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上图书馆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2 上图书馆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5 08:5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上图书馆
       文化传承与理解
?平“语”近人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习近平《之江新语·要善于学典型》
[典出] 汉·刘向《说苑·建本》
[释义] 要想增加才干,就要学习;要使刀刃锋利,就要勤加磨砺。
[原文] 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
[解读] 在《说苑》这个小故事里,子思讲了一个道理:要想增长本领,必须找对方法,方法找对才能事半功倍。与其“宅”在家里空想(解决办法),不如向别人学习来得迅速;与其踮起脚来张望,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远。要解决“本领不够”的问题,有很多办法,其中,向典型学习就是一种好办法,学习典型也是增长本领的“磨刀石”。
?诗海拾贝
观 书
于 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赏析】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爱国将领、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诗的首联运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了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是说坚持读书,就像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像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之流所能领略的!
?主题时文
重视农村孩子的“精神正餐”
近年来,先后考察过百余所贫困地区中小学,欣慰地看到绝大多数学校的学生营养午餐得到较好解决,采购、加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有相对严格的制度,有力保障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中小学的图书馆建设与学生的阅读状况却令人担忧。
首先,中小学图书馆的图书配备品质较低。不少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图书或者是由各种渠道的捐赠而来,或者是通过图书招标的补充而来,不符合中小学生阅读要求的图书很多,真正的经典著作却比较少。
其次,中小学图书馆的利用率低,管理水平较差。我们去过的中小学,大多都是在每天下午放学后开放一个小时左右。规模大一点儿的学校,往往要按照年级轮流借阅,每个学生大概每周能轮到一次借阅图书的机会。许多学校没有专门的图书管理人员,对学生缺少必要的阅读指导。
再次,中小学校长和老师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县城重点学校拥有大量的图书,却没有编目,成包成包的图书躺在库房睡觉;有的乡村学校因为学校翻建教学楼,把所有的图书打包送到食堂的仓库。调查中,学生在被问到“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时,有的人无言以对。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离不开阅读,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为此,有必要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的书香校园建设,给农村孩子提供“精神正餐”,夯实农村教育的基础。
第一,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可以邀请专家参考已有成熟书目,如专业的阅读研究机构制定的中小学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等,进一步研制适合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作为中小学图书馆的基本书目,规范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图书配备,遏制目前低价招标过程中的腐败现象,确保最好的图书能够进入农村学校。
第二,组织专项行动,检查剔除劣质图书。全国各地中小学图书馆进行全面自查,明确中小学图书的质量要求,将不适合中小学教师及学生阅读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从学校图书馆中剔除。在学校自查结束后,组织专业人员赴全国各地进行随机抽查。
第三,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专业化建设。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规模,设置专兼职结合的图书管理员岗位,积极推进相关培训,做好师生图书借阅的组织管理工作,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师生的阅读指导,深入推进中小学的学科阅读。
第四,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和民间团体支持农村中小学的阅读工程建设,在捐赠优秀图书、培训阅读推广人、开展各种阅读活动等方面给予帮助。鼓励阅读志愿者协助学校开展书香校园建设。
知识就是力量,阅读改变命运。身体的成长需要营养午餐,心灵的成长需要“精神正餐”。只有对精神和身体同样重视,把最美好的书籍给最美丽的童年,我们才能以阅读强壮乡村教育,以乡村教育进一步强大中国。
?文学常识
一、作者档案
【简历】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1929年至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
【作品】
中篇小说《昆明居》,翻译培根随笔集中的《论学习》
【评价】
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他与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新中国的“三大英语权威”
二、背景链接
1947年,王佐良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赴英国牛津大学读研究生,成为茂登学院研究生。1949年学成回国,照理他应返回清华大学继续执教,但实际去了北京外国语学校(后改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对清华一直有眷恋之情,后来也长期住在清华校园内,1986年出版的文集《照澜集》即以清华照澜院为题。王佐良曾在《想起清华种种》一文中说:“后来我转入别的学校工作,但是我心里始终保持着一种清华做学问的标准。”(《中楼集》)言若有憾。
三、文化常识
1.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分为三种: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和说明性随笔。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在写法上,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往往旁征博引,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富有“理趣”。
2.图书馆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称作“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罢了。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等。“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到我国。据《在辞典中出现的“图书馆”》,“图书馆”一词最初在日本的文献中出现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时为1894年。中国最早的省级图书馆为1904年创办的湖北省图书馆。
       语言文字构建
一、认读字音
(一)单音字
(1)灿烂(càn)     
(2)覆盖(fù)
(3)苍穹(qióng)
(4)高耸(sǒng)
(二)多音字
(1)藏
(2)间
(3)遗
二、辨识字形
(1)
(2)
(3)
三、积累词语
1.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
2.牵强附会: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四、辨析词义
1.暗淡  黯淡
课本原句
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
巧辨巧析
“暗淡”,着重指具体的“暗”,多用于形容光线等昏黑不明;也可形容没有前途、没有希望。“黯淡”,常指抽象的“暗”,用于心情、情绪。
2.幽静  安静  宁静  寂静
课本原句
至今我都记得馆外的一片绿色和馆内的幽静整洁。
巧辨巧析
幽静:用于人少景致又好的环境。安静:强调在有人的环境中,人没有发出声音(本来有声音,现在没有声音)。宁静:往往用于形容夜晚没有声响或心情安静。寂静:没有人,也没有声音,更多地用于自然界。
          总揽全局
【活动设计】
1.文中主要记述了几个图书馆?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记述这几个图书馆的?
