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选择题
《罗马民法大全》在罗马法的编纂方面最富有成效和影响力,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
)
①《查士丁尼法典》②《法学汇纂》③《法理概要》④《新法典》⑤《十二铜表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⑤
胖虎是中世纪巴黎大学的学生,她在修完基础性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后,开始学习专业课之一法学课。课堂上,她要先学用来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是(?
?
)
A.
《查士丁尼法典》
B.
《法学汇纂》
C.
《法理概要》
D.
《新法典》
某同学在整理读书笔记时列出如下知识点,他研究的可能是()
古代亚非文明
B.
雅典民主政治
C.
西罗马帝国的发展
D.
封建时代的欧洲
“拜占庭帝国不肯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只看重对旧传统的保存。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的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在四处搜寻古典文献。”根据以上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拜占庭帝国在保存古代希腊文献方面作出了贡献
B.
帝国为后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C.
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D.
封闭保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
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材料评价的帝国是()
A.
亚历山大帝国
B.
西罗马帝国
C.
奥斯曼帝国
D.
东罗马帝国
529年,东罗马帝国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
?
)
A.
《法理概要》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法学汇纂》
D.
《新法典》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5至11世纪之间,与拜占庭帝国相比,西方是原始的、无足轻重的。但是,在这几个世纪中,西方正在为一个新文明奠定基础,而拜占庭却在靠其辉煌的、又令人无法忍受的遗产生存。直到其1453年声誉扫地、不可避免地灭亡为止。作者认为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
A.
兼收并蓄
B.
承前启后
C.
封闭保守
D.
野蛮落后
查士丁尼大帝为维护帝国的统治,组织法学家编纂了《罗马民法大全》,它(?
?
)
A.
集中了古罗马的全部法律
B.
从法理上否认了奴隶制
C.
形成了完整的法学系统
D.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这是一个曾经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古老帝国,它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成为联接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之间的桥梁。这个国家是
A.
阿拉伯帝国
B.
查理曼帝国
C.
法兰克王国
D.
拜占庭帝国
查士丁尼承袭万民法,承认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力之下,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但他又在立法中规定,主人非依法不得“毫无理由地杀害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如果主人非法杀害或过分虐待自己的奴隶,将受到处罚。据此可见《罗马民法大全》(?
?
)
A.
受罗马万民法影响
B.
维护拜占庭帝国的稳定
C.
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D.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476年至公元1500年这一段时间就是欧洲中世纪时代,当时的日耳曼人野蛮而落后,对西罗马帝国的入侵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文化的几近灭绝。日耳曼人在旧日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基督教势力成为欧洲的主宰,在这个时期,领主土地问题、国家分裂、瘟疫和战争等此起彼伏,给欧洲无数生灵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这个时期没有文艺、没有科学、生活落后又愚昧、闭塞,故称中世纪为黑暗的时代。
材料中“日耳曼人”建立的国家中最大的是哪个?依据材料回答,这一时期“主宰欧洲”的是什么势力?从材料可知,为什么这一时期被称为“黑暗的时代”?
材料二: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的是哪一国家?它为后来西欧的哪一思想文化运动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结合材料概括拜占庭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中国发明的火药已被伊斯兰教转变为战争武器,至此才第一次为西方所知。培根认为,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西方掌握后,欧洲的文化和社会随之改变了。
????????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曾辉煌一时,地跨亚非欧,但它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生活在过去的实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实力和荣誉正是他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最终在东征西讨中,帝国走向灭亡,但它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而忽视的。
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些亚洲文明?以指南针为例,说明它是如何引起欧洲社会变化的?
根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拜占庭帝国灭亡了,但它对后世的发展有何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ACDDD
6——10
BCDDC
二、非选择题
11.(1)法兰克王国。基督教势力。没有文艺、没有科学、生活落后愚昧、闭塞。
(2)罗马帝国。文艺复兴。
(3)保守,固守以往的辉煌,缺乏创新。
12.(1)两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2)封闭保守,缺乏创新;为文艺复兴提供了营养。
(3)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或①文明的交流是多样的,和平交流的方式更值得肯定和推广,更有现实意义;②不同文明之间要加强交流互相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