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苍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苍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01 14:5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年苍南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
命卷人:陈其旺 审卷人:张彬彬
一、基础知识(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犄(jǐ)角 商榷(què) 甄(zhēn)别 什刹(chà)海
B.桑梓(zǐ) 搭讪(shàn)   渔樵(jiāo)   铩(shā)羽而归
C.安谧(mì) 戕(qiānɡ)害  跬(kuǐ)步 引吭(kànɡ)高歌
D.饿殍(piǎo) 贫瘠(jí)    怪癖(pǐ) 黑魆魆(xū)
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峥嵘岁月 沉缅 锲而不舍 磕绊
B.急躁不安 跋涉 良辰美景 斑斓
C.含辛茹苦 缔造 根深底固 纹身
D.无动于衷 残羹 直接了当 嘹亮
3.依次填入下列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孩子,坦率地说,我无法抑制对你的期望,我虽不致横蛮专制到( )你对“志愿”的选择,但也实在希望你能考进大学。
⑵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 )的,将不是我。
⑶我们看到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激流,它的胸部( )在白色的水中。
A.干涉 寂寞 淹没 B.干预 寂寞 湮没
C.干预 寂寥 湮没 D.干涉 寂寥 淹没
4.下列句子中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当的一组是( )
A.苍南中学注重环境绿化,以四季常青树替代了那些一年一枯荣的树木,即便到了冬季,依然是绿叶成阴,枝繁叶茂。
B.王霞能在月考中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与他过去一个月的努力分不开的。
C.近年来,恐怖组织的危言危行,让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不安之中。
D.一个人读书的姿态固然可以不优雅,读书的环境固然可以不宁静,读书的时候固然可以不充裕,但读书的心境永远可以超然物外,不为形役。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这一代人是较幸运的,虽然我们读书也曾感到“光宗耀祖”、“十年寒窗”一类,但并没有像你们这样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
B.这恶魔似的铁马,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C.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乱编造。
D.这是我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况。我不敢独享那一幕幕,所以将它诉诸于笔端,带给更多的人们。
6.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著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B.梭罗,美国作家。曾在瓦尔登湖畔过自耕自食的生活,著有《瓦尔登湖》一书。
C.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D.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7.对下列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想北平》)
这句话点明了北平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的特点,表现了我对北平的亲切感和依恋感。
B.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我心归去》)
“金麦穗”和“赶车谣”用了比喻的辞格,用富有抒彩的意象。“滴血”的“失望”其实蕴涵着作者对故乡最深沉的爱。用心血浇灌,就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与精神的创造。
C.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过成熟是怎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我的四季》)
这段文字的含义是自己辛勤工作得到的成果,因为失误而化为乌有,自己从来没有获得过成功的快乐和满足。其中“冰雹“谷穗”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D.在那炫目的红光中,我看到一些匆匆的背影,正向历史的深处走去:曾经在东北亚草原上游荡过许多年的匈奴民族,就是在某一个早晨或黄昏,循着西地平线远去的;还有另外一位叫成吉思汗的英雄,在那炫目的红光中,我也看到了他的背影。(《西地平线上》)
作者面对落日产生了联想,这样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化底蕴,还写出了西北的厚重历史。
二、文言知识(满分18分,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8~13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槊:长矛。 B.顺流而东也 东:作状语,向东。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缭绕。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哀吾生之须臾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哀吾生之须臾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1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何为其然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而今安在哉? 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12.下列各句中,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B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3.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   
