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新课导学
1.什么是城市化?
2.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有那些关系
3.城市化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4.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那些问题?
学习目标
1、知道城市化的内涵是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服务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工业化推动了现代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加速器,城市化适应了工业大规模集中生产的需要,促进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
2、通过学习,了解近代以来城市进化过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3、运用唯物史观,了解城市居住环境改善和公共设施完善的原因及表现,把握城市进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重难点
1.重点:城市化的演进;
2.难点:居住条件的改善与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目录
CONTENTS
城市化的演进
01
居住条件的改善
02
基础设施的发展
03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04
城市化的演进
01
材料
1801-1831年英国人口增加一倍以上的大城市,大部分都是新兴的工业城镇,如博尔顿、伊普斯维奇、普雷斯顿、斯托克波特……除了这些新兴工业城镇外,人口增长迅速的就是利兹、曼彻斯特等工业大都会,工厂制度推进了英国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1801-1831年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题中所说人口迅速增长的是“新兴工业城镇”和“工业大都会”在工业革命中的工厂制度的推动下,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了英国这两类城市的快速增长。
。
这些城市的人口为什么会增长?
工厂
原因: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走向城市。
表现
(1)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范围扩大。
(2)城市人口增加,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上升
(3)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影响
(1)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2)对城市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带来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历程
材料一18世纪从英国发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开始从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转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为主体形态的经济中心。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当然,西方国家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城市病”。
——摘编自周跃辉《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欧美的城市化经历了怎样的阶段?
欧美国家
①第一阶段: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到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之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②第二阶段:二战后,发达国家城市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的重要标志。
?
全国人口总数(万)
城市人口数(万)
城市化指数(%)
1820
37377
2350
6.3
1893
33677
2668
7.9
1920
44377
4700
10.6
1936
46136
5263
11.4
1949
54167
5765
10.6
材料二
下面是1820—1949年中国城市人口及城市化指数估计略表。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速度怎么样?
中国
①近代: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开启。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近代化性质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
②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
居住条件的改善
02
居住条件改善原因:
城市的发展、建筑技术的革新使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如电梯的发明、钢筋混凝技术的运用以及集中供暖和制冷的推广,私人卫生间等的快速普及。
影响: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更丰富的生活服务
1、二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社区的功能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各个方面。
2、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很多购物中心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休闲娱乐等功能整合到一起。
3、娱乐场所、体育中心等设施逐渐增多,城市绿化面积越来越大。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的数量越来越多,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
基础设施的发展
03
基础设施的发展
主要原因
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西方:19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排水
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普通百姓家中。
照明
煤气灯、电灯、相继出现,为居民提供照明,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通信
电报、电话的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
交通
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开始将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2世纪以来,电车、汽车等得到普及。
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
①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如上海。但是,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
②中火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改进。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03
空气污染
水污染
交通拥堵
(一)环境污染
(1)空气污染:城市早期,城市集中了大量工厂,烟囱将烟尘不断排放到大气中。随着汽车的普及,城市中又出现了汽车尾气污染等新问题。
(2)水污染:由于工厂往往沿河而建,又没有污水处理设备,生活与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对城市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二)贫富矛盾加剧
(1)原因: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往往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
(2)表现:19世纪,城市中的工人住房拥挤昏暗,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干净水源。
(三)交通拥堵
(1)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区与工作区逐渐分隔。未解决远距离出行的交通问题,人们越来越依赖汽车。
(四)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
1.如同千年前模仿唐朝长安建造奈良一样,明治时期,日本人在东京银座建起了西化一条街。这里仿照欧美街市,盖起两层楼的洋式砖瓦房,街道上电车穿梭,夜幕降临时煤气灯就会点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明治维新核心内容是学习国外建筑风格
B.唐朝文化对明治维新文明开化起奠基作用
C.明治维新受西欧和工业革命浪潮影响深远
D.明治维新时日本城市中出现了楼房和街道
C
2.19世纪,英国政府在各工业城市建立城市学院,推行职业教育和科技教育。这些城市学院紧扣当地人民生活,教授有助于他们工作的知识。不少城市学院在20世纪发展为完全大学。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城市化进程中教育需求的扩大
B.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优势
C.政府极力调节劳资矛盾
D.经济发展导致劳动力不足
A
3.下面是纽约、伦敦、东京在1800—1880年的城市人口统计表。(单位:千人)由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
)
?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纽约
64
696
1912
伦敦
959
2581
1767
东京
800
365
1050
A.人口比例日趋走向合理化
B.各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不一
C.城市化符合近代世界潮流
D.工业革命对农村影响较小
B
4.1840年的英国曼彻斯特,郊区布劳顿的人口死亡率为15.8‰,靠近市中心的阿德维克人口死亡率为28.6‰,市中心的人口死亡率为35.2‰。其他城市如伯明翰、利物浦等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导致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破坏了城市环境
B.城市医疗技术水平的下降
C.城市化带来公共卫生危机
D.殖民扩张引发人口的外移
C
5.1831—1832年的霍乱是19世纪最严重的一次霍乱,由俄国经过中欧而达英国,给英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人口损失。仅伦敦,1832年共有11020例霍乱病例,其中有5275例死亡。英国损失极大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导致(
)
A.城市生活环境恶化
B.医疗水平差于他国
C.政府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D.社会贫富分化异常严重
A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