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师说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2 师说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4 17:0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师 说
       文化传承与理解
?平“语”近人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习近平《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
[典出] 宋·王安石《洪范传》
[释义] 要先修心治身,充实德行,而后才能从政。
[原文]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不患无位,而思德之修也,不思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解读]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中,人是一切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目的,这是中国人本主义的政治观。所谓出发点,就是“修齐治平”的“修”字。在中国人看来,任何设计再精妙严密的政治体系,最终须落实到具体个人。因而,个体的修养水平是基础性的,能“修其心治其身”是为政者的基本素养,也是从政前的准备。现在的用人观讲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与古代的用人智慧一脉相承。
?诗海拾贝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 这首诗构思新颖,联想奇妙。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中,“惊”字最值得玩味,它写出了人们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萌芽而新奇、惊讶、欣喜的神情,十分传神。三、四两句表面是说有雪无花,实际是说白雪比人更等不及,穿树飞花作春色。诗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还没有出现春色时幻想出一片春色,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主题时文
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前不久,教育部公开曝光四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这样的举措,映照着维护师德师风的坚定决心。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勤勉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学生的衷心爱戴和全社会的广泛尊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眼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人以极大影响。特别是对年龄幼小、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而言,常常因为喜欢某一位老师而喜欢某一门课,进而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长;常常因为老师的一句鼓励,相信自己“一定行”,从而主动学习甚至改变人生轨迹。反之,老师的一句恶言、一次打击,或者老师在某方面的不当行为,则可能给孩子带来深重而长远的负面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对于教师而言,即便学术水平再高、教学能力再强,如果师德师风不好,就不能算合格的老师。因此,面对公开曝光的典型案例,广大教师应引以为鉴,明确行为规范,坚守行为底线,加强自我修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同时这也启示有关部门,在教师资格准入、招聘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一切环节,都要突出师德,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机制。
“师者,人之模范也。”若要育人,先要律己。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合格的老师必须首先在道德上率先垂范。作为教师,如果身在课堂却心在商场或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出现偏差,如何能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呢?去年年底,教育部印发三个“十项准则”,立足新时代,分别对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行为做出明确规定,明晰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现实中,一些地方和学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遇到好老师,是人一生的幸运。师德师风,事关孩子的成长,事关社会风气,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从严从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把严格制度规定同健全日常教育督导相结合,就能促进广大教师以身作则、立德垂范、为人师表,让良好师德师风浸润人心,传之久远。
?文学常识
一、作者档案
【简历】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宏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被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作品】
《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孟东野序》《山石》《论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等
【评价】
“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苏轼赞赏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
二、背景链接
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至唐代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学习。上层士族子弟无论德、行、学问如何,均能为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而且鄙视从师。这种风气到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有增无减,渐趋恶劣。韩愈当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他对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深恶痛绝,因此写下了《师说》这篇著名的文章。
三、文化常识
1.说
“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目的都是阐明一个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篇幅一般不长。韩愈的《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2.古代官职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时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其后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合管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能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下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文书,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秦汉时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明朝废除。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语言文字构建
一、认读字音
(1)句读(dòu)  
(2)乐师(yuè)  
(3)近谀(yú)
(4)郯子(tán)
(5)苌弘(cháng)
(6)老聃(dān)
(7)经传(zhuàn)
二、积累名句
(一)课内名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相关名句
1.务学不如务求师。
(扬雄)
2.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3.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吕不韦)
4.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
          总揽全局
【活动设计】
1.本文论述了从师之道。第一段论述了几层意思?第二段作者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哪三种人?第三段的论点是什么?
答:                                    
                                    
                                    
[明确] (1)四层意思: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2)三种人:第一种是“众人”;第二种是“家长”;第三种是“士大夫之族”。
(3)论点:圣人无常师。
2.活动总结
          精钻细研
【活动设计】
一、诵读第1段,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 梳理基础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古之学者必有师
________________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________________
(3)吾从而师之
________________
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粪土”,意思是“把……看成粪土”。
(4)吾师道也
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学者:古今异义词,求学的人。(2)所以:用来……的、凭它(他)来……的;“受”同“授”,传授。(3)从而:古今异义词,从,跟从;而,连词,表顺承。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4)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译文: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                                    
                                    
