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测试
高二历史试题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答题卡交回。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说明: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要求认真审题,灵活运用知识
1.“孔子象征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孔子的主张具有消极影响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仁者爱人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敬鬼神而远之
2.《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 )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3.老子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 )
A.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要克制自己
B.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C.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D.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4.下列言论是孟子思想体现的有( )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制天命而用之”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屈” ④“人之初,性本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学术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理论武器的是( )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6. 法论功创始人李洪志说:“地球第一次爆炸是我祖师爷定的,第二次是我师傅定的,第三次是我定的。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接见我,让我推迟地球爆炸的时间,我使了点劲,让地球晚爆炸了30年。”下列思想家的思想最适合于批判李洪志谬论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7.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儒、道、墨、法站在各自的立场发表自己的高见。下面是学者们对它们特征的描述,其中符合墨家的是( )
A、“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B、“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C、“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D、“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8.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A. 庄子、韩非子 B.老子、孔子 C. 庄子、孔子 D.孟子、荀子
9.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为汉武帝所欣赏,汉武帝推崇“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主张
C“性善论” D“大一统” 的思想
10.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11.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 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先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2. 宋明理学家提出过一个臭名昭著的观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个观点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13. 理学和心学都是儒家思想的新思想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 )
A.本质是相同的 B.内容是相同的 C.观点是一致的 D.存在时间相同
14. 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
A.花木兰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15. 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 )
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16. 吴宇森的巨制《赤壁》预告片中孙权的妹妹孙尚香说出了“天下兴亡,匹‘女’有责”
这八个字,然而,这句话其实是明清之际一位著名思想家的名句的“改版”,他是( )
A.顾炎武 B.李贽 C.王夫之 D.黄宗羲
17. 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两千年来皇帝皆盗贼。”唐甄这种政治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①封建制度日趋腐朽 ②商品经济发展
③个性自由开始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④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被推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儒家思想 B.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9. 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 君主立宪制
20. 2008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3周年,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是
A.指南针的应用 B.造纸术的应用
C.火药的应用 D.印刷术
21.下列四组人物中,毕昇归入哪组最合适( )
A.张仲景、孙思邈 B.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C.甘德、沈括、郭守敬 D.蔡伦、马钧、张衡
22.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23. 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24. 一曲《沂蒙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锈。第九届中国书圣文化节将于2011年10月20日——11月1日在临沂举行。临沂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是( )
A.杜甫 B.顾恺之 C.王羲之 D.张仲景
25.方方在阅读古诗词时,经常将体裁混淆,你能帮忙将下面题材分清楚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
A.楚辞,散曲、唐诗 B.唐诗、散曲、汉赋
C.唐诗、楚辞、散曲 D.宋词、楚辞、汉赋
26.“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27. 在《诗经》中,你可能在以下哪部分看到有关董仲舒为汉武帝祝寿奏乐的情景描述( )
A.风 B.雅 C.颂 D.ABC三项都不能够
28.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京剧《秋江》在欧洲演出,演到半截,后排的观众都站起来,看看舞台上是不是真的有水。当他们看到还是那个平平的舞台,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便爆发出了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上述情景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哪一特点( )
A.综合性 B.程式化 C.虚拟化 D.现实性
29.唐高宗李治酷爱书法艺术,如果你要拍一部反映唐朝历史的影视剧,让你去布置李治的书房,你不能选择哪些道具去布置( )
①王羲之的《兰亭序》 ②夏圭的《山水十二景》 ③八大山人的《松鹰图》 ④京剧脸谱
A. ②③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0. 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
① 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
③ 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都是由人制定的 ④“知识就是美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1.《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因为( )
