲剪只由一个杠杆组成
B.指甲剪由两个杠杆组成
C.对杠杆ABC,若以B为支点,则动力臂是l
D.对杠杆ABC,若以B为支点,则动力臂是BC
6.(2020安顺,9)撬棒是人们在劳动中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如图所示是工人利用撬棒撬动大石头的情景,撬棒上O点为杠杆的支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时撬棒为等臂杠杆
B.应用此撬棒的主要目的是省力
C.力F的作用点靠近O点会更省力
D.应用此撬棒的主要目的是省距离
7.(2020株洲,15)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墙壁光滑,地面粗糙。木棒受到的重力为G,墙壁对木棒的弹力为F,如图所示。现让木棒的倾斜程度变小一些至虚线所示位置,木棒仍能静止斜靠在墙上。则与原来相比,G和F变化情况为
A.G不变,F变小
B.G不变,F变大
C.G变化,F变小
D.G变化,F变大
8.(2020南宁,10)《墨经》最早记述了杆秤的杠杆原理,“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如图所示,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增大时,N端上扬
B.
“权”增大时,M端上扬
C.
“权”向右移时,N端下沉
D.
提纽向右移时,M端上扬
9.(2020雅安,16)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2kg,杆秤自身质量忽略不计,若杆秤水平静止时,被测物体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0.05m和0.2m,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kg,若秤砣上粘有油污,则测量值比被测物体的真实质量要____(选填
“偏大”或“偏小”)
10.(2020宁夏,12)如图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______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11.(2020南京,18)如图是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O为固定转轴,A处连接着石球,脚踏杆的B处可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去击打稻谷。石球重50N,不计摩擦和杆重。
(1)脚沿与杆垂直方向至少用力F1才能将石球抬起。F1的力臂为______m,此时舂米工具是一个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脚竖直向下至少用力F2为______N,才能将石球抬起,F2和F1的大小关系为F2______F1。
12.(2020营口,24)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红酒开瓶器,图乙是其简化的示意图,O是支点,是瓶塞作用在B点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阻力臂,并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及动力臂。
13.(2020重庆B,14如图10所示,硬棒OB能绕支点O转动,A处用绳子拉住固定在墙壁上。画出拉力F的力臂(用l表示)
14.(2020盐城,27)小明做“探究杠杆平条件”实验: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在A点沿______向下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直至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并将第一次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表中F1大小为弹簧测力计示数,F2大小为钩码的重力,l1、l2分別为F1、F2对应的力臂;
(4)接下来,小明又进行了三次实验,将数据填在表中,最后总结得出律。每次实验总是在前一次基础上改变F2、l1、l2中的一个量。小华分析数据后发现,第______次实验与前一次改变的量相同,需要调整的实验步骤是______。
15.(2020自贡,28)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______;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个钧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若此时斜向右上方的测力计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60°,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N。
16.(2020潍坊,23)疫情期间,大壮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健身器材,坚持锻炼身体。用细绳系在轻杆的O点将轻杆悬挂起来,在杆的A端悬挂质量m1=10kg的重物,在B端竖直向下缓慢拉动轻杆至水平位置。已知AO长1.5m,OB长0.5m,大壮质量m2=56kg,g取10N/kg,求此时:
(1)大壮对杆的拉力大小;
(2)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大小。
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随堂达标真题训练
——12.1杠杆参考答案
【知识点提炼】
1.杠杆
a概念:在
的作用下能绕着
转动的
棒就是杠杆。
b.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
;
②动力:使杠杆
;
③阻力:
;
④动力臂:从
的距离(l1);
⑤阻力臂:从
的距离(l2)。
【答案】力;固定点;硬;固定点(O);转动的力(F1);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支点到动力作用线;支点到阻力作用线
2.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
,则我们说杠杆平衡。
②杠杆平衡的条件:
,即:
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目的是为了使
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此时杠杆自重的力臂为0;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实验中要多次试验的目的是
。
【答案】静止或匀速转动;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杠杆的自重;方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3.杠杆的分类
①省力杠杆:
的杠杆,
。
②费力杠杆:
的杠杆,
。
③等臂杠杆:
的杠杆,既
。
【答案】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费力
【真题演练】
1.(2020百色,4)如图所示的工具,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核桃夹
B.
筷子
C.
瓶起子
D.