[明确] (1)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判断句)
(2)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状语后置句)
(3)哪管他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状语后置句)
(4)因此,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长还是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判断句)
环节二 分析文意
3.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在下面横线处填空。
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下列对本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话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统摄全文,概括了文章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本段第2句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C.第3、4句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作者从正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D.第5、6、7句阐述了择师的标准。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即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纪大小,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明确] 选C。C项,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二、诵读第2段,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 梳理基础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课内: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_______________
链接:①吾道一以贯之
___________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
③何可胜道也哉
________________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判断方法:形容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如:“成以其小,劣之”中的“劣”,就是“认为……不好”的意思。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________________
(4)其皆出于此乎
________________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________________
(6)或师焉,或不焉
________________
(7)小学而大遗
________________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________________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________________
(10)君子不齿
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课内:道:名词,风尚。链接:①名词,思想,学说;②名词,正确的方法;③动词,说。(2)众人:古今异义词,一般人;下:名词用作动词,低于;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3)圣、愚: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4)其:表推测,大概。(5)身:自己;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师:名词用作动词,从师学习;惑:糊涂。(6)师:名词用作动词,从师学习;不:同“否”。(7)小学:古今异义词,小的方面学习。(8)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9)位卑:形容词用作名词,地位低下的人;羞: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耻辱。(10)齿:名词用作动词,并列、排列。
6.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译文: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文: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译文: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                                    
                                    
[明确] (1)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状语后置句)
(2)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3)那个孩子的老师,教给他书本的文字,(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断句的,并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判断句)
(4)不懂得文章的断句,不能解答疑难问题。(宾语前置句)
(5)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真是令人奇怪啊!(省略句)
环节二 分析文意
7.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在下面横线处填空。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用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做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以及对此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8.下列对本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2、3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B.第4、5、6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C.第7、8、9句,把不知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做对比,在这组自相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间接的否定,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做法。
D.第10~15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做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明确] 选C。C项,“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间接的否定”错,是给予直接的否定“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三、诵读第3、4段,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 梳理基础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课内: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________________
链接:①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________________
②师心自用
________________
③十年春,齐师伐我
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________________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________________
(4)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课内: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链接:①名词作动词,效法,学习;②以……为师;③名词,军队。(2)不必:古今异义词,不一定。(3)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通:全面。(4)嘉:赞许;贻:赠送。
10.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译文: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译文:                                    
                                    
[明确] (1)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判断句)
(2)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知道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状语后置句)
(3)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过,(他)不受(士大夫那种耻于从师的)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于”表被动的被动句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有以下几种情况:1.“及物动词+于+施事者”,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2.省略“于”字,“动词+
施事者”,如:(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3.“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中。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4.介词“乎”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相同。
环节二 分析文意
11.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在下面横线处填空。
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2.下列对本部分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部分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
B.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C.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D.第四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三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二段。
[明确] 选D。D项,“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见仁见智
【活动设计】
1.有人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有人认为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还有人认为将这两句结合起来便是论点,更有人认为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你认为呢?
[我的理解] 我认为本文的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提出论点之后,接着指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一反问句是就人求学的普遍情况来论证观点,非常有说服力。本段最后一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实际是议论文中解决问题部分的关键句,即指出怎样从师。综观第一段,其思路是提出论点,然后加以简单论证,并指出怎样做。
2.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我的理解]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的学而知之、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异曲同工
  
