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听出《糖果仙人舞曲》的主题音乐,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能以手势图案或线条来表现所听到的乐曲表现乐曲中的力度变化。
3、通过聆听、表演童话色彩的音乐,增加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发展音乐创造思维。
教学重点:认真聆听乐曲中钢片琴的音色特点,能够听出由钢片琴演奏的主题音乐及乐曲的结构,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乐曲主题的准确听辨。跳音和连音的学习与体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网球、彩带棒、老鼠头饰等
学生实践活动:
1、运用节奏、声势、等游戏方式感受乐曲主题音调。
2、用不同符号表示出乐曲的曲式结构。
3、试着用身体的动作表现剧中人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 、音乐网球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有帮爸爸妈妈按摩吗?你们是用什么按摩的?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参观一家音乐按摩店.它的手法很特别,它是用球给大家按摩的。
两人一组,一颗网球,A先按摩,B坐在持球。
交换角色(必须跟着老师的音乐来滚动或敲击)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用球在身上敲击与滚动方式体验,来联结至音乐的断奏与圆滑奏,并能在音乐中发现音乐力度不同表现,以及其中突强的感受。】
二、 梦境奇想
师:你们按的太舒服了,老师都睡着了,现在就请进入我的梦乡。
1.师完整的表演。引导学生想象音乐表现的情景
2.角色扮演与律动:讲述故事.角色扮演.(先聆听音乐配合故事情节演出。边听音乐,边以肢体律动方式配合乐曲跳跃.走着等,以体现音乐中的轻(弱)重(强)。)
3.请学生上台表演
4.跟音乐做手操
【设计意图:给学生模仿的空间,是让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首先,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其次,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音响效果,初步感受了跳音、连音、重音。】
三、 梦中玩耍
自制棉花糖(道具彩带棒)
生随音乐制作棉花糖。
学习跳音与连音。
请学生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及时给予学生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表演的积极性,并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四、跳出梦境
师:今天我们一直欣赏的这首乐曲其实是柴夫斯基老爷爷写的,芭蕾舞剧中《胡桃夹子》中的一段音乐。名字叫《糖果仙子舞曲》
1. 介绍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故事。
2.完整聆听找出钢片琴的音色,并观看钢片琴演奏的视频
3.再次聆听,根据前面的活动分析的节奏与曲式,找出相同与不同。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段?(ABA)
五、音画学习
1.学习A段.欣赏以点线来表现音高,与简易图案呈现的音画,配合音乐观赏一次。
2.学习B段,B段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它有什么不同?
3.完整的音画。
4.完整的手操
5.全班分组进行,创编动作来代表不同的主题,并完整展现。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音乐游戏、画图形谱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速度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六、小结
生随音乐跳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