答:                                    
[明确] (1)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
(2)时间顺序。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记述这几个图书馆的。
2.活动总结
          精钻细研
【活动设计】
1.第一段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有什么用意?
答:                                    
[明确] 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
2.第七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什么?第八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                                    
                                    
[明确] (1)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后一句的“七七事变”是一个提示)。
(2)表达了对国内战争胜利的喜悦。这一句与前面一句写心情的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中可以推断出“豁然开朗”的原因。
3.第九段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作用?
答:                                    
                                    
[明确] 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也点明文章的中心。
引用的作用
[考点解读] 为了满足表达中心的需要,文章中有时会引用大量的原始材料,或者诗词、故事、书信、日记,或者别人的评价。因此,命题者有时从这个角度入手,要求分析引用这些材料的作用。
[解题指津] 
一、常见设问方式
1.文章中引用××的话有什么作用?
2.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诗词,作用是什么?
3.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原始材料,有什么作用?
4.文中为什么要引用××的评价?
二、技巧点拨
第一步,了解引用材料的作用:
材料类型
作 用
原始材料
更好地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可信度
诗词
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文章中心,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故事
增强文章的活泼性,使文章具有可读性
书信、日记中的表白(自己的话)
印证作者的观点,使文章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第二步,明确切入角度。回答此类题目,还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切入角度:
①对文本的作用: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典雅性,增添文学底蕴。
②对结构的作用:照应(呼应)标题、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对比衬托、总结上文、深化主旨。 
          见仁见智
【活动设计】
本文是一篇学术性文章,读来却十分轻松,为什么?
[我的理解] 学者写文章总有些厚重的学术气息,这篇文章有厚重感,如图书馆里的经典一般,但更重要的是有亲切感,因为作者爱书,爱图书馆,爱他的读书生涯。所以这篇文章又写得十分轻快,十分平易近人。
【课内挖掘】
《上图书馆》是一篇随笔,作者回顾了上图书馆的四段经历,不同的经历,却共同表现出上图书馆之乐,文章娓娓道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技巧指导】
一、随笔的内涵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形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叙事、抒情或议论。”
从反映作者情感来说,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齐备,皆能入文;读者读后的感觉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这七情五味,可能就是人间百态。
它的题材比一般散文更加广泛,生活的见闻、往事的漫忆、所思所想的道理、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故事逸闻等,都可以作为随笔的材料。
