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26.3(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26.3(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31 23:1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3(3)二次函数的图像
教材分析:
二次函数在初中函数的教学中优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初中代数内容的引申,更为以后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奠定基础。在历届中考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时,要注重待定系数法、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已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等基本知识;
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
教学目标:
1、通过配方法把二次函数化成的形式,从而确定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2、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教学重点:通过配方法描述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
教学难点:二次函数的配方过程。
一、复习:
1、用配方法解方程:
(复习配方法)
2、抛物线是二次函数的
式,它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它是由抛物线向
平移
个单位,再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
(复习顶点式)
二、新课:
思考: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什么?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又是什么?
(新课引入,自己尝试配方)
例4、用配方法把下列函数解析式化为
的形式:
(练习配方法)
(1)
(2)
例5、指出下列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巩固配方法并说说图像特征)
(1)
(2)
(3)
例6、指出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
(通过分析图像特征,利用描点法画图像)
能力提升:
二次函数的图像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求原抛物线的解析式。
三、小结: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6.3(3)二次函数的图像(学习单)
一、课前练习:
1、用配方法解方程:
2、抛物线是二次函数的
式,它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它是由抛物线向
平移
个单位,再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
二、试一试:
3、把化为
的形式
三、练习:
4、用配方法把化为
的形式
5、指出下列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
(2)
(3)
6、指出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
列表:
能力提升:
二次函数的图像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求原抛物线的解析式。
反思: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从问题入手,复习了画二次函数图像的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在画二次函数顶点式的图像时,强调取点中要注意函数的对称性。接下来引出问题一般二次函数的图像怎么画??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复习了配方法的步骤:提二次项系数、配方、整理。并且为了让学生对图像有直观的理解,问题一和问题二是同一函数的不同形式。接着从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悉公式法求顶点坐标,对称轴,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性和效率。在整个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互助,尤其是让学生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提醒自己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