[注] ①[学者]求学的人。②[所以]用来……的、凭它(他)来……的。③[受]同“授”,传授。④[之]指知识和道理。⑤[而]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⑥[闻]知道,懂得。⑦[乎]介词,比。⑧[从而师之]跟从(他),以他为老师。⑨[也]助词,用在句中,有舒缓语气的作用。⑩[师]动词,学习。?[庸]岂,哪。?[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不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注] ?[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出]超出。?[犹且]尚且,还。?[众人]一般人。?[下]低于。[圣益圣]圣人更加圣明。益,更加、越发。[身]自己。[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惑]糊涂。[句读(dòu)]指断开句子的知识。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句读之不
知]宾语前置句,应是“不知句读”,“之”是其标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或……或……]译为“有的……有的……”。[不(fǒu)]同“否”,指不从师学习。[遗]放弃。[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百工]各种工匠。[相师]拜别人为师。[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云者,有“如此之类”的意思。[相若]差不多。[官盛]官职高,此处用作名词,指官职高的人。[谀(yú)]阿谀奉承。[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齿,并列、排列。[乃]竟。[欤(yú)]语气助词,这里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注] [常师]固定的老师。[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的名称。[苌弘]周敬王时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过音乐的事。[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曾向他学过琴。[老聃(dān)]即老子,孔子曾向他问礼。[专攻]专门学习或研究。
[注]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通]全面。[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嘉]赞许。[古道]指古人从师之道。[贻(yí)]赠送。
辨识宾语前置句
【考点对接】
本课出现了一些很典型的宾语前置句,这种句式在文言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大家应掌握宾语前置句的相关知识,具备辨识这种特殊句式的能力。
一、明确相关知识
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在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问题;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
二、掌握常见类型
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代词“之”是谓语“有”的宾语,置于谓语前)
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疑问代词“何”是谓语“操”的宾语,置于谓语前)
3.通过“之(是)”提宾。这是为了强调宾语,将宾语提到谓语之前,在宾语和谓语之间加“之”作为标志来表示前置。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知”“解”是谓语,“句读”“惑”是宾语,用“之”将宾语提到谓语之前,正常语序应为“不知句读”(不知道断句),“不解惑”(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4.用“唯……是”的格式提宾,强调对象的一致性。如:
孤臣唯命是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学习翻译方法
1.找准句子中的关键词(谓语动词)。因为宾语是受谓语(动词)支配的,只要把谓语(动词)找出来了,前置的宾语就好翻译了。如“大王来何操”一句,谓语(动词)是“操”。 
2.找准句子中前置的宾语和配合使用的助词(“之”“是”“唯……是”等)。如“句读之不知”一句,前置的宾语是“句读”,“之”就是配合使用的助词。
3.合理安排前置的宾语。翻译时把前置的宾语移到相应的谓语(动词)后,配合使用的助词(“之”“是”“唯……是”等)不译。
【考题印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
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
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
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
译文:                                    
                                    
2.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
译文:                                    
                                    
