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成功之路系列之2020-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元素周期律(解析版)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1.(2019·江苏高考真题)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B.N2的结构式:N=N
C.Na+的结构示意图:
D.H2O的电子式:
答案:D
解析:A.核素的表达式中A表示X原子的质量数,Z表示X原子的质子数,则中子数=A-Z,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为,错误;B.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还需要3个电子(或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两个氮原子共用3对电子,氮气的结构式为N≡N,错误;C.钠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钠离子是由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则钠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Na+的结构示意图为,错误;D.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两个氢原子分别和氧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正确。故选D。
2.(2019·上海高考真题)关于离子化合物NH5(H有正价和负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为+5价
B.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
C.阴离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
D.阳离子的电子数为11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知,氢有正价和负价,所以NH5可以写成NH4H,其中铵根离子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后面有-1价氢离子。A.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错误;B.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正确;C.阴离子是H-,为2电子稳定结构,错误;D.阳离子为铵根离子,电子数为10,错误;答案选B。
3.(2018·北京高考真题)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解析:A.根据图示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正确;B.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正确;C.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C-C键,正确;D.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错误;答案选D。
4.(2019·北京高考真题)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
B.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原子半径:In>Al
D.碱性:In(OH)3>RbOH
答案:D
解析: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因此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IIA族,不符合题意;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因此该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49,中子数为115-49=66,所以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66-49=17,不符合题意;C.Al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三周期IIIA族,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IIIA族,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半径In>Al,不符合题意;D.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铷(R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A族,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越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弱,因此碱性:In(OH)3<RbOH,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
5.(2018·江苏高考真题)用化学用语表示
NH3+
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
B.HCl
的电子式:
C.NH3的结构式:
D.Cl?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可表示为,错误;B、HCl中只含共价键,其电子式为,错误;C、NH3中含个N-H键,NH3的结构式为:,正确;D、Cl-最外层有8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为,错误。答案选C。
6.(2008·全国高考真题)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A.3和17
B.1和8
C.1和6
D.7和12
答案:D
解析:根据给定原子序数确定元素,然后确定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由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元素的化合价,再判断能否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A、原子序数为3的为Li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而序数为17的为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能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不选;B、原子序数为1,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序数为8,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但可形成H2O2,则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共价化合物,不选;C、原子序数为1,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原子序数为6,最外层电子数为4,在化合物中元素可有多种价态,可形成C6H6、C2H2,则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共价化合物,不选;D、原子序数为7为N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5,序数为12的为Mg元素,二者能形成Mg3N2离子化合物,故选D。答案选D。
7.(2013·海南高考真题)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1H与D互称同位素
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答案:C
解析:A.氘(D)
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正确;B.中1H与D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1H与D互称同位素,正确;C.同素异形体都是单质,不是化合物,错误;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0,正确。答案选C。
8.(2015·上海高考真题)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关于核素Lv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为116
B.中子数为177
C.核外电子数为116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
答案:D
解析:A.第116号元素Lv的原子序数为116,正确;B.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93-116=177,正确;C.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电子数为116,正确;D.293代表该原子的质量数,数值约等于相等原子质量,错误;答案选D。
9.(2015·上海高考真题)某晶体中含有极性键,关于该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可能有很高的熔沸点
B.不可能是单质
C.可能是有机物
D.可能是离子晶体
答案:A
解析:A.在SiO2晶体中含有极性共价键Si-O键,由于该晶体的原子晶体,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断裂需要吸收很高的能量,因此该物质的熔沸点很高,错误。B.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共价键,因此含有极性键的物质不可能是单质,正确。C.若该极性键存在于含有C元素的化合物,如CH4、CH3CH2OH等,则相应的物质是有机物,正确。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如NaOH,,因此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晶体,正确。故选A。
10.(2016·上海高考真题)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
A.CaO与CO2
B.NaCl与HCl
C.SiC与SiO2
D.Cl2与I2
答案:C
解析:A.CaO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而CO2在固体时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错误;B.NaCl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而HCl在固体时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错误;C.SiC与SiO2都是原子晶体,熔化断裂的是共价键,与化学键有关,正确;D.Cl2与I2在固体时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错误;故选C。
11.(2013·上海高考真题)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硅和C60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
D.溴和汞的气化
答案:A
解析:A.碘和干冰属于分子晶体,升华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类型相同,正确;B.硅属于原子晶体,C60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分别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错误;C.氯化氢溶于水破坏共价键,氯化钠溶解破坏离子键,错误;D.溴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汞气化破坏金属键,错误;故选A。
12.(2013·上海高考真题)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
A.Th
元素的质量数是232
B.Th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
C.232Th
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
D.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D
解析:A、232Th的质量数是232,错误;B、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Th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错误;C、232Th转换成233U是原子核变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230Th和232Th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正确;故选D。
13.(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和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B.
单晶硅和石英互为同素异形体
C.
和互为同系物
D.
H与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主族
答案:D
解析:A.35Cl和37Cl是Cl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属于同种元素,错误;B.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而单晶硅为硅单质,而石英是SiO2,两者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C.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的有机化合物,HCOOH和HOCH2CHO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错误;D.H和Na在元素周期表种均处于第IA族,正确;答案选D。
14.(2014·上海高考真题)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答案:B
解析:“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属于石蜡的
“三态”之间的转化,所以转化的过程中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石蜡蒸气→裂化气”属于石油的裂化,属于化学变化,必然要破坏化学键(共价键),答案选B。
15.(2015·上海高考真题)一般情况下,前者无法决定后者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的大小
C.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子稳定性的高低
D.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答案:C
解析: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所在周期数,因此能够决定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正确;B、电离平衡常数表示电离程度,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说明电离程度越大,正确;C、分子稳定性是化学变化,而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的是物质的熔沸点,是物理性质,错误;D、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正确。答案选C。
16.(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原子中,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先排满K层再排L层,先排满M层再排N层
C.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同一周期中,Ⅱ
A与Ⅲ
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都相差1
答案:A
解析:A.电子能量越低,挣脱原子核束缚的能力弱,在距离原子核近的区域运动;电子能量高,挣脱原子核束缚的能力强,在距离原子核远的区域运动,正确;B.
M能层中d能级的能量高于N能层中s能级能量,填充完4s能级后才能填充3d能级,错误;C.同一周期中,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错误;D.第四周期中,Ⅱ
A与Ⅲ
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差11,错误;故答案为A。
17.(2018·上海高考真题)2018年3月《Nature》杂志上刊登了通过测量行星物质中48Ca/44Ca的比值,揭示了行星演变的关系。48Ca和44Ca具有()
A.相同的质量数
B.不同的质子数
C.相同的中子数
D.相同的电子数
答案:D
解析:A.48Ca和44Ca的质量数分别为48、44,质量数不相同,错误;B.48Ca和44Ca为Ca的同位素,Ca是20号元素,故48Ca和44Ca质子数均为20,质子数相同,错误;C.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48Ca和44Ca的中子数分别为28、24,中子数不同,错误;D.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故48Ca和44Ca的电子数均为20,电子数相同,正确;答案选D。
18.(2010·江苏高考真题)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H2O的电子式为
B.4℃时,纯水的pH=7
C.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D.273K、101kPa,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气态)>(液态)>(固态)
答案:C
解析:A.H2O的电子式为,错误;B.常温时,纯水的pH=7,温度降低水的电离程度减小,4℃纯水的pH>7,错误;C.D216O的质量数为20,质子数为10,正确;D.273K、101kPa时,冰的密度比水小,则d(固态)>d(液态),错误;答案选C。
19.(2017·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和石英晶体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需客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也相同
B.化学变化发生时,需要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并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
C.CH4和CCl4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NaHSO4晶体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不受影响
答案:B
解析:A.干冰和石英晶体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需客服微粒间的作用力分别是分子间作用力和共价键,A错误;B.化学变化发生时,需要断开应物中的化学键,并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B正确;C.CH4中H原子的最外层具有2电子稳定结构,C错误;D.
