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单元测试卷(新课标)
内容:第六册第六单元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卷面书写8分
第Ⅰ卷 (共76分)
一、(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燕赵韩魏闻之皆朝(cháo)于齐。
朝(cháo)服衣冠,窥镜。
B.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jiàn)
C.忠之属(shǔ)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
D.河曲智能叟亡(wǔ)以应
今亡(wánɡ)亦死,举大计亦死。
2、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样的一句是( )(2分)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遂之。
B明日徐公来,窥镜而自视,自以为不如,孰视之,又弗如远甚。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D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3、下列句子对课文分析理解错误的一句是( )(2分)
A《关雎》、《蒹葭》这两面三刀首诗的作者各自为自己倾心的“淑女”“伊人”唱出了缠绵绯恻的情歌。
B《曹刿论战》一文,阐发了战争中“敌疲我打”,“一鼓作气”这样的精辟的理论。
C《邹忌讽齐王纳谏》给今人启示,在人际交往中,指出别人的错误时,也要考虑对方的心理,讲究策略。
D愚公移山最终还是借助神仙的力量完成的,由此可见,人的力量毕竟的弱小的,是难以挑战大自然的。
二、
[一](16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肉食者鄙 (2)牺牲玉帛 (3)小信未孚 (4)小惠未徧
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忠之属也
D.公将战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这与孟子的什么观点是一致的?(4分)
8、鲁庄公是一个昏君吗?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
[二](18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9、 列句子加点字意思(4分)
A. 邹忌修长八尺有余
B. 我孰与徐公美
C. 孰视之
D. 私我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一列句子。(4分)
(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2分)
12、 妻的回答与妾的回答有什么区别?表现了妻与妾的什么样的不同心理?(4分)
13、你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与诸葛亮在《出师表》劝勉刘禅时提出什么建议是一致的 都是达到一个什么目的?(4分)
[三] (13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
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
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
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
曲智叟亡以应。
14、用双竖线给上段文字划分层次。(2分)
15、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人物的具体对话,分析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4分)
17、愚公移山这一壮得到了大众的支持吗?请结合文中的语句谈谈。(3分)
三、填空。(10分)
18、补出下面句子的上句或下句。(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
(2)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寒暑易节,______________。
(5)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19、(4分)
(1)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除长勺之战以外,著名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台湾著名言情作家琼瑶用,《诗经 蒹葭》里的________________一句作为她小说的题目。
四、(13分)
读书·养气·写作
①人究竟为什么读书 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②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③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戾气,迂腐之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因此,在读书时,要吸取_______,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④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体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 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风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⑤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宜言”——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作文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⑥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出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20、联系上下文,在第③段横线上填人适当的词语。(2分)
21、③段中加点词“气”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22、作者在文中对学生的读书提出了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的要求。(2分)
2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旨:(3分)
24、第④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第Ⅱ卷 (66分)
五、(11分)
2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给这段文字续写上两句话。(3分)
友谊,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能给人的生命注入新鲜的血液,能给高扬理想的风帆增
添无穷的活力。友谊,又是一剂良药。当事业有成、心满意足时,友谊的良药会预防骄傲的滋生蔓延。当遭遇挫折、一蹶不振时,友谊的良药会医治你的气馁和灰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8分)
①继在上海、青岛、大连、杭州开办多家建材连琐市后,最近世界上最大的苍储式装饰建材商百安居日前又将建材连琐超市开到了深圳;并计划以深圳市场为中心挺进中国整个华南市场。②与此同时,欧洲第二大、德国最大的建材商欧倍德也加快了向中国市场进军,在抢占了无锡、上海市场后,近日又计划在广州市场“跑马圈地”。③已在上海安营扎寨的美国最大建材超市THE HOMEDEPOT也有意将市场的触角向南北延伸。
(1)用一句话概括上段文字包含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①句画线部分的语言不够简练请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句画线部分缺少一个词语请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55分)
世界拳王阿里每逢比赛,总要事先出钱雇佣一些人作为自己的反对者,以便在比赛时好给他起哄、羞辱他。只有这样来自别人的挑战,阿里的搏斗欲望才会被激发出来,才能使力量溢满全身,肌肉鼓胀,进而精神达到最佳状态。这就是阿里获胜的秘诀。
挑战是人生一场有意义的战争,只有挑战才能发挥出生命的最大潜能,才能证明自身的存在价值,才会给自己的人生抹上浓烈的一笔。
请以“挑战”为话题,自选角度,拟一个你满意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要少于500字。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单元测试卷(新课标)
第六册第六单元答案
注意事项:卷面书写8分
第Ⅰ卷 (共76分)
一、1、A 2、D 3、D
二、(47分)
[一](16分)(-)(16分)4、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指牛、羊、猪等祭品。遍及、普遍 。为人所信服。5、B 6、(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凭实情来判断。7、政治上取信于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8、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正确指挥,说明他跟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二](18分)
9、(4分)A身高 B谁 C仔细 D偏爱 10、(4分)(1)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更漂亮?”(2)再照照镜子端详自己,更觉得差得很远。11、(2分).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12、(4分)表示了妻子的偏爱之情,用的是反问句,表示一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口气。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然用反问句,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
13、(4分)扩开言路,从而使政治清明,国家强大。
[三] (13分)
14、(2分)见课文 15、(4分)见课文注释 16、(4分)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她不反对移山,只是关心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 “甚矣,汝之不惠”是责备口气,“残年余力”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挖苦,“其如土石何”是讥笑。17、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又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
三、(10分)18、(6分)见课文19、(4分)(1)淝水之战、赤壁之战19、(2)在水一方
四、(13分)
20、(2分)精华 21、(2分)精神力量 22、(2分,各1分)多读书 读好书(或“杂学旁收,大量读书” “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23、(2分)读书可以养气,养气有利于写作(或“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如抄写“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给1分) 24、(3分)要点:(1)课外阅读的篇名(书名)(2)从中的得益(3)表达完整(三个要点各1分,如以课文为例,不给分)
第Ⅱ卷 (66分)
五、(11分)
25、(3分)当身处困境、丧失勇气之时,友谊的良药会让你想到希望、看见光明。当病魔缠身、痛苦难忍之时,友谊的良药会带给你温暖,送来慰问。26、(8分)(1)海外建材商正加速抢占我国建材市场(2)琐—锁 苍—仓(3)删除“最近”或“日前”(4)在进军后面加上“的步伐”
六、(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