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磁现象
磁场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弱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模拟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发,回到磁体的N极,构成闭合曲线
D.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所指的方向相反
2.甲是球形磁铁,乙是形状和大小相同的铁球,现用细线将它们悬挂起来并相互靠近,会出现的情形是图中的( )
A.
B.
C.
D.
3.梳理“磁场和磁感线”相关知识,整理归纳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①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
②磁感线是磁体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曲线
③磁感线是铁屑组成的
④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发出回到北极附近
⑤磁感线有疏密之分,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且可以相交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⑤
4.在举行沙滩排球比赛的场地上,人们往往先用“磁选”来对沙子进行处理。“磁选”是选走沙子中的( )
A.粗的沙子和小石块
B.铜、铝碎片
C.玻璃和塑料碎片
D.铁钉、铁片
5.如图是条形磁体的磁场外布图,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该条形磁铁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②a处的磁场强弱与b处的磁场强弱相同
③置于a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左侧;④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理模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根据图中放在磁场里的小磁针的指向(小磁针黑端为N极),各图中标出的磁感应线的方向和磁体名称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弹簧秤下挂一条形磁铁,沿着条形磁铁自左向右水平方向移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将( )
A.不变
B.逐渐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8.如图所示,甲、乙两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一端分别吸有一根较重的铁钉。若磁铁甲不动,将磁铁乙N极去接触磁铁甲的S极,则出现的现象是( )
A.两根铁钉都会掉落
B.两根铁钉都不会掉落
C.只有磁铁甲的铁钉会掉落
D.只有磁铁乙的铁钉会掉落
9.下列四个选项中,涂黑的一端表示小磁针的N极,将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小磁针静止不动时N极指向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0.我国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将指南针分为“水针”和“旱针”两类。在图所示装置中,条形磁铁左方的水盆中悬浮的“水针”和正上方悬挂的“旱针”在静止时其N极分别指向( )
A.左,左
B.左,右
C.右,左
D.右,右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如图所示,“柢”即握柄,是磁体的
(选填“N“或“S”)极。静止时指向地磁场的
(选填“南”或“北”)极。
12.湖南长沙磁悬快线,列车设计速度为100km/h,磁悬浮列车是利用
(填“同名”或“异名”)磁极的相互排斥来实现列车悬浮的,悬浮的目的是
。
13.我们试着做一个游戏如图:将磁铁M固定在铁块C上。用手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并竖立在磁钢上端,如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将
(填“合拢”或“分开”),并说明理由
。
14.小明同学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底座,把两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就制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指南针,该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北方,则针尖是指南针的
(选填“N”或“S”)极;指南针能够指南方,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着
。
15.爱因斯坦曾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确实存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它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产生
来认识它,还可以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它。如图所示,是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
(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
(选填“P”或“Q”)。
三.作图题
16.在甲图中画出磁感线(三条),在乙图中标出磁极的名称,在丙图中画出位于图中A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17.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如图所示,请标出地面附近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四.实验探究题
18.现有三根金属棒:一根铁棒、一根铜棒、一根磁棒,从外表难以区分,请你想办法加以辨别。
磁棒的辨别:将三根金属棒用细线系好,悬挂起来,使其转动,静止时,根据指示的方向可以确定出磁棒。
原理:磁体受
作用,静止时指向
(选填“南北”或“东西”)方向。
铜棒的辨别:
。
原理:磁体具有
性,可以吸引钢铁类物质。
19.小谦在探究“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时发现:磁体间的距离不同,作用力大小也不同。他想: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与磁极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
(1)你的猜想是
。
(2)小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由于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不便测量,他通过观察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变化,来判断磁体间力的变化,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法。
(3)小谦分析三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磁极间距离越近,相互作用力越大。小月认为:这个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论证,联想到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还须研究甲、乙两块磁铁相互
时,磁体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A、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强,故A错误;
B、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一些假想的线,故B错误。
C、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在磁体的内部,磁感线是从S极回到N极,故C错误;
D、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与南极所指的方向相反,故D正确。
故选:D。
