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 四年级-《五步拳第1--3动学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与健康 四年级-《五步拳第1--3动学练》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0-12-31 20:0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泸师附小:刘畅
教学对象 四年级男女混合班
教材内容:1、五步拳第1-3动学练 2、“四龙戏珠”游戏
三、指导思想:
本课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快乐体育的体育教学思路,在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作用下,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为深入学习武术套路、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动作路线清晰准确,手型步型正确到位。
教学难点:体现出武术精、气、神做到形神合一。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95%以上的学生有积极参与锻炼的态度和行为。
2、技能目标:通过对五步拳第1-3动的学练,85%-90%的学生初步掌握五步拳第1-3动的动作要领及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参与本课内所有活动,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勇于探索进取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武术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五、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好奇心很强,模仿能力、观察能力、接受能力较高,在同学们对武术有了初步的映像后,学习武术有较高的兴趣,教师由简到难的过度教学能更好的给学生带来学习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游戏法、竞赛法等。
学法:尝试练习、模仿练习、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合作探究等。
教学流程
准备部分
课堂常规
A、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B、师生问好,行抱拳礼
C、教师宣布上课内容,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并提出要求
D、教师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纪律意识,引入本堂课的武术教学。
2、兴趣导入
考眼力,猜一猜:教师示范三个动作,学生猜一猜哪个是太极拳,哪个是八卦掌,哪个是少林拳。
3、动静结合模仿游戏
当跑步走口令响起时,同学们绕指定地点慢跑,当立定口令响起,学生原地停下模仿老师的武术动作。
设计意图:充分热身,熟悉基本手型步型。
基本功练习(辅助练习)
原地左右架掌
左右弓步切换
马步冲拳(哼哈发声)
设计意图:强化基本手型、步型练习,为五步拳的学练打好基础,营造浓厚的武术学练氛围。
(二)基本部分
1、学习五步拳第1-3动学练
(1)完整技术动作示范:预备式、弓步冲拳、弹踢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冲拳、提膝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抱拳。(提问,五步拳的由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技术概念。
(2)分解动作讲解示范,并组织学生集体练习。
设计意图:围绕本课学习重点强化动作路线清晰准确,手型步型正确到位。
(3) 分组练习,教师任命临时小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到指定地点练习。组长喊口令、纠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发挥小组长的组织与观察能力,并培养同学间的集体意识,同时老师可以利用更多时间帮助关心学习接受能力慢的学生。
(4)小组展评与巩固提高
设计意图:攻克本课学习难点,让学生有意识的体现武术的精气神,做到形神合一。同时,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2、“四龙戏珠”游戏
(1)初变为龙: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安全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原地熟悉“龙身”。
(2)龙身巡游:教师带领4条龙熟悉游玩场地。
(3)四龙戏珠:教师手持龙珠出场,分别带领不同神龙游玩嬉戏。
设计意图: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激发学生对舞龙文化的求知欲望。
(三)结束部分
1、太极调息放松
设计意图:使头脑清晰敏感,缓解疲劳,加快身体机能恢复。
2、教师讲评本课,学生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课后拓展
(1)早期的武术一般分为南、北两派,或者分为内外两家,内家以太极、形意、八卦为代表,外家统称少林,分南北两大流派。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流派进行了解,自学一个代表性动作。
(2)舞龙俗称玩龙灯,课后了解什么是舞龙。
4、行抱拳礼师生再见。
预计效果
本课平均心率预计:110-120次/分
最高心率:140次/分
预计练习密度:40-45%左右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个,音乐播放器一个,U盘一个,口哨一个,简易龙4条,标志桶16个,胶布若干。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学校: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
班级: 4年级9班 人数 40 时间:5月28日 任课老师:刘畅
上课
内容
1、五步拳前三个组合动作 2、游戏“四龙戏珠”
达成
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95%以上的学生有积极参与锻炼的态度和行为。
2、技能目标:通过对五步拳第1-3动的学练,85%-90%的学生初步掌握五步拳第1-3动的动作要领及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参与本课内所有活动,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勇于探索进取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武术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课序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准备部分
8
一、课堂常规(如图一)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行抱拳礼
3.教师宣布上课内容,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并提出要求
4.教师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兴趣导入(如图一)
考眼力,猜一猜:教师示范三个动作,学生猜一猜哪个是太极拳,哪个是八卦掌,哪个是少林拳。
三、动静结合模仿热身(如图二)
当跑步走口令响起时,同学们绕指定地点慢跑,当立定口令响起,学生原地停下模仿老师的武术动作。
四、基本功练习(辅助练习)
1.原地左右架掌
2.左右弓步切换
3.马步冲拳(哼哈发声)
五、学习五步拳第1-3动学练
1.完整技术动作示范:预备式、弓步冲拳、弹踢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冲拳、提膝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抱拳。(提问,五步拳的由来)
2.分解动作学练
动作要领:
(1)预备姿势:并步抱拳,两脚并拢,双手握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两肘关节向后夹紧。
(2)弓步冲拳:成左弓步,左手向左平楼收回腰间抱拳;冲右拳。目视前方
(3)弹踢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冲左拳。目视前方。
(4)马步架打:右脚前落左转90度成马步,左拳变掌向上撩架,右拳向右击出成平拳,眼看出拳方向。
精神饱满
语言清晰
仪表大方
讲解考眼力内容。示范动作后提问。
1.教师带领学生绕指定地点慢跑,动静结合之间穿插弓步、马步、亮掌动作。
1组织学生有序到练习地点
2教师示讲解范动作并组织学生练习。
教师先提问,再讲解示范。
教师讲解动作重点,强调动作难点,口令引导学生练习。
快、静、齐
注意力集中。
认真观察,回答问题。
学生跟随教师绕指定路线慢跑。
学生模仿教师动作。
学生就位后,模仿教师动作,尽量将动作做标准,发声洪亮。
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听,并思考教师提问。
学生认真观测,认真记动作,在教师的口令引导下完成练习。

