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7.2弹力同步练习(word版 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7.2弹力同步练习(word版 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02 20: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力学基础练习--弹力
第2节
弹力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跳板发生
,变弯的跳板要恢复原状就会
运动员,使运动员受到一个
力;用手向上拉弹簧,弹簧发生
,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长就会对手
,这种因物体形变而产生的力叫
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①
;②

2.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力,小球静止于侧壁和水平地面之间,那么小球与水平地面
弹力,与侧壁
弹力。(填“有”或“没有”)
3.如图所示,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然后还应当观察它的

,此时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
N。
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图中的示数为
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
,弹簧测力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5.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L0=10cm,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做出的F-X图象如右上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
cm;
(2)当弹簧受到4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为
cm;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

6.弹簧测力计是测量
力的大小的仪器。两人同时用4N的力拉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7.在弹性限度内,一根长8cm的弹簧受到1N的拉力,弹簧伸长2cm,若拉力为3N,弹簧的长度为
cm。
8.弹簧秤是测量
的仪器。两人同时用5N的力拉一弹簧秤的两端,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N;若将此弹簧秤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N。
二、选择题:
1.在下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2.下图所示的各种形变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3.人的一根头发能承担的力与年龄有关,其范围一般在0.8~2N。为了测量小华的一根头发能承担多大的力,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是(
)
A.量程为1
N,分度值为0.05
N
B.量程为5
N,分度值为0.05
N
C.量程为10
N,分度值为0.5
N
D.以上三种都可以
4.测一个约为8N的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
)
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分度值0.1N
C.量程5N,分度值0.5N
D.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5.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上的最上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B.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
C.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拉力的大小
D.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拉力,也可以用来称物重
6.弹簧测力计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关于其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称量物体前首先应估计被测力的大小,以免超过量程
B.称量前,要轻轻拉动几下弹簧,这是为了避免弹簧卡在外壳上
C.只要弹簧不断,可以朝任意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D.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没有拉力时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刻线上方(即还没到达0刻线处),没有调零他就用这个测力计测力了,则所测量的结果将(
)
A.偏大
B.偏小
C.与实际值相符
D.无法判断
8.一根弹簧受到的拉力为5N时,长度为5cm,受到的拉力为9N时,长度为7cm,若此时没有超过弹性限度,则弹簧的原长是(  )
A.2
cm
B.3cm
C.2.5cm
D.3.5cm
9.用一个刻度准确的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就直接去测量大小为2N的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1
N,若直接用它去测另一个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4.3
N,则被测力的大小为(
)
A.4.4
N
B.4.3
N
C.4.2
N
D.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拉,观察它们的示数可以发现(
)
A.FA=FB
B.FA>FB
C.FA<FB
D.FA和FB的关系没有规律性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轻质弹簧,所挂物体相同,重力均为1N,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甲乙的示数分别为(  )
A.1N,2N
B.0N,1N
C.1N,0N
D.1N,1N
12.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4N和8N
B.4N和4N
C.4N和0N
D.8N和8N
1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G=2.0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

A.0N,2.0N
B.2.0N,0N
C.2.0N,4.0N
D.2.0N,2.0N
14.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称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外壳和圆环的重为G,拉杆和挂钩的重为G0,弹簧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秤在图甲所示的位置调零后不动,再以如图乙的图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F0(F0>G+G0)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0
B.乙图读数为F0-G0,丙图读数为F0-G
C.乙图读数为F0-G0,丙图读数为F0-2G
D.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2G0
15.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整个外壳重为G,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F0(F0>G)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
B.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C.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G
D.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16.把弹簧测力计A和B串联在一起,下面挂一个重为10N的物体G,如图所示,若不计弹簧自重,则A和B的示数应为(  )
A.5
N,
5
N
B.10
N,
10
N
C.20
N,
10
N
D.10
N,
0
N
17.如图S1、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根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
ma和mb的两个小物块,
ma>mb,将弹簧与物块按图所示的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
弹簧的总长度最短,则应使(
??)
?
A.S1在上,a在上
????
?B.S1在上,b在上
C.S2在上,a在上
??????D.S2在上,b在上
三、作图题:
1.画出AB棒、CD棒受到的弹力;细线悬挂的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放在两光滑平面间的小球的弹力。
四、实验题:
1.赵明准备自己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量△L(△L=L-L0),填在如下表格中:
拉力F/N
1
2
3
4
5
6
7
长度L/cm
2.50
2.90
3.30
3.70
4.10
4.50
4.90
伸长量△L/cm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量△L的关系为:

(2)赵明继续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拉力F/N
8
9
10
11
12
长度L/cm
5.30
5.70
6.10
6.60
7.30
伸长量△L/cm
3.20
3.60
4.00
4.50
5.20
从这次数据看出,拉力达到
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
N。
力学基础练习--弹力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形变、向上的、形变、产生拉力、弹、相互接触、相互挤压;
2.有、没有;
3.分度值、量程;
4.0~5、2、大(长);
5.0.5、12.5、正比;
6.弹、4;
7.14;
8.弹力、5、8;
二、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B
A
C
C
B
C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D
B
D
A
A
B
A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1.(1)F=2.5△L(或:在一定弹力范围内,F与△L成正比关系);(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