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7140010528300初中物理同步测试 1.2《运动的描述》
八年 班 姓名 组 号
一、填空题:(每小格 2.5 分,共 25 分)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是相对于某一 而言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就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
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 是 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 的。
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 能是 。放学走出教室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上”)
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 , 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 是运动的。
小明在火车站坐火车时,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他看 看站台,发现原来是对面的火车在向南行驶,而自己坐的火车并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滑雪运动员空中自由式滑雪,以滑板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在十字路口遇红灯等候通行的小华突然发现乘坐的小汽车往后退, 他提醒驾驶车的爸爸是不是溜车了,爸爸却说我还踩着刹车呢. 小华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 )
小华把路旁的树木作为参照物
小华把乘坐的小汽车作为参照物
小华把旁边平行的向前行驶的车作为参照物
小华把旁边平行的向后行驶的车作为参照物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风和水 B. 船和地面 C. 山 和船 D. 风和地面
没有开动.“小明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是以
为参照物,“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是以 为参照物.
二、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6.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 路旁的树木
C.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坐好,别动!”
A. 星光闪闪 B. 旭日东升 C. 海水奔腾 D. 春风拂面
30956255181602017 年 4 月, 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右图, 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
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长征七号 B. 天宫二号
C. 文昌航天发射场 D. 地 球
1
在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 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39711528575662114537465甲火炬一定静止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乙火炬一定静止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 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 )
A. 垂直起飞 B. 垂直降落 C. 定速巡航 D. 空中悬停14.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
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 物 是 ( )
A.水 B.桥 C.人 D.地面
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判断竹排“游” 和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可能分别是( )
A.竹排和青山 B.青山和竹排C.江水和竹排 D.江岸和青山
三、综合能力题(共 25 分)
为了锻炼阳阳同学的独立能力,今年五一节,妈妈让她独自乘火 车去合肥看望姥姥.
2270760116205她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阳阳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 阳阳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 开动呢.”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7 分)
在行驶的列车上,阳阳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 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4 分)
铁路边的树木 B. 小孩子的座位
C. 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 铁轨
7601585615315因为火车在开动时不断的颠簸,在开动的火车上写字就成了一件 很难的事情.阳阳同学看到有人用皮带把写字板固定在手臂上, 这样就能在写字板写上漂亮的字了,如图所示.你能帮她解释其中的原理吗?(7 分)
“刻舟求剑”中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到剑, 是为什么?(7 分)
2 我的问题反馈:
同步测试 1.2《运动的描述》参考答案:
1. 参 照 物 相 对性 2. 运动 静止 3. 自己 运动
4. 静 止 流水 5. 对面的火车 站台
6-10. ABBCB 11-15. ADBAB
10.解析:本题考查运动的相对性。前一句诗“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船作为参照物,发现船与山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因此山相对于船是运动的;后一句诗"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地面作为参照物,发现山是静止的,而船在不断地运动,故 B 正确。
12.解析:因为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上面的国旗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如果乙静止不动,那么火焰的方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火焰的方向明显和旗杆方向相反,如果乙向右运动,火焰只会更加向左偏;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乙图的情况.
14.解析:“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 水是静止的.
A、以水的参照物,桥与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 而水与水的位置关系不变,则水是静止的.故 A 正确;
C、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人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 与题意不符,故 C 错误;
2732405536575(1) 阳阳同学是以另一辆刚离站的列车作为参照物的,得到的结论是自己所乘火车是运动的,而妈妈是以站台为参照物,得到的结论是火车是静止的,即由于他们选取了不同的参照物,故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B
写字板与手固定后,车无论是否颠簸,手与写字板位置始终相对静止.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以舟上所刻的记号为参照物,水底的剑是运动的, 所以找不到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