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 必修1《3.2.1函数的单调性》课件(21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人教A版 必修1《3.2.1函数的单调性》课件(21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02 17:44:47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10
8
6
4
2
-2
0
θ/?C
t/h
某市一天24小时的气温变化图
y=f(x),x∈[0,24]
请问气温在哪段时间内是逐渐升高的或下降的?
一、探究概念——直观感知“形”
问题探究:
(1)对于函数y=f(x),如果在区间D上,当x=1时,
y=1,当x=2时,y=3,
那么y是否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x
y
2
1
0
1
3
一、探究概念——具体感知“数”
问题探究:
(2)对于函数y=f(x),如果在区间D上,当x=1,2,3,4时,
对应地y=1,2,3,5,
那么y是否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x
y
1
3
4
2
0
1
2
3
5
问题探究:
(3)对于函数y=f(x),如果在区间D上,当x1对应地y1那么y是否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若x取无数个值呢?
x应该取区间D内的任意实数
x
y
0
xn
y1
y2
y3
yn
x2
x1
x3
任意性
文字语言: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x增大
y


x
0
1
2
3



f(x)=x2



图形语言:
图象从左到右是逐渐
f(x1)?x1,
x2∈[0,+∞),当x1<
x2时,都有
符号语言:
x1
x2
f(x1)
f(x2)
上升的;
有序性
同区间性
任意性
二、深度学习——精确刻画“性质”
0
1
4
9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区间D?I:
如果
那么就称函数f(x)在区间D上单调递增.
特别地,当函数f(x)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时,我们就称它是增函数.
?x1,
x2∈D,当x1如果函数y=f(x)在区间D上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那么就说函数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叫做y=f(x)的单调区间.
如果?x1,
x2∈D,当x1f(x2),
那么就称函数f(x)在区间D上单调递减.
特别地,当函数f(x)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减时,
我们就称它是减函数.
f(x1)
f(x2)
x1
0
x2
x
y
f(x1)
f(x2)
x1
0
x2
x
y
同区间性
有序性
任意性
问题探究:
函数f(x)=
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
单调区间为(-∞,0),(0,+∞)
注意:单调区间一般不能取并集,
应该用“和”或“,”连接
f(x)在(-∞,0)上单调递减
f(x)在定义域(-∞,0)∪(0,+∞)上单调递减
f(x)在(0,+∞)上单调递减

×
函数f(x)在区间D上单调递增
(1)定义:
?x1,
x2∈D,当x1作差法
即x1-x2<0
(2)等价结论:
?x1,
x2∈D,当x1≠x2时,
等价于[x1-x2
][f(x1)-f(x2)]>0
等价于
三、深化应用——思路灵感
f(x1)-f(x2)<0
x1-x2与
f(x1)-f(x2)同号
函数f(x)在区间D上单调递减
(1)定义:
?x1,
x2∈D,当x1f(x2),
作差法
即x1-x2<0
f(x1)-f(x2)>0
(2)等价结论:
?x1,
x2∈D,当x1≠x2时,x1-x2与
f(x1)-f(x2)异号
等价于[x1-x2
][f(x1)-f(x2)]<0
等价于
证明:?x1,x2∈R且x1又k>0,
∵x1
例1.根据定义证明函数f(x)=kx+b(k>0)是R上的增函数.
∴函数f(x)=kx+b(k>0)是R上的增函数.
取值
作差
变形
定号
结论
∴x1-x2<0
∴k(x1-x2)<0,
(kx1+b)-(kx2+b)=k(x1-x2)
∴f(x1)-f(x2)<0,即f(x1)f(x1)-f(x2)=
∴当k>0时,f(x)=kx+b是R上的增函数;
当k<0时,f(x)=kx+b是R上的减函数.
作差法
三、深化应用——严谨规范
为了定号,所以因式分解
证明:定义域为(0,+∞),?V1,V2∈(0,+∞)且V1取值
作差
变形
定号
结论
∴V2-V1>0,
∴p1-p2>0,即p1>p2.
例2.物理学中的玻意耳定律
(k为正常数)告诉我们,对
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体积V减小时,压强p将增大.试对此用函数
的单调性证明.
∵V1
又k>0,
∵V1,V2∈(0,+∞),
∴V1V2>0,
∴函数
是(0,+∞)上的减函数.即当体积V减小时,压强
p将增大.
彻底因式分解
数学建模
数学抽象
数学运算
∵x1,x2∈(1,+∞),
证明:?x1,x2∈(1,+∞)且x1∴x1>1,
x2>1,∴x1x2>1,
x1x2-1>0
又x1
取值
例3.根据定义证明函数
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

