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蛤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能感受音乐形象带来的快乐,并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益虫从我做起。
过程与方法:亲身参与音乐活动,能利用律动表演、乐器、图谱展示的多种表现形式, 感受体验音乐。
知识与技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数蛤蟆》,并参与综合表演。
教学重点: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数蛤蟆》。
教学难点:能在歌曲中掌握“XXX?、?XXX?、?XXXX?”节奏,并能听辨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响资料、琴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1、以音乐为本体,以学生为主体。本课歌曲突出了随着小蛤蟆这一音乐形象,不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说教。凸显本学科的音乐情感和审美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律动、聆听、图谱等多种方式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2、强调音乐实践,参与音乐活动。通过律动、画图谱来感受乐句结构、熟悉音乐旋律、情绪,再通过以兴趣为动力的听唱、注意音准的学唱、巩固歌词的师生接龙、表现音乐的动作表演、小组合作初步体验二声部歌曲的歌曲拓展等各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兴趣,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展现音乐新课标中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等理念。
??3、力求在每个环节中突出音乐课的趣味性,生动性,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设想:
《数蛤蟆》是湘教版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九课中的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模仿小蛤蟆的音乐形象;在演唱、游戏、创编动作和伴奏音型等活动中听辨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并能参与到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本课设计一课时内容,主要以学唱歌曲《数蛤蟆》为主。其教学目标是能感受音乐形象带来的快乐,并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益虫从我做起。亲身参与音乐活动,能利用律动表演、乐器、图谱展示的多种表现形式, 感受体验音乐。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数蛤蟆》,并参与综合表演。在欣赏、表演、演唱的过程中学会演唱歌曲,运用体态律动与合作表演等方法表现歌曲,采用听动结合的方式贯穿于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感知、理解和创造音乐;学会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启发引导学生用活泼跳跃的演唱方法,表现快乐的“小蛤蟆”形象。
教学过程:
导入
参与律动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课堂。今天刘老师想带大家去往美丽的郊外,我们去放松放松,呼吸下新鲜空气吧,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做了哪几组动作呢?
师:有没有细心的同学发现,刚才除了走步,我们还做了什么动作?
师:让我们再跟着音乐再来感受下吧!
创设情境,节奏游戏
师: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池塘边,池塘里的荷叶随风飘动,有一群小蛤蟆在荷叶上跳来跳去的,可爱极啦!
师:同学们,小蛤蟆是怎样跳怎样叫的呢,有谁能模仿下?
师:这时,有一只小蛤蟆在荷叶上 “呱呱呱 呱”的叫了起来!
(引出节奏游戏,出示节奏)
师:蛤蟆们的声音太有意思啦!让我们一起分角色合音乐试试吧!
感受音乐
1、随音乐律动感受乐句
师:小蛤蟆看想邀请我们去美丽的池塘走走、跳跳。仔细观察,我们一共随着音乐跳了几次呀?
2、画图谱感受乐句
师:这首歌曲其实就是由三个乐句构成。
师:小蛤蟆它是捕捉害虫的小能手,瞧瞧它是跳着怎样的路线捕捉害虫的呢?
师:路线出来啦!仔细观察,图谱中是不是有相同的地方?
师:那我来考考你们,请你根据图谱,在曲谱中找到旋律、节奏完全相同的乐句!
三、学习曲谱
师:我们来玩一个旋律接龙的游戏吧!
四、歌曲学唱
1、初听音乐
师:你们的歌声把池塘里的蛤蟆朋友都吸引过来了,听,小蛤蟆在唱歌呢!
师:这首歌曲是四川童谣《数蛤蟆》。
2、读童谣。?
师:那让我们听听这首童谣吧!
师:这么有意思的四川童谣,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
师:同学们读的真有地方特色!接下来,我想请你们用普通话按节奏朗读,我们来比一比。
3、歌曲演唱
①逐句学唱歌曲
师:让我们把有意思的歌词唱出来吧!
②歌曲情绪处理
师:歌曲中的衬词“花儿梅子兮”一定要唱得自然流畅,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与附点音符要唱准。“花儿梅子兮,水上漂”。是四川的地方方言,也是歌曲中的“衬词”,没有任何意义。有了这个“衬词”以后,歌曲就更加生动形象,更具地方特色和民歌味道。
师:蛤蟆不吃水,它吃害虫。庄稼没有了害虫,自然就是一个丰收的太平年。师:那他们是怎样的心情呢?
③完整跟伴奏演唱
五、参与表现
1、加入乐器(蛙鸣筒)
师:小蛤蟆的歌声真有趣!微风阵阵,池塘里的荷叶随风飘动,有一只大蛤蟆又高兴地叫了起来,听听,叫声出现在歌词的哪个位置呢?
师:这个乐器叫“蛙鸣筒”,听它的音色!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试试!
2、参与表现
师:池塘里响起了动听的合唱曲!我们来分角色扮演,一大组的同学:用蛙鸣筒为歌曲伴奏。二三大组的同学:演唱歌曲。
六、总结
师:小朋友们唱的真动听,这群蛤蟆可快乐了,你们给它们带来了快乐,
蛤蟆是益虫,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更应该保护他们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