NaHSO4晶体溶于水时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离子键和共价键均被破坏,D错误。答案选B。
20.(2013·安徽高考真题)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2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CO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
C.HCHO分子中既含σ键又含π键
D.每生成1.8g
H2O消耗2.24L
O2
答案:C
解析:A.该反应在室温下可以进行,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B.二氧化碳结构为O=C=O,为极性键,错误;C.甲醛中,含有碳氧双键以及两个碳氢单键,故其中3个δ键,1个π键,正确;D.每生成1.8g
H2O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1,没有标明状况,故不一定为2.24L,错误;故选C。
21.(2008·广东高考真题)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78?202Pt的说法正确的是()
A.78?202Pt和?78?198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78?202Pt和?78?198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78?202Pt和?78?198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78?202Pt和?78?198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答案:A
解析:A.因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78?202Pt和?78?198Pt的质子数都为?78?,中子数分别为:?124?,?120?,正确;B.因??78?202Pt的中子数为:?202?78=124,78?198Pt的中子数为:?198?78=120?,错误;C.因核素的种类取决于质子数和中子数?,虽然?78?202Pt和?78?198Pt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错误;D.因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而??78?202Pt和?78?198Pt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同位素,错误;答案选A。
22.(2011·上海高考真题)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 )
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
B.24.23%表示35Cl的丰度
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
答案:C
解析:在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
A.75.77%表示35Cl的丰度,错误;B.24.23%表示37Cl的丰度,错误;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正确;D.36.966表示37Cl的相对原子质量,错误;故答案选C。
23.(2012·全国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A
解析: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正确;B.单质分子中有的含有化学键,如H2,有的不含化学键,如稀有气体分子,错误;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果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则就是非极性分子,如CCl4,错误;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键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错误;故选A。
24.(2009·海南高考真题)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下列各对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
A.Li,F
B.Na,F
C.Na,Cl
D.Mg,O
答案:B
解析:比较两原子电负性的差,其中Na与F的电负性差最大,故合理选项为B。
25.(2020·浙江高考真题)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据此分析解答。A.中钠离子与过氧根之间为离子键,故为离子化合物,过氧根中氧原子之间为共价键,正确;B.硫酸为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错误;C.二氯甲烷为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错误;D.碳化硅为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错误;故答案为A。
26.(2019·上海高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
C.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
答案:A
解析: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如氢氧化钠中既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错误;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甲烷等,正确;C.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正确;答案选A。
27.(2016·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属于共价化合物,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Cl-
B.NaOH是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含离子键
C.HI气体受热分解的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石英和干冰均为原子晶体
答案:A
解析:A.HCl为共价化合物,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正确;B.NaOH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O-H共价键,错误;C.HI不稳定,易分解,分解破坏共价键,错误;D.干冰熔沸点较低,为分子晶体,错误;故选A。
28.(2014·上海高考真题)“玉兔”号月球车用Pu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Pu的说法正确的是
A.Pu与U互为同位素
B.Pu与Pu互为同素异形体
C.Pu与U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Pu与Pu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D
解析:A.Pu与U的质子数不同,不能互为同位素,A错误;B.Pu与Pu均是核素,不是单质,不能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C.Pu与U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的元素,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C错误;D.Pu与Pu的质子数相同,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D正确;故答案选D。
29.(2007·上海高考真题)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与互为同位素
D.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C
解析:A.92235U的中子数为235-92=143,错误;B.92235U中质子数为92,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其核外电子数为92,错误;C.92235U和92238U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则应互为同位素,正确;D.同素异形体是指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92235U与92238U互为同位素,错误;故答案为C。
30.(2013·海南高考真题)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CaC2
B.N2H4
C.Na2S2
D.NH4NO3
答案:AC
解析:A.离子化合物
CaC2中C与C之间就是以非极性键结合的,A正确;B.N2H4是共价化合物,B错误;C.离子化合物Na2S2中S与S之间就是以非极性键结合的,C正确;D.NH4NO3中没有非极性共价键,D错误;故选AC。
元素周期律
1.(2020·全国高考真题)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α粒子(即氦核)轰击金属原子,得到核素,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其中元素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
B.X、Y均可形成三氯化物
C.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
D.Y仅有一种含氧酸
答案:B
解析:原子轰击实验中,满足质子和质量数守恒,因此W+4=30+1,则W=27,X与Y原子之间质子数相差2,因X元素为金属元素,Y的质子数比X大,则Y与X位于同一周期,且Y位于X右侧,且元素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设X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Y的最外层电子为a+2,解得a=3,因此X为Al,Y为P,以此解答。A.的质量数为27,则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7,错误;B.Al元素均可形成AlCl3,P元素均可形成PCl3,正确;C.Al原子与P原子位于同一周期,且Al原子序数大于P原子序数,故原子半径Al>P,错误;D.P的含氧酸有H3PO4、H3PO3、H3PO2等,错误;故答案为:B。
2.(2018·天津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溶解度:Na2CO3
B.热稳定性:HClC.沸点:C2H5SHD.碱性:LiOH答案:C
解析:A.碳酸钠的溶解度应该大于碳酸氢钠,实际碳酸氢钠在含钠化合物中属于溶解度相对很小的物质。错误;B.同周期由左向右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稳定性应该是:HCl>PH3。错误;C.C2H5OH分子中有羟基,可以形成分子间的氢键,从而提高物质的沸点,正确;D.同周期由左向右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所以碱性应该是:LiOH>Be(OH)2,错误。
3.(2017·天津高考真题)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答案:C
解析:A.C、N、O属于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原子序数C<N<O,非金属性O>N>C,C、Si属于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原子序数C<Si
,非金属性C>Si,则非金属性O>N>Si,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正确;B.H与F、Cl等形成共价化合物,与Na等形成离子化合物,则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正确;C.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强弱,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比较Cl、C的非金属性,错误;D.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质子数为118,核外电子数为118,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它的原子结构中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正确。答案为C。
4.(2014·山东高考真题)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D.与得电子能力相同
答案:D
解析:A.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错误;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Cl-、S2-的还原性不同,错误;C.S2-、Cl-、K+、Ca2+半径逐渐减小,错误;D.Cl与Cl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所以得电子能力相同,正确。
5.(2015·重庆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的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强
B.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
C.Al2O3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D.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
答案:B
解析:A.非金属性Br>I,则HBr比HI的热稳定性强,A错误;B.非金属性P>Si,则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B正确;C.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O属于碱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不反应,C错误;D.SO2在酸性环境中能被Ba(NO3)2氧化成硫酸钡,则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只得到BaSO4白色沉淀,D错误;答案选B。
6.(2012·北京高考真题)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s>Cl>P
B.热稳定性:HCl>AsH3>HBr
C.还原性:As3->S2->Cl-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答案:C
解析: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As>P>Cl,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热稳定性:HCl>HBr>AsH3,错误;C.单质的氧化性Cl2>S>As,所以阴离子的还原性:As3﹣>S2﹣>Cl﹣,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2SO4>H3PO4>H3AsO4,错误;故选C.