解析:1.判断句,“非……也”表判断;状语后置句,“于乡”“于天下”是“教”的状语,此处后置。2.宾语前置句,代词“之”在否定句中作“与”的宾语,此处前置。
答案:1.现今,学校、师友、赏罚的法令与古代都不同了,士人掌握圣人之道,想在乡里、在天下推行并施教,却没有道路。
2.请求我写文章的很多,我都拒绝没有给他们写。
参考译文:
现今,学校、师友、赏罚的法令与古代都不同了,士人掌握圣人之道,想在乡里、在天下推行并施教,却没有道路。人愚钝,就愚昧!可以通过教化使之变得贤能,可是最终又有谁能教化他们呢?所以今天的贤人少。贤人少,那么从公卿大夫到掌管牛羊、仓库等地位低下的官员的选拔,常常不能找到合适的人,难道只是太守、县令(找不到合适的人)吗?因此对人才的索求没有不到的地方,制度法令一天比一天严密,却不能用来把天下治理得好,原因都是出自这些罢了。唉!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
姑苏人丁琰在南城辅佐县令,南城政治安定。我向那里的县令了解,县令说:“是因为丁琰辅佐我。”我又向县里的人了解,县里的人没有不乐于谈论他的。现在他在淮阴任县令,是上面的人知道丁琰的才能才举荐任用他。从县令这个角度看,得到了适合的人才。假使丁君能够用对待这里百姓的心去就任,被这里的百姓信任,能不被那里的百姓信任吗?
请求我写文章的很多,我都拒绝没有给他们写。唯独丁君去赴官登程,没有求我写文章,但是我乐于写出自己曾经的观点来送给他,以此表示我推重丁君,并且以此勉励他,并且勉励天下所有做官的人。
对比论证
【课内挖掘】
《师说》第二段重点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作者用了三组对比:
1.“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的结论,带有揣测语气,简单地说,造成圣、愚的原因即是从师与否。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比,得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结论,带有肯定语气,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对比,得出“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结论,带有讽刺语气,讽刺了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
这样层层对比,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地分析,深刻揭露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陋习,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技巧指导】
一、内涵
正反对比论证,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的论证方法。
对比有纵比和横比两种。所谓纵比,是指时间上的前后时期、事物的前后阶段的对比。如用八旗子弟前期能征善战、建功立业与后期纵情享乐而丧权误国对比,可用来证明“创业而不守业就会有亡国之灾”的道理。所谓横比,是指同类事物间的对比。
正反对比式的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这对于议论的深入、论点的突出、说服力的增强,都有莫大的裨益。
二、注意问题
第一,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第二,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
【针对训练】
用对比论证法写一段简单的议论文。要求:以“能屈能伸”为中心论点。200字左右。
答:                                    
                                    
                                    
                                    
[参考示例] 谁能在巨大的困境面前忍辱负重?不是谁都能行!当项羽四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刘邦委曲求全,鸿门请罪,蓄积力量,以图东山再起;但是,当项羽四面楚歌时,竟认为“天亡我也”,不能隐忍,乱了大谋,自刎乌江,命丧垓下。可见,刘邦能屈能伸,不乱大谋;而项羽哀叹命运,不能忍受屈辱,以致后人哀叹:“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孰赢孰输,不言而喻!是故大丈夫能屈能伸!
【课内挖掘】
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也曾批评了“耻学于师”的风气,提倡“不耻相师”。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有些人暗自发力,以为“留一手”,自己就可以脱颖而出。其实封闭自己,只会变成井底之蛙。你虚心求教,必有进步;你帮助别人,也促使自己提高。不要看轻自己,不必自怨自艾,世间很少有全才,更少有十全十美的人。只要有一技之长,你就可能在这方面胜过别人。韩愈不是说过吗,“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适用话题] 尊师 虚心 一技之长
【运用范例】
韩愈的《师说》给我的印象颇为深刻。文章阐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本文开宗明义地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点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现就文中一些句子谈谈我的看法。
喜欢其中一句“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是我们的老师,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像一棵树,如果花不娇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叶子和花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它的地理位置很好,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多姿。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找准每个人身上值得学习的点是很重要的,只有不断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并走向成功。
也喜欢文中的这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说“姜还是老的辣”,这两句本身就很矛盾,但也印证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是专长不同罢了。
从师学习固然重要,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应认识到从师学习只是起点,只有不断地去剖析创造才可以达到我们的最终目的。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应该这样,如此才更有意义。



