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01 19:1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课明治维新练习题
一、单选题
日本明治维新前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有(  )
①黄金大量外流市场混乱
②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处境恶化
③一些中下级武士阶层不满幕府的统治
④英国首先打开了日本的大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9世纪后半期,日本全面改造进行“明治维新”,其措施中推动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是(  )
A.
废藩置县
B.
提倡文明开化
C.
“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
D.
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性质的措施是(  )
A.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大力发展工商业
C.
改革教育制度,采用新式教育
D.
穿西服,吃西餐,生活习俗西方化
“日本人最终认识到,锁国政策并不可行,遂开始研究西方的方式,并加以改变……取得了非凡的成功。”首先打破日本“锁国政策”的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山口先生特别喜欢穿西装、吃西餐,并且改变了自己的传统日本发型,这是由于明治政府实行了(  )
A.
废藩置县
B.
废除身份制
C.
殖产兴业
D.
文明开化
19世纪60年代后,日本采用西方的历法,武士们剪去了头上的发结,解下身上的佩刀,许多人穿起了西装。喝牛奶,吃西餐日益盛行,甚至连天皇都带头示范。人们在社交场合,也都以西方的服饰礼仪为荣。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
A.
生活习俗方面的西化
B.
照搬欧美教育体制
C.
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D.
物质生活日益丰富
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正确的是
①美国制定第一部宪法
?②美国内战的结束
?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④明治维新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③②①④
近代中国和日本,无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东洋道德,西洋艺术”,都是传统文化对自身革故鼎新的开端。“革故鼎新”的共同表现是
A.
学习西方技术
B.
照搬西方政治制度
C.
推翻君主专制
D.
完成社会转型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此次改革的措施中对日本社会最具深远影响的是()
A.
大力发展教育
B.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
建立常备军
D.
加强中央集权
废藩置县、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这些改革措施来自于(  )
A.
1939年美国改革
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
彼得一世改革
D.
明治维新
二、材料解析题
面对危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涅瓦河畔发表了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庆典讲话。在会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年)
企业数(个)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
99
11600
7954
1879
187
42000
51937
——《俄国社会经济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罗斯总统普京为什么最佩服彼得大帝,并分析1879年俄国机器制造业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同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北方主张禁止奴隶制度,建立自由州,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南方则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蓄奴州。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据《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改编
(2)针对材料二中的美国南北矛盾,林肯政府在南北战争中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显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解说词
(3)材料三说明日本面临怎样的困境?日本是如何走出这一困境的?
人类历史的进程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变革,能否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兴衰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的比重。地主竭力加强对农奴的人身控制,将其世代束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直至1861年,农奴才有权按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列宁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奴的无耻掠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西方扩张的威胁和压力对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致命的挑战。日本的反应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敌视、文化上盲目自大,不情愿地承认自身在财富和力量上的劣势”到后来“以夷制夷”,获得了成功。明治维新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
——张光《明治维新》
材料三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在美国历史上,我比任何其他总统都更像总统,只是也许除了带大帽子的林肯。我承认,林肯很强硬。”
材料四
?今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波澜壮阔,取得了巨大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关键一条就是我们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秋石《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2018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叶俄国农奴的愿望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列宁的观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首先给日本带来“威胁和压力”的国家是哪个?并从民族独立的角度指出日本“获得了成功”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为特朗普推崇林肯提供史实依据。
(4)据材料四指出我国改革成功的关键经验。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大国崛起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总的看一看
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二南北战争后
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
????????????????????????????????????????????????——摘自《多国崛起?美国》
材料三?
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宣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早在6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自1868年起,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据《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所说的“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指的是什么?列宁为什么认为这件事情总的来说是正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开始腾飞”所具备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有哪些?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什么事件导致1868年“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概括日本文明的特点。
(4)上述三则材料中所反映的俄、美、日发生的变化对我国有什么启示?
19世纪60年代,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美、俄、日、中四国采取了不同的对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南北战争,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单纯地为了奴隶制这个道德问题或是像税制那样狭隘的经济问题。他的原因要深刻得多。富饶的新大陆,究竟是由农业还是由工业来支配?是由第一次浪潮势力还是由第二浪潮势力来统治?美国的未来基本上是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大局已定。
——摘自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浪潮》
材料二???
