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1-22 14: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模块考试
地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答案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44小题,共100分。
第I卷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根据下图完成1-2题。
1. 图中所示区域和N线分别为( )
A.河谷平原、山脊 B.流域、分水岭
C.冲积平原、 鞍部 D.低地、山顶
2. 此区域具有的特征有( )
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②明确的边界③明确的区域特征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3.下图是四地传统民居景观,最能反映当地高温潮湿气候特点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4~5题。
4.有关图中从Ⅰ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多,乡村人口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Ⅲ到Ⅳ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
2011年第17号强台风“纳沙”于9月24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27日7时前后登陆菲律宾吕宋岛东部沿海。下图为2011年9月28日8时FY2E卫星云图,据此回答6—7题。
6. 图示信息的获得主要得益于(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7. 台风监测系统所体现的应用领域是( )
A. 资源调查 B.环境及灾害监测
C. 考古调查 D. 军事情报调查
8. 科技人员开发一种随身携带的伴行包,以便家人及时找到迷路的老人,下图反映了寻找老人的过程。图中伴行包和服务商分别采用的技术是( )
A.GPS和RS B.RS和GPS C.GPS和GIS D.RS和GIS
9. 图甲是“某城市规划部门运用GIS技术对城市用地进行功能分区后的局部规划图”。图乙四幅“城市用地局部图”中规划后成为图甲的是( )
多伦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南部,地处阴山山脉北坡,内蒙古高原南缘。年降水量316.7mm,年蒸发量为1748mm。读多伦县牲畜头数年变化图,回答10—11题。
10.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多伦县应属于( )
A.干旱区 B. 半干旱区
C. 半湿润区 D. 湿润区
11. 牲畜头数的变化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荒漠化 B. 盐碱化 C. 水土流失 D. 全球气候变暖
读甘肃省民勤绿洲1998—2003年荒漠化类型变化,回答12—14题。
12. 有关民勤绿洲1998—2003年荒漠化类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沙化耕地是民勤荒漠化的主要类型
B. 风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面积均有所增加
C. 风蚀荒漠化土地中沙化草地增加面积最多
D. 风蚀荒漠化面积有所增加,盐渍荒漠化面积有所减少
13. 造成民勤绿洲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人为开荒、弃耕 B.乱采滥伐 C.过度放牧 D. 过度灌溉
14. 下列措施不利于缓解当地荒漠化的是(  )
A. 人工造林、封沙育林 B. 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C. 控制人口数量、实施生态移民 D. 调节农、林、牧用地关系
读世界森林分布图,回答15—17题。
15. 有关图中各地区森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和⑤都属于热带雨林 B. ③和④主要是人工次生林
C. ②和③属于亚寒带针叶林 D. ①、②、③、⑤都属于原始森林
16.图中①和⑤地区的森林系统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强烈 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长迅速 D.生物循环旺盛
17. 对①地区森林带来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
A.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 粗放的畜牧经营方式
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D. 过度引水灌溉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目前已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回答18~19题。
18.伊春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的原因是 ( )
A.煤炭资源枯竭 B. 水资源枯竭
C. 石油资源枯竭 D. 可采林木资源枯竭
19.最适宜该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 )
A. IT高新科技产业
B. 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业
C. 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D. 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下图为2007-2010年中国电力各细分行业发电量占比图表。据此回答20-21题。
20.2010年中国清洁能源发电主要集中在(  )
A.水电与其他 B.水电与核电 C.火电与水电 D.火电与核电
21.上图可以看出,从2007年开始至2010年,关于中国电力各细分行业发电量占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是以火电为主,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在长期内不会改变
B.从长期来看,中国清洁能源所占发电量比例将会持续上升
C.中国核电、水电以及其他发电的占比上升了3.4个百分点
D.中国火电发电占比下降了3.3个百分点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包括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和河南省三门峡市四个市。区域内煤炭、铝土等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原材料工业和相关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据此回答22—24题。
22.图示区域不适宜发展的产业是( )
A. 电解铝 B.煤焦化 C. 苹果汁加工 D. 甜菜制糖工业
23. 2010年,美国《赫芬顿邮报》评选临汾为世界9大污染最严重地区之首。造成临汾市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A. 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B. 基础设施滞后
C. 四周低、中间高的地形 D. 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不高
24.要改变临汾市污染严重的局面,应该( )
①大力发展重化工经济 ② 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③ 搞治水、治气工程 ④ 增加绿地面积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读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本土的位置图。回答25—26题。
25.田纳西河及其支流进行梯级开发的优势条件是 ( )
A. 水电人才密集
B. 流域内经济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C. 流域内人口稀少,便于建水电站
D. 流域内各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
26.田纳西河梯级开发工程对防洪的意义是 ( )
A. 加快了河水下渗,减少了下游径流量
B. 建多个水库,多次拦蓄洪水,延缓洪峰,降低了洪峰
C. 有利于洪水下泄
D. 将洪水全部拦住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27-29题。
27.1980年与2010年相比,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
A.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 河流的含沙量大
C. 河流的汛期长      D. 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28.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
A. 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
B. 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C. 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
D. 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29.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东北素有“玉米黄金带”之关誉,记者近日在东北采访了解到,如今东北地区为全国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优质米源,正在成为我国的“水稻黄金带”。“东北优质粳米营养丰富、色味俱佳,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是市场上优质米、高端米的代表。”据此回答30~32题。
30. 有关东北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 冬季寒冷漫长,无霜期较短
C. 河流封冻期长,有春汛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土匹配良好
31. 我国“玉米黄金带”主要分布在( )
A.三江平原 B.松辽平原 C.松嫩平原北部 D.辽河平原南部
32.使东北大米成为市场上优质米、高端米的代表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B.单季水稻,生长期长,农作物病虫害少
C.气候的日较差小 D.土壤肥沃,利于水稻生长
33. 黑龙江省虎林市把“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作为农业发展战略。这反映了当地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
A. 农业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B. 农业生产向规模化要效益
C. 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
D. 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2011年8月7日,中国大兴安岭第三届国际蓝莓节暨山特产品交易会在山城加格达奇举行。回答34—35题。
34. 大兴安岭生产的“中国北极蓝莓”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大兴安岭一张天然名片。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在于( )
A. 劳动力丰富,工资成本低 B. 机械化水平高
C. 科技发达 D. 无污染的原始环境状态
35.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已从蓝莓原果及果汁生产,发展到自主开发生产以蓝莓果酒、果汁饮料、罐头、果酱、果糖、干果、烘焙食品为代表的五大类、30多个品种蓝莓系列产品,此举反映了大兴安岭林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 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B.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C. 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加工业 D. 实现由产品加工向原料生产转变
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回答36~37题。
36.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密集且经济发达,下面不是其发展的区位因素的是 (  )
A.平坦的地势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7. 下列有关专业化镇“一镇一品”模式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 B.便于相互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
C.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 D. 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
2010年6月,国务院《关于扩大深圳经济特区范围的批复》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将宝安、龙岗两区纳入特区范围,这意味着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从原有的396平方公里扩大1953平方公里。回答38—40题。
38.有关深圳市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A.良好的港口条件 B.国家资金扶持
C.优惠的特区政策 D.优越的区位条件
39. 以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
C.原料指向型产业、动力指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40. 有关深圳关内外一体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助于缩小关内外经济发展差距
B. 将加快深圳城市化整体水平
C. 降低关内消费和投资需求
D. 有助于合理布局产业,拓展特区发展空间
第Ⅱ卷 (共40分)
二、综合题(4个小题,共40分)
4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疏勒南山位于青海北部,是祁连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条支脉,也是祁连山系中现代冰川广泛发育并分布最集中的一条支。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
材料二:疏勒河流域示意图。
(1)该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是 ,其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并简要说明应该采取的合理措施。(3分)
(2)近年来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5分)
(3)疏勒河先后建成昌马引水枢纽、双塔水库、赤金峡水库等水利设施,试分析在疏勒河沿岸修建水库的弊端?(2分)
4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婆罗洲之心”计划(HeartofBorneo)是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三国政府为保护婆罗洲森林和生物多样性共同推出的一项重大绿色环保计划。“婆罗洲之心”计划位于加里曼丹岛的中心地带,是文莱、印尼、马来西亚三国边界沿线一条狭长地带,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该地区位于赤道,气候炎热,生物物种丰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两处同时拥有黑猩猩、大象和犀牛群落的林地之一。
材料二 近年来,在利益驱动下,该地区的森林资源遭到了惊人破坏。印尼41个国家公园中,有37个存在非法伐木现象,印尼全部木料的88%都是非法砍伐的。另一方面,更多的压力来自毁林开荒种植油棕树,发展用来生产生物燃料的油棕种植。到2007年初,印尼的种植园覆盖面积达到600万公顷。
(1)与“婆罗洲之心”计划绿色保护计划相同的植被除东南亚之外还集中分布在 、 地区。(2分)
(2)该地区典型植被对全球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分)
(3)据材料二可知, 是导致该地区植被被毁的直接原因,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2分)
(4)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该地区的植被(至少答出三点措施) (3分)
43. 2010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我国设立的第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读我国山西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1)试分析山西省的气候特征。(1分)
(2)从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表可以看出山西经济结构及主导产业的特点是 。(3分)
(3)根据上述图表资料,你认为山西省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3分)
(4)根据上述图表资料,分析山西省应怎样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3分)
4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描述图中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
(2)根据图中信息,分别指出图中B、C二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3)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2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模块考试(答案卷)
41. (1) 。
(2)

