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板块运动课件(22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板块运动课件(22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1-02 15:35:26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海陆的变迁
——板块的运动
山脉
(1)创始人(

(2)主要内容:2亿─3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
),它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
),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证据:(

洋两岸的大陆能够吻和,而且两岸(
)、(
)十分相似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一块大陆
漂移分离
大西
古老动物
古老地层
板块的运动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理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培养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
3.
〖知识与技能〗
这幅地图蕴含了板块学说的内容,你能根据老师给你的“锦囊妙计”发现它们吗?
地球表层可以分为几大板块?
板块是静止的还是不断运动的?
板块内部和板块边缘有什么区别?
世界两的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爱“拼”才会赢
---拼图背后的秘密
游戏规则:
1.识板块:对照书本图2.22,识记各个板块的名字。
2.拼轮廓:同桌互换自己制作的拼图,完成“板块构造拼图”
3.找特殊:六大板块中,基本都由海洋构成的是谁?印度洋板块由哪几部分组成?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1.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中国
日本
台湾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大陆漂移是由
引起的。
板块运动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

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
板块。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
地带,地壳比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
集中分布在
地带。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
之中。
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
板块
运动
稳定
活跃
板块交界
模拟实验
思考:板块的运动有哪两种方式?
会带来什么影响和后果?
我爱做实验
---感受实验的趣味
游戏规则:
1.勤思考:图2.22中的箭头“??”“??”分别表示板块怎样的运动?
2.善动手:同桌合作,用两本地理书模拟以上两种板块运动。
3.
巧验证:拿一支笔放在桌子中间摇几下看看笔有什么变化,然后把笔再放到两个桌子之间再摇几下观察。
板块1
板块2
高山
板块碰撞挤压运动,地表所产生的现象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世界两大山系分布图
落基山
安第斯山脉
裂谷和海洋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产生的现象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汶川地震的成因:
地处
板块

板块
的交界处,地
壳比较

亚欧
印度洋
活跃
位于
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震带来的灾害
地震时应采取的措施:
A、应立即逃跑、跳楼(

B、应立即收拾东西离开(

C、立即躲到坚固的家具底下,就地避震,待主震
过后,再有秩序地撤离到室外空旷处。


D、立即打电话告诉家人发生地震,然后逃跑(


×
×
×
1.为什么英国地震很少?
2.为什么日本地震很频繁?
3.地中海的面积将会怎样?
4.红海的面积将会怎样?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现象
因为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因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地中海的面积将会缩小直至消失
红海的面积将会扩大直至成为新的大洋。
这节课的课题是?
从知识上我记住了哪些?
我学会了什么技能?板块的运动课堂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观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②板块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③板块是不断运动的;④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集中分布在板块的内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
3、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海会缩小 B.地中海会缩小C.①山脉会消失?D.②山脉会消失
4、根据板块运动的观点,喜马拉雅山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这两大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5、日本有“地震国”之称,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沿海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A.日本位于太平洋之中,风浪大
B.日本国土面积太小,稳定性差
C.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D.日本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6、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证据的是?(??
)
?①非洲和南美洲有相同的古老地层????
②非洲和南美洲都有不能漂洋过海的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B.①③??C.?②④??
D.?①②
7、我国台湾岛多地震,原因是位于(???)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8、科学的避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员伤亡。以下避震方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做法是( )
A.如果在室内(楼房),可选择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小跨度卫生间、厨房等处躲藏
B.如果在室外,要躲在高大建筑附近、高架桥下
C.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在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序撤离
D.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二、综合题
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
如图一,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如图二,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了什么变化?
(1)实验中的纸张(书本)代表了地球上的________。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什么现象?
(2)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什么现象?
(3)举例说明地球上哪个地方存在着图一这种板块运动形式?是哪两个板块?
(4)在图中红海两侧的板块上画出其运动方向,预测红海面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请你预测地中海的发展趋势。《板块的运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演示,探究发现板块运动的方式和产生的地形,探究发现地震、火山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理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培养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
2.通过地震、火山相关内容的学习,培养防灾减灾的观点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海陆地形的成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巩固大陆漂移学说的知识,并通过撕纸演示大陆漂移,说明板块运动是促使大陆漂移的主要动力。板书:板块的运动
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齐读目标。
(二)学习新知
出示六大板块示意图,让学生据图思考以下问题:
地球表层可以分为几大板块?
板块是静止的还是不断运动的?
板块内部和板块边缘有什么区别?
世界两的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2、爱“拼”才会赢---拼图背后的秘密
游戏规则:(1).识板块:对照书本图2.22,识记各个板块的名字。
(2).拼轮廓:同桌互换自己制作的拼图,完成“板块构造拼图”
(3).找特殊:六大板块中,基本都由海洋构成的是谁?印度洋板块由哪几部分组成?
3、出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找出两大地震带的位置。
4、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猜一猜: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
小组长负责分工安排,并协调探究过程: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记录员。搜集资料的组员适时向大家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大陆漂移说的资料,然后大家交流发言,记录员记录主要的发言,组长整理答案,达成一致,得出相关结论。
(四)模拟演示板块的运动
板块运动会形成哪些地形呢?火山、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呢?
?实验演示:既然板块能运动,那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那么力的方向有几种呢?
学生用书本作为实验材料,演示板块运动以及所受力的方向。
游戏规则:
1.勤思考:图2.22中的箭头“??”“??”分别表示板块怎样的运动?
2.善动手:同桌合作,用两本地理书模拟以上两种板块运动。
3.
巧验证:拿一支笔放在桌子中间摇几下看看笔有什么变化,然后把笔再放到两个桌子之间再摇几下观察。
深入探究: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导致什么结果?
大胆预测: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形成山脉。
探寻证据:在板块碰撞处填写主要山脉的名称。
分析验证:用书本演示板块运动和山系的形成,并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落基山、安第斯山的形成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得出结论: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形成山脉。
过渡:两个板块在碰撞过程中,除了形成山脉,预测一下还会发生什么情况?
大胆预测:在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会震动,可能会引发地震、火山。
探寻证据:通过观察下图寻找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区,认识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证实预测。(教师出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学生观察世界上多火山、地震的位置)
得出结论: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学以致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1.热点聚焦:阅读下列的图文资料,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发现汶川地震的成因。
2.视野拓展:
(1)为什么英国地震很少?(2)为什么日本地震很频繁?
(3)地中海的面积将会怎样?(4)红海的面积将会怎样?
3.防震图解:小组成员合作,探究防震措施,了解地震后应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
?
?用类似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另一个深入探究“当板块发生张裂时,又会导致什么结果”。
?大胆预测:当板块张裂时,会形成裂谷或海洋。
?探寻证据:美国、英国等多国科学家透露,红海正在发生分裂,数百万年之后可能将产生一个新的海洋,而非洲大陆也将分成两部分。
?
?
?由于板块的张裂运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海洋出现(红海)新大洋形成(大西洋)。
得出结论:当板块张裂时,会形成裂谷或海洋。
学以致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1.预测大西洋、太平洋、地中海将会怎样变化?
2.猜想几百万年后,地球上海陆分布状况会有怎样的变化?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这节课的课题是?从知识上我记住了哪些?我学会了什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