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综合性学案
一、【目标诠释】——我来认识
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重点掌握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现象和结论。根据碳的化学性质,了解碳单质的用途。
二、【导学菜单】——我来预习
1.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写字作画,这些字画历经千百年,但墨迹依然清晰不变。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2.在过去条件不好的时候,冬季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常常在室内用煤炉烧煤取暖,但如果使用不慎,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你能猜测一下“煤气”是什么吗?“煤气”又是怎样产生的?
3.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CO2,又可生成CO。那么,碳能否与氧化物(氧化铜)反应,即碳能否夺得氧化铜中的氧呢?
4.仔细阅读课本P107实验6-2,想一想,该实验装置与你学过的哪个实验的装置是相似的?你能预测一下该实验中可能出现什么实验现象?
5.与上述木炭和氧化铜的反应原理相似,在冶金工业上,用焦炭来冶炼金属,这是利用了碳的什么性质呢?什么叫做还原反应?
三、【困惑扫描】——我来质疑
四、【感悟平台】——我来探究
请你对下面两套实验装置进行评价,说说它们的优缺点。
五、【建立网络】——我来归纳
常温下性质
碳的 充分燃烧
化学 可燃性 不充分燃烧 属于 反应
性质 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
高温下性质 实验装置:
比较活泼 还原性 实验现象:
还原反应:
还原性:
六、【过关窗口】——我来练习
1.“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能体现钻石的性质是 ( )
A.硬度大 B.不能导电 C.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
2. 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方法是 ( )
A. 观察外表 B. 测定密度 C. 在纯氧中燃烧,检验燃烧产物 D. 测量硬度
3.下列用途与碳单质无关的是 ( )
A.冶炼金属 B.制火药 C.吸附色素 D.做致冷剂
4.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碳片
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碳片和C60是同一种物质
C.在一定条件下,碳片可还原氧化铁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5.有关2 CuO + C 高温 2 Cu + 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
A.CuO具有氧化性,发生了氧化反应 B.C有还原性,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6.为了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杂质木炭粉,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 灼热混合物,并通入氢气 B. 灼热混合物,并通入氮气
C. 通入氧气,同时灼热混合物 D. 直接灼热混合物
7.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右图。
(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 ;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①部分的化学方程式: ;
(4)停止加热时,应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并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
8.为确定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份,请你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以下探究。
【对固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金属铜; 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猜想Ⅲ:除铜外,还含有木炭; 猜想Ⅳ: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
【进行实验】 实验流程见下图:
【资 料】木炭和铜都不能溶于稀硫酸。氧化铜能溶于稀硫酸,且形成蓝色溶液。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包括溶解、 两步操作,它们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
(2)C的化学式为 ,D的化学式为 。
(3)如果溶液A显无色,说明样品中含有 ,则证明猜想 成立。
答案:1.C 2.C 3.D 4.B 5.C 6.C
7.(1) 提高温度 (2) 开始排出的是空气 (3)略
(4) 既防止了石灰水倒吸,又防止了灼热的铜再被氧化
8.(1) 过滤 、 玻璃棒 (2) CO2 、 CuO (3) 铜和木炭 、 Ⅲ
C+CuO
碳还原氧化铜
碳的
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