B.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三、翻译及默写(共14分)
1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共6分,每句3分)。
(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5.默写(共8分,每空1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位卑则足羞, 。
(4)举酒属客, , 。
(5) ,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
四、诗歌鉴赏(8分)
16.将下列诗句前的字母填入文中相应的横线上(4分)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B、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C、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D、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______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________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_____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________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1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绿蚁:新酿的米酒,在未过滤时,酒液面上浮有一层酒渣,色微绿,细如蚁。
醅酒:没有滤过的酒。
请赏析全诗,分析诗歌是如何营造出“闲适,亲切,温暖”的意境的。(4分)
五、语言运用
18.仿照下列例句,续写两个句子。(4分)
对流浪者来说,家园,是一处人生旅途的驿站;
对 来说,家园,是 ;
对 来说,家园,是 。
六、现代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天地有大美 学群
⑴青藏高原,一个离天最近的地方,一个离人世的喧闹与繁华很远的地方,大自然将它的雄奇与壮丽钟集于斯,从地上铺到天上,从脚下一直铺进你的灵魂。
⑵这是我第二次踏上这块大地。和初来时一样,面对它的辽阔,它的静默,它的壮美,我长时间地失语,只能看,只能听,只能呼吸,什么也不能说。
⑶这是一种震撼人灵魂的大美。在这里,太阳一直照进我的心里,星星就在我的灵魂中闪烁。风吹起蓝色的波纹,那是什么?那是我的灵魂在颤动。
⑷这是一种辽阔的宁静,一种深厚的安详。山川大地如此壮美,却又表现得如此平静。在这里,无论你朝向哪个方向,无论你走多久,都是这样静美,这样安详,这样无穷无尽。
⑸我注视着周围的宁静:山,一副静思默想的样子;草地,湖泊,大地天空全都带着静默的神情。我感到,这片土地上藏有某种只有沉默的山知道的东西,只有旷远的天知道的东西。我感觉到了,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那些散布在草地上的牦牛和羊,每天看着这些,只是低着头,把大地的静默吃进肚里,然后反刍。仿佛它们从大地那里获得了什么,仿佛它们反刍的是一些伟大的思想。
⑹是的,在这天空才有的高度上,在这天空般辽阔的宁静里,山水木石,在其间走动的动物,无不带上神性。一朵花、一片叶子就像一位先知。因此,羚羊的啃食,牦牛的反刍就有了修炼的意味。我真想变成一头羚羊,一匹野驴,或者一只兔子,用博大的心脏从这里走过,走过自己的一生。
⑺只要有足够的宁静,大地便显出它的神奇。沉静的大地离永恒这样的近,在永恒的宁静里行走,那就是朝圣,人用他的脚步向着大地朝圣。我从大地走过,大地从脚下走进我的血液我的体内。我留下的脚印成为大地的一部分,走进我体内的大地成为我的灵魂。大地走进你以后,就装得下山川人物,就可以把自己的辽阔在原野上铺开。
⑻第二天,一场大雪把一个安静纯美的童话铺在可可西里,从辽阔的草地到远处的山。雪山就像童话的城堡,阳光给它披上一层甜美的红云。野生动物纷纷出场:藏羚羊、牦牛、野驴、黄羊、白唇鹿、狼,还有许多鸟类。它们是童话的主角。连天上的白云也忍不住来到童话里,它们的影子在雪地上轻轻地游动。
⑼雪其实是来自地面的天空。天空来到地面上,地面也就成了天空。走在雪地上,每一个脚印都印在天空的洁白上。
⑽唯其高,我们这个星球上总算留住一块不事稼穑没有被耕耘的地方,好让我们站在高处放眼遥望,灵魂有一个驰骋的地方。庸常的市井生活,似乎不再缺少什么,它缺少的只是辽阔。人们抵达了许多东西,唯独不能在一片辽阔中静静地抵达自己。
⑾梭罗说:“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如此说来,青藏高原大概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后的救赎了。
——选自《散文》,有删节。
19. 标题中的“大美”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 结合全文,概括“青藏高原”的特征。(2分)
21. 结合第7段,赏析“我从大地走过,大地从脚下走进我的血液我的体内”。(3分)
22. 请分析结尾处“青藏高原大概是我们的这个世界最后的救赎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作用?(4分)
七、作文(30分)
23、据说,犹太王大卫的戒指上刻有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契科夫小说中一个人物的戒指上也刻有一句话:一切都不会过去。
请你联系生活,展开联想,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1年苍南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语文答案
二、文言知识(满分18分,每题3分)
8.B 东:作动词,向东攻取。  9.C 10.C 11.C 12.B 13.A
三、翻译及默写(共14分)
14.精神专一,忘掉形骸,似乎与万物相融合。(心凝、形释,万化)
任凭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一苇、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定语后置)
15.略
七、作文(30分)
高∷考∠试═题)库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