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0 20:1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世说新语》两则
初一备课组
教材分析
《 世说新语》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 全书原8 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 门。《 咏雪》 选自“言语”一门,《 陈太丘与友期》 选自“方正”一门。
两则短文都是记叙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咏雪》 记叙了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次家庭聚会,谢道温以絮喻雪,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陈太丘与友期》 讲的是汉末名士陈元方七岁时,直言责父友的故事。两则故事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展开,语言文字虽是文言,但浅显易懂,辞意隽永,读者会在作者客观的叙述中,感受到少年的智慧美,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 .理解、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及特殊用法的词语。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等方法疏通文意,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圈点评注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倩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心感受人物的聪颖机智,做守信、明礼、尊重他人的人。
教学重难点
1 .诵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语。
2 .感受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明确为人之道。
突破方法:在学习前三篇文言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朗读课文,共同评析,同时贯穿朗读方法的指导,以达到诵读时读音准确、节奏分明、语气恰当的目标。疏通文意时,重在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并利用制作学习卡片的形式,强化学生积累的意识,培养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圈点评注的方法,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用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探讨,从而明确人物的性格特点,最终明确为人之道。
教学方法
1 .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培养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悟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意。
2 .卡片式积累法:引导学生分类整理文言词语,明晰各种文言现象。
3 .情境还原法:根据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动作等,用把故事讲给同桌、全班同学听的形式,感受人物的特点。
4 .语文活动式教学法:对教学难点的突破,结合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语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咏雪
一、情景导入,激发想象
设计(一)
播放歌曲《 我爱你,塞北的雪》(可在百度中输人歌曲名称找到并下载),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
歌词:
我爱你塞北的雪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
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
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
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
春天的使节
我爱你塞北的雪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用白玉般的身躯
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
你把生命融进了土地哟
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叶
啊… …
我爱你
啊… …
塞北的雪
塞北的雪
引人课题:大家听了一首歌咏雪的心曲,充分感受到了歌曲中对雪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请你说说歌词作者是如何描写塞北的雪的。_
学生思考并交流。
示例:
1 .以丰富的感情,细腻的笔触,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雪的纷繁、轻盈、洁白。(外在之形)
2 .把雪比作舞蹈的少女,春雨的姐妹,春天的使者,化作生命之水滋润万物,极力地赞美了雪的无私奉献精神。(内在之神)
师:今天咱们学习一篇文言短文《 咏雪》 ,看看文中人物是如何描写雪的。
设计(二)
同学们,雪花是仁慈的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它飘飘洒洒,纯洁轻盈。因为有了它,才有了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清寂,才有了岑参“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秀美,才有了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豪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咏雪》 ,共同来欣赏文中的两位少年是如何来比喻“雪”这个自然界的精灵的。
二、朗读课文,理解读
教师:进人初中后,同学们已经学过三篇文言文,大家已初步具备了朗读文言文的能力,请你自由朗读这篇咏雪的小短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点一下他读得怎么样。预设:1 .学生易读错的字:差(ch 动似(欲)。
2 .学生易读破的句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 .学生不易把握朗读的语气。提示: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体会人物此时的语气;根据特定的环境感受当时的氛围。
关键词语:“欣然”“大笑”“乐”等。朗读时,要把重音放在这些词上,读出轻松与活泼来。“内集”意为家庭聚会,“讲论文义”意为诗文交流。因此,气氛是融洽的、轻松的。操作流程:读给自己听(自悟中学习)― 读给同桌听(合作中学习)― 读给全班同学听(探讨中学习)― 全班齐读(感悟中学习)。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参与者,随时组织、点评、引导、示范,并作出总结:文言文的朗读要抓住三个方面:准确的读音、分明的节奏、恰当的语气。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不错,你们就像一片片洁白、轻盈的雪花,展示了你们的风姿。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意,为以后文言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进人下一个环节。
三、疏通文意,积累读
教师:疏通文意是理解、积累的前提,请同学们把课文翻译一遍,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然后小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再不能理解的可在班内共同探讨解决。
方法指导: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辨析积累。多媒体展示:请你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完成下面的题目。
( l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B .与儿女讲论文义。( )
C .撒盐空中差可拟。( )
D .未若柳絮因风起。( )
( 2 )文中描写雪的句子。
( 3 )文中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集中交流,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答案:( l ) A .家庭聚会B .讲解诗文C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D .未若,比不上。因,凭借(2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3 )欣然、大笑乐
四、圈点评注,品味读
语文活动设计:我为他们来颁奖。
多媒体展示:如果让你为这次家庭聚会中的人物颁奖,你将为谁颁发一个什么奖?请运用圈点评注的方法,抓住文章关键词语、句子以及人物的神态,说说你颁奖的理由。