7.(2015·上海高考真题)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B.单质沸点的高低
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答案:B
解析:A.单质氧化性的越强,非金属性越强,A正确;B.单质沸点的高低,是由其微粒间的作用力决定的,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B错误;C.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C正确;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D正确。答案为B。
8.(2020·全国高考真题)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W>
X>Y>
Z
B.原子半径:Z>Y>X>W
C.元素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强碱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则WX3为NH3,WZ为HCl,所以W为H元素,X为N元素,Z为Cl元素,又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则Y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1,Y为Na元素,据此分析解答。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为H元素,X为N元素,Y为Na元素,Z为Cl元素,则A.Na为金属元素,非金属性最弱,非金属性Y<Z,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至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Na>Cl>N>H,错误;C.N元素的含氧酸不一定全是强酸,如HNO2为弱酸,错误;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NaOH,属于强碱,正确;答案选D。
9.(2014·海南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HCl>
HI
B.原子半径:Na>
Mg
C.酸性:H2SO3>H2SO4。
D.结合质子能力:S2->
Cl-
答案:C
解析:A.Cl的非金属性大于I,热稳定性:HCl>HI,正确;B.同周期从左到右半径减小,原子半径:Na>Mg,正确;C.酸性:
H2SO3Cl-,正确。
10.(2010·山东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答案:D
解析: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之间不但存在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同样也存在着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和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错误;B.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其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增强,错误;C.第三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但非最高价含氧酸不符合这一规律,错误;D.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元素性质成周期性变化,这一变化称为元素周期律,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1.(2020·江苏高考真题)下列关于Na、Mg、Cl、Br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OH的碱性比Mg(OH)2的强
B.Cl2得到电子的能力比Br2的弱
C.原子半径r: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
答案:A
解析:A.同周期自左至右金属性减弱,所以金属性Na>Mg,则碱性NaOH>Mg(OH)2,正确;B.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Cl>Br,所以Cl2得电子的能力比Br2强,错误;C.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r(Br)>r(Na)>r(Mg)>r(Cl),错误;D.Cl和Br为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
12.(2011·福建高考真题)依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C.HCl
、HBr
、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答案:B
解析:A、同周期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则H3BO3的酸性比H2CO3弱,错误;B、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正确;C、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其非金属性强弱有关,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氯、溴、碘非金属性减弱,则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错误;D、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M所在周期在R的下周期,则原子序数:R<M,错误;故选B。
13.(2012·四川高考真题)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答案:A
解析:A、根据题目信息,W、X、Y、Z的位置关系如图,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为X>Y>Z>W,A正确;B、如W为氧元素,X为钠元素,则可形成过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不正确;C、W如为碳元素,CH4的沸点就低于SiH4,C不正确;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设W为氮元素,则Y为Mg元素,则可形成Mg3N2,D不正确。答案选A。
14.(2010·四川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第ⅡA族
B.主族元素X、Y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或5
C.氯化氢的沸点比氟化氢的沸点高
D.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均相同
答案:B
解析:A.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零族元素,错误;B.MgCl2中原子的原子序数之差为5,CO2中原子的原子序数之差为2,正确;C.由于HF中存在氢键,故HF的沸点比HCl的高,错误;D.CO2为分子晶体,而SiO2为原子晶体,错误;答案选B。
15.(2012·全国高考真题)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小于的半径,元素可能为下列选项中的()
A.
B.
C.
D.
答案:D
解析:钙为20号元素,其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A.Al3+核外电子排布为2、8,A不合题意;B.P3-核外电子排布为2、8、8,但P3-半径大于S2-半径,B不合题意;C.Ar与S2-半径不可比,C不合题意;D.K+核外电子排布为2、8、8,且K+半径小于S2-半径,D符合题意;故选D。
16.(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原子中,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先排满K层再排L层,先排满M层再排N层
C.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同一周期中,Ⅱ
A与Ⅲ
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都相差1
答案:A
解析:A.电子能量越低,挣脱原子核束缚的能力弱,在距离原子核近的区域运动;电子能量高,挣脱原子核束缚的能力强,在距离原子核远的区域运动,正确;B.M能层中d能级的能量高于N能层中s能级能量,填充完4s能级后才能填充3d能级,错误;C.同一周期中,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错误;D.第四周期中,Ⅱ
A与Ⅲ
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差11,错误;故答案为A。
17.(2012·山东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答案:B
解析:A.NH4Cl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各周期中ⅠA族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最强,正确;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错误;D.Ⅶ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错误;答案选B。
18.(2011·山东高考真题)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答案:C
解析:A.副族元素及主族元素的F、O最外层电子数不等于最高化合价,错误;B.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错误;C.P、S、Cl质子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对电子的引力增强,所以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正确;D.副族和第Ⅷ族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错误。故选C。
19.(2011·山东高考真题)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左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答案:A
解析:短周期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一半的元素有Li:、Si:两种,非金属元素为硅,据此分析。A.硅为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正确;B.Si单质可用作半导体材料,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B错误;C.Si的最高价氧化物为SiO2,可与氢氟酸反应,C错误;D.硅的非金属性比碳弱,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20.(2017·上海高考真题)下列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酸性:H2SiO3>H2CO3
B.碱性:Mg(OH)2>Al(OH)3
C.稳定性:SiH4>PH3
D.原子半径:N>C
答案:B
解析: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减弱,酸性:H2SiO3<H2CO3,错误;B.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碱性减弱,碱性:Mg(OH)2>Al(OH)3,正确;C.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稳定性:SiH4<PH3,错误;D.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原子半径:N<C,错误。故选B。
21.(2014·上海高考真题)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有( )
A.碱性:KOH
>
NaOH
B.相对原子质量:Ar
>
K
C.酸性:HClO4>
H2SO4
D.元素的金属性:Mg
>
Al
答案:B
解析:A.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正确;B.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编排的,不是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错误;C.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正确;D.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D正确。答案选B。
22.(2009·上海高考真题)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
A.熔点:
B.水溶性:
C.沸点:乙烷>戊烷>丁烷
D.热稳定性:
答案:D
解析:A、熔点一般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所以SiO2>KCl>CO2,错误;B、水溶性:HCl>SO2>H2S,错误;C、对烷烃同系物来说,其碳原子数越大,其沸点越高,即乙烷<丁烷<戊烷,错误;D、非金属性:F>O>N,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大,则热稳定性:HF>H2O>NH3,正确。答案选D。
23.(2008·广东高考真题)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在同一周期。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
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
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
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2
答案:B
解析:A、若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则X是H,Y和Z的化合价分别是+5价和-2价,即Y是ⅤA或ⅦA,Z是ⅥA。Y和Z在同一周期,则其原子序数只能为13和12,所以不可能,A不正确。B、若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则X是金属,Z是非金属,所以二者可形成离子化合物,例如MgCO3,B正确。C、若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Y和Z一定是非金属,即为NaNO3,C不正确。D、同样分析D中可能是NaNO3或MgCO3,即Y和Z一定是非金属,也不正确。答案选B。
24.(2013·海南高考真题)X、Y和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Z与X原子最处层电子数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X、Y和Z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有_________、_______。
(3)X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
此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化合物还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为碳酸盐和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
O
Na
(2)NaOH
Na2O2(3)H2O2
5H2O2+2MnO4-+6H+=2Mn2++8
H2O+5O2↑
H2O2+CN-+OH-=CO32-+NH3
解析:
(1)X、Y和Z的元素符号分别为H、O、Na,故答案为:H;O;Na;
(2)由H、O、Na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有NaOH,Na2O2,故答案为:NaOH;Na2O2;
(3)X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是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O2+2MnO4﹣+6H+=2Mn2++8
H2O+5O2↑,过氧化氢还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为碳酸盐和氨,方程式为:H2O2+CN﹣+OH﹣=CO32﹣+NH3,
故答案为:5H2O2+2MnO4﹣+6H+=2Mn2++8
H2O+5O2↑;H2O2+CN﹣+OH﹣=CO32﹣+NH3。
原子结构的推断
1.(2020·浙江高考真题)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价,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元素同主族;化合物的电子总数为18个;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一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D.X、Z和Q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D
解析:X、Y、Z、M、Q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4价,则证明该元素为第IVA族元素,又知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同族,则在元素周期表位置应为
IVA族
VA族
Y
Z
M
,故推知Y为C元素,Z为N元素,M为Si元素;化合物Z2X4的电子总数为18,则推知,X为H,该化合物为N2H4;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一个电子,推出Q为Cl元素,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分析作答。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C元素、Z为N元素、M为Si元素、Q为Cl元素,则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比较:Z(N)2.(2018·全国高考真题)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答案:A