在写法上,随笔往往旁征博引,不做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
简言之,随笔就是在看似信手拈来的材料中谈自己的一得之悟。当然,这些材料也必须是有一定意义、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的。
二、随笔的特点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这个“小”的另一层意思,指其题材,大都是凡人小事。但能因小见大,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2.随意而谈,言之有物
随笔这种文体的特点之二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就行。可再现一个小场景,可记叙一件小事情,可描写一个鲜明的人物,可抒发一种动人的情感,可表达一种独特的感悟。当然,随意而谈,表面上看来,似乎章法自由,材料较“散”,实际上都有明确的中心,随笔不“随”意。随意而谈的含义,也指随笔的题材可以说都是“信手拈来”。身旁周围,俯拾即是,嬉笑怒骂,皆能成篇。要打消写随笔的“神秘感”,就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勤于思考,有感而发,因情而叙。
随笔的妙处并不在于题目,而在于个性的魅力。随笔自然要写出某种“有意思的”东西,某种可供人嗅察、感知、想象、思考的东西。但是最根本的一点,作者必须有自己的看法,这看法又必须在他自己的心灵中自然形成。
3.真情实感,发而为文
随笔要求将真事、实事,种种矛盾、种种纠葛,按它们的本来面目,真实地袒露在人们面前。它以真情、至情引起人们的共鸣,读后让人感慨、悲愤、沉思、冥想、自省。
4.要引人向善
随笔要写得真实,但并不是什么都能写,什么都如实反映。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我们每天亲历、亲见、亲闻的事情,有好的,有坏的;有有意义、给人启迪、催人上进的,也有没意义、卑微琐碎甚至丑恶奸邪的。但是我们要关注主流,歌颂正面的美好的事物;即使要反映负面的消极的事情,也应当抱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分清是非和善恶。
三、如何写好随笔
1.读书越多,落笔越奇
“读书越多”,是就写随笔的作者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而言。读书的概念是广义的,指广泛吸取知识信息。有渊博的知识,才可以旁征博引,联想生发,才可以深思熟虑,驳难辩论,增进思想的光辉和魅力。
2.探索生活,勤于思考
大千世界,天地广阔,皆可涉笔成趣。但要善于观察,培养观察力,努力探索生活。只有多看勤思,才能触发灵感。
3.娓娓而叙,形散神一
随笔的表达方式,以叙、议为主。叙事要娓娓动听,朴实无华,没有“故作惊人之笔”,仿佛是作者在和读者推心置腹、敞开心怀地娓娓谈心。议,要有感而发,袒露至情、真情。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寄情于议,议中见情。
四、写随笔的注意事项
由于随笔是一种灵活随意地表现自我的文体,它所具有的即兴笔墨、闲适情调极易导致写作中出现不良倾向。在此,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两点:
一忌立意的粗俗。高中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随心所欲,缺少思辨,思想观点偏颇,总是着眼于个人得失,局限于个人小天地,肆意发挥个人的不健康情感。天下文章意为先。与其他文章一样,随笔的立意(虽然它不刻意为之)也要求纯正,要表现积极健康的情致理趣和高雅脱俗的道德志趣,而不能随心所欲地流露自己的低级趣味、消极情绪。
二忌用笔的粗糙。高中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结构安排、技巧运用、语言表达上不讲究,缺少审美眼光,泛泛道来,粗鄙浅陋。虽然随笔强调意到笔随,章法也不甚讲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写随笔时可以不必斟酌字句,草草了事,而应在用语自然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准确、生动、活泼、新鲜,充满个性和灵性,这样,既能达到练笔的目的,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深刻而不沉重,轻灵而不虚浮,自然而有品位,闲适而有雅趣,这是我们写作随笔时应追求的目标。
【针对训练】
以“书非少而不能读也”为题,写一篇随笔。
答:                                    
                                    
                                    
[参考示例] 这个时代已经不再缺书。书,变得极其易得,而读书,却变得极其困难。原因何在?
