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阿长与《山海经》 讲练课件——安徽省2021年春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阿长与《山海经》 讲练课件——安徽省2021年春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1 20:2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人教版
9.阿长与《山海经》
第三单元
(2)画线句中“________”字使用错误
,应该写成“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看,文中“……”表示的含义是(  )
A.语言停顿
    B.省略类似内容
C.转移话题
    D.讲话吞吞吐吐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请把这个句子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ǒng



B
这怎能不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呢?
2.下列四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画出来并加以改正。
A.絮说  惶急  佩服  深不可侧  ________
B.辟头  磨难  烦锁  面如土色  ________
C.掳去  惊异  保母  情有可原  ________
D.孤孀  霹雳  疏懒  莫名奇妙  ________
侧—测
锁—琐
母—姆
奇—其
【点拨】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用在朋友间不合适。
B
4.刻画人物形象,常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她生得黄胖而矮。(    )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5.右边是课文《阿长与〈山海经〉》的插图,请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1)这幅插图所描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
(2)用简洁的语言描写画面的内容,用上“津津有味”
“迫不及待”两个成语。
示例: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共四本,当阿长解开包裹时,“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其中的一本,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6.学完这篇课文后,为了引导同学们对鲁迅和鲁迅作品有更深的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右边是出自鲁迅《自嘲》中的两句诗的书法作品,对其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采用楷体,中正平稳。
B.用笔饱满,形神兼备。
C.字形瘦长,笔画飘逸。
D.大小匀称,徐疾有致。
C
(2)读完经典文学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请你根据本篇课文中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已给出文章标题)。
示例:一座荒园,尽显童真与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续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长与〈山海经〉》)
一包图书,满载关爱与希冀。
(3)名人轶事:下面是张晓同学搜集到的一则关于鲁迅先生讲演的趣事。请你根据提示帮她修改。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A】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B】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打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使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①【A】处画线句子标点使用有误,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子词语使用有误,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破折号
逗号
打击
攻击
(4)鲁迅自青年时期起就一直探索救国之路,他曾以诗明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请用正楷字体将这两句诗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含标点)。
书写略。
(一)
阅读“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至“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完成下面的题目。
7.通读选段,梳理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不抱任何希望——惊讶和震撼——产生新的敬意。
8.选文中写阿长带回来《山海经》的情形,并再次提及书的内容,这样写有何用意?
这样写,既写了作者对当时的情形十分难忘,也突出了《山海经》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有益的影响。
9.“三哼经”是阿长对《山海经》的称呼,选文中与之相照应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并非学者
10.下列句子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议论。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11.作者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由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震动,让“我”产生了感激和“新的敬意”。 
(二)(2019·黄冈)
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韩逸萌
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奶奶的孙女)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我的碗里便漂着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初夏的傍晚,浓郁的
槐花香笼罩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外面疯玩的我“勾”了回来。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真是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个村里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亲戚中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奶奶做的虎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光亮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⑧衣柜的另一个角落,塑料袋里装着一个枕头。枕头是金黄缎面的,上面绣了一朵莲花。那莲花真漂亮呀,花瓣层层叠叠,上面是粉紫色,下面是粉白色。我问奶奶:“我可以枕那个枕头吗?”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傻孩子,那是奶奶的送老衣啊!”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是“送老衣”,后来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作“寿衣”,那是念在嘴里都觉得
心惊胆战的字眼啊!所幸,一直到现在,那个枕头依旧放在角落里,始终未用。只是每次看到,我都心酸到不行,不敢想,不敢想,一想几乎要窒息。
⑨这次回家,奶奶捧着我的手,像个孩子一样说:“妮儿的手真嫩,看奶奶的手,跟锉子一样。”“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小的时候,我总喜欢让奶奶给我挠痒痒,不用任何工具,奶奶粗糙的大手在我背上划拉几下,那种感觉最舒服了。
⑩第二天,我冒着四五级风,跑了三个金店,买到了一枚尺寸最大的金戒指。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
A我不说话,我只是想用一枚戒指装饰奶奶的手,这其实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安慰。
?我拉过奶奶的手,给她戴上戒指,这么大的尺寸竟刚刚好。奶奶照例抓过我的手,给我暖手。我自小手脚怕冷,冬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奶奶身边,奶奶就伸出她的粗糙的大手握住我冰冷的小手。温暖从她的指尖一点点传过来,我的心也暖和起来。B那种温馨是我一生难忘的。奶奶,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
(选自《意林》,有改动)
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对奶奶手的描写运用了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整个村里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这就是侧面描写。
B.文中画横线A处是说“我”只是想为奶奶尽量多做点事,以此得到自我的心灵安慰,表现了“我”因无法多为奶奶做有用的事的愧疚之情。
C.文章第⑧段写了奶奶的“送老衣”以及“我”看到“送老衣”时的心酸感受,这段文字虽然能更进一步表现奶奶的手巧,但与文章标题“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可以认为本段离题。
D.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慈祥善良、勤劳能干、淳朴热心(大方)的老人。
C
13.品析下面两句话,分析加点词语所包含的人物情感。
为奶奶的苍老感到悲伤、痛苦,表现了“我”对奶奶的爱。
假装发怒,是奶奶对孙女懂得关爱老人的欣慰和感受幸福的高兴之情。
14.通读全文,分析画横线B处在文中的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结构上:收束全文,首尾呼应,照应开头。(答出“首尾呼应”即可)
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我”希望奶奶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15.文章用《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为题目,有何妙处?
(1)奶奶的手是全文的行文线索,文章写了奶奶用手给“我”准备食物、给“我”缝制玩具、为“我”挠痒痒,奶奶的手指尖是“我”情感的生发点(答“奶奶的手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和“奶奶的手指尖是‘我’情感的生发点”中任意一句即可)。
(2)以小见大(化大为小),使取材集中,立意更鲜明。
(3)表达了文章主旨,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
(4)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16.【写作技法】写人要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生动,本文中对阿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就是这样。
【写作导引】你的老师、同学、父母、亲友……一定有你非常熟悉的,请你借鉴课文对阿长的描写,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几方面抓住特征写一写他们其中一个人吧。(150字以内)
例文:辛老师身材高挑,不胖不瘦,大大的眼睛非常慈祥;脸上有很多雀斑,鼻梁眼窝密密麻麻全都是。我至今还记得,上课时,她背对着我们,高高举起右手,用食指握着粉笔在黑板上教我们书写的样子。她的手慢慢晃来晃去,身子跟着动,嘴里还高声地念念有词:“点——横——撇——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