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PDF解析版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豫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PDF解析版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02 12:29:19

文档简介

豫北名校高二年级12月质量检测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3、选修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韩非子自知其法严峻,但他却不以为恶,其理由是“当君主对民众施用刑罚之时,并不是憎恨
民众,而是从爱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据此,韩非子
A.要求对人性进行遏制
B.强调法治立足于民本
C.倡导仁政和法治兼顾
D.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2.西汉儒家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这说明董仲舒
A.主张约束君权
B.支持君权神授
C.迷信崇拜君权
D.主张“大一-统”
3.史料载:“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故仁义者,人之本
心也。...愚不肖者不及焉,则蔽于物欲而失其本心。贤者知者过之,则蔽于意见而失其本心。”材料反映了
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B.朱熹的“格物致知”.
C.陆九渊的“发明本心”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4.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
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材料表明他认为士人应该
A.专注于修心性品德
B.首先重视实用技术
C.远离古人,免受牵绊
D.重德行与修实学并重
5.《齐民要术》的内容包括耕作技术,种子保藏,各类粮食作物、瓜果蔬菜、花草树木的栽培种植,马牛羊猪的畜养及疾病防治,酒、酱、醋、豆豉、肉脯、饴糖等的制作,还包括烹饪技术,食品加工,笔墨、胶、染料、护肤用品等的制作。由此可见,《齐民要术》
A.是--部总结性农学著作
B.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C.是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
D.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农学著作
6.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日:“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
~喷冰人清。曾将移人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该幅作品
A.反映了传统山水画的意境美
B.体现了创作者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C.掀起了画坛上的一-股写实潮
D.吸收了西方国家的艺术创作风格
7.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是因为元曲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意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8.《海国图志》中批判了国人的蒙昧无知,力倡“筹夷事必知夷情”,突破古代华夷分界的文化世界观,使“中国文化优越论”动摇,描绘出立体实证的世界文明全图,对晚清国人近代世界观的形成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表明此著作的贡献在于
A.促进了近代思想观念变化
B.孕育了近代民主思想观念
C.催生出资产主义民族工业
D.是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界
9.《新青年》第一卷的一篇译文中有论述:“军国主义为资本制度不可逃之结果”,“各国人民将联合反对今之资本主义,与其法制之血制度,而终也于自由社会主义之基础上,产生一种新社会文化焉,是殆可望之事者。”这则文字说明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
A.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奋斗目标
B.主张以武装斗争推翻现存的政府
C.预见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D.鼓励各国无产阶级开展联合斗争
10.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
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
这些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11.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的开篇中,就明确指出,“他们这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据此可知,毛泽东
A.为中国革命道路选择做了探索
B.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
C.致使中共抛弃了“城市中心论”
D.主张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运动
12.邓小平说:“如果开放政策在下一世纪前50年不变,那么到了后50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可见,邓小平旨在强调
A.开展全方位的外交
B.保持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C.对外开放的长期性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1956年12月21日新华社报道,1956年这一年中举行的比较重要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有50
多次,科学工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报告共有2000多篇,这些数据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
出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
A.知识分子地位显著提高
B.中苏友好关系的建立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科研领域的“大跃进’
14.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
的5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举措是
A.逐步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落实“三个面向”方针
15.温家宝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能够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B.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
D.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6.智者学派认为知识就是感觉,断言各个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对同一个东西,你感觉冷就是
冷的,我感觉不冷就是不冷的,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智者学派对“感觉"的认识
A.不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B.丰富了西方朴素的唯物主义
C.奠定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基础
D.易导致个人主义思想的泛滥
17.英国作家沃尔特●佩特说:“在这场(文艺复兴)运动中,他们感知到了对充满智慧的事物以及丰富想象力本身的热爱....并指引他们不仅去发掘这种愉悦感受的古老且被遗忘的源泉,而
且去预言其新来源一新的生活体验、新的诗歌主题和艺术形式。”据此可知,文艺复兴
A.要求摆脱基督教神学的精神控制
B.旨在恢复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
C.推动了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D.只对近代西方文学艺术影响深刻
18.16世纪初,教皇声称自己是上帝在地球上的代言人,从王子到贫民都是教皇的臣民。同时,
德法、英等国君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教皇无权干涉国家事务和在本国疆域内征税。
这表明,当时的宗教改革运动
A.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萌生
C.扩大了罗马教皇的影响
D.密切了君民之间的联系
19.张岱年明确指出:“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
范畴。”这主要体现在,两者是否
A.提出理性社会的系统蓝图
B.实现了自然人性的解放
C.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弊端
D.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0.由于近代人们对世界图景的认识主要来自物理科学,所以说,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也革新了人们眼中的世界图景。这是因为,这两大理论
A.深人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B.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
C.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D.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21.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书中,关于鸡的七个品种和金鱼家化问题,都引用了《本草纲目》中的资料。这表明《本草纲目》
A.奠定了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基础
B.是达尔文进化论出现的直接原因
C.是世界生物学最重要的学说著作
D.为达尔文的研究提供了--些借鉴
22.
1946年美国人研制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重达30吨,用了18000
个电子管,主要用于计
算弹道和氢弹的研制。十余年后,晶体管的发明使计算机体积缩小,价格大幅度下降,故障
也减少了很多。至此,计算机的发展开启腾飞模式。这说明
A.军备竞赛使计算机技术趋于成熟
B.现代科学技术使军备竞赛加剧
C.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进步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
23.右图所示是德拉克洛瓦的作品《但丁之舟》(1822年)。该作品取材自但丁的名著《神曲》,描绘了但丁游览地狱的情景,画面气氛恐怖阴森。对此,画家在日记中说:“绘画艺术越是有
形,越能感人肺......物体能够触动感官,而事物的深处能够震撼
心灵。”这反映了
A.浪漫主义艺术的价值追求
B.绘画艺术严重脱离社会现实.
C.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
D.宗教题材抑制了情感的表达
24.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三大主题的社会史;曹雪芹的《红楼梦》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史。这两部巨著的共同点是
A.都体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B.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都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
D.都反映封建社会衰落的历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
(16分)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学派自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创以来,历久弥新,不间断地吸收新鲜血液,不
间断地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前行。宋朝理学似乎已将千年儒学发展到无与伦比的极致,因
为儒家极力倡导的纲常道德被宋朝理学大师们提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那么儒学会再向何
处发展?随着封建主义的衰落,作为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的理学似乎也走到了尽头。但明清
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还是很敏锐地找到了打破僵化局面的缺口,他们让中国源
远流长的儒家思想又峰回路转,再现其强大的生命力。
——摘编自隋晓明《儒家的智慧》
材料二
宋代的
理学保持着汉朝以来的方向,大迈步前进着,但到明清之际,这种发展
的方向有了不可思议的更改。理学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神圣性,但当世界
继续发展着,资本主义已经取代封建主义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时,明清之际的儒学竟有
意无意地适应了时代的这一变化。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儒学思想家,富有胆识与智慧地第一次质疑中国的封建统治,第一次质疑居于统治地位的理学思想,他们的句句真言掷地有声而振聋发聩。
一一摘编自邓思平《儒学新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的儒学与宋代理学的异同。(10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方向出现“更改”的历史背景。
(6分)
26.(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海成为古希腊人同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希腊商业的
发达,希腊人与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这使希腊形成一个开放的社会,逐步形成了古希腊人
自由、开放、质朴的性格。特别是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之后,自由更是希腊人所渴
望和追求的。希腊文明和其他文明一样,也借鉴了其他文明的成就为自已所用。希腊人把
神话中的诸神赋予了人性,使其人格化,众神更加生动逼真。从古希腊人让众神地位平等,
到希腊人的多神崇拜,可以看出,希腊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
——摘编自孙凤玲《浅析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二

