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4节 第1课时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B.硫酸与NaCl溶液
C.Cu粉投入到FeCl3溶液 D.SO2通入氯水中
解析: C、D为氧化还原反应,依据事实,可以发生反应;A中Fe3+与SCN-络合生成Fe(SCN)3,Fe(SCN)3难电离,可以发生。B中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而不可以发生反应。
答案: B
2.平衡常数可反映反应趋势的大小,因而可根据平衡常数来判断离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反应在常温下不能够自发进行的是(单位略)( )
A.H++HCO3-===H2O+CO2↑;K=2.4×106
B.Zn2++H2===Zn+2H+;K=1.5×10-21
C.Ag++Cl-===AgCl↓;K=3.3×1011
D.H++OH-===H2O;K=1.0×1014
答案: B
3.离子方程式H++OH-===H2O可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盐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 B.硝酸和氢氧化镁的反应
C.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 D.盐酸和氨水的反应
解析: 2HCl+Ba(OH)2===BaCl2+2H2O其中HCl、Ba(OH)2、BaCl2均为易溶的强电解质,可以改写成离子形式,故有2H++2Cl-+Ba2++2OH-===Ba2++2Cl-+2H2O,删去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后为H++OH-===H2O;氢氧化镁为难溶性电解质,不能改写成离子形式;C项离子方程式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D项NH3·H2O为弱电解质,不能改写成离子形式。
答案: A
4.(2011·富阳高二质检)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
A.少量明矾溶液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
B.往FeCl3溶液中滴入KI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
C.少量Na2O2固体加入到过量的NaHSO3溶液中
D.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稀溶液
解析: A项:Al3++4OH-===[Al(OH)4]-,溶液仍为无色;B项:2Fe3++2I-===2Fe2++I2,淀粉遇I2溶液变蓝;C项反应后变为Na2SO4和NaHSO3的混合溶液,溶液仍为无色;D项:5Fe2++MnO4-+8H+===5Fe3++Mn2++4H2O,由于加入少量FeSO4溶液,溶液仍呈紫色。
答案: B
5.(2009年宁夏高考)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Ca2++2ClO-+H2O+CO2===CaCO3↓+2HClO
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2:Ca2++2ClO-+H2O+SO2===CaSO3↓+2HClO
C.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Ca2++OH-+HCO3-===CaCO3↓+H2O
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2H2O+NO↑
解析: A项:CO2过量时应生成碳酸氢盐,该离子方程式应为ClO-+CO2+H2O===HClO+HCO3-;B项:在溶液中Ca(ClO)2将SO2氧化,离子方程式应为Ca2++2ClO-+SO2===CaSO4↓+2Cl-;C项:还应生成Mg(OH)2沉淀。
答案: D
6.(2011·海淀区高二质检)在如图所示点滴板上有四个溶液间反应的小实验,其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反应:Fe2++2H++H2O2===Fe3++2H2O
B.b反应:HCO3-+OH-===CO32-+H2O
C.c反应:H++OH-===H2O
D.d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
解析: A选项电荷不相等;B选项因NaOH过量,则还应存在NH4+与OH-的离子反应;C选项中CH3COOH是弱酸,应写成化学式;选项D正确。
答案: D
7.(2009·江苏高考)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
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NO3-
C.含有0.1 mol·L-1 Ca2+的溶液中:Na+、K+、CO32-、Cl-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42-
解析: 强碱性溶液中Al3+不能大量存在,A项不符合题意;Fe3+与I-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项不符合题意;Ca2+与CO3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二者不能大量共存,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中不存在任何离子间的反应,符合题意。
答案: D
8.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等4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A.CO32- B.HCO3-
C.CH3COO- D.SO32-
解析: Na2O2加入溶液中2Na2O2+2H2O===4NaOH+O2↑,生成的O2与SO32-反应2SO32-+O2===2SO42-,使c(SO32-)大幅度减小,OH-+HCO3-===H2O+CO32-,使c(HCO3-)大幅度减小,c(CO32-)增大,只有CH3COO-不参与反应,故选C。
答案: C
9.(2011·温州高二质检) 浓度均为0.1 mol/L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
A.BaCl2、NaOH、NaHCO3 B.Na2CO3、MgCl2、H2SO4
C.AlCl3、NH3·H2O、NaOH D.Ba(OH)2、CaCl2、Na2SO4
解析: A选项中会生成BaCO3沉淀,C选项会生成Al(OH)3沉淀,D中会生成BaSO4沉淀,只有B选项中无沉淀。
答案: B
10.醋酸铅(CH3COO)2Pb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类,实验测得其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实验室常利用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检查H2S气体,是利用醋酸铅与氢硫酸(H2S水溶液)反应生成深黑色的PbS沉淀。该反应属于离子互换反应,它的离子方程式书写形式符合规定的是( )
A.Pb2++S2-===PbS↓