一方面,过去获得一本书不容易。宋以后虽然有了印刷术,然而书的流通仍然不可与当今时代相比。所以,一般的读书人的书也不是很多。书不多,人选择的机会少,反而让人们一旦选定一本书,便集中时间和精力去读。
另一方面,过去的杂书没有这么多。我们这个时代,书的种类大大增多,各种各样,在增多人们选择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做选择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很多人经常在网上逛书城,根据商家所提供的热卖书榜单,一本一本地买,一本一本地读。可是,这些书至少现在并非本本都是经典,不但不是经典,还很可能是垃圾,因为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淘洗。经典怎么可能这么快速地一本接一本地产生呢?读书最忌杂乱,读了很多,时间、精力耗费不少,而收效甚微。还有些人,可能逛而不买,一直在逛书城,很多时光都浪费在逛上了。
书多了,人们反而不能读书了,所以,书非少而不能读也。
【课内挖掘】
本文重在表现上图书馆之乐,“公书林”图书馆满足了作者对外界的好奇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使作者的知识和情感上升到了一个新境界,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使作者的心境豁然开朗。去图书馆,会阅读,能帮助我们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适用主题] 阅读 价值 快乐
【运用范例】
人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形容杭州的美丽、繁荣与富庶。
7年来,杭州图书馆本着人人平等的原则,对市民免费开放。图书馆对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但这一举措自推行以来,一直引起一些读者的不满。他们不愿意与乞丐这样的特殊读者坐在一起,他们认为和这样的人坐在一起,很没面子,而且整个图书馆的档次也降低了很多。
杭州有两个图书馆,旧馆和新馆。旧馆宽敞明亮,阅读条件很不错。而新馆的音乐分馆硬件设施更好,沙发柔软,并且冬暖夏凉,舒适无比。因此,新馆更加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和拾荒者最喜欢去的地方。不少读者抱怨说,这些人进馆并不是为了看书、查资料,而只是进来休息、睡觉而已。他们说,图书馆又不是免费旅馆。有人直接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
对此,褚树青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他说,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藤蔓再长,其工作之果还是要落在为读者服务上面。因此,我们的建馆方针就是10个字——平民图书馆、市民大书房。他说,对我们来说,乞丐也好、普通百姓也好,都是读者,没有任何区别。他说,我希望读者能真正自由地走进图书馆,就像走进自己家书房一样。
其实,不只是馆长褚树青这样认为,杭州图书馆的其他工作人员也是这样认为的。杭州图书馆办公室主任刘丽东说,对每个市民免费开放图书馆,这也算新闻吗?我们一直觉得,这是公共图书馆本来就应该承担的责任。
心的博大,温馨的善举,使杭州图书馆成为每一位杭州市民的天堂。褚馆长认为,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利。太阳不会因为乞丐和拾荒者的身份而拒绝给予他们阳光。
天堂的模样
“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倾心畅谈。”
我一直觉得,在图书馆里面做图书管理员已经是让人十分欣羡的工作,而图书馆的馆长自然就更是令人无比愉悦的职位了。
“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句话是博尔赫斯说的。博尔赫斯是阿根廷最负世界声誉的小说家和诗人。从1955年起,博尔赫斯在兼职大学英美文学教授的同时,还担任了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图书馆馆长一职是博尔赫斯一生中唯一从事过的正式职业,图书馆也成为他一生中最为挚爱的地方。每一天,博尔赫斯这位晚年几乎失明的老人都被图书馆中将近百万册的图书包围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博大的智慧的力量让博尔赫斯生活在图书构筑的世界中,活得真实且纯粹。博尔赫斯说,和图书馆的图书在一起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当眼睛看不见书的时候,只要一走进图书馆,仍然会产生浓浓的幸福感。
博尔赫斯在他的《通天塔图书馆》中这样写道:“图书馆是无限的,周而复始的。假如一个永恒旅人从任何方向穿过去,几个世纪后他将发现同样的书籍会以同样的无序进行重复(重复后就变成了有序:宇宙秩序)。有了那个美好的希望,我的孤寂得到了一点儿安慰。”垂暮之年的博尔赫斯写出这样的话,仿佛是在对谁倾诉,又仿佛是在喃喃自语。在博尔赫斯看来,图书馆中的图书已经穷尽了所有文字的可能组合,唯一的需要就是解读。也许,图书馆依然过于庞大,博尔赫斯又将世界的本质归结为一本圆形的循环的书,这本书包罗万象,无始无终,而图书馆的空间以天衣无缝的秩序排列,没有穷尽,却有轮回。博尔赫斯觉得,所有的图书都是一个神秘而丰富的世界,就和人的心灵一样,博大,深邃,丰盈。
图书馆仿佛是一个迷宫,一个有花有果的花园,更是一个辽阔无垠的宇宙,人在图书馆里博览群书,其实是在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寻找。结果,像博尔赫斯说的那样:“肉体终将消失,而心灵的产物——图书馆却会永存。”博尔赫斯还说:“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将来。”只有把握了时间的本质,才能懂得图书馆里图书所昭示的真正意义。
其实,博尔赫斯在担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之初,就已经失明到几乎连图书的封面也看不见了。这实在是命运的不公,博尔赫斯拥有了近百万册的图书,却失去了读书的视力。然而,博尔赫斯的心里却有一双雪亮的眼睛,他比大多数人更能充分地拥有图书馆的图书。博尔赫斯的一个朋友曾经这样评论他:“他能打开一本书,翻到他要找的一页,不必费神去念,就能引用整段整段的文字。他顺着摆满书的走廊散步,敏捷地在转角处拐弯,走进伸手不见五指的通道。书海里他一点儿都不迷惑,相反明眼人都仿佛成了瞎子。”我想,在图书馆里,博尔赫斯不会感到孤独,他心中涌起的只是幸福。在现实的孤独中,能够通过图书得以和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等人的灵魂在一起,真的是幸福的。
