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家乡文
化生活
我们的家园:了解家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增进家乡文化认同;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通过调查、访谈和实地考证等方式,搜集整理资料,聚焦并提炼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
认识我们生活的家园,见证时代变迁。
研读学习资源,深化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认识和思考。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访谈
调查报告
建议书
学习活动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活动指导】
一、活动准备
1.阅读学习资源《访谈法》,加深对访谈的认识;阅读《节日与文化》,对民风民俗形成感性认识。
2.确定访谈主题。如家乡民居、家乡的历史传说等。
3.确定访谈对象。对要采访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要有所了解。还要依据访谈主题的不同确定访谈的对象,如关于家乡街道的变化、某一历史建筑的演变,要多向当地老人请教。
4.拟制访谈记录表
访谈记录表
对象
性别
年龄
访谈成员
访谈时间
访谈提纲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
访谈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访谈照片
二、活动技巧
(一)了解访谈文体特征
“访谈”是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即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访谈虽说是新闻文体的一种,但又不同于新闻文体。基本特征:
1.针对性。如《任继愈先生访谈记》即针对任继愈先生做的专访。
2.专题性。对要访谈的问题进行高度的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不求大求全。
3.典型性。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有一定的典型性,也就是说访谈的内容具有代表性。它是在一定的起点或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进行的专访。
(二)知道访谈的要求
1.专访的三要素: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
2.主题: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
3.结构:开头、主体、结尾。
4.语言:平实,口语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5.态度: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谈。
6.再现访谈对象的话语特点,体现现场感。如《焦点访谈》《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
7.提问者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三)掌握访谈的提问技巧
1.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2.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3.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4.旁问:访问者不顺着原来的话题说下去,而是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调节被访者的情绪。
5.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对象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6.延伸:对谈话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范围,避免片面性。
7.对比:在访谈对象就某一个问题在不同情境下的陈述不尽相同时,访问者进行对比提问。
8.结尾:告知访谈对象访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真诚地感谢访谈对象的配合。
(四)明确访谈形式
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针对某一特定人、事、问题进行访谈以获取信息。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专家或知情者。通常以答记者问、访谈录、对话录等形式出现。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因此,访谈问题的设计体现以下特点:
1.每组问题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2.每个问题明确单一。
3.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语调和句式。
4.所用语句是平实的、口语化的。
(五)访谈“三要六不要”
三要:
1.主导场面,要善于引导。
2.语速要控制好。
3.谁来执笔要说清楚。
六不要:
1.不要过于主动。
2.不要啰唆。
3.自己不要急于下结论。
4.不要一开始过度抬高被访谈者的地位,比如不要用“您的信息很重要”之类的语言。
5.阐述自己的意见时不要用“可能”等字眼。
6.不要说“随时可以问我”这种多余的话。
(六)撰写访谈文本
1.访谈的基本结构
①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的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②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含的价值。
③结尾:适当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并记录访谈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电话号码等。
2.观“佳作”,明访谈细节
【佳作示例】
访谈周大新:记忆、乡土与乡情
访谈人:张延文(以下简称“张”)
受访者:周大新(以下简称“周”)
张:周大新先生,您好!很荣幸有机会和您进行如此近距离的交流。有一首歌唱道: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章印着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有戴上呀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您也是十八岁参军的吧?能不能谈谈当时的具体情况?
周:是,我是十八岁参军的。1970年10至11月间,山东的一支部队来我们公社招兵。当时,我在读高中,但学校上课主要是学农学工,跟镇上拖拉机站的人学开拖拉机,到各村犁地。文化课上上停停,而且那时大学已停止招生,我看不到上学的前途。最重要的是,当时吃不饱肚子,在学校没钱买饭票,回到家也是顿顿吃红薯,只有在给人家用拖拉机犁地时,方能吃顿白面条。为了寻找前途,也为了吃饱肚子,我决定去当兵,于是在大队报了名。刚好,接兵的李连长爱打篮球,他到我们学校的球场上打球,看到我们几个同学篮球打得不错,问我们愿不愿意当兵,我们自然说愿意,并告诉他我们已经报了名。于是,他和其他接兵的人对我和我的几个同学就格外重视。我们顺利通过了体检和政审关,拿到了入伍通知书。12月份,我们坐上了开往山东的“闷罐子”军列,向着山东的部队出发了。到了山东肥城的部队驻地才知道,我们当的是地面炮兵,我们这个炮兵团隶属67野战军。我当时根本没想到,这一当竟然当了四十多年兵。
张:青年女作家、评论家梁鸿在2009年写过一篇关于您的评论《那荒凉而温馨的“圆形盆地”——周大新论》,你们都是河南邓州人,她对于您作品当中的故乡情结做了全面的论述;同时,她描写故乡的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在当代文学领域,邓州还有姚雪垠、张鲜明等著名的作家、诗人,令人刮目相看,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呢?