1 .学生阅读,可以进行小组间的合作。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同时引导学生深人理解文本,依据课文内容对文中的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2 .交流反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揣摩富有表现力的、精美的语言,感受文中洋溢着的家庭的温馨,人物的聪颖机智。
学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依据学生的阅读理解及时点评并把握阅读的重点和方向。
示例:( l )我要为谢太傅颁发“慈爱奖”。他没有长辈的架子,没有因为学识渊博而看低年轻人。“寒雪日”即“内集”,见“雪骤”而“欣然”,后“大笑乐”,为“儿女”营造了融洽、轻松的家庭气氛。
( 2 )我要为谢道锰颁发“才华奖”“才女奖”。谢道楹身为封建社会的女子,却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绽放出如此美丽的想象之花。她以絮喻雪,既点明了雪花飘舞的情态,又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极富神韵。
( 3 )我要为谢朗颁发“文学奖”。以盐喻雪,贴切地写出了雪的颜色、下落之态,也更能让人感受到雪之“骤”。
( 4 )我要为谢道温颁发“机智奖”。她镇定自若,“未若”说明她思考已久。以絮喻雪,得到了谢公的赞美,表现了非凡的文学才能。文章的最后点明她的身份,也更好地证明了作者的鲜明态度。
3 ,教师小结:短短的71 个字,却为我们塑造了如此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品读,我们感受到了温馨、快乐的家庭气氛,也感受到了谢道温的聪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这篇经典美文,再次投人到那个“白雪纷纷”的世界里。
五、发挥想象,创造读
教师出示“白雪纷纷”的句式,引导学生从形、神两方面描写,抒发对雪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示例:1 .落花飘零。
2 .白桦树叶在空中告别枝头。
学生仿写,然后联读展示,在诗意地表达中结束课堂学习。
六、作业设计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整理描写雪的优秀诗句,并能熟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扣文本的特点,紧扣新课标,紧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文言文的教学在新课标中已有明确指向:“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环节划分为这样几个步骤:理解读― 积累读― 品味读― 创造读。层层深人,达到在积累的基础上,迁移运用。
二、把“语文活动”引人课堂,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课堂教学充满艺术性。该教学设计中“我为他们来颁奖”活动设计巧妙,要求具体明确,综合性强,让学生带着赞赏的态度品评文中的人物,在合作、探究中,深人阅读文本,走进人物心灵深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好情感的陶冶。同时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将语言品读、朗读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较好地培养了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还是有效的语文方法教育。
第二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
一、激趣导入,听故事
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话,叫“自古英雄出少年”。有谁能告诉大家,你知道的古代的英雄}少年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知道的故事还真不少,你们就是新时代的聪慧少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故事,看看文中的少年又是怎样的呢?! 故事示例:司马光砸缸救友、曹冲称象、甘罗十二岁做宰相。
二、疏通文意,说故事
1 .朗读课文,概括故事。,教师: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看谁能最先读到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的程度。如果哪位同学已经读出来请举手示意老师。教师要随时询问并把握课堂情况。!教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交流,并随机进行评点,同时要及时对表现突出的同学提出表扬。{示例:元方直言责父友。;刚才,我们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故事内容,说明已经初步了解了故事的内容,我找一位同学朗读这篇文章,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点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预设:( 1 )学生易读错的字:不(fǒu )。此时教师要追问该词的意思。(通“否”,用在问句结尾表示询问)
( 2 )学生易读破的句子:元方/时年七岁。待君久/不至。
( 3 )学生不易把握朗读的语气。提示: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体会人物此时的语气。关键词语:“怒”写出友人听说太丘离去后的生气的样子。“惭”写出了友人听了元方的一番批评后的愧疚之情。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参与者,随时点评、引导、示范,并作出总结:文言文的朗读要抓住三个方面,准确的读音、分明的节奏、恰当的语气。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学生齐读课文。
2 .翻译积累: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不错,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工具书自己来翻译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可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3 .语文活动: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理解把这则故事说给你的同桌听,同桌帮助纠正错误的翻译。
4 .分类积累:多媒体展示:请你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完成下面的题目。第一组的同学完成第一题,第二组的同学完成第二题,第三组的同学完成第三题,第四组的同学完成第四题,五分钟后我们一起探讨。
( l )整理文中能由单音节词解释为双音节词的词语。
( 2 )把文中省略了人称的句子补充完整。
( 3 )整理文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
( 4 )整理文中表示称谓的词语。
教师在学生中来回巡视,指导。大约五分钟后请四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发言,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明确:
( l )与友期行。期:约定。太丘舍去。去:离开。
门外戏。戏:玩耍。待君久不至。待:等待。
相委而去。委:舍弃。友人惭。惭:渐愧。
则是无信。信:信用。
( 2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 (元方)答曰:" (家君)待君久(君)不至,(家君)已去。”友人便怒:" (尊君)非人哉!(尊君)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君)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渐,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 )元方时年七岁。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羊君在不?不:通“否”,用在问句结尾表示询问。
( 4 )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三、绘声绘色,讲故事
语文活动:故事讲给同学听。
要求:发挥想象,把人物对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补充到文中,然后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听。教师与同学共同评论。
期间教师与同学应讨论总结:( 1 )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明确:( l )元方: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 2 )故事的结尾颇有争议。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惊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使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算“无礼"?我们不赞同这个看法,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不应求全责备。(学生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四、发挥想象,续故事
语文活动设计:我来当作家。
多媒体展示:如果有一天,友人见到太丘,他将会对太丘说些什么呢?
