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
史铁生
怀念
01 课文导读
02 字词学习
03 课文赏析
04 知识拓展
主目录
第一章
课文导读
课文导读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16岁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8岁去陕北延安插队。21岁因病致瘫,转回北京。23岁起到北京某街道工厂做了7年的工人。后又患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8岁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多篇,其散文《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之一,鼓励了无数的人。小说《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作者简介
课文导读
作者简介
史铁生的坦荡辞世 :
2010年12月30日傍晚,史铁生静静地躺在朝阳医院急诊区的手推板床上,呼吸微弱,命悬一线。没有太多的解释,夫人陈希米平静地签署了停止治疗的知情同意书。陈希米说,这不是她即兴的决定,而是史铁生生前郑重的预嘱。?
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在安魂曲中向铁生鞠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然后虔诚地取出他捐献的器官,认真、细密地缝合好躯壳,整理好妆容……9个小时后,史铁生的肝脏、角膜在两个新的生命体中尽职地工作,生命在延续。史铁生坦荡地、从容地、诗意地、利他地、死去了,正如哲人所言,肉身是无法永恒的,永恒的是人类的精神和爱。史铁生做到了。
课文导读
创作背景
《秋天的怀念》,尽管文字很朴实,但却是作者生活的真实体验,表露出真情实感。
《秋天的怀念》当时是作者人生最波折的时候写的文章。字里行间里流露了他满心情绪
的宣泄,以及对生活如此不公的抱怨。可是他想表达的并不是在这层面上,他不只是告
诉大家他的情绪、他的愤懑,他想说的是当你的不幸降临,并不真的天崩地裂了,你的
不幸也是你亲人的不幸,记住关心你的人比你更难过。史铁生的母亲只是想让儿子,看
看“北海的菊花开了...."告诉他的儿子坦然面对生活。可是儿子与母亲并没有一起去看北
海的菊花,但儿子从母亲的死真正领会了生活的真谛!也就是无论生活把你打倒多少次
你都要勇敢的站起来,微笑面对生活。事实也是如此,之后史铁生的作品充满励志,
《我与地坛》鼓舞了无数的人。《秋天的怀念》,感伤、淡淡、平静,“又是秋天,妹
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要好好儿活……"。借花朵的各种颜色象征母亲坚强的品格,让
作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活下去的勇气,也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第二章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秋
天
的
怀
念
Qiu
Tian
De
Huai
Nian
字词学习
1、双腿tānhuàn( )后,我的脾气变得bàonùwúcháng ( ) 。
2、当一切恢复chénjì(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
3、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shìnòng( )的那些花都死了 。
4、她qiáocuì( )的脸上现出yāngqiú( )般的神色。
5、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地fānláifùqù( )睡不了觉。
6、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xùxùdāodāo( )地说着
7、我狠命地chuídǎ( )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8、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piāoluò ( )。
9、我的回答已经让她xǐchūwàngwài( )了 。
10、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bie ( ) 。
11、黄色的花dànyǎ( )、白色的花gāojié( )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lànmàn( ) 。
字词学习
喜出望外: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絮絮叨叨:
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诀别:
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翻来覆去:
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第三章
课文赏析
课文赏析
阅读课文
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流利、最有感情。
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课文赏析
阅读课文第一节,母亲那句话深深刻在了我的心底?
儿子是怎么不好好儿活的?
读课文思考
咱娘俩在一起,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
课文赏析
你最欣赏文中哪些词、句、段?请勾画出来读一读。
请你采用“我喜欢的是……,它给我……的感觉,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的句式,进行赏析。
读课文思考
课文赏析
读课文思考
又是秋天,
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
白色的花高洁,
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泼泼洒洒,
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 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含义丰富
充满情趣
意在言外
课文赏析
文章多次提到菊花有什么作用呢?
母亲带我看花,是对生命的热爱
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
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课文赏析
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
—— 身患绝症
—— 儿子瘫痪
自己做坚强的母亲
让儿子成为坚强的儿子
第四章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
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
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为什么是怀念?
3、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
4、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
知识拓展
文章两次写到秋天。
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
其原因有:
1、“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是母亲去世的季节;
2、 “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3、在一个秋天妹妹推我去看菊花,“秋天”是“我”悟出母爱,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以此为题,抒写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知识拓展
1、双腿瘫痪后,“我”是怎样的状态?
感知内容,领悟主题:
2、面对我的暴怒悲观,母亲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3、品读第二段,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儿子的?
4、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
5、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知识拓展
1、双腿瘫痪后,“我”是怎样的状态?
(1)、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3)、妈妈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
——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的暴怒无常。
(2)、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
知识拓展
品读第二段,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儿子的?
—— 挡在窗前
—— 央求般的神色
—— 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 比我还敏感
细心的呵护
母爱是执着、商量
喜悦
细心、体贴、理解
同学们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