,即y1∴函数
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
作差
变形
定号
结论
∴x1-x2<0,
常用的变形技巧:
(1)因式分解:
当原函数是多项式函数时,通常作差变形后进行因式分解;
(2)通分:
当原函数是分式函数时,作差后往往进行通分,然后对分子
进行因式分解;
(3)配方:
当原函数是二次函数时,作差后可以考虑配方,便于判断符号;
(4)分子有理化:
当原函数是根式函数时,作差后往往考虑分子有理化;
(5)分离常数法:
当原函数是分式函数时,可以考虑分离常数后再作差,
例如
.
因式分解出x1-x2或x2-x1
变式训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多题归一
(3)函数f(x)在区间[2,6]上单调,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已知函数f(x)=x2-2(a+1)x+3.
(1)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3,+∞),则实数a的值为

(2)函数f(x)在区间[3,+∞)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a≤1或a≥5}
(4)函数f(x)在区间[2,6]上不单调,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2
注意体会两者的细微差别:
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3,+∞);
f(x)在区间[3,+∞)上单调递增.
{a|a≤2}
{a|1a+1
a+1
a+1
a+1
对称轴x=a+1
四、拓展延伸——步步生涟漪
1.如图是定义在区间[-5,5]上的函数y=f(x)的图象,
则函数y=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单调递减区间是

[-5,-2],(1,3]
(-2,1],(3,5]
五、巩固提升——优化思维
2.若?x1,
x2∈(1,2)且x1≠x2时,则以下式子可以说明
函数f(x)在(1,2)上单调递减的是(
)
A.
f(x1)B.
f(x1)-f(x2)>0
C.
[x1-x2
][f(x1)-f(x2)]<0
D.
C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1.知识层面:
①单调性的定义
②利用定义法证明单调性
利用图象法观察单调性
2.数学思想:
3.学科核心
素养: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
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转化化归、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类比思想、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思想
六、课堂小结——回眸百媚生

作业布置:
1.课本第79页练习的第2、3题;
2.探究对勾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利用几何画板探究对勾函数
的单调性.
探究结论:
对勾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
在(
,0)上单调递减
在(0,
)上单调递减
在(
,+∞)上单调递增
拓展延伸——优化思维