(3)

42.(1) 。
(2) 。
(3) 。
(4)

43.(1) 。
(2)

(3) 。
(4)

44.(1)

(2)

(3) 。
座号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模块考试
地 理 试 题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C 3. C 4. C 5. D 6. A 7. B 8.C 9.B 10. B
11. A 12. D 13. A 14. B 15. B 16. B 17. A 18.D 19.B 20. B
21.A 22. D 23. A 24. C 25.D 26.B 27. B 28. B 29. D 30. A
31. B 32. B 33. D 34. D 35. C 36. B 37.D 38. C 39. A 40. C
二、综合题
41. (1)河西走廊 水源 合理调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等。(3分)
(2)土地的荒漠化
自然原因: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气候持续干旱);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不合理开采矿产。(5分)
(3)弊端:导致上游地区过度用水,库区蒸发量、渗漏量增大,下游水量减少。(2分)
42.(1) 亚马孙河流域 刚果河流域 (2分)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维护全球生态平衡。(3分)
(3)伐木和开荒 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对硬质木材的过度需求。(2分)
(4)对雨林保护的措施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答对三点即可得3分)
43.(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分)
(2)经济特点:山西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三产业较为薄弱,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较为薄弱;煤炭开采和加工利用为主的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3分)
(3)水土流失严重;地表下沉和塌陷;大气污染和水污染。(3分)
(4)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适当压缩煤炭产业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使煤炭工业向气化和液化产品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工业比重;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44.(1)东段向低纬(南)弯曲,地处小兴安岭,海拔较高;西段向高纬(北)弯曲,地处松嫩平原,地势较低。(4分)
(2)B种植业;B处为平坦广阔的松嫩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热组合条件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C林业;C处为小兴安岭,山地适宜林业发展。(4分)
(3)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2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