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安全用电
教科书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
九年级物理
全一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
6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2.
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引入环节
图片引入,提出问题:你见过这些标志吗?在哪里见过这些标志呢?
问题引导:
变压器为什么架设的那么高?
高压线塔下堆放货物有什么安全隐患?
工人带电作业为什么不会被电到?
视频展示:大鸟触电
提示学生要注意用电安全。
电压越高越危险
人体导电吗?
通过介绍,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大小。以及视频展示,人体可以导电。说明人体是导体。
引导学生计算。220伏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
介绍家庭电路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
常见的触电事故
介绍低压触电的类型以及形成原因
单线触电
双线触电
成因:导线、人体、大地、电网中的供电设备,构成闭合回路。
防范:开关接火线,断开火线。金属外壳接地,保护人员不接触带电体。
介绍高压触电的类型以及形成原因
高压电弧触电
通过视频展示高压电弧放电现象,以及高压电弧触电现象
介绍跨步电压触电的成因:
视频展示模拟跨步电压现象
安全用电原则
答疑解惑:
解释课程开始时教师抛给学生的问题
高压带电作业须穿防护服
高压线塔下不可堆放货物,应远离高压带电体。
列举事例,引发探讨:还有哪些可能引发触电的情况?
安全用电之“防止短路”
事例一:绝缘皮破损造成短路
事例二:用电器受潮或进水造成短路
视频展示潮湿与干燥情况下人体电阻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比使学生意识到:潮湿情况下人体更易触电。
触电急救
总结安全用电原则:
家庭电路要安装空气开关(或保险丝)、漏电保护器等保险装置;
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
螺丝口灯泡尾部接火线;
有金属外壳的电器,外壳要接地。
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注意防雷
介绍雷电的电压以及放电电流
电压:几百万伏到几亿伏
放电电流:几万安到十几万安
视频展示雷电劈击树木、建筑物
介绍户外如何避雷、防雷
远离铁道、高压线行走;尽可能降低高度;远离高大的金属物体、高大树木、围栏等。
介绍避雷针、防雷线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常见触电类型、安全用电原则和触电急救。望同学们课后认真总结,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