钳子
【答案】B
2.(2020齐齐哈尔,4)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杠杆在正常使用时能够省力的是( )
A.船桨B.托盘天平C.筷子D.撬棍
【答案】D。
3.(2020绵阳,10)绵阳一号桥是斜拉桥,斜拉桥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大,我国已成为拥有斜拉桥最多的国家。如图是单塔双索斜拉大桥,索塔两侧对称的拉索承受了桥梁的重力,一辆载重汽车从桥梁左端按设计时速匀速驶向索塔的过程中,左侧拉索拉力大小
A.
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B
4.(2020咸宁,3)下列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可以省距离的是( )
A.食品夹
B.裁纸刀
C.钢丝钳
D.核桃夹
【答案】A
5.(2020益阳,11)如图所示是指甲剪的示意图,F是剪指甲时施加的一个力,则关于指甲剪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指甲剪只由一个杠杆组成
B.指甲剪由两个杠杆组成
C.对杠杆ABC,若以B为支点,则动力臂是l
D.对杠杆ABC,若以B为支点,则动力臂是BC
【答案】C
6.(2020安顺,9)撬棒是人们在劳动中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如图所示是工人利用撬棒撬动大石头的情景,撬棒上O点为杠杆的支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时撬棒为等臂杠杆
B.应用此撬棒的主要目的是省力
C.力F的作用点靠近O点会更省力
D.应用此撬棒的主要目的是省距离
【答案】B。
7.(2020株洲,15)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墙壁光滑,地面粗糙。木棒受到的重力为G,墙壁对木棒的弹力为F,如图所示。现让木棒的倾斜程度变小一些至虚线所示位置,木棒仍能静止斜靠在墙上。则与原来相比,G和F变化情况为
A.G不变,F变小
B.G不变,F变大
C.G变化,F变小
D.G变化,F变大
【答案】B
8.(2020南宁,10)《墨经》最早记述了杆秤的杠杆原理,“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如图所示,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增大时,N端上扬
B.
“权”增大时,M端上扬
C.
“权”向右移时,N端下沉
D.
提纽向右移时,M端上扬
【答案】C
9.(2020雅安,16)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2kg,杆秤自身质量忽略不计,若杆秤水平静止时,被测物体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0.05m和0.2m,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kg,若秤砣上粘有油污,则测量值比被测物体的真实质量要____(选填
“偏大”或“偏小”)
【答案】
(1).
0.8
(2).
偏小
10.(2020宁夏,12)如图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______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答案】
(1).
B
(2).
等臂
11.(2020南京,18)如图是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O为固定转轴,A处连接着石球,脚踏杆的B处可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去击打稻谷。石球重50N,不计摩擦和杆重。
(1)脚沿与杆垂直方向至少用力F1才能将石球抬起。F1的力臂为______m,此时舂米工具是一个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脚竖直向下至少用力F2为______N,才能将石球抬起,F2和F1的大小关系为F2______F1。
【答案】
(1)1
(2)省力
(3)20
(4)>
12.(2020营口,24)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红酒开瓶器,图乙是其简化的示意图,O是支点,是瓶塞作用在B点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阻力臂,并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及动力臂。
【答案】
13.(2020重庆B,14如图10所示,硬棒OB能绕支点O转动,A处用绳子拉住固定在墙壁上。画出拉力F的力臂(用l表示)
【答案】
14.(2020盐城,27)小明做“探究杠杆平条件”实验: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在A点沿______向下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直至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并将第一次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表中F1大小为弹簧测力计示数,F2大小为钩码的重力,l1、l2分別为F1、F2对应的力臂;
(4)接下来,小明又进行了三次实验,将数据填在表中,最后总结得出律。每次实验总是在前一次基础上改变F2、l1、l2中的一个量。小华分析数据后发现,第______次实验与前一次改变的量相同,需要调整的实验步骤是______。
【答案】
(1).
右
(2).
校零
(3).
竖直
(4).
水平
(5).
4
(6).
保持F2和l1不变,改变l2的大小
15.(2020自贡,28)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______;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个钧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若此时斜向右上方的测力计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60°,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N。
【答案】(1).
右
(2).
便于测量力臂
(3).
2
(4).
1
(5).
变大
(6).
2
16.(2020潍坊,23)疫情期间,大壮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健身器材,坚持锻炼身体。用细绳系在轻杆的O点将轻杆悬挂起来,在杆的A端悬挂质量m1=10kg的重物,在B端竖直向下缓慢拉动轻杆至水平位置。已知AO长1.5m,OB长0.5m,大壮质量m2=56kg,g取10N/kg,求此时:
(1)大壮对杆的拉力大小;
(2)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大小。
【答案】(1)
300N;(2)
26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