解析: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W是N,X是O;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因此Y只能是第三周期,所以Y是Na;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Z是Cl,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性质解答。A.氧元素与其N、Na、Cl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例如NO、NO2、Na2O、Na2O2、Cl2O7、ClO2等,A正确;B.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错误;C.N、O、Na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均是10电子,氯离子是18电子微粒,C错误;D.亚硝酸为弱酸,D错误;答案选A。
3.(2020·全国高考真题)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中,W、X、Y之间均为共价键
B.Z的单质既能与水反应,也可与甲醇反应
C.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X的氟化物XF3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D
解析: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根据图示,W为1价形成共价键,W为氢,Z为+1价阳离子,Z为Na,Y为3价,Y为N,24-1-11-7=5,X为B元素。A.该化合物中,H、B、N之间均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正确;B.Na单质既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也能与甲醇反应生成甲醇钠和氢气,正确;C.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NO3为强酸,正确;D.B的氟化物BF3中B原子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达不到8电子稳定结构,错误;故选D。
4.(2015·全国高考真题)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沸点:W>X
B.简单离子的还原性:W>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答案:B
解析:W的L层电子数为0,可知W为H元素;X的L层电子数为5,可知X为N元素;Y和Z的L层电子数为8,均为第3周期元素;根据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可知Y为P元素,Z为Cl元素,以此分析。A.氢气和氮气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错误;B.H元素的非金属性比Cl弱,所以简单离子还原性H+>Cl-,正确;C.未说明是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错误;D.以磷酸铵(NH4)3PO4为例,可以存在于同一个离子化合物中,错误。故答案选:B。
5.(2019·全国高考真题)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Z的水溶液呈碱性
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C
解析:由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可知,Z为Cl、X为Si,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Y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Y为P元素;由W的电荷数可知,W为Na元素。A.氯化钠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中性,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Cl>S>P,错误;C.P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磷酸,磷酸是三元中强酸,正确;D.新化合物中P元素化合价为—3价,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错误。故选C。
6.(2019·全国高考真题)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
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
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
答案:B
解析: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由于均是主族元素,所以Y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是8个,则X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因此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又因为Y的原子半径大于Z,则Y只能是第三周期的Mg,因此X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0-2)/2=4,则X是C,Z是Si。A、碳的氧化物形成的分子晶体,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氧化镁,则氧化镁的熔点高于碳的氧化物熔点,A错误;B、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碳的氢化物稳定性强于硅的氢化物稳定性,B正确;C、C与Si形成的是共价化合物SiC,C错误;D、单质镁能溶于浓硫酸,单质硅不溶于浓硫酸,D错误;答案选B。
7.(2008·广东高考真题)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表1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答案:C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T只有-2价,且原子半径小,所以T为O元素;R的最高正价为+6价,最低价为-2价,所以R为S元素;L的原子半径最大,化合价为+2价,所以L为Mg;M的原子半径介于Mg和S之间且化合价为+3价,所以M为Al;而Q的原子半径在Mg和O之间且化合价为+2价,所以Q为Be。A.由于H2O中存在氢键,所以沸点:H2>H2R,A不正确;B.由于Mg的金属性比Al强,所以与HCl反应的速率:L>Q,B不正确;C.选项C中Al和Be的化合物具有两性,C正确;D.Mg2+只有两个电子层,而S2-具有三个电子层,D不正确。故选C。
8.(2014·全国高考真题)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
C.离子半径:X2->Y+>Z-
D.原子序数:X>Y>Z
答案:D
解析: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则X为第ⅥA族元素,Z为ⅦA族元素;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在Z的下一周期,则Y为Na元素,Z为F元素,X、Y同周期,则X为S元素,A.X、Y、Z分别为S、Na、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1、7,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X>Y,错误;B.常温下Na、S为固体,F2为气体,Na的熔点较低,但钠的沸点高于硫,顺序应为Na>S>F2,错误;C.Na+、F-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应为F->Na+,S2-电子层最多,离子半径最大,故离子半径S2->F->Na+,错误;D.X、Y、Z分别为S、Na、F,原子序数分别为16、11、9,则原子序数:X>Y>Z,正确。答案选D。
9.(2016·浙江高考真题)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B.原子半径大小:XW
C.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离子键
D.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答案:D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X为C元素,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则Y为O元素,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W为F或Cl元素,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Z为Na元素,W只能为Cl元素,则A.X与Y形成的化合物有CO、CO2等,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CO和NaOH不反应,错误;B.一般说来,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大小X>Y,Z>W,错误;C.化合物Z2Y和ZWY3分别为Na2O、NaClO3,NaClO3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错误;D.Y的单质臭氧,W的单质氯气,对应的化合物ClO2,可作为水的消毒剂,正确。故选D。
10.(2013·四川高考真题)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
4:3,Z
原子比
X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Y、Z
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
Z>Y>W
B.W、X、Y、Z
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
W>X>Y>Z
C.Y、Z
形成的分子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WY2分子中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
2:1
答案:C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故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处于第ⅣA族,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处于第ⅢA族,原子序数X大于W,故W为C元素,X为Al元素,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故Z的核外电子数为17,则Z为Cl元素,Y的原子序数大于铝元素,小于氯元素,故Y为Si或P或S元素,据此解答。A.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逐渐减弱,Y若为Si元素,则电负性C>Si,A错误;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Al>Y>Cl>C,B错误;C.若Y、Z形成的分子为SiCl4,中心原子Si形成4个键,无孤电子对,为sp3杂化,正四面体构型,C正确;D.WY2分子为CS2,分子结构式为S=C=S,每个双键中含有1个键、1个π键,故δ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1:1,D错误。答案选C。
11.(2016·全国高考真题)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答案:A
解析: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则a为氢元素,a、b、c、d为短周期元素,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b为氧元素,C为Na元素,d与b同族,则d为硫元素。A.H与O、S形成化合物为H2O和H2S,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而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错误;B.氧元素与其他元素能形成H2O、H2O2、SO2、SO3、Na2O、Na2O2等化合物,正确;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原子半径:Na>S>O>H,正确;D.d和a形成的化合物为H2S,硫化氢是二元弱酸,H2S的溶液呈弱酸性,正确;答案选A。
12.(2015·全国高考真题)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X、Y、Z、W,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X-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Y和Z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Z-和W+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B.元素的非金属性顺序为:Z>Y>X
C.W和其他三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X、Y、Z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答案:A
解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X、Y、Z、W,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X-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则X为H元素;Y和Z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原子只能有3个电子层,则Y为S元素,Z为Cl;Z-和W+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W为K元素,据此解答。A.H元素与S元素、Cl元素放出形成H2S、HCl,二者属于共价化合物,但与K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KH,KH属于离子化合物,A错误;
B.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氢化物中H元素为正价,其非金属性最弱,则非金属性X<Y<Z,B正确;C.K元素与H、S、Cl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KH、K2S、KCl,
C正确;D.H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1、最低负化合价为-1,S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最低负化合价为-2,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7、最低负化合价为-1,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D正确;故答案为:A。
13.(2016·江苏高考真题)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
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D.原子半径:r(X)<r(Y)<r(Z)<r(W)
答案:B
解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应为F,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F,应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由原子序数关系可知Z为Na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应为S元素。则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分别为O2-、S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错误;B.Y为F,Z为Na,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F,是离子化合物,正确;C.非金属性F>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错误;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半径r(F)<r(O)<r(S)<r(Na),错误;故选B。
14.(2013·江苏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
B.元素Z、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C.元素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强
D.只含X、Y、Z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D
解析:由题推知:X为H(氢),Y为N(氮),Z为O(氧),W为Na(钠)。A.原子半径大小应该是:r(W)>r(Y)>r(Z),错误;B.元素Z、W
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和Na+,电子层结构相同,错误;C.Y、Z的气态氢化物分别是NH3和H2O,稳定性H2O大于NH3
,错误;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以是共价化合物如:HNO3,也可以是离子化合物如:NH4NO3
,正确。答案选D。
15.(2015·海南高考真题)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B.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C.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b、c、d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知短周期元素中a的M层有1个电子,则a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8、1,a是Na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b核外电子排布是2、4,b为C元素;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则c为S元素;c、d处于同一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则d是Cl元素。A、在上述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Cl元素,A正确;B、Na可以形成Na2O、Na2O2等氧化物,C可以形成CO、CO2等氧化物,
