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2.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它的广泛应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时灵活应用乘法的运算律。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 标签
??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乘法交换律。
师:同学们,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是要力所能及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大家都参加过植树活动吗?看看小明的同学们,正在植树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有25组,每个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1、求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1)?理解题意
根据已知条件,有25个小组,每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求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求25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5×4或4×25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乘法运算的定律。
板书:乘法运算定律
(2)?解决问题
???25×4=100(人)或4×25=100(人)
??(3)?观察算式,发现定律
观察25×4=100(人)或4×25=100(人),发现两道乘法算式的因数相同,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因此,可以得出25×4=4×25。
像这样,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定律
若用a,b分别代表任意一个因数,则乘法交换律就可以表示为a×b=b×a(a,b代表任意数)。用字母表示更加直观、方便。
???????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
归纳总结1: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a×b=b×a。
随堂练习:
?????小明买了12支圆珠笔,每支2元,小红买了2只钢笔,每支12元,?两个人谁花的钱多?
? ?答案:小红12×2=24(元)????小刚2×12=24(元)
?????????????????答:两人花得钱一样多
探究新知2:乘法结合律
情境导入:
?问参加植树的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理解题意
师:要求25组共要浇多少桶水,就是把总的棵数求出再乘以2,或者把每组要浇的桶数求出再乘以25组。
2.?解答:
方法一:先求一共种多少棵树,再求种这些树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5)×2
???????????=??125×2
???????????=??250(桶)
方法二:?先求每组浇多少桶水,再求25组一共多少:
???即:??25×(5×2)
???????=?25×10??????????
?=?250(桶)?
3.?发现规律
观察两种解题方法,发现:都是25,5,2三个因数相乘,不同的是第一个算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直接计算,第二个则是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第二种方法因为后面5×2等于10?,所以运算简便些,但他们的得数是相同的,因此,可以把两个算式用等号相连。
可以写成等式(25×5)×2=25×(5×2)
归纳总结2:三个数相乘,如果后两个数相乘能使计算简便些,就利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个叫乘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定律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三个数,那么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b)×c=a×(b×c)
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
活学活用:
每瓶矿泉水2元,每箱矿泉水24瓶,要买5箱矿泉水,一共要花多少钱?
? 2?×(24?×5)
???????=?2?×120
???????=?240(元)
答:一共要花240元??
拓展提升?
?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商相乘,可以用这个数先和被除数相乘,再除以除数,或用这个数先除以除数,再和被除数相乘。
?例:?????16×(128÷8)
??????????=16÷8×128
??????????=2×128
??????????=?256?
举一反三:
????????????32?×(112÷4)
???????????=32÷4×112
???????????=8×112
???????????=896
?
探究新知3:加法中的简便运算
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有25组,每个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1.理解题意
师:已知有25组学生参加植树活动,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活动,可以用每组人数乘以25,也可以分别求出25组中挖坑、种树和抬水浇水的人数,再相加
2.解答
?????方法一:
????4×25+2×25
??=100+50
??=150(人)
方法二:
??(4+2)×25
??=6×25
??=150(人)
比较算式发现:4×25+2×25=(4+2)×25,这两个算式中都含有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第一个算式是把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第二个算式是把第一个式子中的两个加数分别和第三个数相乘,再相加,计算结果一样。
归纳总结: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
拓展延伸(1):
计算25?×16?
方法一:??????????????????????????????????
?????????25?×16
??????=??25×(20-4)
??????=?25?×20-25?×4
??????=?500-100
??????=?400
?????方法二:?25?×16
??????=??25×(10+6)
??????=?25?×10+25?×6
??????=?250+150
??????=400
师总结:在乘法计算中,也有“凑整”的计算
??拓展延伸(2):
?????用简便方法计算:333?×?334+222?×?999
????????????333?×?334+222?×?999
??????????=?333??×?334+222?×(3?×?333)
??????????=?333??×?334+666×333
?????????=?333?×(334+666)
?????????=?333?×1000
?????????=?333000
师总结:两积之和或差进行简便计算时,可以在加号或减号两边没有相同因数时,通过变换“制造”相同的因数,然后再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课堂练习:
1、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答案:×;×;√
??2、水果店购进苹果和梨各125箱,苹果每箱42元?,梨每箱38元,水果店购进这些水果?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
答案::?125?×42+125?×38
?????????=??125?×?(42+38)
?????????=???125?×80
?????????=???10000(元)
答:水果店购进这些水果一共花10000元
??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a.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为?a×b=b×a
(a×b)×c=a×(b×c)
?(a?+?b?)×?c?=?a?×?c?+?b?×?c
b.数学运算时要选择简便运算方法,在乘法算式中,当某些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或者多个相同数时,运用乘法交换律或者乘法结合律改变式子的运算顺序,或者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更方便。
? 板书
? ? ? ? ? ? ?乘法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a×b=b×a?????(a×b)×c=a×(b×c)??????????????????
?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善于发现简单法,计算准确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