谢3.2.1函数的单调性
教材: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几何意义;
2、能够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3、能够熟练应用定义法证明函数在某区间上的单调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函数图象的升降,形成增(减)函数的直观认识.再通过具体函数值的大小比较,认识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减小)的规律,由此得出增(减)函数的定义,进而掌握利用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函数单调性的研究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从图形语言到数学语言,理解增函数、减函数、单调区间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习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形成增(减)函数的形式化定义,利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难点】
形成增(减)函数概念的过程中,如何从图象升降的直观认识过渡到函数增减的数学符号语言表述;利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几何画板课件,用于展示问题,引导讨论,展示答案.
【学生准备】
整式的因式分解、分式的加减运算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情境引入
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的一个瞬间,作为中国地理文化的象征,泰山以其拔地通天之势屹立在齐鲁大地之上,泰山的美在于它的起伏变化.类似的,作为高中数学的核心,函数的魅力也是如此.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函数的单调性.
活动一:探究概念
问题1:这是某市一天24小时的气温变化图,请问气温在哪段时间内是逐渐升高的,在哪段时间内是逐渐下降的?
教师活动:请学生直接描述气温的升高、下降规律.
学生活动:分别从[4,14]和[0,4],[14,24]三个时间段描述气温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实例,让学生从“形”的角度逐步形成对函数单调性的直观认识.
问题2:(1)对于函数y=f(x),如果在区间D上,当x=1时,y=1,当x=2时,y=3,那么y是否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2)对于函数y=f(x),如果在区间D上,当x=1,2,3,4时,对应地y=1,2,3,5,那么y是否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3)对于函数y=f(x),如果在区间D上,当x1(4)若x取无数个值呢?x应该取区间D内的任意实数,x的任意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先从函数值的角度思考问题,再从图象的角度进行对比,进而引出自变量x的任意性.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比较函数值的大小,猜想函数的增减变化趋势.再通过函数图象进行强烈的对比,从而意识到自己思维认知的漏洞,逐渐产生严谨规范地概括概念的欲望.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层层引入,引导学生从“数形结合”的角度深入思考,通过对“数”和“形”的认知困惑,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让学生意识到即使无数个函数值的大小比较,仍不能推出函数的增减变化趋势,进而体验数学的严谨性.
活动二:概括概念
问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只考虑当的情形.从图形上看,图象从左到右是怎么变化的?y随着x的增大而怎么变化?
刚才从“形”的角度直观感受了函数的变化趋势,接下来,我们从“数”的角度来精确描述和刻画这种性质?当x依次取0,1,2,3时,对应的函数值f(x)依次是多少?当x取x1,x2时,对应的f(x1),f(x2)有什么大小关系?
任何结论都是有前提条件的.要求x1,x2的任意性;只考虑的情形,所以必须保证x1,x2在同一个区间上;为了便于比较大小,我们通常约定x1教师活动:借助于课件动态地演示抛物线y=x2(),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计算数值、比较大小,从图形语言、文字语言逐渐过渡到数学符号语言,为精确刻画函数的单调性做准备.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象、仔细分析、深入思考,逐步学会用规范的数学符号语言去精确地描述与刻画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分别从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三个角度探究问题,从直观认知逐渐过渡到精确刻画函数的单调性,为概括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做铺垫,进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问题2:回想刚才的探究过程,谁能用规范严谨的数学符号语言概括出单调递增的定义呢?
注意增函数与单调递增的区别,增函数是在整个定义域上单调递增,而单调递增的区间可能是整个定义域,也可能是整个定义域的一部分,是它的真子集.
改变定义中的条件和结论,谁能类比地归纳出单调递减和减函数的定义呢?区间D叫做单调区间.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刚才的探究过程,抽象地概括出单调递增的定义,并指出增函数与单调递增的细微差别.然后引导学生类比归纳出单调递减和减函数的定义,指出单调区间的定义.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刚才的探究过程,着重从数学符号语言的角度尝试着归纳出单调递增的定义,细心体会增函数与单调递增的细微差别.改变部分条件和结论,类比归纳出单调递减和减函数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亲自经历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感受知识发生发展的生成过程,有助于对函数单调性的深化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概括能力.
问题3:借助于几何画板探究函数的单调性,对自变量x有什么要求吗?函数是不是在整个定义域上一直单调递减?
教师活动:动态演示函数f(x)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形,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数值的大小,得出函数分别在(-∞,0),(0,+∞)上单调递减,但不能说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一直单调递减.所以在说明函数的单调性时,应该分区间描述,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在表示单调区间时,一般不能取并集,应该用“和”或“,”连接.
学生活动:观察几何画板中自变量x、函数值f(x)的数据,准确感受函数的变化趋势.着重考虑分母的要求,把定义域分成两个区间(-∞,0),(0,+∞),在每个区间内函数都是单调递减,但在整个定义域上却不是一直单调递减.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和定量刻画的功能,这种视觉上的直观效果,是用语言文字描述所无法比拟的.在描述函数的单调性时,要优先考虑函数的定义域.单调区间是连续的,函数增减也可能是变化的,所以应该分区间描述函数的单调性,而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而且单调性的表示要注意格式规范.
活动三:深化应用
问题:从单调递增的定义,经过移项变形,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这其实就是不等式证明中的作差法.
交换x1,x2的大小位置,式子x1-x2与f(x1)-f(x2)的符号有什么变化?因为x1-x2与f(x1)-f(x2)始终同号,所以可以得出单调递增的等价定义.
类似地,单调递减时x1-x2与f(x1)-f(x2)异号,也可以得出单调递减的等价定义.
教师活动:着重引导学生从代数式的符号思考问题,为作差法和定义法中的“作差”“变形”“定号”做好坚实的铺垫.交换x1,x2的大小位置,引出单调递增(减)的等价定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活动:通过式子变形、改变大小、改变符号等一系列活动,逐渐寻找到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思路.
