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25-212725南方中学八上物理期末复习综合测试
第六章〈质量〉
南方中学八上物理期末复习综合测试
第六章〈质量〉
205105219075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_____组_____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_____组_____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
1708152540
2. 从火炉中拿出被烧红的铁块,降温后会变大的物理量是( )
A.状态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3. 同一密封袋装食品,分别位于不同海拔处,表现出不同的外形,
如图甲和乙所示。该食品袋内一定不变的量是( )
118745044450A. 质量
B. 形状
C. 密度
D. 体积
4.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并描绘出V -m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39395059055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若V甲=V乙,则m甲D. 若m甲=m乙,则V甲5. 小英去小店买米酒和酱油,店主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如图
所示,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和酱油所用的容器是不一样的,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系列是量取米酒的容器系列
B. 质量相同的米酒的体积大于酱油的体积
C. 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
539750219075D. 米酒的密度大于酱油的密度
6. 用两种材料制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小球,在调好的天
平左盘中放三个甲球,在右盘上放两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
则( )
A. 乙球的密度是甲球的1.5倍
B. 甲球的密度是乙球的1.5倍
C. 甲、乙两球的密度相等
D. 每个甲球的质量是每个乙球的1.5倍
7. 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
8. 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现有一个用金和银
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56.9cm3,若与王冠质
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52.5cm3 和96.5cm3,
则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为( )
A. 1:8 B. 1:9 C. 1:10 D. 1:11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9. 一块铁矿石的质量为2kg,小刘把它从鼎湖带回端州后,它的
质量为 kg,一根5kg的铁棒温度升高50℃后,
它的质量为 kg,压成铁饼后,它的质量为 kg。
10. 小明五一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益阳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
矿泉水瓶变瘪了,则这瓶矿泉水变瘪时质量 ,瓶内
气体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
324294554610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小石块质量
是 g; 现将小石块浸没到图乙量筒里的水中,
178562092075液面升至46mL, 则其体
积是 cm3, 其
密度为 g/cm3。
12. 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的水“热胀冷
缩”,由此可知4℃水的 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
底的水温保持4℃。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 ℃。
13. 国家标准打印纸为每包500张,小丽同学家里新买一包打印
纸,她想练习刻度尺的使用,测出了打印纸的长和宽分别为
29cm和21cm,总厚度为5cm,利用物理课上学过的累积
法算出一张纸的厚度为 cm(外包装厚度忽略不计)。
在测量过程中,她发现外包装上标着70g/m2,开始她以为这
就是纸的密度,但后来经询问才知道,这是每张打印纸每平
方米的质量是70g的意思。利用以上信息你帮小丽算出打印
纸的密度为 g/cm3。
14.“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它是利用煤粉灰等
工业废料通过特殊工艺生产的存在大量空隙的砌块,若用平
均密度为0.6×103kg/m3的砌块砌一面长5m、宽12cm、
高2m的墙,该墙的总体积为 m3。忽略砌块间的
缝隙,墙的质量为 kg。与普通砖比较(普通砖的密
度为1.4×103~2.2×103kg/m3),请你写出一条使用这种材料
的优点: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1236345229235实验
序号
蜡 块
干松木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①
10
9
10
5
②
20
18
20
10
③
30
27
30
15
④
40
36
40
20
实验
序号
蜡 块
干松木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①
10
9
10
5
②
20
18
20
10
③
30
27
30
15
④
40
36
40
20
15.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
干松木做实验,
得到的数据如
表所示。
182562562865(1)在图中的方格纸中用
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
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
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4分)
(2)分析图表可知,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
的比值 ;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
值一般 (以上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
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
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 (写一个即可)。
(3)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
16. 小欣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
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
281940056515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
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1789430227330(2)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
2596515166370如图乙所示,则量筒
中液体A的体积为
cm3。
(3)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
部倒入空烧杯中,把
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
平的左盘中,当右盘
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
梁再次水平平衡,则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 g。
(4)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80 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
算液体A的密度为 kg/m3。
17. 一次实验课上,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下列器材:
一架已调好的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
2465070231775水、滴管,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一个合金块的密度。某同学
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如下操作:
(1)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
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在左盘烧杯内。
(2) ,
直到天平平衡。
(3)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甲),用细线拴
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甲的量筒中,测量水和合金块的总体
积(如图乙所示),则合金块的密度为 kg/m3。
(4)评估: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 ,
原因是: 。