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1868某日本官员
材料四???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大局已定”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中的“改革”是指俄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为什么说这次改革使“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3)为了实现材料三中日本官员所说的“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日本从政治上和经济上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4)根据材料四分析,为什么说洋务运动“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6)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至少答两点)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前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①②③1853年,日本国门被打开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金价格,外国人用白银套购黄金,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上的处境不断恶化。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的统治,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故①②③正确。
④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因此,首先打开了日本的大门的是美国,故④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C.“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是明治维新的经济措施,推动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故C正确。
AB.废藩置县是明治维新的政治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提倡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社会生活措施,改变了日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故AB错误。
D.大力拓展世界市场不属于明治维新的措施,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B.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性质的措施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大力发展工商业,故B正确。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不能体现明治维新的资产阶级的性质,故A错误。
C.改革教育制度不能体现明治维新的资产阶级的性质,故C错误。
D.穿西服,吃西餐,生活习俗西方化不能体现明治维新的资产阶级的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首先打破日本“锁国政策”的国家,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C.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不久,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因此,首先打破日本“锁国政策”的是美国,故C正确。
ABD.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这三项均错误,故排除ABD。
???????故选C。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依据题干“穿西装、吃西餐”判断是文明开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西餐,故D正确。
A.废藩置县是政治方面的措施,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错误。
B.废除身份制与穿西装、吃西餐无关,故B错误。
C.殖产兴业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错误。
???????故选D。
6.【答案】A
【解析】略
7.【答案】C
【解析】略
8.【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通过题干分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指近代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挽救清王朝统治。“东洋道德,西洋艺术”是指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学习西方,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故A符合题意。
B.照搬西方制度,洋务运动是维护清朝统治,与题意不符,排除B。
C.推翻君主专制,洋务运动维护君主专制,与题意不符,排除C。
???????D.完成社会转型,明治维新成功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洋务运动没有,与题意不符,排除D。
故选A。
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ABD.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教育,所以在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是对日本社会最具深远影响的。A选项正确,排除BD。
C.本项所述有题干主旨无关。排除C。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根据题干信息“废藩置县、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故D正确。
A.1939年美国改革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错误。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主要是废除农奴制,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错误。
C.彼得一世改革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错误。
???????故选D。
11.【答案】(1)因为彼得一世通过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1861年,俄国通过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并利用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2)方案: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宅地法》。影响: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外部:面临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内部:幕府专制统治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尖锐。走出困境: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结束幕府统治,建立明治天皇政府;全面向西方学习,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解析】(1)本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及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要求具备准确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及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彼得一世通过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俄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机器制造业企业数量和工人数都出现大幅增长,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通过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并利用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2)本题考查林肯解决南北矛盾的方法及影响,要求具备准确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及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来解决南北矛盾。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调动农民和黑人奴隶积极性,清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及国家统一等角度回答即可。
(3)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要求具备准确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及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并结合所学从外部:面临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和内部:幕府专制统治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并结合所学,从明治政府的建立;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维新的影响等方面归纳总结即可。
12.【答案】(1)愿望:自由(摆脱人身控制);土地;高价赎买土地。
(2)美国;积极影响: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3)依据: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4)经验: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因素:国家统一;民族独立;适应国情的改革;面对社会变革,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机遇等。
【解析】(1)本题考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信息。依据材料一“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的比重。地主竭力加强对农奴的人身控制,将其世代束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直至1861年,农奴才有权按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可知,19世纪上半叶俄国农奴的愿望是自由和土地;农奴需要高价赎买土地,因而列宁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奴的无耻掠夺”。俄国1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2)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西方扩张的威胁和压力对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致命的挑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给日本带来“威胁和压力”的国家美国。日本明治时期在增强“自身财富和力量”上采取了具体措施,如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3)本题考查林肯的主要贡献,要求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信息。依据材料三“在美国历史上,我比任何其他总统都更像总统,只是也许除了带大帽子的林肯。我承认,林肯很强硬。”可知,朗普都自愧不如的林肯总统的贡献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4)本题考查我国改革成功的关键经验、大国崛起的因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依据材料四“今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波澜壮阔,取得了巨大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关键一条就是我们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可知,体现我国改革成功的经验: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大国崛起的因素进行适合国情的改革,维护国家的统一,制度的创新等。
13.【答案】(1)事件:俄国1861年改革(或俄国农奴制改革)。原因: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2)政治: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3)事件:明治维新。特点:善于学习外部文明;具有可塑性;善于借鉴先进文明等。
(4)启示: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教育,维护国家统一,学习借鉴其他文明优点,创新等。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的扩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1)据材料一“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可知,“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指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因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南北战争后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可知,从南北战争到1894年,美国“开始腾飞”所具备的政治条件是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美国“开始腾飞”所具备的经济条件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使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导致1868年“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等。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可知,日本文明的特点是善于学习外来优秀文明,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
(4)依据命题要求,结合以上分析,可以从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教育、维护国家统一、学习借鉴其他文明优点、创新等层面,逐条解答即可。要求言之有理,条理清楚。
14.【答案】(1)观点:正确。理由:美国实现了国家统一,使国内市场广阔,原料增多;奴隶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有劳动力。
(2)俄国1861年改革,或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一切都翻了个个儿”,指的是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了自由“一切却又刚刚开始”,指的是这次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3)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5)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先进技术;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统一,学习西方文明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1)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根据题干材料“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大局已定”可以看出说的是美国的南北战争,联系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赢得美国独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使国内市场广阔,原料增多;奴隶制的废除,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这就决定了美国工业化的道路成为必然。
(2)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的改革是指的俄国历史上的1861年改革。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一切都翻了个个儿”,指的是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了自由。“一切却又刚刚开始“,指的是这次改革是使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使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3)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为实现“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目标,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政治上,明治政府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规定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4)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而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5)本题主要考查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要求运用所学归纳总结。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先进文明成果等。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