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科书
书名: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
通过阅读教材、识读图片、观察示意图等,以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史实为载体,学会在一定的时空下思考历史问题,提升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史实学习,体会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如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
教学重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将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放到时代背景中去理解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
导入
【教师活动】导入:出示本学期课本目录,梳理近代史线索,指出:通过本学期历史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陷入灾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抗争反抗列强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近代历史中社会各阶层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强,寻求新出路的近代化探索过程,在此过程中,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观察,初步认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22分钟
讲授新课
一、近代教育的发展
任务1. 新式学校的发展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
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凡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
——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
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而中国迄无熟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
——奕?等《奏请设立同文馆折》
提出问题:为什么19世纪中期中国需要新式教育?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鸦片战争之后,国门已经被迫打开,不管情愿与否,清政府都不得不面对各式各样的中外交涉,第一则材料在中英《天津条约》中,有“凡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的说明,第二则材料恭亲王奕?所说“欲悉各国情形”,中国需要有熟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洋务运动的向西方学习技术也需要熟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这说明在列强侵略背景和近代化探索中下,急需新式人才,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打开历史书第125页,找到近代中国兴办的新式学校有哪些?从它们所创办的历史时期来看,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活动】从教材中找到:洋务运动期间,为了培养新式人才所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和福州船政学堂,还有百日维新中硕果仅存的京师大学堂。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
京师同文馆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翻译官……有的被委派为出国公使……京师同文馆的学生有一部分直接步入自强事业中,在电报、机器、船政、军械等处任职的人大多成为技术中坚; 有的则充实到新式学堂从事教育工作。
——赵旻《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历史及其贡献》
提出问题:新式学校“新”在哪儿?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得出结论:新式教育不仅培养了翻译人才,还培养了外交、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新式人才,反映了新的时代要求,京师同文馆的创办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任务2.废科举,举新制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
翰苑清才……若问以亚洲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瞪目,不知何语矣。
——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
法久弊生,作弊手段多样……自外入者有传递、顶替、拖签、关节;自内出者有漏泄命题, 偷打红号等,实则“鼠窃狗偷” 。
——江德松、汪宏《清末废科举的原因及启示》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清末的科举制有哪些弊端呢?
【学生活动】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按照逻辑思考回答:在科举“指挥棒”的引导下,很多读书人对于近代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又加之科举制本身滋生的腐败,科举制已不适应新时代选官用人的需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教师活动】出示《奏定学堂章程》,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奏定学堂章程》所建构的教育体系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进行划分,体系较为完备,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等作了明确规定,“通儒院”和各类学校中的传统文化学习,依然体现“中体西用”的原则,但从其分科学堂等的设置,清政府已经注意与时代相适应,培养近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任务1.新闻业的发展
【教师活动】过渡:近代新式人才的思想解放还与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近代的新闻消息、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是报纸、杂志,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中国近代的报刊是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出现的,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申报》1872年在上海创刊,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中很多关键历史信息。除了《申报》外,请翻开教材第125、126页,找找中国近代还兴起了哪些报刊?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有《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信任听闻者,靡不毕载。
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辞,不述荒唐之语,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
——《本馆告白》,《申报》1872年4月30日
《申报》历时77年,经历晚清三朝皇帝、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是记录近代中国历史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被研究者称之为近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摘编自太清华、陈刚《中国近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说<申报>》
我固谓今日所有之表示,非仅学生之意,亦非仅一方商人之意也。试观自沪地罢市后,各地方商人之罢市,相继而起,可知实足以代表全国人民之意矣。
夫全国人民之表示如此,而北京政府必不从之,其由政府之未知耶,抑由政府之故与全国人民反对耶。此我急愿政府之一详察也。
人民经数年困苦颠连之后,所要求者仅此戋戋,政府奈何尚必欲护此二三人以激全国人民之怒乎?
