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在称、掂、估、说的过程中,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量感; 
2. 知道克、千克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及其进率,会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物体的轻重。 
3. 通过动手操作与文化浸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建立克、千克的量感; 
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 
教学准备: 
ppt、相关学具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学生汇报 
情境导入 
1. 同学们课前收集了一些物品的轻重,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你发现了吗? 
克和千克是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克在国际上用g表示,千克用kg表示。 
文化介绍:克和千克的由来 
那克和千克是怎么来的呢?(文化)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测量工具 
(二)认识1克 
1. 用2分硬币感知1克 
2. 多种物品建立1克的量感 
1)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老师手里还有一些小物品,请小助手帮我们称一称并读出它有多重。 
2)掂1克物品强化量感 
①掂一掂:每人选一种掂一掂; 
②说一说:你对1克的感受; 
3)学生谈对1克的感受。 
3. 小结 
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感受到重1克的物品是很轻的。 
 
(三)小组活动 
1. 小组称物品轻重 
活动任务:感受几克、几十克、几百克物品的轻重 
活动要求: 
1)取:取出1号袋里的物品; 
2)称:分别称出每种物品的轻重; 
3)填:填出所秤物品的质量; 
4)掂:掂一掂所秤物品,你有什么感受? 
2. 小组汇报 
3. 估重验证 
1)估小、大苹果的质量 
三、建立1千克的量感 
(一)由1克推及到1000克 
(二)揭示关系 
1)找:你能在老师给的物品中找出标记为1000克的物品吗? 
2)称:我们来称一称。 
3)揭示关系:1000克=1千克(板书) 
(三)感受1千克的轻重 
1)掂一掂:掂一掂1千克的盐; 
2)说一说:与1克物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四)感受几千克、几十千克物品的轻重 
五、估体重活动 
1. 估学生体重 
2. 引出健康体重标准 
(六)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说一说建立了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对重1克,几克,几十几百克,1千克,几千克,几十千克的物品有了一定的感受。 
四、课堂练习 
1. 下面的物品填上合适单位 
西瓜 油 西红柿 香蕉 酸奶 
3( ) 5( ) 125( ) 100( ) 143( ) 
新华字典 南瓜 一袋大米 
500( ) 4( ) 20( ) 
2. 填一填 
5000g=( )kg 3kg=( )g 
3. 感受与质量有关的因素 
1)同质异形比轻重 
2)异质异形比轻重 
总结 
五、课堂总结 
略 
六、板书设计 
略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