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育青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2011.11
命题人:
温馨提醒: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题(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恣(zì)意 诳(kuánɡ)语 按捺(nài) 酒阑灯灺(xiè)
B.粘(zhān)贴 打夯(hānɡ) 桑梓(zǐ) 恪(kè)尽职守
C.侘傺(chì) 翘(qiào)首 戕害(qiāng) 窗临远阜(fù)
D.不啻(chì) 烙(lào)印 菜圃(pǔ) 黑魆魆(xi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饿殍 厮打 惬意 毛骨悚然
B.深邃 嘻戏 瞄准 振聋发聩
C.迁徙 蜇居 游弋 铩羽而归
D.钟磬 发轫 悲怆 头晕目炫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B.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C.由于家乡雨水不足,土地贫瘠,当地百姓都安土重迁到其它地方去居住了。
D.女主人公憧憬的丈夫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深孚众望的人。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B.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C.2011年10月23日下午1时,280名来自佛山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以“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抱抱团的名义,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四季》作者是张洁,辽宁抚顺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爱,是不能忘记
的》、《沉重的翅膀》等。
B.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是一位京味很浓的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作家,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C.《像山那样思考》是德国“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一篇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随笔。
D.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文道结合”,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端正 曾不能以一瞬 曾经
B.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交会
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促,催促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每月农历十六
D.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先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学问广博精深
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D.月出于东山之上 师不必贤于弟子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攀援而上,箕踞而遨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9.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师说》一文中,韩愈为了论述从师而学的必要性,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从多个方面作对比,剖析了不从师的症结,批判了当时不从师而学的风气。
B.《江南的冬景》一文紧扣江南冬景的“明朗的情调”,选择典型景物从不同侧面加以渲染、刻画,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之情。
C.韩少功的散文《我心归去》的哲理性很强,把人与故乡的关系阐发的十分透彻,指出故乡不仅仅是字典里所解释的“出生地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故乡还意味着我们的付出。
D.《赤壁赋》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全文采用了主客问答的方式,景、情、理三者完美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作者身处逆境之时的徘徊、郁闷、消极的心绪。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
瓶庵小传
魏禧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僦小舟,问舟子日:“几何钱 ”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 ”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①,更何待耶 ”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②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③。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注]①先陇:祖先陇地,祖墓。②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③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瓶庵幼失怙废学 怙:依靠
B.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贤:有才德
C.尝僦小舟,问舟子曰 僦:租赁
D.吾六十,善病 善:很容易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B.①有假其威虐人者 ②其皆出于此乎
C.①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①拜故旧之陇而酹之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说明瓶庵道德高尚的一组是
①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②于我乎养生送死
③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 ④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⑤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⑥于是远近士至吳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中看,人们称他“瓶庵”的主要原因是瓶子的口很窄而腹较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B.瓶庵小时候辍学,但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
C.瓶庵的父亲在扬州时,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仗势压人。先生因此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
D.远近的人士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是因为他具有济贫扶弱、敬老爱幼、公正无私等优秀品格。
14.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 (3分)
答:
⑵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3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田埂上的精神
麦子把田野的纽扣一粒一粒扣齐。但是,有一粒麦子被人们遗忘了,落在了田埂上,像一只浇了水后丢在堤上的桶。
秋天继续深入。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抹在田野上,也抹在这一粒麦子上。它穿透土壤的黑暗,长出如针的小苗。来地里除草施肥的人们,自远方踏步而来,这一株麦苗兴奋地在微风中晃动着绿色的身子,似蝴蝶抖动金色的翅膀。然而,没有人的脚步在走近它时停下来,甚至没有闲暇望它一眼。因为田野里有大片的麦子,在等待着它们。
本来它也应该生长在平整如砖的麦地呀!那儿有着它许许多多的兄妹,它们被调理得丰腴而肥硕。远远望去,它们宏大而又壮观。它们手挽手一起生长,一起成熟,一起走进农家的粮仓,与那些农民一起体验丰收的喜悦。田埂上只有一株孤零零的麦子,一株长错了地方的麦子。它很无奈。
尽管这株麦子非常纤弱,但它长得非常卖力。它比田地里任何一株麦子都活得用力;它不想放弃自已生长的权利;它甚至还想用它那一片特别的绿,来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获取生长所必须的元素。它大声地对每一位从它身边经过的人呐喊:“你们睁大眼睛瞧瞧!我不是一棵小草,我是麦子,我是一株麦子啊!”但是,没有人理会它。例外的一天,有个人偶然歇息时坐在他身边的田埂上,抽了一根烟,扔下烟蒂时瞅了它一眼,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的说:“噢,这儿还有一株麦子!”这时,麦子为有人记起它而高兴,它显得异常兴奋,甚至还有意地直了下它的身子,以便能让人看到它健康向上的样子。它不愿意让人笑话它,或者可怜它。那人只留下了些烟灰,拍了拍沾在裤子上的泥土,走了,后来就不再有踪影。
这一株麦子已彻底为人们所遗忘,偶尔有小鸟落在它的身边,望着这深秋的大地一动不动。风吹,雨淋,日晒,它在孤独寂寞和无望中艰难地生长。它必须要生长,因为它是一粒落进泥土获得生命的麦子。它的存在属于大地,还有白云和高空飞翔的鸟儿,以及美好的黎明和黄昏。太阳格外地偏爱它,总是用暖暖的光芒映照着它的身子。
尽管它是一株长在田埂上的麦子,被人们忽略,但它依然挚爱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它能体会到他们泥一脚水一脚跋涉于齐膝的泥淖中的滋味;它能感受到他们担着百余斤的担子压在肩上走上三四里地的分量。抢收抢种的季节,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顶着最毒的太阳,干着最繁重的活。他们受苦受累似乎是注定的。谁也没觉得不应该。想到此,它的身子一沉,似乎想把自己的根系伸进更深的土壤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使自己长得更健壮一些。
冬去春来,它终于开始抽穗,并且呈现出金黄的颜色。当一位农人收割了无数麦子后,发现了它,欢喜得了不得,小心翼翼地割下这株麦子,把它捧在手心,喃喃地自言自语:“麦子,田埂上也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它承得是天惠呀!”