四、综合能力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8. (6分)如图是“水晶”烟灰缸,它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1150g
和500cm3,请根据密度表,判断制作该烟灰缸的材料是什么。
24060152159031051569215物质密度/(g·cm-3)
玻璃
2.3~2.4
水晶
2.55~2.65
有机玻璃
1.18~1.19
物质密度/(g·cm-3)
玻璃
2.3~2.4
水晶
2.55~2.65
有机玻璃
1.18~1.19
综合测试 第六章〈质量〉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4.CDAC 5-8.DAAB
【解析】:
选C。本题考查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一个乒乓球只有几克,一只母鸡约有两千克,
一个鸡蛋有几十克,一张课桌有十几千克,只有一个鸡蛋的质量最接近50g,故选C。
2. 选D。本题考查质量、密度知识。铁块被烧红后,状态不变。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与物体温度无关,故从火炉中拿出被烧红的铁块,降温后,体积减小,其质量不变;
由ρ=mV知:质量m不变,体积V减小,故其密度变大。故D正确。
3. 选A。本题考查对质量和密度的理解。同一密封的袋装食品,不管它处于什么地方,其
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物态、形状、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质量不变;随着高度的增加,
食品袋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乙图食品袋的体积变大,在质量不变时,体积变大,密度会
变小。故选A。
4. 选C。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由图像可知,两物质体积V相同时,m甲公式ρ=mV可知:ρ甲<ρ乙,故A、B错误,C正确;由图像可知,m甲=m乙时,V甲>V乙,
故D错误。故选C。
5. 选D。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根据V = mρ 知,质量相同的米酒的体积大于酱油
的体积,故乙系列是量取米酒的容器系列,故A、B、C正确,D错。
选A。天平恰好平衡说明左右两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由题知:3m甲=2m乙,
所以:m甲m乙 = 23;因为两球体积相同,由ρ= mV 得:ρ甲ρ乙 = m甲m乙 = 23。故选A。
选A。本题考查液体密度的测量。先测空烧杯质量,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液体、烧杯总
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体积,这种做法因烧杯壁残留液体,测出的体积偏小,算出
的密度偏大。因此测盐水等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①②③④⑥。
选B。本题考查密度、质量与体积的计算。设王冠中金的质量为m1,银的质量为m2,
则m1ρ金 + m2ρ银 =56.9cm3……①,因为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52.5cm3
和96.5cm3,所以ρ金ρ银 =96.552.5 =193105……②,又因为m1+m2 =ρ银×96.5cm3……③,
由以上三式可得m2m1 =19,故选B。
二、填空题
9. 答案:2 5 5
【解析】一块铁矿石的质量为2kg,小刘把它从鼎湖带回端州后,它的位置发生变化,物
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仍然为2kg;一根5kg的铁棒温度升高50℃后,温度
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仍然为5kg;压成铁饼后,形状发生变化,
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仍然为5kg。
10.答案:不变 变大
【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气体被压缩之
后,体积减小。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以判断气体的密度增大。
11.答案:54.4 16 3.4
【解析】本题考查了天平、量筒的读数以及密度的计算。由图可知天平的分度值为0.2g,
小石块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标尺上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即m石=54.4g;
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未放石块前量筒读数为30mL,
石块浸没后量筒的读数为46mL,故石块的体积为V石 =46mL-30mL =16mL =16cm3;
则石块的密度:ρ石 =m石V石 =54.4 g16 cm3 =3.4g/cm3。
12.答案:密度 0
【解析】0~4℃的水“热缩冷胀”就是质量不变体积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高于4℃的水“热
胀冷缩”就是质量不变体积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质量一定的水,4℃体积最
小,密度最大。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相当于冰水混合,它的温度为0℃。
13.答案:0.01 0.7
【解析】总厚度5cm除以500张,得每张纸的厚度d =5 cm500 =0.01cm;
500张纸的质量:m=70g/m2×0.29m×0.21m×500 =2131.5g,
体积V =5cm×29cm×21cm =3045cm3,ρ=mV =2 131.5 g3 045 cm3 =0.7g/cm3。
14.答案:1.2 720 质量轻(隔热、保温、节省资源等)
【解析】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墙的总体积V =5m×0.12m×2m =1.2m3,
墙的质量m =ρV =0.6×103kg/m3×1.2 m3 =720kg,
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密度小、质量轻、隔热、保温、节省资源等。
317246045720三、实验探究题
15.答案:(1)如图所示
(2)相同 不同 速度
(3)使实验结论更具有可靠性和普遍性
【解析】(1)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
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即得蜡块和干
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
(2)由表中数据可知,蜡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均为0.9 g/cm3,干松木的质量与体
积的比值均为0.5 g/cm3。故可得出,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
积的比值相同,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路程
与时间之比叫作速度,这是利用“比值法”定义的。(3)在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
是为了寻找规律,使得出的实验结论更具有可靠性和普遍性。
16.答案:(1)右 (2)60 (3)152 (4)1.2×103
【解析】
(1)根据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2)如图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4mL,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60cm3;
(3)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m =150g+2g =152g;
(4)由于空烧杯的质量为80 g,则液体的质量为m′=152g-80g =72g,
因此液体的密度为:ρ=m'V =72 g60 cm3 =1.2×103g/cm3。
17.答案:(2)向右盘烧杯内加水,并用滴管调节 (3)3×103
(4)小 将右盘烧杯的水倒入量筒时有水残留在杯壁上,导致物块质量测量值偏小
【解析】(1)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在左盘烧杯内。
(2)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3)烧杯内水的质量为:m =ρV =1.0g/cm3×60cm3 =60g,
合金块的质量为60g,合金块体积:V =80mL-60mL =20mL =20cm3,
合金块密度:ρ=mV =60 g20 cm3 =3g/cm3 =3×103kg/m3。
(4)烧杯内的水不能全部倒入量筒,有一部分会残留在烧杯里,测量水的体积偏小,
求出的质量偏小,即合金块的质量偏小,求出的密度偏小。
四、计算题
18.解:ρ缸 =mV =1 150 g500 cm3 =2.3g/cm3,
查表可知,烟灰缸的密度在玻璃的密度范围内,所以该烟灰缸是玻璃做的。
19.解:(1)V水 =m水ρ水 =0.5 kg1×103kg/m3 =5×10-4m3;
(2)装满另一种液体时,V液 =V水 =5×10-4m3,
ρ液 =m液V液 =0.4 kg5×10-4m3 =0.8×103kg/m3。
答:(1)容器内水的体积V水为5×10-4m3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ρ液0.8×103kg/m3
19. (12分)某容器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0.5 kg。
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0.4 kg,求:
(1)容器内水的体积V水。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