梁 衡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就连他写的奏折,也比一般为官者讲究,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逐鳄鱼,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当其获罪海隅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
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就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犯上直言,被贬之后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直承秦汉。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而为。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为社会所承认。于是,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佳作赏析】 
梁衡的文化散文美不胜收,这篇文章除了正面叙述相关史实之外,还用文学笔法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身处逆境、不怨天尤人、爱民如子的知识分子形象。此外,作者还从不同角度烘托这一形象。一是与同处逆境的李白、柳永做对比,凸显韩愈的逆境之深;二是从面对逆境的心态赞美韩愈的精神。
【写作借鉴】
1.学铺垫
开篇从韩愈的遭遇写起,通过其耿耿忠心与其遭贬潮州的对比,一个宦途悲剧形象立于世人面前,为下文赞其身处逆境仍爱民如子的高尚品格做铺垫。
2.学比喻
第二段用登山来比喻韩愈、李白、柳永的遭遇,形象生动地表现他们悲剧的不同程度,从而突出韩愈挫折之严重,也是为下文赞其身处逆境仍爱民如子的高尚品格做铺垫。
3.学列举
在前文铺垫的基础上,赞美韩愈身处逆境仍能心系百姓的高尚品格。为此,第3段采用了列举手法,列举了韩愈在潮州做的四件关系民生的大事。这四件事典型、具体,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学联想
第四段写韩愈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儒家道德,由此,作者联想到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这种联想,使韩愈的形象得到升华,使文章的内容得到拓展,使文章的主旨得到深化。
5.学总结
作者对作品人物的艺术开掘,显示出作者本人对这些历史伟人油然而生的情感和深沉的怀念,让读者产生共鸣。文章结尾提出人生四逆境:“生活之苦”“心境之苦”“事业受阻”“存亡之危”,又颇有见地地揭示出处逆境之势的心态:“心灰意冷”“怨天尤人”“见心明志”“泰然处之”。我们看到了作者深邃的洞察力,也看到了“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的内在意义。
课时作业·任务落实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与语言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或师焉,或不焉
C.君子生非异也
D.余嘉其能行古道
解析:选D。A项,“受”同“授”;B项,“不”同“否”;C项,“生”同“性”。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圣人无常师
常:一般的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知道
解析:选B。B项,常:固定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B.
C.
D.
解析:选D。A项,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代词“这些”;B项,介词,相当于“于”/句末语气词;C项,代词“他们”/句末语气词;D项,均用作连词,表转折。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古之学者必有师
解析:选B。B项,古今意义相同。指先和后。A项,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指许多人。C项,小学:古义为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为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D项,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吾从而师之
A.而耻学于师
B.孔子师郯子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解析:选B。B项与例句中加点词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A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项,名词用作动词;D项,名词作状语。
6.名句默写。(6分)
(1)韩愈提出老师的职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学习《师说》和《劝学》之后,请拟写一副对联,表达你对这两篇文章的认识或从中悟到的道理,上、下联中分别要有“师说”和“劝学”两个词语。(4分)
答:                                    
                                    
                                    
解析:所写对联要对仗,要符合题干中从课文中悟到的道理及用上“师说”“劝学”两个词语的要求。
答案:(示例)上联:读书务必发奋用功,莫要别人劝学 下联:学习当需谦虚博览,勿忘前贤师说
8.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4分)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甲:老师,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老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1)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 (2)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
(示例2)(1)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2)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
9.下面一幅漫画表现的是某些学校“按分定制作业”的现象,期末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少做或不做作业,成绩不好的学生则在“保质”的基础上还要加量。你同意这种做法吗?请说说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连贯、准确。(6分)
答:                                    
                                    
                                    
答案:(观点1)同意。“按分定制作业”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观点2)不同意。“按分定制作业”涉嫌歧视,看似“因材施教”,其实是对部分学生的惩罚,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因材施教”的依据是“材”,核心是“教”。作业量的加减,和“教”固然有关系,但与根据学生的个性与学习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的要求相距甚远,育人的作用实在有限。
二、阅读提升(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①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②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③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④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府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改动)
【注】 ①从:堂房亲属。②辟(bì):征召。③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④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B.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C.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D.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解析:选D。这是一道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虚词和结构的对称,注意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李愬”作后句的主语,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愬妻”引起另一事件,应在前面断开,“禁中”是“出入”的对象,不能断开,“翰林学士”是“段文昌”的官职,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项。
11.对文中所涉及的文化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称号,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B.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而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扬之意。
C.节度使初置时,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
D.
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二人以苦吟著称,并称“郊寒岛瘦”,
解析:选B。应是有褒贬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由同族兄长抚养长大,自幼刻苦读书,后来考中进士,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终成一代名士。
B.韩愈说话率直,无所回避,操行正直,不擅长应付世务。对宫市弊端,韩愈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没有听从,使得韩愈发怒。
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
D.韩愈和张籍关系友好。但豪门权贵对待张籍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
解析:选C。A项,“从小失去母亲,由同族兄长抚养长大”与原文不符;B项,“发怒”的是皇帝;D项,“但豪门权贵对待张籍就像对待奴仆一样”错误,应是韩愈对待豪门权贵就像对待奴仆一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4分)
译文:                                    
                                    