S可以形成SO2、SO3等氧化物,Cl元素则可以形成Cl2O、ClO2、Cl2O7等多种氧化物,B正确;C、Na是活泼金属元素,可与非金属元素C、S、Cl均形成离子化合物,C正确;D、C元素可以与H元素形成只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CH4,也可以形成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的化合物CH3-CH3等,S元素可以形成H2S,含有极性键;Cl元素与H元素形成HCl,含有极性键,D错误,答案选D。
16.(2010·全国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
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
C.W、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
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答案:D
解析:根据W
、X、
Y+、
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
、3、
4、
2(不考虑零族元素),判断W的最外层若是2个电子,则只能有1个电子层,则W是He,不符合题意,所以W的最外层是4个电子,有2个电子层,所以W是C元素;同理X的最外层是6个电子,有2个电子层,则X是O元素;Y+的最外层若为4个电子,则只能有1个电子层,不符合电子的排布原理,所以该离子有2层电子,最外层8个电子,则Y的最外层是1个电子,所以Y是Na元素;Z的原子序数最大,且是短周期元素,所以Z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是6个电子,则Z是S元素;A、O与C、Na、S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正确;B、C与O、S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的二氧化碳、二硫化碳都是直线型分子,正确;C、W、X和Y三种元素形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正确;D、S和C、O、N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不都显酸性,如Na2S的溶液显碱性,错误;答案选D。
17.(2008·北京高考真题)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mXa+与nYb-,得m+a=n-b
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答案:B
解析:A.由mXa+与nY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m-a=n+b,错误;B.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Y位于同周期,为非金属元素,Y的原子序数大,则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正确;C.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Y均为阴离子、或均为阳离子在同一周期,若一个为阳离子一个为阴离子,则一定不在同一周期,错误;D.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的原子半径大于Y,X可能为金属,则不存在气态氢化物,错误;答案选B。
18.(2017·海南高考真题)X、Y、L、M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X2是最轻的气体,Y、L与M三种元素的质子数均为5的倍数。回答下列问题:
(1)X与L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X与M组成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该物质可作为野外工作的应急燃料,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其含氧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4)L与M形成的化合物中L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答案:(1)(2)离子
CaH2+2H2O=Ca(OH)2+H2↑
(3)第二周期IIIA族
H3BO3(4)-3
解析:X2为最轻的气体,即X为H,Y、L、M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为5的倍数,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质子数可能为5、10、15、20中的三个,四种元素为主族元素,因此质子数为10舍去,即三种元素分别为B、P、Ca,(1)形成简单化合物是PH3,其电子式为;(2)形成的化合物是CaH2,属于离子化合物,与水发生的反应是CaH2+2H2O=Ca(OH)2+H2↑;(3)Y为B,属于第二周期IIIA族元素,其含氧酸为H3BO3;(4)形成的化合物是Ca3P2,其中P显-3价。
19.(2007·江苏高考真题)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4种微粒:A:______B
:______
C:______
D
:______。
(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答案:(1)H2O
NH3
NH4+
OH-(2)Al3++3NH3+3H2O=Al(OH)3↓+3NH4+
Mg2++2NH3+2H2O=Mg(OH)2↓+2NH4+
解析:常见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个电子的粒子有:阳离子有Na+、Mg2+、Al3+、NH4+、H3O+;阴离子有N3-、O2-、F-、OH-;分子有Ne、HF、H2O、NH3、CH4;显然结合题目所给的其他条件可知:A:H2O,B:NH3,C:NH4+,D:OH-,E:Al3+或Mg2+;A、B、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H2O+3NH3+Al3+=Al(OH)3↓+3NH4+或Mg2++2NH3+2H2O=Mg(OH)2↓+2NH4+。
20.(2018·海南高考真题)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等于Z与Y的质子数之和;Z与Y位于同一周期,Y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非金属Z的一种固体单质可导电。回答下列问题:
(1)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周期第_____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Y与Z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属于__________。
(2)X、Y、Z三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X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_(填分子式),该气体与Y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二ⅤA
(极性)共价键(2)Al
H2
N2+3H22NH3(3)
解析:非金属Z的一种固体单质可导电,Z为C,Z与Y位于同一周期,Y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可推出Y为N,X原子的质子数等于Z与Y的质子数之和,X为Al。
(1)Y为N,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ⅤA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与C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不同的非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键,为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二;ⅤA
;;(极性)共价键。
(2)比较半径: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再看核电核数(核电核数越小,半径越大),因此三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l;Al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气体为H2,与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故答案为Al;
H2;N2+3H22NH3。
(3)Z是C,最高价氧化物为CO2,因此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元素周期表的相关推断
1.(2019·浙江高考真题)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第35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
B.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第84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7
D.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答案:C
解析:A.35号元素是溴元素,单质Br2在常温常压下是红棕色的液体,合理;B.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是砷元素(As),为非金属元素,合理;C.第84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ⅥA族,为钋元素(Po),由于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所以该元素最高化合价是+6,不合理;D.第七周期0族元素是第七周期最后一个元素,原子序数为118,合理。故答案选C。
2.(2015·浙江高考真题)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答案:D
解析:从表中位置关系可看出,X为第2周期元素,Y为第3周期元素,又因为X、W同主族且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的2倍,所以X为氧元素、W为硫酸元素;再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推知:Y为硅元素、Z为磷元素、T为砷元素。A、O、S、P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P>S>O,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H2O>H2S>PH3,A不正确;B、在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常常存在游离态的硫,B不正确;C、SiO2晶体为原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为共价键,C不正确;D、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的交界线附近,具有半导体的特性,As2O3中砷为+3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正确。答案选D。
3.(2019·全国高考真题)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答案:D
解析:W、X、Y和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依据位置关系可以看出,W的族序数比X多2,因主族元素族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的最高价(除F与O以外),可设X的族序数为a,则W的族序数为a+2,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则有a+(a+2)=8,解得a=3,故X位于第IIIA族,为Al元素;Y为Si元素,Z为P元素;W为N元素,据此分析作答。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比较:N<Al,正确;B.常温常压下,Si为固体,正确;C.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则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PH3<NH3,正确;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即可以和强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属于两性氢氧化物,错误;答案选D。
4.(2017·全国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W
X
Y
Z
A.氢化物沸点:W
<
Z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
>
W
C.化合物熔点:Y2X3
<
YZ3
D.简单离子的半径:Y
<
X
答案:D
解析:由图表可知,W为N元素、X为O元素、Y为Al元素、Z为Cl元素;A.NH3分子间有氢键,其沸点比HCl高,错误;B.Al(OH)3显两性,N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NO3、HNO2均显酸性,错误;C.Al2O3是离子晶体,高熔点,而AlCl3是分子晶体,熔点低,错误;D.Al3+和O2-离子结构相同,核电荷数大,离子半径小,正确;答案为D。
5.(2011·江苏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
C.离子Y2-和Z
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答案:A
解析:根据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它们分别是N、O、Al、S、Cl,据此分析解答。A.根据以上分析,X、Y、Z、W、Q分别是N、O、Al、S、Cl,N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其主族数等于5,A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其主族数等于3,二者之和等于8,正确;B.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Z>rW>rQ>rX>rY,错误;C.离子Y2-和Z
3+都为10微粒,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相同,错误;D.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错误。答案选A。
6.(2015·福建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
D.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答案:A
解析:A、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Z>W>X>Y,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X>W>Z,所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Y>X>W>Z,所以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Y>X>W>Z,正确;D、主族元素除了O和F之外,最高化合价等于主族序数,所以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正确;故选A。
7.(2016·上海高考真题)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
答案:A
解析:由于原子序数按W、X、Y、Z依次增大,W与Z是同一主族的元素,而X、Y、Z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且只有X是金属元素,则同主族元素W与Z都是非金属,可能分别为N、P或O、S或F、Cl,Y可能为Si或S,金属元素X可为Na、Mg、Al中的一种。A.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X>Y>Z>W,正确;B.W的含氧酸可能是HNO2、HNO3,Z的含氧酸是H3PO4,酸性HNO2<H3PO4,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W>Y,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错误;D.若W、X原子序数相差5,如分别为O、Al,则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X2W3,错误。故选A。
8.(2015·山东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Y
Z
X
W
A.原子半径: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答案:C
解析:设元素Y的原子序数为y,则y+y+10=3×(y+1),解得y=7,则Y为N元素、X为Si元素、Z为O元素、W为Cl元素。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Z<Y,错误;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错误;C、O元素、Cl元素与Mg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氧化镁、氯化镁都是离子化合物,正确;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氮元素,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
W,错误;故选C。