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
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
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
主义。
——摘编自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三
启蒙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改革社会的建议,在经济领域内实行自由放任主义,鼓励工商业自由
发展;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在宗教.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教合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内涵。(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并说明文艺复兴时的“乐观主义、世.
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的当时欧洲社会发展的主要需求。(6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主张,并分析其影响。(8
分)
27.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
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
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
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
年,其势力扩张
到台湾北部。1661
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
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
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8分)豫北名校高二年级12月质量检测·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主对民众施用刑罚”“从爱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出发
治是为了从根本上维
民众利益
为法治立足于民本
确。材料虽涉及法治,但并非遏
项错误;材料并
调仁政的治国理念
材料强调法
材料“人君为政
降下‘灾异’以‘谴
君。”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
界的灾异与君主统治联
就要审视自
德行,看是否有不当之处。这有利
制君主
符合題意。材料强调的是“天”对君主行为的
监督·“君权神授”强
来源,故B不符合题意。“天人感
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君主权
故C项排除。材料体现
大一统”,排除D
九渊“心即
确。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是建议汉武帝利用思想上的统一来
治上的大一统,材料
朱熹
物致知”主张通过对外物一一求
来认知天理,不符
之本心也”,故

视学问在现实
践,材料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
D顾炎武认为只有懂得羞恶廉耻而注重实学的
真正
行己有耻”,这体现
项只在某
反映了材料的内
B项所述
先”与材料主张不符
材料信息说明《齐民要术》涉及的内容包括农业生产的各个方
部农业百科全书式的
两项不符合史实
材料中的作品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诗句体现了作者借兰花来表
体现创作
正确;材料画作写虚而不写实,排除
来凤格,排除D
说明元
易懂,迎合了当时
以市民自然本色为
流,故选A;元曲属
为主,排除
俗易懂,凝重沉郁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征不符,排除CD
材料《海
对晚清国人近代世界观的形成
篱、解放思想的作用,所以选
B项表述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D项不符合史实
生一种新社会文化焉,是殆可望
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预
选C
趋势,未涉及奋斗
D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民革命军北伐
现欢迎

的多数人不欢迎资本主义,所以不会主张选择资本阶级
度,故B项错误。被调查的多数人欢迎社会
主义而不欢迎资本主义
平的社会制度,故C项正确。斯大林

年没有斯大材
社会主义
料“他们这种……是
的实情不适合的”说明毛泽东
现的以城市为

的苏俄式革命道路的否定,这也说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
选择做的探索,故选
是遵义会议的内容,排除
共党内仍存在两
斗争,C项错误
材料主旨
材料“后50年”“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
知,邓小平主张长期不懈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项。其他三项与材料
月,中央提
励学术争鸣,推动
术会议”及“学术论文和
的显著增

分子的地位并未发生明显变
除A项;新中国成立
苏友好关系
立,排除B
兴起,排除D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
七年来,教育事业的重大成就是形成国民教育体系
教兴
反正是改革开放后初期
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使他成为
水稻杂交优势的
是能够体现我
月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