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写作 文从字顺 讲练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写作 文从字顺 讲练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1 17:1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人教版
写作 文从字顺
“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感情;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总之“文从字顺”就是文章表达清楚,行文自然妥帖,不矫揉造作。
一、培养通顺感
在平时的交谈中,我们都能判断出所说的话是否通顺明白。如果听着别扭,就会导致沟通不畅,因为汉语语言有一定的搭配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有较强的通顺感,这样写出的话也就通顺了。
二、培养连续感
说一段话,写一段话,句与句之间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连接,这就是连续。为了使文章连贯,应注意说话的顺序,要围绕一个中心,注意意思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内容之间的前后照应,注意了这些,就能使语言连贯。
三、培养分寸感
不同的词汇,在使用范围、表示的数量、表达的深浅程度、反映的感彩等方面都有差异,平时我们就要注意发现和掌握这些差异,这样在表达意思时才能把握好分寸。我们应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揣摩作者使用的语言技巧,不断增强自己运用语言的分寸感。
四、培养韵律感
语言形式和语调上的协调统一,就是语言的韵律,有了韵律感,作文的语言就会优美动人,读起来就会琅琅上口,作文自然也会生动感人。
【写作题目】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例文引路】
月亮
我爱月亮,爱她的纯洁,爱她的永恒,爱她的神秘。
中秋节来到了。为了看月出,傍晚的时候我早早地出去,等着月出。
这时,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大地笼罩在一片朦胧的夜色里。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那圆圆的笑脸,俯视着辽阔的大地。村庄、山川、田野,好像一座座逼真的玉雕,庄严而美丽。
奔腾一天的小河,在皎洁的月光下慢慢地流淌。晚风吹来,波光粼粼,就像无数条小鱼在水面追逐、跳跃。河边沙滩上有许多人在那儿聊天,轻松而闲适。连歌声、笑声、说话声也像月亮那样轻柔、和谐。
月亮越升越高,已经爬上了大楼顶。她俯视大地,把光辉挥洒。皓月当空,我眯起了双眼,确确实实看到了明月高悬中模模糊糊的景物。是山?是水?是天空?是云雾?还是我的影子?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虽然我不是第一个见到月亮的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月亮的无私,月亮默默的奉献,还有她那促使人类不断进行探索的神秘感。也许,月亮上的黑点是蕴藏着宝藏的山脉,正等着我们去开发。
啊,月亮!你是一条淙淙的溪流,时时刻刻为人们送去情感的活水,你是
历代文人喜爱的对象,使他们的文字千百年来一直年轻、灿烂。你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沧海桑田,高山平地。你丰富的阅历,你的饱含风霜之美,使世人永远犹如面对得道的高僧——可望而不可即。你的纯洁、永恒、神秘永远得宠于时空的长河,赢得世人无限的眷恋与赞美。
【点评】文章行文自然妥帖、情感细腻、文笔老到,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显示出小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短短一篇文章便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唯美惬意的月出图景,让人情不自禁沉浸其中,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文章。
(2019·安徽)
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考题解码】
先读懂材料。三则材料,精神内涵一致,都是谈苦乐,讲古人先贤的苦乐观。抓住这一点,就好办多了。
其次确立主题。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人感受不一样;从不同侧面看,精神内涵也会有不同。三个语段各自独立,各有侧重,先确立主题就更有必要了。再次,文体和素材。下笔之前想好写成什么文体,这样不仅让我们写出的作文文体鲜明,对我们选材、构思都有很大帮助。
【满分作文】
人生之三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阐述读书求学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无独有偶,宋濂“缊袍敝衣”处在一群衣着华贵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为何?因为心中“有足乐者”,所以“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正是把学习当做乐趣,宋濂才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成为一代宗师。
以学习为乐,在知识的海洋中与爱因斯坦、牛顿探寻秘密,与乔斯坦·拉德和拉格罗夫看一看多彩的世界,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显示自己的学识,此乃人生第一乐!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责任是什么?责任就是担当和使命。作为学生,我们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力争上游。
放眼社会,不止我们,还有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清洁工人每日起早贪黑,认真细致地清扫每一处角落;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年复一年地教书育人,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祖国花朵;医生们救死扶伤,用自己的双手将一个个病人从“鬼门关”前夺回……更多普通的人,默默无闻、长年累月在各自行业岗位上尽职尽责工作,奉献着自己的人生。正是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的工作,才使得今天整个国家变得繁荣昌盛,社会安定,生活富足。
尽职尽力,完成使命,创造美好生活。这难道不是每一个普通人的乐吗?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这是居里夫人的乐——从工作中找到乐。居里夫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锲而不舍地艰苦探索才发现了镭,但她从不觉得苦,只觉得很快乐,这是科学探索发现的乐。居里夫人也不以科学发现谋私利,主动放弃专利,以奉献全人类为乐。
无数的科学工作者都有这样的精神。我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为了获得青蒿素的医学价值,不惜以身试毒,凭借不懈努力终于成功。袁隆平院士一辈子倾尽心血致力于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耄耋之年不顾风吹日晒,坚持野外作业,带领团队为攻克海水稻的栽种难题而亲力亲为,真正做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在我看来,那就是少年时代,以学习为乐;成年后,以工作尽职尽责为乐;再进一步,舍个人为大家,服务人民,报效国家,永不疲倦!
三乐归一,足以解忧。
【点评】
本文侧重讲道理。为了做到以理服人,讲道理时往往要引名言举事例,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本文引用大量名人名言和名人事例来讲道理,引述名言简明扼要,既有整句的引用,也有只言片语嵌在自己的语句中;引用的名人事例,则三言两语抓住事件精髓。全文分层次论述,条理清晰;适当采用问句,既能引起读者思考,又让语言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结尾总结全文,点明全文中心论点。全文语言流畅,文从字顺,古文、名言、锦句运用自然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