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人教版
4.孙权劝学
qīnɡ
shè
shú
suì
qǐ
yé
xiānɡ
A
告诉,对……说
用
难道,怎么
研究
谁
认为
粗略地阅读
当道,当权
另、另外
分别
到,等到
知晓
B
C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如今当权管事,不能读书不学习!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原来吴地的阿蒙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志士分别多日,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晓事情太晚了吧!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司马光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诗》《书》《礼》《易》《春秋》等书。
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如“吾日三省吾身”中的“吾”),也有他称。他称中,除一般他称外,又有爱称(如“待君久不至”中的“君”)、敬称(如“卿今者才略”中的“卿”)等。
C
8.根据提示填空。
(1)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2)孙权为了让吕蒙多学一些知识,对吕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并没有直接写出吕蒙的进步,而是通过鲁肃的“大惊”和他所说的一句话表现出来的,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鲁肃的赞扬,吕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长进之快。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9.孙权善劝,吕蒙善学。下面漫画中的两个学生也很爱学习,请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1)请根据画面拟一个标题。
春光好,正读书;与春天一起读书;阳春三月好读书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莺歌燕舞,两个小学生正蹲坐在草地上幸福地读书……
(一)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下面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主要采用正面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B.课文通过孙权的劝学,说明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学有所成。
C.“吴下阿蒙”在文中指吕蒙,后来泛指只有武略而没有学问的人。
D.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A
11.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①孙权语重心长地劝学。②吕蒙刻苦认真地学习。
12.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略。(言之有理即可)
13.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人物鲜明的性格。请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1)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吕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
直爽、敬才、爱才
(二)
【甲】《孙权劝学》(略)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事务
粗略地阅读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有个朋友给他写了一封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
16.【甲】【乙】两段文字都写了发愤读书,终于成才的故事。请你写出两个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17.【甲】文中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学问增长很快。【乙】文中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凿壁借光
悬梁刺股
18.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