9.(2013·福建高考真题)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
的弱
C.X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
D.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ⅥA族
答案:B
解析:因为为短周期,故为第二、三两周期,又M为金属,可以确定M、X、Y、Z分别为Al、Si、N、O。则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Y>X,故酸性HNO3>H2SiO4,B错误;C、氧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热稳定性H2O>SiH4,C正确;D、Z为O,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ⅥA族,D正确。答案选B。
10.(2013·浙江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Q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W得电子能力比Q强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答案:A
解析:由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Z、W、Q处于第三周期,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为碳元素,则Z为Si元素、Y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Q为Cl元素,据此解答。A.Na和S可形成类似于Na2O2
的Na2S2,正确;
B.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熔融状态下,不导电,错误;C.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得电子能力增强,故S得电子能力比Cl弱,错误;
D.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等同素异形体,氧元素存在氧气、臭氧同素异形体,C、O元素都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错误。答案选A。
11.(2019·上海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m、n、p、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序如图所示,其中m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
n
p
q
A.非金属性:m>n
B.氢化物稳定性:nC.简单阴离子半径:p>q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p>q
答案:C
解析:m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说明m
为氮元素,则n为氧,p为硫,q为氯。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氮和氧比较,氧的非金属性强,错误;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水的稳定性强于硫化氢,错误;C.硫离子和氯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硫离子半径大,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强于S,则高氯酸的酸性强于硫酸,错误;答案选C。
12.(2017·浙江高考真题)Q、X、Y和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
B.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C.X、Y和氢3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都只有共价键
D.Q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质,Q与Z可形成化合物QZ4
答案:D
解析:Q、X、Y和Z为短周期元素,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设X最外层电子数为x,根据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Y、Q、Z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x+1,x-1,x+2,则x+x+1+x-1+x+2=22,x=5,因此Q、X、Y和Z分别为Si,N,O,Cl,据此解答。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Y的原子半径比X的小,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i<Cl,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硅酸,酸性比高氯酸弱,B错误;C.X、Y和氢3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如硝酸铵,C错误;D.硅具有半导体的性质,硅与氯可形成化合物SiCl4,D正确;答案选D。
13.(2014·浙江高考真题)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W
Z
T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答案:D
解析:由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及W、X、Y、Z、T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确定这五种元素分别是X为氮、Y为氧、Z为氯、W为硅、T为锗。据此分析解答。A.NH3、H2O、HCl三种氢化物沸点的高低顺序为H2O>NH3>HCl,错误;B.由N、O、H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H4NO3中存在离子键,错误;C.SiO2、Si3N4、SiCl4中SiO2、Si3N4为原子晶体,熔点高、硬高大,SiCl4为分子晶体,熔点低、硬度小,错误;D.锗为半导体材料,可以形成GeCl4,正确。答案选D。
14.(2013·山东高考真题)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大于Y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知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则W为氮元素;结合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判断,X为氧元素,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A、非金属性:O>Cl>S,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S,A正确;B、同主族元素由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故高氯酸的酸性一定强于硫酸,其它含氧酸则不一定,B错误;C、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形成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故O2—还原性弱于S2—,C错误;D、氯气中氯元素为0价,是氯元素的中间价态,在化学反应中既可表现氧化性又能表现还原性,D错误。答案选A。
15.(2018·浙江高考真题)元素X、Y、Z和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元素Q位于第四周期,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Y
Z
Q
A.原子半径(r):r(Q)>r(Y)>r(Z)
B.元素X有
-4,+2、+4等多种价态
C.Y、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可以推测H3QO4是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答案:C
解析:由X、Y、Z最外层电子数和为17可以推出元素X为碳元素;Y元素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Q为第四周期VA,即为砷元素。A、元素周期表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同周期从左向右依次减小,正确;B、碳元素所在的化合物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所对应的化合价分别为-4,+2、+4,正确;C、硫元素对应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水化物亚硫酸并非是强酸,不正确;D、VA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最高化合价为+5,正确。答案选C。
16.(2018·浙江高考真题)四种短周期元素X、Y、Z和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原子序数之和为4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Y
Z
W
A.原子半径(r)大小比较r(X)>r(Y)
B.X和W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W3
C.W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所以W氢化物的沸点比Z的高
D.Z的最低价单核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比Y的强
答案:C
解析: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由位置可知,X、Y在第二周期,Z、W在第三周期,设Y的原子序数为y,则X的原子序数为y-1,Z的原子序数为y+8,W的原子序数为y+9,X、Y、Z和W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8,则y-1+y+y+8+y+9=48,解得y=8,所以Y为O,W为S,Z为Cl,X为N,据此解答。A.在同一周期内,自左向右原子核吸引核外电子的能力越强,半径逐渐减小,正确;B.X为N元素,W为Cl元素,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NCl3,正确;C.熔沸点为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非金属性无关,错误;D.非金属性Z17.(2017·浙江高考真题)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Y、X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非金属性依次降低
B.Z、Y、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降低
C.WH4与Z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
D.W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IVA族
答案:A
解析: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则W是C,X是O,Y是S,Z是Cl。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X、Z、Y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非金属性依次降低,A错误;B.非金属性是:Z>Y>W,Z、Y、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降低,B正确;C.CH4与Cl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D.碳元素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IVA族,D正确;答案选A。
18.(2016·浙江高考真题)W、X、Y、Z、N、M六种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W
B.单质的还原性:X>Y
C.溴与元素M同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M的强
D.元素N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可以推断N元素的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
答案:C
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W、X、Y、Z、M、N六种主族元素分别为O、Na、Mg、S、Cl、Ge,据此分析解答。A.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Y>Z,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所以原子半径Z>W,总之,原子半径:Y>Z>W,正确;B.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还原性减弱,则单质的还原性:X>Y,正确;C.非金属性:溴19.(2012·福建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
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R
T
Q
W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
>
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
<
W
C.原子半径:T
>
Q
>
R
D.含
T
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答案:D
解析: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说明T为铝,Q为硅,R为氮,W为硫。A、R的非金属性比Q强,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R
>
Q,正确;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硅酸和硫酸,硫酸酸性强,正确;C、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正确;D、含铝元素的盐可能为铝盐显酸性,偏铝酸盐显碱性,错误。
20.(2017·浙江高考真题)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Y、X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高
C.W元素与氢元素可能会形成W2H6
D.Y元素的单质能从NaZ溶液中置换出Z元素的单质
答案:D
解析:A.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W>Y,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所以原子半径Y>X,总之,W、Y、X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正确;B.非金属性Z>Y,所以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高,正确;C.W为硅,W元素与氢元素会形成乙硅烷即Si2H6,正确;D.Y元素的单质硫不能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Z元素的单质氯气,不正确。故选D。
21.(2015·广东高考真题)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8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C.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均能与水剧烈反应
D.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答案:AD
解析:己的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为浓硫酸,则己是S元素,可以推出庚是F元素,戊是As元素,丁是Si元素,丙是B元素,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甲是Mg,乙是Ca。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8+18+2)=28,对;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B错;甲单质与水反应不剧烈,C错;丁是Si元素,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对。
22.(2014·海南高考真题)4种相邻的主族短周期元素的相对位置如表,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的2倍,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回答下列问题:
m
n
x
y
(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周期、第____族,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的_____方法制备。
(2)m、n、y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3)气体分子(mn)2的电子式为_______,(mn)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类似,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第三周期第ⅡA族;MgCl2;(2)
HNO3、Al(OH)3;
(3)(CN)2+2NaOH=NaCN+NaCNO+H2O.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x是Mg;y是Al;m是C;n是N。
(1)元素Mg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ⅡA族,Mg在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的MgCl2的方法制取;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所以酸性强弱顺序是HNO3>
H2CO3>Al(OH)3.
