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处理
定义
儿童意外伤害又称为儿童意外事故,可以定义为由意想不到的原因所造成的损伤或死亡,如溺水、窒息、跌落伤、烧烫伤、切割伤等。
人类发展研究所(NLCHD)召集学术会议,对意外伤害的定义进行了标准化,即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事件,是人类生活中对生命安全和健康有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因素。
国际疾病分类(ICD-9)已将其单独列为一类。
儿童意外伤害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问题,也是21世纪儿科和儿童保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刻不容缓!
幼教老师、学校老师、家长有必要了解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方面的知识。
一、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
1.年龄
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的儿童能独立行走,活动范围增大。而且有较强的好奇心,易发生烧伤、溺水和坠落。
学龄期儿童因对危险性估计不足,易在行走时发生创伤,如与自行车或机动车有关的伤害。
2.社会经济状态
贫困是儿童创伤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为烧伤、溺水和车祸而死亡的人数贫困家庭的儿童是其他家庭的2-4倍,伤害死亡率与家庭收入成反比例关系。
二、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非致命伤害的原因不同:
婴儿主要为跌(坠)落、烧(烫)伤或切割伤;
学龄前儿童主要为碰撞、切割伤、
跌(坠)落,随着年龄增长,骑车、溜冰、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创伤及机动车交通事故逐渐增多。
灾难无情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山崩地裂,房倒屋塌,数万生命顷刻之间无辜却又无力抗拒的消逝了……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大地震无情摧毁你我家园,
全华夏携手共建美好明天!
三、常见的意外伤害
跌伤 玩具伤 交通事故 电击伤
烫伤 游戏伤 动物咬伤 爆竹伤
中毒 切割伤 打架伤 气管异物
烧伤 溺水 体育娱乐伤
四、常见意外伤害及预防
1.气管异物吸入(气道堵塞)
异物吸入是指各种异物不慎被孩子吸入呼吸道,异物可能停留呼吸道任何部位,重者可造成窒息立即死亡。
预防:
幼儿决不可躺在床上吃饭或边跑边吃饭。
避免给3~5岁以下的小儿吃颗粒小的花生、瓜子、豆类、玉米等食物,可将上述食物碾碎后送入小儿口中。
婴幼儿进食时严禁使孩子嬉笑、哭闹。
婴儿所到之处,不放小、细碎能放入口中的物品,防误吞。
不给孩子强行灌药。
改正口中含物的不良习惯,如发现小儿口内含物时,应耐心劝说使其吐出,不要用手指强行挖取,更不要恐吓。
五、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
(一)气道异物急救手法:
1.拍背法---让小儿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使小儿咯出异物。
2.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3.迫挤胃部法---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
4.鼓励孩子咳嗽。
上述方法未奏效时,应分秒必争尽快送医院耳鼻喉科,呼吸停止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