周:我们家乡喜欢写东西的人比较多,这可能与前辈人的影响有关。张仲景当年写过《伤寒论》;范仲淹虽不是邓州人,但他在邓州当知州时,写了《岳阳楼记》;姚雪垠写了《李自成》。我们读小学、中学时就知道了他们,他们对后人是有影响的。再就是我们那个地方比较穷,穷地方的人也会把写作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起码可以挣点儿稿费。我最初写作就有这方面的考虑。还有一点,就是我们那里的老百姓一向对会写书的人怀有一种崇敬心理,过去每年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墙上贴一张写有“敬惜字纸”的红色纸条提醒家人。人们见到写有字的纸片,都会谦恭地捡起来放在家里。大概是这种传统也在鼓励着人们去学习和从事写作吧。
张:南阳盛产黄牛,是国家小麦生产基地、粮仓。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方,乡村和乡土自然容易成为聚焦点。您的《第二十幕》等关于故乡的小说,主题也往往是和工商业等题材相结合的,这和传统的乡土叙事有着一定的差异,您如何理解乡村生活面临的新问题?
周:我的故乡的确如你所说,是一个粮食主产区。种植,是老百姓的主要营生和任务,但乡村和城镇从来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农业和工商业不可能完全分开。尤其是我的家乡位于豫鄂两省的交界处,处于中原和两湖的交通要道上,粮农和工坊的工人及商人的来往,一向是很密切的,而且他们之间的身份转换也在经常进行着。这可能也是我的写作和别人的乡土写作不太一样的原因所在。
今天的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如何富起来,让农民的生活质量有进一步的提高。农村要想富起来,就不能不与工业和商业联姻。要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争取卖出的不是原粮,而是各种制成食品。要借助商人把自己经过深加工的产品变成商品卖出去,不仅在本县本省卖,要争取卖到外省外国去。还要办好乡间旅游,为城市人提供新的旅游服务项目:踏赏田园美景,体验种植之乐,夜听乡间之静,品尝农家饭食,等等。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搞好乡间的环境保护,不让空气、水体、土地遭受污染。这是我们在富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张: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走出盆地》,使用了平行叙事的方法,使神话和现实互为照应,为南阳盆地的三条河流赋予了三个异形同构的美好的神话故事,带有鲜明的理想主义色彩。而另外一位著名的豫籍作家李佩甫的代表作《羊的门》,则将他家乡的平原上生存的各色人等比喻成了在乡间生长的不同类型的野草,现实主义的味道更为浓厚。您关于盆地的描写中,是否包含着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呢?
周:我在《走出盆地》这部作品里,是想写人改变命运的不易,当然包含着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间的冲突。一个人要超越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太不容易,超越精神观念的限制更不容易。但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寻找此生的幸福,都在试图超越上天给自己设置的各种樊篱。我期望读者从这本书里能读出一种坚韧来,看到坚韧在人的命运形成过程中所能起的作用;同时,对幸福在哪里也能生出一点新的感悟。人们都认为幸福在别处,从一个地方找到另一个地方,从今年找到明年,从明年找到后年,它真的在别处和以后吗?
张:您的短篇小说《哼个小曲你听听》,讲到家乡人喜欢哼小曲,这些小曲既带有地方戏曲色彩,又有山歌的野味,这种现象在北方平原地区的乡村并不多见,这是否因为邓州受楚地文化的影响更多一些呢?
周:我们邓州古属楚地,人们爱唱歌,爱听曲。在我们村里,我有一个堂哥,在世时特爱哼小曲,俗称拉“肉弦子”,他双手一边干活,嘴里一边拉弦子哼曲,我们在一旁听着,非常好听。那些曲子似曲剧、似豫剧、似越调,但又都不像,完全是他自己的随心创作,听上去悠扬婉转。他并不识谱,不知他的创作之源在哪里,也许就是天生的?在国家搞民间歌曲普查时,我们南阳各县都收集了成本的歌曲,那都是人们在干农活时常哼唱的。
张:在《哼个小曲你听听》当中,有大量的民歌民谣,活泼动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小曲大都是您自己编的吧?豫籍作家李洱在他的长篇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当中穿插了很多“颠倒话”,这些颠倒话作为豫北的一种民间小调,带有反讽的意味;而豫南的这些小曲大多直抒胸臆,但两者都有点儿冷幽默的味道。您平常喜欢音乐或者歌唱吗?