酸性最强的是HNO3。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有酸性,也有碱性,因此碱性最强的是Al(OH)3;
(3)气体分子(CN)2是共价化合物。它的电子式为;
(CN)2与NaOH反应类似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是:(CN)2+2NaOH=NaCN+NaCNO+H2O。
元素性质的相关推断
1.(2020·天津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用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
X
Y
Z
W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H3ZO4
溶液对应的pH(25℃)
1.00
13.00
1.57
0.70
A.元素电负性:ZB.简单离子半径:WC.元素第一电离能:Z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答案:A
解析:四种短周期元素,均可以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H3ZO4可知,该酸为弱酸,则Z为P元素;0.1
mol?L?1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为0.70,说明该物质为多元强酸,为硫酸,则W为S元素;0.1
mol?L?1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为13.00,说明该物质为一元强碱,为氢氧化钠,则Y为Na元素;0.1
mol?L?1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为1.00,说明该物质为一元强酸,为硝酸,则Y为N元素,据此回答。A.同一周期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因S的原子序数大于P,则S的电负性大于P,正确;B.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Na+有两个电子层而S2?有三个电子层,因此S2?的离子半径较大,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成功之路系列之2020-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元素周期律(原卷版)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1.(2019·江苏高考真题)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B.N2的结构式:N=N
C.Na+的结构示意图:
D.H2O的电子式:
2.(2019·上海高考真题)关于离子化合物NH5(H有正价和负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为+5价
B.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
C.阴离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
D.阳离子的电子数为11
3.(2018·北京高考真题)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4.(2019·北京高考真题)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
B.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原子半径:In>Al
D.碱性:In(OH)3>RbOH
5.(2018·江苏高考真题)用化学用语表示
NH3+
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
B.HCl
的电子式:
C.NH3的结构式:
D.Cl?的结构示意图:
6.(2008·全国高考真题)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A.3和17
B.1和8
C.1和6
D.7和12
7.(2013·海南高考真题)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1H与D互称同位素
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8.(2015·上海高考真题)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关于核素Lv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为116
B.中子数为177
C.核外电子数为116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
9.(2015·上海高考真题)某晶体中含有极性键,关于该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可能有很高的熔沸点
B.不可能是单质
C.可能是有机物
D.可能是离子晶体
10.(2016·上海高考真题)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
A.CaO与CO2
B.NaCl与HCl
C.SiC与SiO2
D.Cl2与I2
11.(2013·上海高考真题)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硅和C60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
D.溴和汞的气化
12.(2013·上海高考真题)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
A.Th
元素的质量数是232
B.Th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
C.232Th
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
D.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
13.(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和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B.
单晶硅和石英互为同素异形体
C.
和互为同系物
D.
H与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主族
14.(2014·上海高考真题)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15.(2015·上海高考真题)一般情况下,前者无法决定后者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的大小
C.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子稳定性的高低
D.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6.(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原子中,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先排满K层再排L层,先排满M层再排N层
C.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同一周期中,Ⅱ
A与Ⅲ
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都相差1
17.(2018·上海高考真题)2018年3月《Nature》杂志上刊登了通过测量行星物质中48Ca/44Ca的比值,揭示了行星演变的关系。48Ca和44Ca具有()
A.相同的质量数
B.不同的质子数
C.相同的中子数
D.相同的电子数
18.(2010·江苏高考真题)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H2O的电子式为
B.4℃时,纯水的pH=7
C.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D.273K、101kPa,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气态)>(液态)>(固态)
19.(2017·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和石英晶体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需客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也相同
B.化学变化发生时,需要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并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
C.CH4和CCl4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NaHSO4晶体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不受影响
20.(2013·安徽高考真题)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2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CO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
C.HCHO分子中既含σ键又含π键
D.每生成1.8g
H2O消耗2.24L
O2
21.(2008·广东高考真题)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78?202Pt的说法正确的是()
A.78?202Pt和?78?198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78?202Pt和?78?198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78?202Pt和?78?198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78?202Pt和?78?198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22.(2011·上海高考真题)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 )
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
B.24.23%表示35Cl的丰度
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
23.(2012·全国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24.(2009·海南高考真题)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下列各对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
A.Li,F
B.Na,F
C.Na,Cl
D.Mg,O
25.(2020·浙江高考真题)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B.
C.
D.
26.(2019·上海高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
C.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
27.(2016·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属于共价化合物,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Cl-
B.NaOH是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含离子键
C.HI气体受热分解的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石英和干冰均为原子晶体
28.(2014·上海高考真题)“玉兔”号月球车用Pu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Pu的说法正确的是
A.Pu与U互为同位素
B.Pu与Pu互为同素异形体
C.Pu与U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Pu与Pu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29.(2007·上海高考真题)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与互为同位素
D.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30.(2013·海南高考真题)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CaC2
B.N2H4
C.Na2S2
D.NH4NO3
元素周期律
1.(2020·全国高考真题)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α粒子(即氦核)轰击金属原子,得到核素,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其中元素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
B.X、Y均可形成三氯化物
C.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
D.Y仅有一种含氧酸
2.(2018·天津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溶解度:Na2CO3B.热稳定性:HClC.沸点:C2H5SHD.碱性:LiOH3.(2017·天津高考真题)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4.(2014·山东高考真题)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D.与得电子能力相同
5.(2015·重庆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的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强
B.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
C.Al2O3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D.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
6.(2012·北京高考真题)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s>Cl>P
B.热稳定性:HCl>AsH3>HBr
C.还原性:As3->S2->Cl-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7.(2015·上海高考真题)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B.单质沸点的高低
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8.(2020·全国高考真题)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W>
X>Y>
Z
B.原子半径:Z>Y>X>W
C.元素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强碱
9.(2014·海南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HCl>
HI
B.原子半径:Na>
Mg
C.酸性:H2SO3>H2SO4。
D.结合质子能力:S2->
Cl-
10.(2010·山东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11.(2020·江苏高考真题)下列关于Na、Mg、Cl、Br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OH的碱性比Mg(OH)2的强
B.Cl2得到电子的能力比Br2的弱
C.原子半径r: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
12.(2011·福建高考真题)依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C.HCl
、HBr
、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13.(2012·四川高考真题)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14.(2010·四川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第ⅡA族
B.主族元素X、Y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或5
C.氯化氢的沸点比氟化氢的沸点高
D.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均相同
15.(2012·全国高考真题)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小于的半径,元素可能为下列选项中的()
A.
B.
C.
D.