——1919 年6 月7 日《申报》时评《各地罢市》
提出问题:近代报刊“新”在哪儿?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得出结论:近代报刊反映了社会动态,传递民情,有利于传播信息。“以言论觉天下”,推动了思想解放,启迪了人们的政治觉悟,推动政治改革或革命,近代报刊以其内容广泛性、报道及时性、较高的史料价值、舆论引导性等促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推动社会进步。
任务2. 出版业的发展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126页,找一找中国近代有哪些著名的文化出版机构?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得到信息:主要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
【教师活动】商务印书馆创于1897年,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其创始人将其创办理念总结为“昌明教育,开启民智”,我们来通过商务印书馆的发展看看近代文化出版机构“新”在哪儿?
【学生活动】其以国家利益为根本,以文化理想为使命,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优秀人才为支柱,又使用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先进技术,多种经营综合发展,开启了近代出版业的近代化。
【教师活动】补充延伸: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我们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延安新华书店的创建和发展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肩负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体现出鲜明的战时性和党性特征。出版发行人员积极发扬延安精神,密切联系读者群众,为延安地区及陕甘宁边区的党、政、军、机关、普通民众读者提供了各类读物,带来了精神食粮。
近代出版业的发展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也保存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还传播了革命思想,推动了思想的启蒙,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知识文化的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三、文学艺术成就
任务1. 文学成就
【教师活动】教育、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推动了近代文学艺术的进步,20世纪初,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很多优秀作品,请你阅读教材第127页,找一找当时有哪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同学们,老师标注了这些作品的成书时间,文学作品就像时代的镜子,反映着那个年代人们的所思所想,我们看看这些作品的创作可能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历史事件有联系?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找到相关文学作品: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巴金的《家》,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老舍的《骆驼祥子》等。结合创作时间,推断鲁迅先生的作品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从时间上看,这些作品的创作有的还与五四运动、国共对立时期、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有联系。
【教师活动】鲁迅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你能否结合《狂人日记》和另外一部代表作《阿Q正传》,概括鲁迅的作品展现了怎样新的力量?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鲁迅先生对封建性的认识是“一针见血”的,“吃人”是指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抹杀,《阿Q 正传》中批判的“精神胜利法”揭示了中国民众在长期的封建阶级压迫之下形成的软弱、屈服、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引发民众对旧社会的重新认识与唾弃,不管是求学经历还是毕生事业,鲁迅先生始终行进在改造国民性、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可以说,文字是鲁迅先生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
【教师活动】正如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所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群众,创造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体现了新的时代风貌。比如我们从《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几部作品的故事梗概中,可以找到哪些共同点?
方法指导:学习历史要关注在具体的时空下去思考。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从时代特征来看,它们都反映出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群众的压迫和人民群众的反封建、反压迫的反抗,这些文学作品是时代的镜子。
任务2. 艺术成就
【教师活动】如果文学作品是以笔为矛,抨击旧社会,歌颂新时代,那绘画作品更加形象的反映时代发展,开启民智,齐白石先生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日军占领北平后,多次向他求画,齐白石先生闭门谢客,贴出“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后又借《群鼠图》以“群鼠”暗讽日本人,抒发了自己的苦闷与义愤,始终保持民族气节。
另一位艺术家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技法来改造中国画法,《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寓言故事,徐悲鸿先生以此为题材创作,仅仅是为了解释成语吗?你认为他通过此画想表达什么寓意呢?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所给信息思考:这幅画是徐悲鸿1940年创作的,联系思考1940年正值中华民族抗日的最危急的时刻,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下,抗战不但需要物资上的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鼓励和思想上的改造,徐悲鸿将中华传统故事《愚公移山》进行艺术改造,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如愚公移山般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可以说是文化抗战的典范,民族精神的赞歌。
【教师活动】过渡: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音乐界也奏响了时代最强音,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
提出问题:你能否根据创作时间,推断这些歌曲的创作有何共同背景?追问:这些歌曲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学生活动】它们都谱写于抗日战争时期,这些气势磅礴的曲调,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鼓舞全国人民投身于抗日民族解放斗争,展现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奏响了时代最强音。
【教师活动】 介绍电影艺术在近代的发展。
1分钟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近代以来教育、新闻出版事业、文学艺术的发展。你能否思考一下教育文化事业在近代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你可以从今天所学的史实中去抽取要素,教育文化事业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近代中国面临着近代化转型,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思想解放、技术传入都会引发教育文化事业变化,不断发展,而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反过来推动政治变革、思想解放,推动中国社会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