A.达·芬奇成功的运用“圣像图”的画法
B.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
C.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
D.它表现人的情感,颂扬人的力量,表现人性的美
32.他主张,通过信仰上帝,阅读圣经,信徒就可以直接与上帝对话,接受启示,赎去罪恶,成为无罪的义人。这里的“他”是( )
A.亨利八世 B.克伦威尔 C.加尔文 D.马丁·路德
33. 主张国家的权利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防止腐败和集权,从而奠定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的是(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34. 伏尔泰的名言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反映了启蒙思想家( )
A.主张限制王权 B.提倡君主立宪
C.倡导信仰自由 D.宣扬权利平等
35.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是因为( )
①提出了理性批判哲学 ②创立了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④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36. 有评论家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
A.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37. 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A.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B.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C.揭露批判天主教会
D.提出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主张
38. 在19世纪的科学家中,其科学思想对于解放人们思想,冲破教会束缚的作用,可以与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媲美的是( )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牛顿的力学体系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
39. 某班同学在制作《近代物理学的成就》手抄报时,画了下面一幅漫画。他要表达的是( )
A.伽利略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在自然现象启发下开始研究万有引力定律
C.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把握
D.任何科学规律及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偶然的因素
40. 1995年长春出版社出版《蒸汽机打出的天下——英国工业革命》,在此书中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
A.通信电缆开始铺遍世界各地 B.英国确立世界霸权地位
C.其他国家从英国引进机器 D.吹响第一次动力革命号角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说明: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41题16分,42题12分,43题12分,请注意答题清楚、规范否则酌情扣1——3分
41.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兄,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2)结合材料分析,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儒学在当时的地位如何?(2分)
材料三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3)据材料三可知,董仲舒对待孔子学说(儒学)的态度应是什么 (2分)据材料三与所学
知识,分析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在西汉取得独尊的地位 (3分)
材料四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4)据材料四指出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分)结合材料四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3分)
42.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2分)
图一 张旭《古诗四帖》 图二 颜真卿书法 图三 北宋张择端《清明 图四 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
上河图》(局部)
图五 明清时期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小说《三言二拍》和《水浒传》。
请回答:
(1)图一、图二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各有何特点?它们共同反映的时代特征是什么?(4分)
(2)图三、图四分别属于中国画哪一画种?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明形成两种画风差异的原因。(4分)
(3)依据图五,说明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是什么 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 (4分)
43.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困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伏尔泰在给他的一个反对者的信中写道:“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材料四 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请回答:
(1)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就材料一所说的“文学方面巨大成就”举一例。(3分)
(2)根据材料二,孟德斯鸠提出的著名国家学说是什么?这一学说的核心是什么?(2分)
(3)材料三、四中两位著名思想家的相同主张是什么?(2分)
(4)17、18世纪的欧洲,在社会巨变的大潮中,一些思想家为构建法治社会,提出了一整套构想。请写出启蒙运动的主要理论成果(社会学说)。(2分)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3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测试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CDAB 6-10 CCCDD 11-15CAADA 16-20AABCA 21-25DACCC
26-30CDCAD 31-35DDBDD 36-40BCCCA
二、非选择题:
41.(16分)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暴政。(2分)
(2)政治主张:提出了“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以德服人,争取民心。(2分)地位:不受统治者重视。(2分)
(3)肯定儒家学说。(2分)儒家的“仁政”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专制主义和大一统的需要;统治者的政策(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主张)。(3分)
(4)经世致用。(2分)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3分)
42.(12分)(1)图一:狂放不羁;图二:注重规范法度。时代特征:唐朝政治统一,经济繁荣。(4分)
(2)画风:风俗画、文人山水画。
原因:前者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局部统一,商品经济发展。 后者国家变乱,民族矛盾尖锐,南宋偏安江南。(4分)
(3)小说的创作出现繁荣的局面。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要求文学作品进一步平民化。(4分)
43.(12分)
(1)人文主义。 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3分)
(2)三权分立学说。(1分)其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1分)
(3)“天赋人权”,人人都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2分)
(4)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等。(2分任答三点)
(5)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作了准备。(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