图一(内容一)



图二(内容二)
 

实践与体验
18
教学重点:动作路线清晰准确,手型步型正确到位。
教学难点:体现出武术精气神做到形神合一。
分组练习
4.小组展评与巩固提高
“四龙戏珠”游戏
1.初变为龙
2.龙身巡游
3.四龙嬉戏
教师任命临时小组长,指定各小组练习地点,强调练习要求并巡视指导。
教师组织学生到展评地点,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错,然后组织学生展评和巩固提高。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安全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原地熟悉“龙身”。
教师带领4条龙熟悉游玩场地。
教师手持龙珠出场,分别带领不同神龙游玩嬉戏。
教师领做,语言提醒。
由组长带领组员到指定地点练习。组长喊口令、纠错,组员听口令练习。
学生迅速就位,对照教师纠错内容自我改进,然后分小组展评,集体巩固提高。
学生认真听讲,并根据教师提示进行原地熟悉“龙身”。
学生再教师的引导下熟悉游玩场地。
各条龙自由巡游,被龙珠吸引的龙跟随教师引导完成相应内容。
学生模仿跟做,认真听教师提示,调整呼吸,进行放松。
身心调整
5
结束部分
太极放松
2.教师讲评本课,学生自评、互评
3. 课后拓展
(1)早期的武术一般分为南、北两派,或者分为内外两家,内家以太极、形意、八卦为代表,外家统称少林,分南北两大流派。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流派进行了解,自学一个代表性动作。
(2)舞龙俗称玩龙灯,课后了解什么是舞龙。
4.师生再见(抱拳礼)
5. 收回器材
教师领做,语言提醒,组织学生放松。
回顾本课所学知识教师提问。
教师布置课后任务。
教师抱拳礼:同学们再见。
学生模仿跟做,认真听教师提示,调整呼吸,进行放松。
学生回答问题并评价。
学生认真听,认真记。
学生抱拳礼;老师再见。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个,音乐播放器一个,U盘一个,口哨一个,简易龙4条,标志桶16个,胶布若干。
本课平均心率预计:110-120次/分
最高心率:140次/分
预计练习密度:40-45%左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