16.(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原子中,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先排满K层再排L层,先排满M层再排N层
C.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同一周期中,Ⅱ
A与Ⅲ
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都相差1
17.(2012·山东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18.(2011·山东高考真题)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19.(2011·山东高考真题)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左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20.(2017·上海高考真题)下列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酸性:H2SiO3>H2CO3
B.碱性:Mg(OH)2>Al(OH)3
C.稳定性:SiH4>PH3
D.原子半径:N>C
21.(2014·上海高考真题)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有( )
A.碱性:KOH
>
NaOH
B.相对原子质量:Ar
>
K
C.酸性:HClO4>
H2SO4
D.元素的金属性:Mg
>
Al
22.(2009·上海高考真题)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
A.熔点:
B.水溶性:
C.沸点:乙烷>戊烷>丁烷
D.热稳定性:
23.(2008·广东高考真题)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在同一周期。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
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
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
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2
24.(2013·海南高考真题)X、Y和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Z与X原子最处层电子数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X、Y和Z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有_________、_______。
(3)X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
此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化合物还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为碳酸盐和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结构的推断
1.(2020·浙江高考真题)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价,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元素同主族;化合物的电子总数为18个;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一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D.X、Z和Q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2.(2018·全国高考真题)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3.(2020·全国高考真题)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中,W、X、Y之间均为共价键
B.Z的单质既能与水反应,也可与甲醇反应
C.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X的氟化物XF3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4.(2015·全国高考真题)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沸点:W>X
B.简单离子的还原性:W>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5.(2019·全国高考真题)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Z的水溶液呈碱性
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6.(2019·全国高考真题)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
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
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
7.(2008·广东高考真题)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表1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8.(2014·全国高考真题)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
C.离子半径:X2->Y+>Z-
D.原子序数:X>Y>Z
9.(2016·浙江高考真题)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B.原子半径大小:XW
C.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离子键
D.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10.(2013·四川高考真题)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
4:3,Z
原子比
X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Y、Z
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
Z>Y>W
B.W、X、Y、Z
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
W>X>Y>Z
C.Y、Z
形成的分子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WY2分子中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
2:1
11.(2016·全国高考真题)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12.(2015·全国高考真题)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X、Y、Z、W,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X-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Y和Z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Z-和W+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B.元素的非金属性顺序为:Z>Y>X
C.W和其他三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X、Y、Z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13.(2016·江苏高考真题)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
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D.原子半径:r(X)<r(Y)<r(Z)<r(W)
14.(2013·江苏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
B.元素Z、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C.元素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强
D.只含X、Y、Z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15.(2015·海南高考真题)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B.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C.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b、c、d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16.(2010·全国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
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
C.W、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
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17.(2008·北京高考真题)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mXa+与nYb-,得m+a=n-b
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18.(2017·海南高考真题)X、Y、L、M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X2是最轻的气体,Y、L与M三种元素的质子数均为5的倍数。回答下列问题:
(1)X与L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X与M组成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该物质可作为野外工作的应急燃料,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其含氧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4)L与M形成的化合物中L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19.(2007·江苏高考真题)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4种微粒:A:______B
:______
C:______
D
:______。
(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0.(2018·海南高考真题)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等于Z与Y的质子数之和;Z与Y位于同一周期,Y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非金属Z的一种固体单质可导电。回答下列问题:
(1)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周期第_____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Y与Z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属于__________。
(2)X、Y、Z三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X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_(填分子式),该气体与Y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周期表的相关推断
1.(2019·浙江高考真题)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第35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
B.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第84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7
D.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2.(2015·浙江高考真题)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3.(2019·全国高考真题)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4.(2017·全国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W
X
Y
Z
A.氢化物沸点:W
<
Z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
>
W
C.化合物熔点:Y2X3
<
YZ3
D.简单离子的半径:Y
<
X
5.(2011·江苏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
C.离子Y2-和Z
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6.(2015·福建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
D.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7.(2016·上海高考真题)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
8.(2015·山东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Y
Z
X
W
A.原子半径: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9.(2013·福建高考真题)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
的弱
C.X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
D.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ⅥA族
10.(2013·浙江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Q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W得电子能力比Q强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11.(2019·上海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m、n、p、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序如图所示,其中m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
n
p
q
A.非金属性:m>n
B.氢化物稳定性:nC.简单阴离子半径:p>q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p>q
12.(2017·浙江高考真题)Q、X、Y和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
B.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C.X、Y和氢3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都只有共价键
D.Q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质,Q与Z可形成化合物QZ4
13.(2014·浙江高考真题)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W
Z
T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14.(2013·山东高考真题)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大于Y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15.(2018·浙江高考真题)元素X、Y、Z和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元素Q位于第四周期,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Y
Z
Q
A.原子半径(r):r(Q)>r(Y)>r(Z)
B.元素X有
-4,+2、+4等多种价态
C.Y、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可以推测H3QO4是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16.(2018·浙江高考真题)四种短周期元素X、Y、Z和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原子序数之和为4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Y
Z
W
A.原子半径(r)大小比较r(X)>r(Y)
B.X和W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W3
C.W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所以W氢化物的沸点比Z的高
D.Z的最低价单核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比Y的强
17.(2017·浙江高考真题)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Y、X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非金属性依次降低
B.Z、Y、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降低
C.WH4与Z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
D.W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IVA族
18.(2016·浙江高考真题)W、X、Y、Z、N、M六种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W
B.单质的还原性:X>Y
C.溴与元素M同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M的强
D.元素N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可以推断N元素的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
19.(2012·福建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
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R
T
Q
W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
>
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
<
W
C.原子半径:T
>
Q
>
R
D.含
T
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20.(2017·浙江高考真题)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Y、X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高
C.W元素与氢元素可能会形成W2H6
D.Y元素的单质能从NaZ溶液中置换出Z元素的单质
21.(2015·广东高考真题)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8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C.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均能与水剧烈反应
D.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22.(2014·海南高考真题)4种相邻的主族短周期元素的相对位置如表,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的2倍,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回答下列问题:
m
n
x
y
(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周期、第____族,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的_____方法制备。
(2)m、n、y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3)气体分子(mn)2的电子式为_______,(mn)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类似,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性质的相关推断
1.(2020·天津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用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
X
Y
Z
W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H3ZO4
溶液对应的pH(25℃)
1.00
13.00
1.57
0.70
A.元素电负性:ZB.简单离子半径:WC.元素第一电离能:Z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2.(2018·全国高考真题)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
C.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
3.(2018·江苏高考真题)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
>
r(Z)
>
r(Y)
B.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
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
D.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4.(2018·全国高考真题)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5.(2019·江苏高考真题)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Z的单质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W与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
r(Z)>
r(Y)>
r(X)
B.由X、Y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D.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6.(2020·山东高考真题)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W>X>Y>Z
B.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W
C.简单离子的半径:W>X>Y>Z
D.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W
7.(2017·全国高考真题)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8.(2009·北京高考真题)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性:Y>Z
B.氢化物的沸点:X>W
C.离子的还原性:X>W
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9.(2010·浙江高考真题)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
Z、M同主族;
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
B.由于W、Z、M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
C.元素Y、Z、W的单质晶体属于同种类型的晶体
D.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10.(2014·上海高考真题)BeCl2熔点较低,易升华,溶于醇和醚,其化学性质与AlCl3相似。由此可推测BeCl2
A.熔融态不导电
B.水溶液呈中性
C.熔点比BeBr2高
D.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1.(2015·上海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丙的单质可用于冶炼金属
B.甲与丁形成的分子中由非极性分子
C.简单离子半径:丁>乙>丙
D.甲与乙形成的化合物均有氧化性
12.(2015·江苏高考真题)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且无正价,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
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
13.(2013·天津高考真题)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Ⅰ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B.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14.(2010·江苏高考真题)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D.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15.(2017·江苏高考真题)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
<
r(Y)
<
r(Z)
<
r(W)
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
D.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16.(2011·广东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与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丙>丁>乙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17.(2012·江苏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
倍,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
个电子,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的强
B.元素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
的弱
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rX
18.(2008·全国高考真题)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号部分元素组成的5种化合物,其中V、W、X、Z均为两种元素组成,上述5种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1)5种化合物分别是V____、W____、X____、Y____、Z____:(填化学式)
(2)由上述5种化合物中2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新化合物,它包含了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V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
19.(2008·上海高考真题)(A)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A
B
C
D
性质结构信息
室温下单质呈粉末状固体,加热易熔化;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能溶于水;原子的M层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单质质软、银白色固体、导电性强;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
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单质为空间网状晶体,具有很高的熔、沸点.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写出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
(2)写出C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与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的pH__________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的硬度________(填“大”、“小”),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写出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一个实验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5·天津高考真题)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
(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的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_______>__________。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
(4)已知1mole的单质在足量d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向盛有10mL1mol·L-1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R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②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③若R溶液改加20mL1.2
mol·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