有人说博尔赫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梦游者,有人说他是魔幻现实主义大师。而在我的心目中,博尔赫斯是唯一一个真正走进图书馆并成功走出来的人。
在图书馆的书架之间穿行时,恰好站在深深的书库的最里面。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这时,听到自己的鞋踏着地板的声音,也会听到书被一页页翻过的声音,更会听到自己平静而舒缓的心跳,还会听到书上的灰尘轻轻被抖落的声音,当然,最细微的声音要靠自己用心去感觉。翻开一本书的时候,会有时间经过以后留下的味道弥漫出来,充满沧桑,又余味难尽。真正美好的图书是靠时间的味道打动人心的。时间流淌,图书成为经典后,字里行间一点点往外渗透着时间的味道,偶尔闻一闻,真的是有益身心健康的。
爱书的人在图书馆里,犹如一条鱼在海里畅游。站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读书时,有的只是阅读,一切与时间的早晚无关,与功利世俗无关。无数的优秀人物都与图书馆结下了深深的缘分。人在图书馆里,神游天地之间,情系天下苍生,此乐无极。
读书是幸福的,特别是在图书馆里读书,那是和心仪的图书在一起的温馨浪漫,那是站在无数大师肩上的骄傲和自豪。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倾心畅谈。
其实,美好的图书是只宜一人独品的。比如一所大学有一个上好的图书馆当然是重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每个大学人的心中都要有这个图书馆;一个图书馆有大量上好的藏书当然是重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要有人去用心捧读这些藏书。走进图书馆的深处,用心去翻阅图书,为一本书抹去岁月的风尘,这才是图书馆的心脏所在。图书馆的深处,空气很是特别。
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像博尔赫斯一样真正走进图书馆,真正走进了大学,等我像博尔赫斯一样从图书馆里走出来,我就可以毕业了。是的,这种感觉是美好的,也是问心无愧的,如果有一天,我在层层的书架间遇到了心仪的人,我们只要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这眼神只在传递一句话:“噢,你也在这里吗?”一切,都不必多说,心已经无声地靠近。
是的,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在图书馆里,与书相伴,尽情读书,任凭时光轻轻地流过身边,像是来自宇宙深处的风。那一刻,书香也如水如风一样,流淌成了世间无比美丽的风景,摇曳多姿,楚楚动人,真好!
【佳作赏析】 
著名诗人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对于一个爱书的人、一个爱阅读的人来说,图书馆里有大量的宝藏,它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的很多奥秘,它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无比愉悦。本文就是以优美的文字来展现和博尔赫斯一样的精神上的愉悦。
【写作借鉴】
1.学拟题
标题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又暗引博尔赫斯,暗示图书馆的魅力。
2.学开头
引用开篇,既直接点明读书的作用,又增添文采。
3.学选材
本文有点儿像博尔赫斯的传记,在选择材料时,没有选取博尔赫斯的重大事件,而是围绕中心撷取细小事件,甚至是细节入文。
4.学结尾
优美抒情性的语言,回应上文,深化中心。
课时作业·任务落实
(时间:45分钟 分值:30分)
一、语言运用(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是个诗人,却因为各种因缘,有机会走进很多地方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最使我震撼的,是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历史文化精品展。那么多展品,或朴拙或华美,或雄浑或纤巧,________。它们都是各个历史时期我们这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瑰宝,大美不言,却闪耀着无声的光华。偌大展厅的展品遵照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置身其中,让人浮想联翩。
辗转迂回间,我忽然明白,我看到的,其实都是时间,________的展品,其实都只是时间的各种幻象。最初的展品,其实是由自然做出的选择,散布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后来有了有形的博物馆,有了人为的拣选。我不否认人为拣选之于它们的意义。但我想,最终,时间依旧是唯一的评判者。只有经历过时间,________后,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被保留下来。或者,再往遥远的将来想一想,最终,这些有幸保留下来的展品或许也会________。
(    )。是的,诗歌不是学术研究,不是论文,不需要缜密、翔实的考证,也不需要确凿、科学、正确的结果。但是它需要有温度的感知,有个性的表达,需要独特的体验和收获,我必须去感知、抓住并呈现它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胜枚举 形形色色 洗心革面 风流云散
B.琳琅满目 形形色色 洗尽铅华 烟消云散
C.不胜枚举 形神兼备 洗尽铅华 风流云散
D.琳琅满目 形神兼备 洗心革面 烟消云散
解析:
选B。不胜枚举:是指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根据前面的“那么多展品”和后面的“文明的瑰宝”,说明东西多而且珍贵,所以应填“琳琅满目”。
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形神兼备:指书法和雕塑绘画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态,而且有神韵。修饰“展品”,应用“形形色色”。洗心革面:除去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洗尽铅华:指从世俗中脱离出来。“洗心革面”是指人的,此处指物经过时间的洗礼,所以只能用“洗尽铅华”。风流云散:风吹云散,踪迹全消。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风流云散”是指人的,此处指“展品”,所以用“烟消云散”。故选B。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偌大的展厅按照历史年代把展品布置成了一连串相互勾连的“回”字形空间,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置身其中,让人浮想联翩。
