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柳侯公园
导入;
柳宗元墓
柳宗元
(773-819年)
原籍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卒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_柳柳州;
他主张政治改革,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
他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他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
他一生诗文达600余篇,著有《河东先生集》
汶上圣泽中学
徐仁峰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本文借种树“设事明理”的写法。
二、预习检查
落实学习目标1
佝偻病(gōu
?
lóu):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伛偻(yǔ
lǚ):腰背弯曲(多形容老人)
⑩辍飧(sūn)饔(yōng)以劳吏者
三、文本研讨
1、根据文章内容,为郭橐驼建立一个人才档案,并简要概括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姓名
籍贯
职业
形象
性格
职业本领表现
郭橐驼档案表
姓名
籍贯
形象
性格
职业本领表现
郭橐驼档案表
无名氏,“驼”、“橐驼”
长安丰乐乡
隆然伏行、类橐驼
心胸豁达、身残而自信
A、人气旺:长安富豪争迎取养
B、树品质优:无不活、硕茂、早实
C、无人比:窥伺效慕莫能如
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郭橐驼是一个形丑、心胸豁达、身残而自信、技艺高超、理明的植树能手。
人物
方法
管理
结果
原因分析
郭橐驼
他植者
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有什么不同?默读第三段,从原文划出相关语句,完成表格。
2、研讨:种树之道
人物
方法
管理
结果
原因分析
郭橐驼
他植者
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有什么不同?从原文划出相关语句,完成表格。
2、研讨:种树之道
其本欲舒
其培欲平
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
勿动勿虑
去不复顾
根拳,土易
培土或过
或不及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
天者全而其性得
木之性
日以离
?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违反木之
天性,忧
之太勤
3、深入研讨:
如果把故事中他植者种树中“忧
之太勤”的部分去掉,行不行?它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默读第四段,分析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
背景: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繁政扰民如勤忧害树。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唐王朝急需休养生息的政策来重振国力,老百姓也需要宽松的政治统治以求安居乐业。
4、作者为什么会从“养树”联想到“养人”?
真正意图: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
5、小结
文章借郭橐驼种树之道——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推出治民者的“养人”之道——顺民之性以养其民。
同时委婉地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这就是“设事明理”的写法
四、拓展训练
有两个人都在沙漠戈壁上种树。其中一人在种好以后经常给树浇水,以保持充足的水分,而且精心管理。而另一个人则在种好后给树浇了适量的水便不再管它,只是隔一段时间来看一看。一年后,两人种的树都长大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大风,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个人种的树大部分被风刮倒,有的连根拔起;而第二个人种的树却安然无恙。后来第二个人解释,浇水多了,树根便不再往深处扎,而浇水少,树为了生存,根拼命往下扎,结果反而长得更牢固。
从以上故事,你能得出什么道理?用文中的话回答,并把反映的道理续写出来。
作业:
爱是阳光,给人温暖;爱是雨露,滋润心田-----但过多的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情,请举例说明。
例如:物与物之间
人与物之间
人与人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
结束语
郭橐驼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容貌未必是必要条件,关键要自信、自强、自立,有豁达的心胸,有一技之长;否则,一个人若对社会一无所用,无论多美的容貌,也是时代的寄生虫。
希望大家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向学,不负韶华,做时代的有用之才。
再
见《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本文借种树“设事明理”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难点:①理清文章由事及理的论述过程,并挖掘其现实意义
②理解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政治理想。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柳侯公园是柳州人民为纪念柳宗元所建的一座纪念公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广西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园林布置精巧,园内柳侯祠
(?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liuhougongyuan-8377.html?)建筑古朴端庄,祠旁有柳宗元衣冠墓、柳宗元及其部将的仿铜塑像等古迹,陈列有文物、书画,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和历史功绩,人文气息浓厚。不过,墓碑上对于柳宗元的生平事迹介绍有些模糊了。谁能够大家介绍一下。
老师出示课件补充
柳宗元
(773-819年)
?
