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望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望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2 10:5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望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倪(nì) 寥落(liáo) 赁屋(lìn) 不可估量(liǎng)
B、砥砺(dǐ) 踌躇(chú) 攒射(cuán) 殒身不恤(yǔn)
C、憧憬(chōng) 桀骜(áo) 莅临( lì ) 毛骨悚然(sǒng)
D、气馁(něi) 不惮(dān) 蹂躏(róu) 言简意赅(gā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戮没 莫名其妙 讴歌 惆怅而归
B.瞋目 感人肺俯 火钵 张灯结采
C.迟钝 气势磅礴 彳亍 人事沧桑
D.寥廓 星辉斑斓 辽阔 绿树成荫
3、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善于敏锐地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随心所欲地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
B、棋盘上自己的棋子所剩无几,而对方却兵多将广,他感到在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
C、他看好了那双款式新颖的运动鞋,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D、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B.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C.由于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正满怀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D.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也是献给伟大祖国59岁华诞的珍贵礼物和诚挚祝福。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C. “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D.巴金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多产的作家,著有《雾》《雨》《电》《家》《春》《秋》以及长篇小说《寒夜》《骆驼祥子》等。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abc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a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b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c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 ②③⑤ B. 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6分,每小题2分)
文学的当代意义与价值(节选)
文学的意义与价值要真正得到实现,端赖(端赖:的确依赖)读者的参与和确认。建议大家多看一些经典,少看那种过把瘾就完的注水文学,并不再满足于“浅阅读”带来的轻松体验。年轻人追逐流行虽可理解,但我不能不说,任何对流行的追逐都是缺乏主见和定力的表现。它的意义在传播中或许会被无限放大,但终将被时间遗忘。这种遗忘,大家一定经历过。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文学比选择职业要容易得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困难得多。
虽然,现在文学正以异常活跃的姿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但我要说的是,这种活跃的进入并不能说明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已被人充分地认知。有时情况恰恰是这样的,当人们在说文学的时候,真正有意义的文学其实并不在场。这自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关注重心和欣赏趣味的改变有关,但也与创作和阅读双方对文学意义与价值的认知缺乏分不开。
我们都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这只是就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区别而言的。如果就文学的实际存在方式而言,这样的定义显然太过单薄,尤其缺少对由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整个文学活动的系统把握。而一旦基于这样的系统把握来看文学,我们就会发现,与其说它是语言艺术,不如说它是一种精神性的生存活动更准确些。
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现代化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一个以物质来衡量和平准一切的过程。在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等合理诉求的掩盖下,人受制于物的现象悄然滋生,善恶不分、见利忘义的“道德迷失”,重当下轻未来、跟着感觉走的“存在迷失”,还有……国人眼睁睁地看着欲望在生活中横行,变得日渐紧张和焦虑,有着身心不得回旋的疲累与窘迫。在这种情形之下,人们为什么会对文学感兴趣,会自己掏钱买小说,或试着写小说呢?不正是为了求得精神的拯救与摆脱吗?不正是感到在文学中,自己可以释放浪漫,获得心的平静和自由吗?
文学可以表现生活的种种伪美与假善,一切的复杂世相,并适度地予以容忍,还其世俗的合理性,从而让读者感到它有切近人生的真实与可信;更重要的是,它还批评它们,让人看到其如何的不合理,从而至少在那个时刻,把自己交给了神圣的真理与正义,进而培植起理想,涵养出道德,抚平心底的创痛,获得前行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站在生活的反面的,通过批评,它使社会保持了健全的理想,同时也因与生活的反差,成就了自己的价值。
必须强调,说文学是生活的反面,不是说文学不能赞美生活,或者无视生活的发展和潮流的变化,而是说它在任何时候都对生活保持着一份警惕和冷峻,尤其拒绝与世俗同流,更不向愚昧和丑恶低头。
7.为什么说选择文学比选择职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困难得多” 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们容易受流行趋势的影响
B.易于满足浅阅读带来的轻松体验
C.市场经济体制改变了人们的关注重心
D.文学中有对生活的种种伪美与假善的表现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实现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方面,读者的参与和确认比作者的创作努力更加重要。
B.追逐流行虽然不值得肯定,但是它在文学的传播中却意义重大。
C.优秀的文学既要适度地顺应生活,而又需始终站在生活的反面,与生活保持必要的反差。
D.就文学的实际存在方式而言,它是一种精神性的生存活动。
9.下列根据原文所作的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文学有反映生活的功能,但更有批评、干预和引领生活的作用。
B.现代化进程中要求实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亦有其不合理的一面。
C.作家应该是生活的冷峻的观察者和睿智的批评者。
D.生活并不总是一个合理的展开过程,有时它还可能催生罪恶。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6分,每小题2分)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 军:驻扎
B.沛公欲王关中 王:称王
C.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D.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存活、生存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长于臣
B. 良乃入,具告沛公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 使子婴为相
为击破沛公军
D. 军中无以乐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12、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后长达五年斗争的开端,一开始从项羽刘邦的兵力对比,可以看出项羽占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项羽手中。故事的开端是曹无伤告密。
刘邦本来是一个贪财好色之人,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争夺天下。
刘邦面对张良传来的项伯密报,一时手足无措,但面对项伯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言行举止我们又可见到刘邦很有心机,善于随机应变的一面。
刘邦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可见刘邦对项羽由衷的尊敬。来到鸿门宴后的一番道歉之词,更可以看出他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
1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9分)
(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分)
译文:
(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3分)
译文: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译文:
四、诗歌鉴赏及默写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3分)
答: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3分)
答:
15、词句默写。(每小题1分,共6分)
(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_?
