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XS)
第4课时 体积与体积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大小的概念,知道“体积”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体会并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初步掌握计量物体体积的方法,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4.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一、情境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做演示实验。
(1)出示有水的玻璃杯,在水面处做一个红色记号。
(2)在水杯中放入一块土豆,在水面处做一个黄色记号。
(3)观察、讨论:在水杯中放入土豆后,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汇报、归纳:水杯中放入土豆后,土豆占据了一定空间,把水向上挤,水面上升。
师: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物体的体积。
师:你能举例说明物体占有一定空间吗?
生:如吹气球。
2.认识1cm3。
画出1 cm长的线段和一个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标出边长和面积。
教师拿出一个小正方体,量出它的棱长为1 cm,说明这个小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 cm3。
分组观察、探究,引导学生:
看一看:1立方厘米的体积比较小,是正方体。
量一量: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1 cm。
说一说: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 cm3。
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比较小。同时让学生明确:体积大约是1 cm3的物体,如蚕豆等物体,再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一个食指尖大约是1 cm3。
议一议:计量体积,使用立方厘米比较恰当的物体。
动手做:用几个体积为1 cm3的小正方体拼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并说一说这些长方体的体积分别是多少立方厘米。
3.认识1 dm3。
(1)教师出示一个1 dm3的正方体模型,让学生感性认识体积为1 dm3的正方体。
(2)分组观察、探究,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
看一看:1立方分米的体积大一些,是一个正方体。
量一量: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
说一说: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 dm3。
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物体比1立方厘米的物体大。
引导学生说出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的物体。
议一议:计量体积,使用立方分米比较恰当的物体。
4.认识1 m3。
师:什么样的物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学生分组探究,合作完成。
学生按小组合作做游戏:
3个学生用3根1 m长的直尺子在墙角围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框架的体积是1 m3,然后让学生在正方体框架里蹲着,估计可以蹲下几人?
在这个正方体模型里能放多少个书包?
小结:棱长为1 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写作1 m3。
说一说: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 m3?
三、巩固练习
做材料第46页“课堂活动”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体积与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厘米,也可写作1 cm3。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分米,也可写作1 dm3。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米,也可写作1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