一颗明亮而智慧的种子,只要根植于泥土,它就能结出果实,正如这田埂上的一株麦子。它生长的是田埂上的精神。
17.从全文结构来看,开头一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18.结合原文回答:田埂上为什么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 (4分)
答:
19.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请举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
20.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5分)
答:
四、语言表达题(13分)
2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请用精炼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不超过15字。(3分)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答:
22.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用下面两个节日,仿照例句,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要求:内容符合节日特点,富有文采。(4分)
例句: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
中秋节:
23.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并揭示其寓意。(6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10分)
224.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⑵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⑶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⑷纵一苇之所如, 。 ,而不知其所止。
⑸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⑹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 。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⑺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唐 齐己《早梅 》)
六、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 是校园的课钟声,还是窗外的风雨声 是新岁的爆竹声,还是梦中的短笛声 或者,那是……
请围绕所给的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0.B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德”)
11.C (C①②都是介词,用。 A ①取消句子独立结构;②代词,我。
B ①代词,他的 ②大概,表推测。D 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修饰。)
12.C (①⑥是间接说明瓶庵道德高尚,⑤说的是瓶庵带病勉力游览黄山)
13.C (是有人借魏忠贤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而不是魏忠贤自己“仗势压人”)
14.⑴译文: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 (“是”、“安”,倒装句式,各1分)
⑵山川环绕,草木苍翠茂盛,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通假、句式、句意
通顺各1分)
15.刻画了“幽竹”不改初衷、不屈流俗、忠诚质朴的形象。(2分,写出两点即可)
16.全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幽竹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写出手法1分,分析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17.从全文结构看,本段点题,引出本文重点描写对象,领起下文。(1分一点)
18.原因:⑴麦子的种子本就明亮而智慧。⑵种子落到土里就生长,而且长得非常卖力,总想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获得生长所必需的元素。⑶太阳格外地偏爱它。⑷即便得不到帮助,它也自己尽力汲取更多的营养而生长成熟。(1分一点)
19.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如第三段写长在田埂上的麦子孤零零的落在田埂上,而许许多多的麦子生长在平整如砖的地里,一起生长,一起成熟,一起体验丰收的喜悦。文章中多处运用对比,充分体现了田埂上的麦子所处环境的恶劣、生长的艰难,从而更能突出它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的精神。(写出手法1分,分析3分)
20.作者借物喻人,借田埂上茁壮成长的麦子的曲折经历启迪人们,尤其是那些遭遇挫折、身处逆境或者出身低微、毫无机会的人,应该有“田埂上的精神”,不自卑、不抛弃,不放弃,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拼搏进取,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始终保持做人的尊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赞誉。(酌情给分)
四、语言表达题(13分)
21.立志要切合实际,做事要脚踏实地。
22.(清明节:)祭祖吊人,路上行人欲断魂。
(中秋节:)寒蟾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望月思乡,银汉无声转玉盘
23.【描述】画面是一个身体被分割为两截的人:他的上半身身体肥壮、西装笔挺,趾高气扬打着手机,远远地走在前面,衣服上写着 “生活水平”四个字;在后面,是正在大步艰难地追赶的下半身,破破烂烂的裤子上写着“道德标准”四个字。(3分)
【寓意】漫画揭示了在当今社会,有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同
步的现象(或收入高了,生活富了,但其道德标准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3分)
24.略
25.作文
译文:苏州枫江市集中,住着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停止了学业,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对朋友中贫穷年老,没有生活依靠的人,他就说:“到我这里来养老送终吧。”所以,讲德行的读书人都称赞瓶庵。别人遇到急迫患难的事,他总是喜欢帮助人家。瓶庵曾经雇下一只小船,他问船夫:“船钱多少 ”对方回答说多少多少钱,瓶庵听了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 ”就增加了船钱。所以,背负肩挑做买卖的小贩也说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长者。苏州高风亮节之士徐枋,生活困难,瓶庵常赠送周济他,徐枋也不拒绝。
瓶庵六十岁那年,家里人要请客摆酒为他作寿,瓶庵说:“我将回故乡去,拿这笔钱做修整祖宗祠堂坟墓的费用吧。我六十岁了,容易患病,不趁这个机会去拜一拜先人的墓地,更待何时呢 ”于是离开苏州,回乡倡议修建了始祖的祠堂,修整了五世以上先辈的坟墓,拜望了已故亲友的墓园并洒酒祭奠,但不让自己的子孙们知道。办完事,他带病勉力游览了黄山,然后返回家中。邻居间发生了纠纷,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是非,连市井无赖或不讲道理的士兵都听他的话。有人说:“瓶庵的父亲到扬州寄居时,正赶上反逆的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人借他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先生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一度处境很危险,后来总算平安无事。”瓶庵很有父亲的风格,他的父亲曾割下大腿肉为父治病,瓶庵的父亲生病了,他也割下大腿肉为自己的父亲治病。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捧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同辈的。所以无论远近的人士来到苏州,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
高≌考≈试╗题`库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