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国大典》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开国大典》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2 18:5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开国大典》
说一说
观察图片
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典礼   委员   协商   外宾 电钮   瞻仰   飘拂  
汇集 庄严   宣告    欢呼 肃立 擎着   共产党
  
奏国歌   毛泽东  
diǎn
wěi
xié
bīn
niǔ
zhān

huì
zhuāng
xuān
huān

qíng
dǎng
zòu

学习生字、生词
学习生字、生词
擎 钮
瞻 聂

(擎起)
(niǔ)
(按钮)
(瞻望)
(共产党)
(niè)
(姓聂)
(zhān)
(qíng)
(dǎng)
学习生字、生词
典副委协
瞻拂骑嗓党
宾泽奏诞钮
理解词语
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开国大典
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典礼
守卫城市的部队
城防部队
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五更天
举。

恭敬地看。
瞻仰
理解词语-造句
迎风招展:
次序:
各色旗帜在蔚蓝的天空中迎风招展。
唱歌比赛时,老师建议用抽签的办法来决定表演次序。
跟读课文
请同学们跟着录音读一遍课文,看看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
3
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里举行的?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
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怎么样?
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深?为什么?
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1
读课文,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场面?
入场 典礼 阅兵 游行
第( )——( )小节(入场)
5
10
13
11
第( )——( )小节(典礼)
第( )——( )小节(入场)
第( )——( )小节(典礼)
14
15
4
1
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默读课文5——10节,按顺序排序。
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政府成立。
(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 )礼炮响起来。
( )下午三时正,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 )毛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 )阅兵式开始。
1
2
3
4
5
6
7
理解课文
问:“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为什么是28响?
  答:28响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1949年共有28周年。
补充小知识
理解课文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更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答: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以及“五更天”摸黑步行的人们,让我们感受到人民的急切心情,他们是那样的激动与兴奋,他们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
理解课文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答:这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了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展现出此时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景象。
理解课文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当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文中用“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两个长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理解课文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句话体现了什么?
群众在阅兵式上,看到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的强大,战士那样的威武,他们不断欢呼,不断拍手,尽管嗓子都喊哑了、手掌都拍麻了,他们还是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充分表现出获得了自由和解放的人民,在新中国成立时欢欣鼓舞的心理。呼喊和鼓掌这是表达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的形式。
理解课文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 “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这句话是写毛主席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了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热爱;
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理解课文
‘两股红流’分别向东城、西城的街道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答: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提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流行队伍。
词句理解
两段(洪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换掉括号里的词,对比体会。
洪流
游行队伍


光明
光亮
总结
通读全文,总结一下本文的写作特点和中心思想。
写作特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地写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
全文中心思想: 课文讲了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课外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课后作业-选做
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挑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画面,把它画出来。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