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0—102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 000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步建立1克与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物体的质量。
3.估值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两袋大豆各500克,一袋盐1千克,弹簧秤,电子秤,天平体重称等。
(学生用)二人一组:简易天平、两颗花生米、大豆、黄豆、玉米等。
学习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 000克。
学习难点:
能正确的估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两位妈妈在同一家超市买了相同品牌的洗衣粉地,为什么花的钱不一样?
学生说出两位妈妈买的洗衣粉多少不一样。
2.买东西时,通常要称物品有多重,在数学中就是指物品的质量有多少,通常用克和千克来表示。出示课题“克与千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学习克(g)
1.出示小物品的图片,发现信息。
这些质量小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
2、哪些东西约重1克?学生猜测。
3、出示天平。师简介天平的构造及使用,学生分小组使用简易天平进行称量,体验小物品的质量。
4、学生展示自己称量的结果,建立克的概念。
(二)学习千克(Kg)
1、出示两袋500的大豆,在盘称上称下1千克,引出称量较重物品用千克做单位,推导出:500克+500克=1000克=1千克
2、出示一箱苹果和一筒洗衣液的图片,学习净含量的含义。
“净含量”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3、使用体重称称出班内有代表性的同学的质量。
4、图片出示各种各样的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我会填
(1)用秤可以称出物体的( )。
(2)1千克=( )克 5000克=( )千克
(3)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 )和( )作单位。
2、说出下面水果的质量。
3、说出下面的质量
4、课件出示
(1)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 )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3)1个1角硬币重1克,10个1角硬币重1千克。( )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50( ) 4 ( ) 450 ( ) 100 ( )
6、我会选
(1)菠萝的重量是( )。
A、15克 B、15千克 C、600克
(2)爸爸的体重是( )。
A、75克 B、75千克 C、750克
四、总结回顾。
同桌互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1、练习二十1---4题。
2、称出自己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