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文艺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音乐游戏)打花巴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文艺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音乐游戏)打花巴掌》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1-02 13:2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音乐游戏《打花巴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文艺版一年级下册第七课音乐游戏《打花巴掌》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打花巴掌》是湘文艺版一年级下册第七课一节音乐游戏,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这首歌曲从结构上看是一段体,五声商调式。旋律欢快,流畅,整首歌曲情绪热烈,活泼,有节奏感,曲调简单易记朗朗上口。教材中同学之间边拍手边歌唱,表现了同学们团结友爱,快乐游戏的情景。“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我想游戏定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课程标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实践活动中体验音乐的基本理念。我在设计时紧密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愉悦性,通过游戏、律动、唱歌、创编等音乐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音乐艺术的启迪。
教学目标:
1、聆听儿歌《打花巴掌》,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以说童谣,唱儿歌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用欢快流畅的情绪表现北京儿歌《打花巴掌》。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形式多样的“花巴掌”及适当的歌词,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用欢快流畅的情绪表现北京儿歌《打花巴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创编形式多样的“花巴掌”游戏。
掌握北京儿歌“儿化音”的说唱特点。
教学方法:
教法:游戏、按节奏读歌词、体态律动、听唱、比较、情景创设、启发引导、创编表演、合作交流、听赏感受等多种方式教学。
学法:听、唱、说、看、合作探讨、参与活动、创编表演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化教学资源、打击乐器、钢琴 、道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活动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
儿歌游戏,激趣导入
1、学生跟视频音乐玩拍手游戏,引起兴趣。
2、聆听《打花巴掌》与游戏儿歌对比,引出北京儿歌特点。(引导孩子从演唱方法入手,找出有说,有唱的演唱方法。)
3、微课讲解北京儿歌特点。(强调儿化音,儿歌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营造和谐、民主、欢快的课堂气氛,以愉快的心情为后边的学习活动做好情感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受歌曲《打花巴掌》
1、播放歌曲《打花巴掌
师:听一听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听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想到了什么场景呢?
2、学生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肯定。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愉快轻松的情绪,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好习惯。】
三、学唱歌曲《打花巴掌》
(一)学唱说词
?1、出示《打花巴掌》说词节奏,学生试读.
????? ?X X X X???X??|?X??X? ??X |??X.??X? ?X??X??|?X??X??? X??||
??????? 打花巴掌呔,一 月??一,我?们 从小???在一 起
???(教师指导:“呔”的读法是“dai”而不是“tai”;儿化音都是北京方言。)
2、教师泛读,学生跟读。(老师示范轻声高位读歌词及情绪;练习附点音符的节奏)
3、教师讲解什么是“打花巴掌”。
师:你知道这首歌曲为什么叫《打花巴掌》?你还能玩出新花样的巴掌游戏吗?请个别同学示范。
4、学生游戏《打花巴掌》说词部分。
【创设意图:熟悉歌词内容,感受北京儿歌轻声高位的特点,从游戏中体会儿歌的快乐。】
学唱部分:
1、聆听歌曲《打花巴掌》唱词部分。
2、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各种花,强化儿化音。(教师示范京腔京韵,情绪及儿化音)
3、学唱《打花巴掌》唱词部分
1)聆听范唱,律动感受歌曲情绪。
2)跟琴听唱教学。
4、多种形式演唱,引导学生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例如:师生接龙、生生接龙以及演唱速度指导)
5、教师弹奏,学生律动表演。
【设计意图:掌握歌曲节奏、音准。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轻松愉快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表现歌曲《打花巴掌》
1、跟范唱完整演唱《打花巴掌》儿歌。(要求:全体学生跟音乐做拍手、点指恒拍节奏。)
2、男女分组表演《打花巴掌》游戏。(要求:男生做打花巴掌的游戏,女生唱词部分做律动)
3、创编歌词:(要求:合辙押韵)
1)分析歌词中的“押韵”特点。
2)学生创编歌词并交流。
3)音乐伴奏,创编展示。
【设计意图:以唱、合作游戏、律动的形式表现歌曲。鼓励全体合作、自主参与,在积极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五、拓展:走进《老北京》(播放多媒体课件)
六、课堂小结,游戏结束。
今天,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打花巴掌》这首北京儿歌,还一起进行了游戏、创编活动,并对老北京儿歌有了简单的了解。老师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童谣伴随你们,把这种开心、快乐带到我们的课间、生活中,陪伴你们快乐成长!学生跟音乐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