2.解:甲、乙两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球悬挂起来。甲具有磁性,乙不具有磁性,当它们靠近时,由于磁体能够吸引铁质物体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两球向中央靠拢。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解:①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会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发生力的作用,因此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故①正确不合题意;
②磁感线本身并不存在,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的分布而人为引入的虚线,故②错误符合题意;
③磁感线是一条条封闭的虚拟的曲线,不是由铁屑组成的,故③错误符合题意;
④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磁北极附近发出回到地磁南极附近,因为地磁方向与地理方向交错分布,所以磁感线是从地理的南极出发回到地理的北极附近,故④正确不合题意;
⑤磁感线有疏密之分,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且不可以相交,故⑤错误符合题意。
那么错误的是②③⑤。
故选:D。
4.解:
“磁选”就是利用磁铁的磁性,将铁、钴、镍等物质从别的物质中选出来,根据各个选项里的物体可知,只有用铁制成的物体(铁钉和铁片)才可以被磁体吸引,故ABC错、D正确。
故选:D。
5.解:①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因此,图中条形磁铁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故①正确;
②磁体中两极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因此,a处的磁场比b处的磁场弱,故②错误;
③由于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磁场的方向,所以置于a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左侧,故③正确;
④磁感线是为了便于研究,人们假想出来的,是一种物理模型,但不是真实存在的,故④错误;
综上可知,①③正确。
故选:C。
6.解:A、图中磁体的N、S极错误,故A错误;
B、图中磁体的N、S极标错,磁感线应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故B错误;
C、图中磁体的N、S极和磁感线方向正确,故C正确;
D、图中磁体的N、S极错误,磁感线应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故D错误;
故选:C。
7.解:
由图知竖直放置的磁铁受力平衡,在开始位置时两个S极靠近,相互排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磁铁的重力减去斥力;当上面的磁铁向右运动时,两同名磁极开始远离,斥力减小,当过了中间位置,两个异名磁极逐渐靠近,变为引力,再向右运动,引力变大,拉力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大,故B正确。
故选:B。
8.解: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另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N极与原来磁铁的S极接合时,N极与S极接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条形磁铁,铁钉所在位置成为“新条形磁铁”的中间位置,磁性很弱,铁钉将落下,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解:A、条形磁铁的S极与小磁针S极相对,违反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规律,故A错误;
B、小磁针所处位置磁场方向是向下的,小磁针应与磁感线方向应平行,而不应垂直,故B错误;
C、小磁针所处位置磁场方向是水平向右的,而小磁针N极水平指向右方,故C正确;
D、小磁针所处位置磁场方向是水平向右的,小磁针N极水平指向右方,故D错误。
故选:C。
10.解: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铁的左端为S极,所以“水针”的右端为N极,“旱针”的左端为N极。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解:(1)磁勺的勺柄指南,根据地理的南极正是地磁的N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勺柄为该磁体S极;
(2)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静止时磁体的S极,即地磁场的北极。
故答案为:S;北。
12.解:磁悬浮列车的车体和轨道是同名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使列车实现悬浮,从而减小列车所受的摩擦力,提高速度。
故答案为:同名;减小摩擦力。
13.解:
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并竖立在磁钢上端时,硬币会被磁铁磁化,且两个硬币的上端为同名磁极,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因此它们会相互分开。
故答案为:分开;硬币被磁铁磁化,两个硬币的上端为同名磁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而分开。
14.解: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N)极。
故答案为:N;磁场。
15.解: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它对放人其中的小磁针产生磁力来认识它,还可以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它,由于磁感线的疏密体现了磁场的强弱,a点的磁感线较稀,b点的磁感线较密,所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弱;同时由于磁感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跟小磁针放在该点的北极指向一致,所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Q;
故答案为:磁力;弱;Q;
三.作图题
16.解:
甲: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的;
乙: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磁体的右端为S极;
丙:A点磁场的方向实际就是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如图:
17.解:
地球是个大磁铁,地球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磁场在的小磁针的N极和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地磁场的磁感线都是从地磁北极出发到地磁南极,所以小磁针N极指向如红色的N,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8.解;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磁体在地球的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静止时指示南北方向;
铜棒的辨别:将磁棒分别靠近三根金属棒,若发现磁棒不吸引其中的一个金属棒,则这根金属棒就是铜棒,因为磁体具有磁性,可以吸引钢铁类物质,不吸引铜。
故答案为:地球磁场力;南北;将磁棒分别靠近三根金属棒,若发现磁棒不吸引其中的一个金属棒,则这根金属棒就是铜棒;磁。
19.解:(1)由生活经验可提出猜想,即:磁体间的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
(2)磁力大小可以通过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来反映,故采用了转换法;
(3)联想到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还须研究甲、乙两块磁铁相互排斥时,磁体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故答案为:(1)磁体间的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2)转换;(3)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