B.偌大展厅的展品按照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我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浮想联翩。
C.偌大的展厅遵照展品的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让人浮想联翩。
D.偌大的展厅按照展品的历史年代布置成了一连串相互勾连的“回”字形空间,我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浮想联翩。
解析:
选D。A项,语序不当,应为“按照展品的历史年代”,“置身其中”应放在“仿佛……”句前;且该语句后半部分偷换主语。
B项,搭配不当,“偌大展厅的展品按照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提取句子主干是“展品布置成空间”,“展品”不能布置成“空间”,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C项,“遵照”“历史年代”搭配不当;偷换主语,前一句的主语是“偌大的展厅”,根据语境可知“置身其中”句的主语是“我”,“让人……”一句的主语为“展厅”,所以偷换主语,不正确。故选D。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基于这样的理由,我想我应该用自己的方式,用诗歌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B.用自己的方式,用诗歌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是我基于这样的理由最想做的
C.我基于这样的理由,愿意用诗歌这种我自己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D.基于这样的理由,用诗歌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是我自己应该有的想法
解析:
选A。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此处应该是一个过渡句,上面是“理由”,下面是“诗歌”,而且要跟后面叙述的主体保持一致,只有A项是这样的结构,故选A。
4.下列选项中用词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近悉教躬违和,弟子特此致候。
B.惊闻学兄家慈病逝,特致沉痛哀悼。
C.会期定于五日,勿误,特此见示。
D.已悉,一号广州面商,为荷。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用词得体。A项,由“弟子”可知身份是学生,“教躬违和”意思是教师生病了,恰当。B项,是给同学的唁电,而“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可改为“令堂”。C项,是告诉对方会期并嘱咐不要耽误,“见示”是“给我看”的意思,可改为“为要”。D项,是说对方说的事已知道了并约时间当面商量,“为荷”意为“承受恩惠”,可改为“如何”。
5.某图书馆服务中心为读者提供书籍数字化服务,可以帮读者把纸质图书扫描并制成电子书。请你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身份,根据以下图示,向前来咨询的读者说明整个服务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语言得体、简明、连贯,不超过85个字。(5分)
答:                                    
                                    
答案:首先您要提供需扫描的纸质图书,然后把具体要求告诉我们。接下来我们会扫描图书并制作成电子书。如果检查电子书的质量没有问题,结清费用,您就可以把图书和电子书带走了。
6.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
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
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答:                                    
                                    
答案:古籍、修复、人才、不足
二、阅读提升(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大数据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巨量可利用的碎片资源。大数据时代的资源环境被寓意为一堆杂乱无章、排列无序的知识碎片。面对无限碎片信息构建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学习者需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复杂多变的大数据环境带来的学习上的变化。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上网人数迅猛增加,带动了“平民文化”的兴起。大量的网民组成了微资源开发的主力军。在网络世界里,专家、学者、普通大众、政府官员之间消除了权威界限。人人都有言发,创造了互联网领域巨量的微资源。相对于书籍、报刊等,这些微资源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知识,严重阻碍了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在一些专业学科领域,诞生了专业的微资源开发团队,他们开发了“微课”“微视频”等大量微资源,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
大数据时代促使了新媒体的诞生,新媒体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条件。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在一定时期,总有一种媒体占主导地位。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态,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是指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出现的如数字广播、数字报纸等媒介。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出现,为随时随地上网提供了便利,使学习者过去无法利用的“闲置”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工作或生活之余,利用移动媒体,学习者有意识地碎片化学习,久而久之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零碎时间”。