B.(CH3COO)2Pb+S2-===PbS↓+2CH3COO-
C.Pb2++H2S===PbS↓+2H+
D.(CH3COO)2Pb+H2S===PbS↓+2CH3COOH
解析: 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只有易溶的强电解质才能改写成离子,硫化氢水溶液为弱酸,即H2S为弱电解质,当然不能改写成离子,从题目已知条件可知,醋酸铅虽易溶于水,但水溶液导电性很弱,说明溶液中的离子数目较少,即(CH3COO)2Pb是难电离的物质。本题分析一定要突破“易溶盐是强电解质”的思维定势,要有开拓创新精神。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9分)选择适宜的物质完成下列反应,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即可)。
(1)CO32-+2H+===CO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2++2OH-===Cu(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n+2H+===Zn2++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CO32-代表易溶碳酸盐,如K2CO3、Na2CO3、(NH4)2CO3,但不能是CaCO3、BaCO3等;H+代表强酸,主要有三种:HNO3、H2SO4、HCl。
(1)Cu2+代表易溶的铜盐,如CuSO4、Cu(NO3)2、CuCl2等;OH-代表强碱,如NaOH、KOH、Ca(OH)2、Ba(OH)2等;但注意Ca(OH)2、Ba(OH)2与Cu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u2++SO42-===CaSO4↓+Cu(OH)2↓(微溶物视为沉淀),Ba2++2OH-+Cu2++SO42-===BaSO4↓+Cu(OH)2↓,不符合题意。
(3)H+代表稀硫酸、盐酸,不能用浓硫酸和HNO3,因其与Zn反应不放出H2。
答案: (1)Na2CO3+2HCl===CO2↑+2NaCl+H2O
(2)CuSO4+2NaOH===Cu(OH)2↓+Na2SO4
(3)Zn+2HCl===ZnCl2+H2↑
12.(15分)判断下列每组反应是否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若不能,请简述理由。
(1)CaCO3、Na2CO3分别与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gCl2、MgSO4分别与Na2CO3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O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2分别通入足量NaOH溶液和Ca(OH)2澄清液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盐酸、氯化钠溶液中分别滴加AgNO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能;因为CaCO3不溶于水,应写化学式,而Na2CO3为易溶的强电解质,应写成离子形式
(2)能;因为MgCl2和MgSO4都可以写成离子形式,它们和Na2CO3的反应实质是Mg2+与CO32-的反应:Mg2++CO32-===MgCO3↓
(3)能;因为HCl和H2SO4都以离子形式存在,它们和CuO的反应都是CuO与H+的反应:CuO+2H+===Cu2++H2O
(4)不能;因为反应生成的产物不同,CO2与NaOH反应生成易溶易电离的Na2CO3;CO2和Ca(OH)2反应生成难溶的CaCO3
(5)能;盐酸、氯化钠与AgNO3反应实质上都是Cl-与Ag+的反应:Cl-+Ag+===AgCl↓
13.(11分)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l-、OH-、NO3-六种离子。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__。
(2)乙厂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入一定量__________(填“活性炭”、“硫酸亚铁”或“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________(填写金属元素符号)。
(3)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________ 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以用来浇灌农田。
解析: (1)据题意可知,甲厂和乙厂的废水中均含三种离子,两个厂排放的废水中的三种离子之间不应发生反应,可以共存于溶液中。由甲厂废水呈碱性可知,OH-必存在于甲厂废水中,因为OH-可与Fe3+、Ag+反应,故Fe3+、Ag+必存在于乙厂废水中。Ag+又能与Cl-反应,故Cl-必存在于甲厂废水中。再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K+应存在于甲厂废水中,NO3-应存在于乙厂废水中。
(2)据题意,在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加入的物质应能使Ag+或Fe3+中的一种变为金属单质,加入铁粉是可行的,因为Fe可与Ag+发生置换反应而生成单质银,这样就起到回收银的作用。
(3)当甲乙两厂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时,Fe3+可与OH-发生反应生成沉淀,Ag+可与Cl-反应生成沉淀。假设它们都恰好全部转化为沉淀,则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KNO3。
答案: (1)K+、OH-、Cl-
(2)铁粉 Ag
(3)Ag+、Fe3+、Cl-、OH- KNO3
14.(15分)(2011·南通高二质检)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
阳离子 Na+ Mg2+ Al3+ Ba2+
阴离子 OH- Cl- CO32- SO42- HSO4-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③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
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据此推断它们是:
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解析: 从①②③可知:A与B、C、D均可产生白色沉淀,可判断出A中含有CO32-,根据CO32-与Mg2+、Al3+、Ba2+不共存知A为Na2CO3;①②③中的白色沉淀为MgCO3、Al(OH)3和BaCO3中的一种,而能溶解上面两种沉淀的E溶液一定是呈酸性的硫酸氢盐溶液,其中前两种沉淀可溶于硫酸氢盐溶液,只有BaCO3遇硫酸氢盐溶液仍有沉淀存在,由此可确定③中的沉淀为BaCO3,同时结合④中沉淀量减少推出D为Ba(OH)2;再根据④中的叙述可推出B为Al2(SO4)3,又根据离子共存的知识推出E为NaHSO4[或Mg(HSO4)2];最后确定C为MgCl2(或AlCl3)。
答案: Na2CO3、Al2(SO4)3、MgCl2(或AlCl3)、Ba(OH)2、NaHSO4[或Mg(HSO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