(2)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4分)
译文:                                    
                                    
答案:(1)等到考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很积极地为他传扬好名声,因此很快就出了名。
(2)后来韩愈虽然仕途通达,名声显贵,常常在办完公事有空暇的时候,就(跟他们)谈话会餐,论文作诗,和过去一样。
14.从本文看,韩愈在为师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其行为体现了他在《师说》中的哪些观点?(3分)
答:                                    
                                    
答案:(工作)①对年轻的学子孟郊、张籍极力推荐;②无论是否显达,都与孟郊、张籍等人论文作诗;③甚至为了鼓励学子求学,让他们住在自己的家中,即便衣食不继,也不介意。
这些行为体现了他在《师说》中“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不做官也不出名。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来督促。等到考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很积极地为他传扬好名声,因此很快就出了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请韩愈做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他去做佐官。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之后升为监察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不能处理事务。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贬到阳山县做县令,后来酌情改任江陵府掾曹。
韩愈觉得自己很有才,但却多次被朝廷排挤贬黜,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明心志。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为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做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又提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然后封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翻出他以前的事,说韩愈曾经降职江陵府掾曹期间,荆南节度使裴均用比较优厚的条件招待韩愈,裴均的儿子裴锷凡俗鄙陋,近日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文为裴锷送行,称呼裴均的字。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件事韩愈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丞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请韩愈做他的行军司马。淮、蔡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首都长安,凭借功劳授予他刑部侍郎,还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韩愈在碑中多次记述裴度事迹。而就当时最早进入蔡州擒获吴元济一事而言,李愬的功劳最大,李愬很不服气。李愬的妻子常出入皇宫,于是向宪宗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升沉,他总不改变态度。他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好。当时两位还没有名气,也未曾显达,韩愈不辞寒暑,在公卿之间给他俩说好话,推荐他俩,其中张籍终于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顺利。后来韩愈虽然仕途通达,名声显贵,常常在办完公事有空暇的时候,就(跟他们)谈话会餐,论文作诗,和过去一样。而遇到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对后进则奖掖鼓励,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有时弄得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却仍然和颜悦色毫不介意。他总是把兴起名教、弘扬奖励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总共(经他资助)内外亲戚以及朋友的孤女出嫁的有近十人。
1.
同为劝学,荀子劝学,鼓励人们成为“君子”;韩愈劝学,鼓励人们成为“圣人”。“君子”与“圣人”分别具有怎样的善学特征?
答:                                    
                                    
答案:“君子”的善学特征: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学不可以已”“善假于物也”)②智慧明达,行为无过。(“知明而行无过”)③善于反思。(“日参省乎己”)④具备圣心(“圣心备焉”)。
“圣人”的善学特征:①善于向老师、众人学习,不耻学于师。②善于学道。
2.《劝学》与《师说》同为说理文章,但两文的语言风格大为不同,它们有怎样的不同?为什么不同?
答:                                    
                                    
答案:(1)《劝学》语言深厚严谨,善用比喻,句式整齐,客观冷静;《师说》态度鲜明,善用对比,文气跌宕,感情充沛。
(2)两文风格不同,固然在于作者的气质不同,更取决于说理目的的不同:荀子“劝学”是针对一般人而言,语气尽可能平实,说理尽可能透彻,让人信服;韩愈是谈从师的道理的,更是要批判当时的社会风气,所以感情充沛,文笔激昂。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