碎片化时间内获取的知识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单个碎片知识的自身价值意义并不高,需要学习者利用思维意识对其“再加工”。“再加工”是碎片化知识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大数据时代解决知识碎片化之道是帮助学习者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碎片知识犹如人体各个部件,脱离了知识体系这个生命整体,任何部件都会失去原有意义。
如何将碎片化知识与已有知识融合,建构新知识体系?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利用新媒介挖掘碎片知识并对其进行整理、剔除、汲取、加工等操作,实现由知识碎片到知识点有意义的重组,并完成由知识点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此过程中,整理主要完成对碎片知识的归类与管理,剔除主要依据个体经验,去掉对个体新知识体系建构无意义的知识碎片。在整理与剔除过程中,也要汲取新的知识作为补充。由于知识碎片的离散性,在知识点、新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系统化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贯串整个过程的始末。
(摘自王承博等《大数据时代碎片化
学习研究》,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数据时代里,人们的学习习惯与方式都需要改变,以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B.网络世界中,微资源数量庞大、类型丰富,这既为碎片化学习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
C.利用一些新媒体,人们便能充分利用“闲置”时间,高效完成碎片化学习。
D.碎片化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再加工”是有效学习的必经环节。
解析:选C。C项,说法错误,原文中的“学习者有意识地碎片化学习”,说明在碎片化学习中,学习者的自我学习意识也很重要,并非仅依靠“一些新媒体”就能“高效完成碎片化学习”。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全文主要从“碎片化学习产生的条件”“碎片化学习内在机制”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B.阐述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是本文对“碎片化学习”研究分析的一个重要论述前提。
C.第三段熊教授的观点,阐明了新媒体概念的内涵及特点,增强了文段论证的说服力。
D.第五段承接第四段,并对该段论述重点“学习者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展开分析。
解析:选C。C项,“第三段熊教授的观点,阐明了新媒体概念的内涵”属于无中生有。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为我们要面对包含巨量信息的学习环境,所以需要打破传统的“系统化”学习模式。
B.知识碎片化本身不利于知识系统化学习,但却能够检验学习者学习能力的高下。
C.建立新知识体系是一个动态过程,拥有了碎片时间,学习者就能够收获新知识。
D.面对同样一堆知识碎片,通过整理、剔除等操作,每个人都能获得相同的新知识体系。
解析:选B。A项,强加因果,根据原文,“需要打破传统的‘系统化’学习模式”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化社会中出现了“杂乱无章、排列无序的知识碎片”,而非“巨量信息”。C项,“拥有了碎片时间,学习者就能够收获新知识”说法过于片面,学习者“收获新知识”需要很多环节,而“拥有了碎片时间”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D项,“通过整理、剔除等操作,每个人都能获得相同的新知识体系”属于曲解文意,原文中的“剔除主要依据个体经验”说明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个体经验剔除一些知识,所以不会“获得相同的新知识体系”。
《读书:目的和前提》与《上图书馆》两篇文章的相同点是都描述了作者的阅读经历和乐趣,请分析它们的不同点。
请分组讨论,并推荐代表写出答案。
答:                                    
                                    
                                    
答案:(示例)不同点是作者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和读书的感受与思考。
黑塞是按照时间顺序和对书籍内容的领悟来写自己对阅读的选择的。在少年时代,黑塞先是把显得无聊的藏书整个翻了一遍,终于发掘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鲁滨孙漂流记》《一千零一夜》;因为这两部书的吸引,黑塞开始阅读之前几乎看不懂的书,如巴尔扎克的作品。又过了若干年,黑塞在父亲的指点下,开始阅读中国古典作品的译本,如“中国丛书”(《论语》《道德经》《庄子》《孟子》《吕氏春秋》和《中国民间童话》),还有中国的抒情诗和中国通俗小说。
而王佐良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在上中学时,去学校的图书馆“公书林”翻阅英文小说,使作者养成了一个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在清华大学时,王佐良去清华图书馆读书,读到了很多外国论著,使作者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在英国读书的时候,王佐良去包德林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读书,纵情阅读使他心境豁然开朗,并领悟到人类对理性的创造性。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