1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思考。可以进行小组间的合作。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思考的情况,同时引导学生深人理解文本,依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
2 .交流反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人物的聪颖机智。
学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依据学生的阅读理解及时点评并把握讲故事的重点和方向。
示例:( 1 ) “与您相约中午,但我却没能按时到达,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希望能求得您的原谅。可我当时因为着急,就骂了您,实在是太无礼了。每每想起此事,我都会倍感惭愧,再次希望您能原谅我。”说完,友人便深深地弯下腰去。
( 2 ) “上次我没有按时赴约,实在对不起,您的儿子批评得非常正确,我真是一个无信、无礼之人。恳请您能原谅我。”一边说着,一边拱手作揖赔罪。
( 3 ) “元方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小小年纪,面对父亲的朋友,竟能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他懂得为人之道― 有信、有礼。将来一定会成为经天纬地之才。”友人的脸上露出了赞叹的微笑。
五、身体力行,学故事
多媒体展示: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则故事,如果从做人的角度给你的同学提一点建议,你会说些什么呢?
只赚一文钱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叫赵二。在集市上开了酒馆,取名“实惠酒家”。开始的时候,东西卖得很实惠,碗大,酒香,价钱便宜。每天生意兴隆,客人爆满,不到天黑,酒就卖完了。赵二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就动了歪点子,把大碗变成小碗,但还是大碗的价钱,并且欺骗客人说在酒里加了名贵的中草药。
客人相信赵二的话,客人不但没少,反而比以前更多了。赵二赚了不少钱,赵二尝到甜头,又往酒里加水,而且越加越多,几天后,客人越来越少了。
一天,走进来一位白胡子老头,问赵二:“你这店里怎么会这么冷清啊?”赵二说明了情况。老人说:“拿笔来,我告诉你一个秘方。”赵二拿来纸笔,老头写了两个字:诚信。赵二于是把酒店名改为“只赚一文钱”。从此诚实经营,坚持一碗酒就赚一文钱。人不能贪得无厌,否则会失信于民啊!
1 .教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交流,并随时进行点评、总结。
2 .教师小结: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希望同学们做诚实守信之人。
六、推荐阅读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两篇小故事,均出自《 世说新语》 ,作者是刘义庆。通过他,我们认识了两位聪颖机智的少年,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 世说新语》 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耐人寻味,充满乐趣,课下,同学们可继续阅读,去感受那蕴藏在其中的美丽世界.七、作业设计
1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整理关于“信”“礼”的名言警句,感受其美好的品德。
2 .阅读《 世说新语》 ,搜集整理你感兴趣的小故事3 一5 个。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角度新颖。特别是教学的第四个环节,设计了“友人见到太丘,他将会对太丘说些什么呢?”这一活动。好处有二:( l )从友人的角度来评价元方。(2 )强调了元方批评后的效果。这样就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步骤层层深人,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课堂教学由听故事激发兴趣引人,再说故事,疏通文意,到补充空白,还原人物,再到发挥想象续写故事,到最后明确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三、把“语文活动”引人课堂,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课堂教学充满艺术性。该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均设计了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学习语文。整个设计,思路清晰,活动充分,积累丰富。
备课资料
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 一444 ) ,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充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 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 世说新语》 原为8 卷,今本作3 卷,分德行、言语、正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兄藻、规茂、捷悟、夙惠、豪爽、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低、假诵、融免、俭音、汰奢、忿捐、谗险、尤悔、统漏、惑溺、仇隙,凡36 门。主要记载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歧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称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 世说新语》 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