(2)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 ,就在沉默中灭亡。
(3)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4)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
(5)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
(6)他静默的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 ,走尽这雨巷。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雨 前 何其芳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雨却迟疑着。
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有的还未厌倦那船一样的徐徐的划行,有的却倒插它们的长颈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巴后,不停地扑击着水以支持身体的平衡。不知是在寻找沟底的细微的食物,还是贪那深深的水里的寒冷。
有几个已上岸了。在柳树下来回地作绅士的散步,舒息划行的疲劳。然后参差地站着,用嘴细细地梳理它们遍体白色的羽毛,间或又摇动身子或扑展着阔翅,使那缀在羽毛间的水珠坠落。一个已修饰完毕的,弯曲它的颈到背上,长长的红嘴藏没在翅膀里,静静合上它白色的茸毛间的小黑眼睛,仿佛准备睡眠。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
我想起故乡放雏鸭的人了。一大群鹅黄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牧人的手里。他的小队伍是多么欢欣地发出啁啾声,又多么驯服地随着他的竿头越过一个山野又一个山坡。夜来了,帐幕似的竹篷撑在地上,就是他的家。但这是怎样辽远的想象呵!在这多尘土的国土里,我仅只希望听见一点树叶上的雨声。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阴来覆荫我自己。
我仰起头。天空低垂如灰色的雾幕,落下一些寒冷的碎屑到我脸上。一只远来的鹰隼仿佛带着怒愤,对这沉重的天色的怒愤,平张的双翅不动地从天空斜插下,几乎触到河沟对岸的土阜,而又鼓扑着双翅,作出猛烈的声响腾上了。那样巨大的翅使我惊异,我看见了它两肋间斑白的羽毛。接着听见了它有力的鸣声,如同一个巨大的心的呼号,或是在黑暗里寻找伴侣的叫唤。
然而雨还是没有来。
[注]《雨前》写于1933年春。当时中国政治气氛沉闷,民族危机深重,作者正在北京大学求学。
16、文章写了“雨前”那些景物?请简要概括它们的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7、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和加点词语的含意。(4分)
(1)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
(2)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
18、文章题目为“雨前”,作者为什么还要用两段来写“怀想”故乡? (5分)
19、以“然而雨还是没有来”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何作用?(5分)
六、语文知识及运用
20、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不论)。(2分)
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
下联:
21、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6个字。)(3分)
(2008年11月01日 人民网) 本报讯(记者叶洲)针对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昨天,卫生部、国家药监局、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联合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通知要求,各地要对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校内食品小卖部、饮食店、食品超市、学校自备供水及二次供水等进行全面检查,并要特别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重点检查。检查重点包括:食堂、食品小卖部、饮食店等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情况;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相关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落实情况等。
生活里,每天几乎都弥满绿意。
七、作文(50分)
  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可以说是个“在卑微中伟大”的赤子。他“明明是个强人”却“天生一副熊样”。他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却活得很精彩,活得很有意义。无疑,他是一个成功的人士,因为他懂得珍惜机会。就像高连长说的:“最重要的是先做好手上的事情,我这两天刚接触一个人,每做对一件小事就被他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好家伙,他抱着的已经是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试想,我们有几个人,能像许三多那样做到这一点呢?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里,很多人更多的是在炫耀自己的智商,而忽视做好手上的事情。
请以“做好手上的事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
 
湖南省望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答案
三、 10、D(使动用法:使之活)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是只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15、默写略
五、16、景物及特点:①灰暗、凄冷的天空下的最后的鸽群;②憔悴色的嫩柳和干裂的大地和树根;③烦躁的鸭群;④急飞的鹰隼。(4分)
作用:①这些描写用了冷色调的词语,写出了北方雨前干冷、灰蒙蒙的图景。②渲染了久盼甘霖的强烈情绪。(2分)
17、(1)我干枯的心里渴盼乡情的滋润,渴盼一次洗涤,期待一种变化,如北方干裂的大地渴盼雨的降临。(2分)
(2)“憔悴”极写焦躁难耐之情,表达出对雨的强烈渴盼与期待。(2分)
18、写对南方故乡的怀想是与文中北方的天候、景物(1分)形成鲜明对照(2分)。将南方故乡写得那么辽远悠然、生机勃发,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借此慰藉自己;也是作者对现状不满情绪的流露,寄寓着对雨以及和如雨一样滋润心灵的力量的强烈渴望(有此层意思即可2分)。(2分)
19 “然而雨还是没有来”,透露出理想的渺远,突出了“我”深深的苦闷之情。(2分)这样写,紧扣文题,在结构上,与上文的“雨却迟疑着”“久不落下”相呼应,形成全文的感情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2分)在上文写到情感几经起伏之后,以此结尾,把内心的苦闷、压抑、挣扎之情推进到高峰。(1分)
六、20、答案示例:做人要胸怀坦白(处事应心底无私)
21、 学校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开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