【设计意图】从定义中直接引出作差法,为知识应用激发出思路灵感,顺便引出等价定义从而更为灵活地刻画函数的单调性,避免学生的思维被定义束缚固化住.对概念的认知和理解,不能只局限于x1例1.改编自课本第78页例1,将的情形分类成和两种情况.
教师活动:教师投影例1,引导学生用作差法和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小组交流,如有困难可以求助课本、同学,也可以求助老师.在讲解时,引导学生梳理总结证明过程的几个步骤,重点分析“因式分解”的作用是什么?然后改变题目的条件,把改为,修改证明过程,分类讨论得出一次函数的单调性.
学生活动:学生重点完成“变形”“定号”两个环节,独立解决后,可与同伴交流.然后积极思考,改变条件后,题目的证明过程和结论会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教学,加深对函数单调性的理解,加强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因式分解”的作用,即为了更好地判断每个因式的符号,培养学生思考的条理性和思路的明确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例2.课本第78页例2.
教师活动:教师投影例2,引导学生分析为正的不变的常数,例1是一次函数模型,例2是反比例函数模型,体积是自变量,是的反比例函数.请学生代表仿照例1,到黑板上板演证明过程.在分析例2的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优先考虑函数的定义域,重点突出“分式通分”“因式分解”,然后根据题目条件判断每个因式的符号.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题目,完成证明过程,重点思考“分式通分”“因式分解”,注重解题的规范性.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教学,继续培养学生解题的规范性,突破重难点“分式通分”“因式分解”,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
例3.课本第79页例3.
教师活动:教师投影例3,引导学生集中突破“变形”的环节,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小组交流,最后由学生口述证明过程.重点分析与不同号,加起来仍无法确定符号,所以必须继续因式分解,进行提公因式.及时归纳常用的变形技巧,尤其是分离常数法.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变形”“定号”,思考为什么不能确定符号,为什么仍要继续因式分解,怎么继续因式分解?思考怎么分离常数以及为什么要分离常数?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教学,再次集中突破重难点“分式通分”“因式分解”,让学生感悟“彻底因式分解”的必要性.及时总结常用的变形技巧,体会分离常数法在简化数学运算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四:拓展延伸
变式训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多题归一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训练的层层深入,即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多题归一,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不断地改变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数形结合深化认知.
活动五:巩固提升
教师活动: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纠错点评.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集体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巩固对单调区间概念的理解,在表述单调区间时一般不能取并集,应该用“和”或“,”连接.函数的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对于单独的某个点,其函数值是唯一确定的常数,因此没有增减变化,所以不存在单调性问题.故函数在端点处有意义的前提下,单调区间可以写成开区间,也可以写成闭区间.
【设计意图】巩固单调递增(减)的等价定义,题目没有约定x1,x2的大小,所以不能比较f(x1),f(x2)的大小,但可以确定x1-x2与f(x1)-f(x2)是否同号.
活动六:课堂小结
你能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和体验,让大家与你分享吗?
让学生小组讨论后,选取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成果和感受.
活动七:作业布置
1.课本第79页练习的第2、3题;
2.利用几何画板探究对勾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函数单调性的本质是利用解析的方法来研究函数图象的性质,如何将图形特征用严谨的数学符号语言来刻画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另一难点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代数证明,如何进行严格的推理论证并完成规范的书面表达.
一、围绕以上两个难点,在本节课的处理上,着重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将新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建立了联系.如:学生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认识,学生对“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减小)”的理解;②运用新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如:对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的讨论.
2、重视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
如:充分暴露学生将函数图象(形)的特征转化为函数值(数)的特征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在正、反两个方面探讨活动中,学生认知结构升华、发现的过程.
3、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
通过对定义的解读、巩固,让学生动手去实践应用定义.
4、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
通过对问题串的层层设计,引导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
从教的角度评析这节课很到位,但从学的视角去评价就会发现:教师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注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过于心切,总想尽快地“直奔主题”把主要内容教授给学生后进行习题训练;而让学生经历实践,然后通过探究等得出概念的过程却在师生间的简单问答中滑过,学生的思维情绪始终处于压抑状态,使得教学无法向纵深发展,知识目标的完成受到影响,学生必要的能力得不到良好训练,学习情感得不到有效激发.
由此,教学设计很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在新授课上,应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围绕知识目标展开新知识出现的情境,适当推迟新知识得出时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知识目标得到有效落实的同时,达成能力目标.在习题课上,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问题,突出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基本技能的运用,强化知识目标,广泛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在知识应用课上,应强调数学走向生活,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第14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