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基础测试题[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基础测试题[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8-31 09:4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基础测试题
命题:章永华 姓名 班级 号次 成绩
一、选择题(10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
A、犀兕(sì) 鼋鼍(yuántuó) 诎(qū) B、畎亩(quǎn) 胶鬲(gé) 拂土(bì)
C、一箪食(dān) 蹴尔(jiù) 不屑(xiè)D、濠梁(háo) 醴泉(lǐ) 吓(hè)
2、选出加点字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胡不见我于王:xiàn 引见 B、曾益其所不能:céng 曾经
C、故患有所不辟也:bì 通“避”,躲避 D、惠子相梁:xiàng 做宰相
3、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D、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5、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宋何罪之有——《公输》——《墨子》——墨家
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儒家
C、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论语》——儒家
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庄子》——道家
二、综合性学习(9分)
1、请你仿照孟子小档案,给孔子也建个小档案。(5分)
孟子小档案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他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主张和平,反对战争,有记录其言行的《孟子》 一书传世。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2、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博大精深。请你分别写出一句你知道的最能体现二人智慧和主张的名言。(本单元课文中的名言除外。4分)
(1)孔子的名言:
(2)孟子的名言:
三、解释下面加点的词。(9分)
或谓惠子曰( ) 搜于国
中三日三夜( )
非梧桐不止(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固不知子矣( ) 公输盘不说( )
吾义固不杀人( ) 胡不已乎( ) 吾既已言之王矣( )
四、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72分)
(一)(20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按照课文,在横线上填空。(3分)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8分)
苦其心志 ( )行拂乱其所为( ) 人恒过( )( )
困于心衡于虑(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
3、翻译下面句子(6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3分)
(二)鱼我所欲也(22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按照课文在横线上填空。(2分)
2、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8分)
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 )( )
乡为身死而不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 )(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此之谓失其本心(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本文第二自然段是摆事实(举例)论证,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个论据。(4分)
(1)
(2)
(三)(11分)?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子墨子解带为城。( )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公输盘诎。(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
(1)吾知所以距子矣。
(2)虽杀臣,不能绝也。
3、本段文字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 、 交代激战之结果,用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用原文回答)(3分)
(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9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按照原文,在文中三空缺处填空。(3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6分)
池非不深也( ) 委而去之( )( ) 以天下之所顺( )
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道者多助( )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环而攻之而不胜。(1分)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1分)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2分)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分)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的句子是
, 。(2分)
5、美国绕开联合国,擅自出兵攻打伊拉克,遭到了大多数富有正义感的国家和人民的反对,这印证了本文中“ , ”这句话。(2分)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基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C 2、B 3、D 4、C 5、C
二、1、
孔子小档案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被尊为“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
有记录其言行的《论语》 一书传世。此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示例:(1)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三、有的人 国都 栖息 完全,确定 固然 通“悦”,高兴,愉快
善良坚持道义 为什么 已经
四、(一)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使……痛苦 违背 常常 犯错误 梗塞,不顺 被人了解 在国内 通“弼”辅佐
3、(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3)(通过这些)来让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4、曹雪芹举家食粥,仍然坚持创作,写出了不朽的小说《红楼梦》。
(二)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苟且偷生 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乡”通“向”,从前
这 停止,放弃 通“德”,感激 天性,天良
3、(1)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2)不仅仅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这种本性,不过贤德人能够不丢失罢了。
(3)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4)(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4、(1)饿人不食“嗟来之食”(2)不辨礼义而接受万钟
(三)1、夫子,先生,老师 通“御”,抵抗 入侵 屈服
2、(1)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
(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
3、攻械尽 守圉有余 诎(公输盘诎)
(四)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护城河 放弃 离开 归顺,服从 武器装备 施行仁政
3、(1)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2)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
(4)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