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实数》复习
1、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
的相关概念.
2、熟练掌握无理数的概念,会对一个无
理数进行估算.
3、掌握实数的概念、分类以及性质
4、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化简以及计算
平方根与立方根
二次根式
实数
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
定义:最简二次根式
性质:积(商)的算术平方根
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立方根
概念与性质
定义
分类
知识构架
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
立方根
表示方法
的取值
性
质
≥
开
方
≥
正数
0
负数
正数(一个)
0
没有
互为相反数(两个)
0
没有
正数(一个)
0
负数(一个)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的运算叫开平方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的运算叫开立方
是本身
0,1
0
0,1,-1
复习指导1:(1分钟)
复习课本P26-P31页,完成下表:
=
1、 = _____ , =_____; = _____
2、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 平方根是_____ 立方根是 _____
3、如果 ,那么m=_____
4、若 ,则m的立方根等于_____
5、 的平方根是x, 64的立方根是y,则x+y的立方根为( )
6、若 ,则 =_____
7、若 ,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
练习
-4
-8
±1.1
3
±3
4
±1
7或-1
10.下列说法或等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 =0.3;② ;③-32的平方根是-3;④ 的算术平方根是-5;
⑤ 的平方根.
A.1 B.2 C.3 D.4
C
A
9、
11、解下列方程
12、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分别是a+3和2a-11,求这个数的立方根。
13、已知x、y满足︱x-5︱+ =0, 求(x+y)2006的平方根?
变式、若
求 的值。
16、已知
,求
的值。
17、已知
,求 y-x的算术
平方根
实数的相关概念
二
实数
有理数(有限或无限循环小数)
整数
分数
正整数(自然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或 实数
正实数
零
负实数
注: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整数
1.实数的分类
知识梳理
2.数轴
①三要素: 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②与实数一一对应
3.相反数、倒数
a与-a 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a与b互为相反数 a+b=0)
b与 倒数的两数积为1(a与b互为倒数 ab=1)
4.绝对值(到原点的距离)
①
|a|=
a(a>0)
0(a=0)
-a(a<0)
|a|为非负数,即|a|≥0
②非负数形式有:|a|; a2; ;
5.实数的大小比较
①利用数轴(右边的数总比左边大)
②作差与0比
③作商与1比
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 )
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 )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
4.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 )
5.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 )
6.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反过来,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
2
2
(2)
3(1)
(3)
4、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1-1所示,则
它们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c d 0 b a
图1-1-1
其中:
ca+b
-d-c
b-c
a-d
6、数轴上两点A,B分别表示实数 和
,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
5、
1
10、比较大小:
11、π的整数部分为3,则它的小数部分是 π-3 ;
<
<
>
2
A.2或12 B.2或-12 C.-2或12 D.-2或-12
D
二次根式
三
1、定义:
形如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性质:
⑴积的算术平方根:
等于算术平方根的积;
⑵商的算术平方根:
等于算术平方根的商;
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3、最简二次根式 :
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最简二次根式 :
⑴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分母;
⑶分母不能含有根号.
注意: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最后结果应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运算 :
⑴二次根式的加减:
类似合并同类项 ;
⑵二次根式的乘法 :
⑶二次根式的除法 :
(4)二次根式的乘方 :
注意: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
2、下列式子中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3.将 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所得的正确结果是( )
A. B.- C.- D.
4.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化简: .
C
D
B
0
7、已知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2) .
解:(1)
(2)
7、已知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2) .
7.探索规律并填空:
观察下列计算
6(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