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随堂达标真题训练——13.1分子热运动(word版 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随堂达标真题训练——13.1分子热运动(word版 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01 20:1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随堂达标真题训练
——13.1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提炼】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
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
地做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2:扩散:
的物质在互相
时彼此进入
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
地做
。②、分子之间有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
现象。扩散快慢与
有关。温度越高,
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
有关,所以把分子的
叫做分子的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

【真题演练】
1.(2020宜昌,1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清晨湖面上雾气腾腾
B.百花绽放时花香四溢
C.汽车驶过后尘土飞
D.寒冬腊月里大雪纷飞
2.(2020南通,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能远远感知是梅不是雪,是因为闻到梅花香味,“暗香来”说明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
3.(2020宁夏,2)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笛声是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4.(2020绵阳,1)如图所示,向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注入一些水,用力压活塞,发现水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小。这是由于水分子之间(

A.
有间隙
B.
没有间隙
C.
存在斥力
D.
存在引力
5.(2020铜仁,3)热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子测温枪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喷洒消毒液能闻到浓浓的气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成冰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6.(2020柳州,11)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等量、等温的水,用一支滴管分别在水面、水中、水底滴一滴红墨水,记录整杯水变红所用的时间,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红墨水扩散快慢是否(  )
A.
与墨水滴的大小有关
B.
与滴墨水的位置有关
C.
与烧杯的容积有关
D.
与水的温度有关
7.(2020天门,8)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
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分子的热运动会停止
C.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
D.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8.(2020德州,6)新型冠状肺炎爆发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齐抗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染者须通过负压救护车运送,负压救护车内的空气压强大于车外的大气压强
B.负压救护车的行驶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检测体温的额温枪采用的是紫外线热感原理
D.喷洒消毒剂后,离得远的地方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9.(2020
阜新,16)“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每天走迚教学楼,都会闻到消毒液气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消毒液是液体,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力。
10.(2020龙东,17)为了消杀新冠病毒,工作人员在教室喷洒酒精后,?同学们进入教室闻到刺鼻的酒精味,这是
现象;同学们用测温枪测体温,利用
?(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的热效应。
11.(2020抚顺,14)如图所示是疫情期间同学们上学时测量体温的情景,手持测温仪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出的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小刚用酒精消毒纸巾擦拭双手,手上会有凉凉的感觉,这是由于酒精______(填“汽化”或“液化”)吸热造成的,一旁的同学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一种______现象。
12.(2020常德,20)抗疫防控期间,常德市防疫部门利用雾炮车对城区街道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和除尘,雾炮车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喷洒消毒液的过程中,雾炮车的动能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喷洒时离得较远的环卫工人也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
现象。
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随堂达标真题训练
——13.1分子热运动参考答案
【知识点提炼】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
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
地做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答案】分子;不停;无规则运动;引力;斥力
2:扩散:
的物质在互相
时彼此进入
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
地做
。②、分子之间有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
现象。扩散快慢与
有关。温度越高,
越快。
【答案】不同;接触;对方;不停;无规则的运动;间隙;扩散;温度;扩散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
有关,所以把分子的
叫做分子的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

【答案】温度;无规则运动;热运动;剧烈
【真题演练】
1.(2020宜昌,1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清晨湖面上雾气腾腾
B.百花绽放时花香四溢
C.汽车驶过后尘土飞
D.寒冬腊月里大雪纷飞
【答案】B
2.(2020南通,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能远远感知是梅不是雪,是因为闻到梅花香味,“暗香来”说明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
【答案】D
3.(2020宁夏,2)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笛声是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4.(2020绵阳,1)如图所示,向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注入一些水,用力压活塞,发现水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小。这是由于水分子之间(

A.
有间隙
B.
没有间隙
C.
存在斥力
D.
存在引力
【答案】C
5.(2020铜仁,3)热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子测温枪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喷洒消毒液能闻到浓浓的气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成冰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答案】B
6.(2020柳州,11)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等量、等温的水,用一支滴管分别在水面、水中、水底滴一滴红墨水,记录整杯水变红所用的时间,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红墨水扩散快慢是否(  )
A.
与墨水滴的大小有关
B.
与滴墨水的位置有关
C.
与烧杯的容积有关
D.
与水的温度有关
【答案】B
7.(2020天门,8)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
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分子的热运动会停止
C.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
D.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答案】B
8.(2020德州,6)新型冠状肺炎爆发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齐抗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染者须通过负压救护车运送,负压救护车内的空气压强大于车外的大气压强
B.负压救护车的行驶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检测体温的额温枪采用的是紫外线热感原理
D.喷洒消毒剂后,离得远的地方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答案】D。
9.(2020
阜新,16)“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每天走迚教学楼,都会闻到消毒液气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消毒液是液体,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力。
【答案】
(1).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10.(2020龙东,17)为了消杀新冠病毒,工作人员在教室喷洒酒精后,?同学们进入教室闻到刺鼻的酒精味,这是
现象;同学们用测温枪测体温,利用
?(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的热效应。
【答案】
扩散
红外线
11.(2020抚顺,14)如图所示是疫情期间同学们上学时测量体温的情景,手持测温仪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出的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小刚用酒精消毒纸巾擦拭双手,手上会有凉凉的感觉,这是由于酒精______(填“汽化”或“液化”)吸热造成的,一旁的同学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一种______现象。
【答案】
(1).
红外线
(2).
汽化
(3).
扩散
12.(2020常德,20)抗疫防控期间,常德市防疫部门利用雾炮车对城区街道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和除尘,雾炮车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喷洒消毒液的过程中,雾炮车的动能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喷洒时离得较远的环卫工人也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
现象。
【答案】变小;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