周:那些小曲,有的是在乡间流传的,有的是经过我改造的。我自己非常喜欢音乐,主要是喜欢民族音乐。年轻时,我爱拉二胡,爱吹笛子,特别爱听二胡独奏曲,对《二泉映月》和《良宵》非常着迷。也爱听民族歌手唱的歌曲,在连队当战士、班长、副指导员时,我是连队演唱队的主要成员,那时主要是唱一些民族歌曲。后来进了大城市,年龄大了,事情多了,自己不拉了,不唱了,只听,通过音响去听。直到今天,我只要一听到二胡独奏曲和唢呐曲,还有箫独奏,就特别高兴,感到心旷神怡。
张:《哼个小曲你听听》里的主人公五爷,早年就成了孤儿,后来又丧妻,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大成才,作为教师的儿子又在武斗当中为了救学生被红卫兵乱枪打死。风烛残年的五爷含辛茹苦地将孙子拉扯大,孙子清华大学毕业后成为高级知识分子,而五爷却仍然是孤身一人,从放羊娃成了放羊的老头。这个故事让人想起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当中的主人公徐富贵,比较起来,五爷的形象显然更为正面,他在面对人生的苦难时,是一个坚强的胜利者。《哼个小曲你听听》里塑造了一个坚强的“父亲”形象,这其中是否也有着您自己家族人物的影子?
周:乡间有些人物,当然也包括我们家族的一些人物,人生很不顺,命运很凄惨,但他们最终都能平静面对,达观地看待人生,尽力把失去的东西“忘掉”,去应对新的人生问题,去活完自己的人生。我们村里有个瞎爷,他只是瞎了一只眼睛,但我们这些孩子都叫他瞎爷,他并不生气,他终生未娶,一个人过日子,家里的财产少得可怜,可他很少有忧愁的时候,整天乐呵呵的。五爷就是这些人的代表。我塑造这个人物,就是想向这类人表达我的敬意。其实,人怎么活不是个活?不就几十年时间?人最好的待遇,是不悔来人世一遭。
张:非常感谢您接受这次访谈,祝愿您生活愉快,创作再获佳绩!
读了本文,你觉得在访谈中提问者与回答者分别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
答案:提问者:①了解受访者的基本情况;②就主题提问;③具备相关知识;④语言亲切。
回答者:①就提问进行针对性回答;②不宜就某个问题做长篇大论。
(七)人物(风物)志的拟写要素
【活动规划】
规划一:围绕“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这一主题,对家乡长辈做一个访谈。
1.了解对象,确定主题
阅读学习资源《节日与文化》,思考你的村庄典型的独特民居、节日习俗、地方服饰、民间工艺、特色饮食、人情世故有哪些,哪些是需要保护、发展或弘扬的,哪些是需要摒弃的。
确定在访谈时重点要询问哪个方面的问题。
2.列访谈提纲
(1)访谈主题:为家乡留一段记忆。
(2)访谈目的:了解家乡的昨天和今天,记录家乡的发展历程。
(3)访谈对象:家乡中的长辈。
(4)访谈问题:
①二十年前,咱们的村庄给您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②您觉得咱们的村庄哪些建筑值得保护?哪些人物事迹值得纪念?哪些事件值得铭记?
③您觉得咱们的村庄哪些风俗值得弘扬?哪些需要摒弃?
④为了我们的村庄文化更好地发展,最紧要的工作是什么?
3.填写访谈记录表
访谈记录表
对象
性别
年龄
访谈成员
访谈时间
访谈提纲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
访谈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访谈照片
4.写访谈
通过这次访谈,你对家乡的变化肯定有很多感慨,对家乡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会产生一些想法,请写一个“为家乡留一段记忆”的访谈,800字左右,在班级内交流。
规划二:根据考察或者访谈内容,撰写一篇家乡“志”,内容可以参考如下几点:
1.家乡的历史名人或遗迹。
2.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
3.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4.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特点。
5.家乡的民间艺人及其传统工艺。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