原籍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
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卒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_柳柳州;
?
他主张政治改革,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
?
他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
他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
?
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他一生诗文达600余篇,著有《河东先生集》
(二)出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本文借种树“设事明理”的写法。
(三)预习检查,落实目标1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①病偻
(
)
早织而缕(
)
②橐(
)驼
③移徙(
)
④早实以蕃(
)
⑤窥(
)伺
(
)
⑥木寿且孳(
)
⑦其莳(
)也若子
⑧勖(
)尔植
⑨早缫(
)而绪
⑩缀飧(
)饔(
)以劳吏者
?长人者(
)
2、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
(
)
(2)早实以蕃
(
)
(3)根拳而土易
(
)
(4)其筑欲密
(
)
(5)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
)
(6)故乡人号之“驼”
(
)
(7)而卒以祸
(
)
(8)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
)
(9)旦视而暮抚
(
)
(10)驼业种树
(
)
(11)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
)
(12)非有能硕茂之也
(
)
3、一词多义:
其本欲舒
(
)
本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
)
抑本其成败之迹
(
)
凡植木之性
(
)
性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
)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
)
病偻,隆然伏行
(
)
病
故病且怠
(
)
故乡人号之“驼”
(
)
故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
)
不抑耗其实而已
(
)
其实
虽曰忧之,其实害之
(
)
4、文言句式
(1)我知种树而已,理,非我业也
句式:
译文:
(2)故不我若也
句式:
译文:
(3)吾又何能为哉
句式:
译文:
(4)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句式:
译文:
(5)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句式:
译文:
(6)传其事以为官戒
句式:
译文:
(四)文本研讨
听课文名家朗读,思考:
1、根据文章内容,为郭橐驼建立一个人才档案,并简要概括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姓名
籍贯
外在形象
性格
职业本领表现
小结:郭橐驼是一个形丑、心胸豁达、身残而自信、技艺高超、理明的植树能手。
2、研讨:种树之道
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有什么不同?默读第三段,从原文划出相关语句,完成表格。
种树方法
种后态度
结果
原因分析
郭橐驼
他植者
3、深入研讨:
①如果把故事中他植者种树中“忧之太勤”的部分去掉,行不行?它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②默读第四段,分析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官吏治民有什么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结果怎样?
③作者为什么会从“养树”联想到“养人”?
联系背景: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繁政扰民如勤忧害树。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唐王朝急需休养生息的政策来重振国力,老百姓也需要宽松的政治统治以求安居乐业。
真正意图: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
4、小结
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养树”的法则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顺民之性以养其民。并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责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这就是“借传立说、设事明理”的写法。
四、拓展训练
有两个人都在沙漠戈壁上种树。其中一人在种好以后经常给树浇水,以保持充足的水分,
而且精心管理。而另一个人则在种好后给树浇了适量的水便不再管它,只是隔一段时间来看一看。一年后,两人种的树都长大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大风,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个人种的树大部分被风刮倒,有的连根拔起;而第二个人种的树却安然无恙。后来第二个人解释,浇水多了,树根便不再往深处扎,而浇水少,树为了生存,根拼命往下扎,结果反而长得更牢固。
从以上故事,你能得出什么道理?用文中的话回答,并把反映的道理续写出来。
五、作业:
爱是阳光,给人温暖;爱是雨露,滋润心田-----但过多的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情,请举例说明。
例如:物与物之间
人与物之间
人与人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
结束语
郭橐驼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容貌未必是必要条件,关键要自信、自强、自立,有豁达的心胸,有一技之长;否则,一个人若对社会一无所用,无论多美的容貌,也是时代的寄生虫。
希望大家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向学,不负韶华,做时代的有用之才。
板书:
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种树
他植者:忧之太勤
官吏:烦令扰民
治民
理想:顺民之性以养其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